道德讲堂—孝老爱亲主持词
“孝老爱亲”道德讲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本期的道德讲堂。学习先进人物,讲述身边故事,传承中华美德。今天我们这场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爱亲。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有句古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据首位。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那么又有谁愿意真心与之交往呢?
孝心是什么?孝心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心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心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孝老爱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当然也有可能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今天的道德讲堂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旨在进一步弘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怀父母”的情怀。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歌曲。
请大家跟随音乐一起唱《感恩的心》。
… …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看短片。
1
… …
孝顺,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感情至深的真实情感面前,无须太多华丽的词语,一句简短的“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诠释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孝顺之心。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用自己的事迹行动给所有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人,更应该有感恩之心与感恩之情。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让我们从先哲留下的经典诗文中,感悟人生的真、善、美。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诵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译文】孔子说:我们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这是行孝的开始。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遵循天道,扬名后世,光宗耀祖,这是孝的终了,是完满的、理想的孝行。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论语》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2
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谈感悟。
道德讲堂进行到现在,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许多的感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今天得到的感悟。
…………
谢谢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心得。
下面,进入五个环节:行善举。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得到我们的孝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心父母,多为父母做一些温馨的小事,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平时都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父母亲人做的:
1.经常回家看父母或者打电话。
2.每年至少陪他们去体检一次。
3.即使与父母的意见不合时,说话也要客气温和。
4.回家时为父母揉揉背、捶捶腿,吃饭时,主动去盛饭、端菜。
5.耐心点,用心与父母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
3
下面我们进入本次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道德,源于教育,重在传承,贵在坚持。希望我们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择善而从,在我们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传递道德的力量,抚慰心灵,实现自我,影响他人,用行动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