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又是丹桂飘香时,我们的校园,暗香浮动,美丽如昔。只是你们已渐渐脱去往日的稚气,迎来青春的脚步。即使秋叶纷飞,我仿佛也能听到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怎么度过这场生命的盛宴,却是值得我们每位同学认真思索的难题。希望这次的语文成长专题之旅,能为你提供一份帮助。 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
广mào ▲ 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chén ▲ ,是浩hàn ▲ 南海中的碧波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锁”进日记、藏nì ▲ 心里的小秘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 ▲ 。(《古诗十九首》) (2) ▲ ,志在千里。 ▲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 ▲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名著阅读。(3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 ,是美国著名记者 ▲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 ▲ ,打土豪要归公。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3)虽乘奔御风 ▲ (4)素湍绿潭 ▲ ..
5、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 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1分)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
贾迈勒 (1)快讯: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
(注:发表于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 时33分55秒,领先全球10秒。) (2)简讯:美军战机袭击伊拉克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新华社获悉,美军开始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若干枚火箭的袭击。(完) (3)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美国星期四凌晨发动了对伊拉克战争。 美国战机是在总统乔治·布什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要么离开伊拉克,要么面临战争的最后期限到期1个半小时后,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 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声响彻这座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
目前,这次空袭的目标尚不清楚。(完)
(4)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
新华社华盛顿/巴格达3月20日电 白宫星期三宣布,美国已经展开旨在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军事行动。当地时间星期四凌晨,美军对伊首都巴格达的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物进行了空袭。
巴格达上空传出空袭警报数分钟后,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对记者说:\"解除伊拉克政权武装行动的初始阶段已经开始。\" 美国战机是在总统乔治·布什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要么离开伊拉克,要么面临战争的最后期限到期1个半小时后,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 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声响彻这座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
第一轮爆炸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星期四早晨2点45分,曳光弹和大团的黑烟出现在巴格达南部。居民们纷纷躲进家中加固的房间里或大型建筑下的公共防空洞里。
供电并没有停止,但爆炸之后国家广播电台已经停止了播音。 目击者说,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在美军针对巴格达的两轮空袭中遭到了袭击,造成人员伤亡。伊拉克防空部队对美军战斗机进行了回击。
周三晚上,美军战机在伊西部和南部袭击了伊拉克地对地导弹和炮火设施,但五角大楼坚持说此举只是为了维护禁飞区,并不算战争的开始。
早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向美国和英国发出警告:\"根据国际法,交战方有责任保护平民。\"(完)
(新华社国际部2003年3月20日)
伊拉克当地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这是21世纪初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新华社最先向全世界播发了战争爆发的消息,第一条英文快讯时效超过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世界所有媒体,为新华社赢得了荣誉,引起国际新闻界轰动。
6、请选出与文意不符合的一项( ▲ )(3分) .....
A.因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没有离开伊拉克,美国发动了此次袭击。 B.美方此次空袭时解除伊拉克武装行动的初始阶段。
C.美军对巴格达的两轮空袭中,造成平民伤亡,遭到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警告。 D.美方称此前袭击伊拉克地对地导弹和炮火设施并非战争的开始。
7、阅读第四则材料,可以得知美军此次空袭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在新闻奖领奖现场,记者采访了贾迈勒,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这段采访:(6分) 【记者】艾哈迈德先生,恭喜您获奖。您的第一则快讯发表于北京时间10时33分55秒,只有9个字,甚至连电头都没有,领先了全球10秒。当时您为什么不详细报道此事呢? 【贾迈勒】 ▲ 。 【记者】是的,短是保障新闻时效性的手段之一。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贾迈勒】我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到现场采访,尽可能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报道。 【记者】那一定非常危险。“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响彻这座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这句话在您的报道中反复出现,是否传递出您对战争的态度? 【贾迈勒】 ▲ 。 【记者】是的,让我们一起期盼和平的到来。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二)(11分)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
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9、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 。(2分)
10、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11、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7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14、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情感?(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窃入学舍 ▲ (2)或牵牛来责蹊田 ▲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4)冕因去 ▲ ..16、翻译下列句子。(2分)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 17、 18、
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作文(40分) ▲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
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
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
二、语文知识积累(22分) 1、袤 辰 瀚 匿
2、(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2)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3)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1)《西行漫记》 斯诺 (2)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4、(1)欣赏 (2)太阳 (3)飞奔的马 (4)急流 5、宋楚瑜率领访问团抵台北。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6、C
7、巴格达的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物
8、【贾迈勒】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性,得知战争爆发的消息后,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报道这一新闻,只能以最短的语言进行报道。 【记者】你是如何获得战争详细信息的呢?
【贾迈勒】是的,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我期待战争早日结束,和平降临这座城市。 (二)
9、失去了三个儿子 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述 10、“身体瘦弱而多病” 需要“送进疯人院”。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11、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经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12、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13、(1)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4、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二)
17、(1)偷偷地 (2)有人 (3)拿 (4)离开
18、 他母亲说:“儿子读书像这样痴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 19、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20、作文(40分)(略)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卷
三、语文知识积累(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5)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 (6)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7)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隐天蔽日。 (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4、名著阅读。(3分)
(1) (2)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 (4)素湍绿潭 ..
5、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1分)
6、 ______________(3分)
7、 (2分) 8、【贾迈勒】
(2分) 【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贾迈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1分)
9、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2分)
10、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1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7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4、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窃入学舍 (2)或牵牛来责蹊田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4)冕因去 ..16、翻译下列句子。(2分)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7、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8、 作文(40分)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