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3、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的位移为1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4m 4、A、B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kg的A物体速度从0变到5m/s用了2秒,3kg的B物体速度从10m/s变到20m/s用了4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速度变化量比B的速度变化量小 B、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 C、A的惯性比B的惯性小;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 5.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 ( ) A 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2m B 第1s末的速度是2m/s C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 第3s初的速度是4m/s

6.一质点静止在坐标0处,从t = 0起开始出发,沿x轴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2.5s内 ( )

2

word资料

.

A.t = 0.5s时离原点最远 B.t = 1s时离原点最远 C.t = 1s时回到原点 D.t = 2s时回到原点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把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7.一个钢球由某一高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是40米/秒。则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__ ____ _____秒;钢球是从___ __ ____米高处落下的。(本题g取10米/秒) 8.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2米,在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4米,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6米,在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为8米,则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 9.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 __ ___电源,电压为__ _ ____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 _ _____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__ _ 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其中x1 =7.10cm、

2

x2 =7.70cm、x3 = 8.30cm、x4 = 8.90cm、x5 = 9.50cm、x6 =10.10cm,则打A点时瞬时速度

的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

2

word资料

.

三、计算题:每题12分。要求按规范的要求解答。

12.一架飞机在起飞前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跑道上匀加速滑行,加速度是4米/秒,滑行20秒达到起飞速度,求这架飞机起飞时的速度和起飞前滑行的距离各为多大?

13.一个滑雪运动员从短坡顶端开始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短坡长度为9米,运动员经3秒滑至底端。求:

(1)运动员在第1秒内下滑的距离为多少? (2)运动员在最后1秒内下滑了多大距离?

word资料

2

.

(二)

一、选择题

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

word资料

.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

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2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A,经B点时速度是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D.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word资料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2.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 A.在t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 B.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在t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

13.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以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m。

1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_____m/s,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s,速度从6m/s增大到10m/s所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m.

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6. 子弹恰能穿过3块叠放在一起的同样厚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子弹依次穿过3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

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在AB段作_ _ _ __ ___运动,加速度是__ __ __ ___m/s.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 _____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 _____m.

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学生的实验纸带如图,取O为起始计数点,每隔相同时间T的计数点分别为A、B、C、D、E、F,每相邻两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S4、S5、S6,若取每隔3T的时间计算加速度,则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

2

2

2

word资料

.

19.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

20.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第3s又以a=1m/s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21.甲车以加速度3m/s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word资料

2

2

2

2

22

2

.

(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3 m/s,对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2

2.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

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①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③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A.①③

B.①④

②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②③

D.②④

3.自由落体第5个0.5 s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A.5

B.9

C.10

D.25

4.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

为2v,则AB∶BC等于

A.1∶1

B.1∶2

( ) C.1∶3

D.1∶4

5.物体从某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通过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 A.1 s

word资料

B.1.5 s C.2 s D.(2-1)s

.

6.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

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

(n21)v0A.

2a2n2v0 B.

2a2(n1)v0C.

2a2(n1)2v0D.

2a2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

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 )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乙比甲运动的快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2 s乙追上甲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 ) A.5s

B.7s

C.9s

D.3s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

word资料

.

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3v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

1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13.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

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

杆全部通过A点需要__ __ __s.(g取10 m/s)

1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

下的位移h等于_ _ _ _ __. 三、实验题(10分)

16.(10分)在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2

2

四、计算题(共20分)

18.(8分)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

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word资料

.

18.(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

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 =15 cm,sBC =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w.w.w.k.s.5.u.c.o.m

word资料

.

(四)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即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般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即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即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米/秒,它意味着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米/秒 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米/秒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米/秒

5、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B.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在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量都相同

word资料

.

6、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7、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小于头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8、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

A.运动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10、若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则该运动一定不是

A.匀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减小的运动

11、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秒,则这段时间内:

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最后静止在O点 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1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秒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

14、顺水行舟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

word资料

,逆水行舟从乙地返回甲地的平均速率为

.

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又返回甲地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A.

B.

C.

D.

15、甲、乙两球先后由静止出发,从很长的斜面顶端滚下来,加速度相同,乙迟运动一段时间,相对乙而言,甲作

A.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 C.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不动

D.向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16、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1

C.3∶4

D.4∶3

17、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B.

C.

D.

秒 ,经历的时间

18、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和为,

A.前半程速度增加3.5 B.前C.后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3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3

/12 /12

D.后半程速度增加3

19、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1∶

∶∶

∶……∶……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 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

word资料

.

2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秒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的2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

,若前车突然刹

21、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车,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的刹车距离为,若要保证这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

B.2

C.3

D.4

10米/秒),

2

23、一个人在离地面10米高处,以40米/秒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下面正确的是

A.4秒末物体达到最高点,2秒末物体达到最大高度的一半 B.4秒末物体即时速度为零,2秒末物体的速度为初速度的一半 C.4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5秒末物体的位移为5米

24、在加速上升的气球上落下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的瞬间的速度和加速度是

A.有向上的加速度和向下的速度

B.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D.物体将作自由落体运动

的初速度匀速由A出发,所需时间为

,设刹车与

C.物体将作竖直下抛运动

26、火车以的平均速度从A地到B地需要时间,现火车以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

,从开始刹车到加速到

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若火车仍要在时间里到达B地,则火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word资料

.

A. B. C. D.

27、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A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当A开始运动时AB间的距离为,要想两质点在距B为处相遇,则当A开始运动时B的速度应是

二、计算题:

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了4秒,又匀速运动了10秒,再匀减速运动6秒后停止,它共前进了1500米,求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A.D.

B.

C

2、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通过楼上1.55米高窗口的时间是0.1秒,物体回落后从窗口 顶部到地面的时间是0 .4秒,求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word资料

10米/秒)

2

.

3、一个物体从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

点静止,AB

,BC

,由A到C的总时间为,问:物体在AB、BC段的加速

度大小各多少?

4、一矿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问:

word资料

(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

5、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1)0~20秒物体的位移为

图线,则

,所行的路程为 。

,平均速度为

(2)0~20秒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3)2秒末的加速度为 (4)2秒末的速度为 (5)在第

秒末,物体开始转向运动。

图线及

图线。

(6)绘出0~10秒末的

6、如图所示,公路AB⊥BC,且已知AB=100米,车甲从A以8

word资料

.

米/秒的速度沿AB行驶,车乙同时从B以6米/秒的速度沿BC行驶,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7、火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设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

起动,由甲站出发随后再以加速度

运动而停止于乙站。

,则:

(1)由甲站到乙站共经历多少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率为多少? (3)车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8、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但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20米/秒,乙车在甲车行驶至距离出发地200米处时开始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米/秒追甲。

word资料

2

.

求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一)参考答案

1.D 2.B 3.AC 4.AB 5.BD 6.BD 7. 4,80 8. 3,7 9. 交流,220,0.02,偏大 10. 0.920m/s

2

0.60m/s 12. 80m/s ,800m 13. 1m, 5m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B 3.D 4.BD 5.CD 6.BC 7.B 8.C 9.D 10.AB 11.D 12.AD 二、填空题

13. 7,5 14. 4,50,3,8 15. 37.5 16. (3-2):(2-1):1 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4m/s的匀减速直线,-2,2,12

18.E B F C A D G

三、计算题

21. 50m, 22. 24m, 12.9s, 332.8m

20. 2.48,6.18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三)参考答案

1.B 2.C 3.B

22222

4.C 由vt-v0=2as,知:v=2as1,4v-v=2as2,s1∶s2=1∶3 5.D 6.A 7.A 8.D 9.A 10.B

3s 82

12.5 m/s 2.5 m/s 13.违章

11.

解析:由于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vv0vtv0,又因为s=vt所以9=0×1.5解22得v0=12 m/s=43.2 km/h>40 km/h,此车违章.

word资料

.

14.1

H 416.解析: 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实际上也是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

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的v-t图象,才能充分利用各次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故C方法正确.B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的分度可以任意选取,根据同一组数据,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可以做出倾角不同的图象.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因此只有在同一坐标系中,才能通过比较倾斜程度的方法,比较加速度的大小,但不能用tanα计算加速度.

15.

s13010317.解析: v m/s=0.3 m/s T0.1

因为s4-s1=3aT, 所以a=

2

s4s14830103 m/s2=0.6 m/s2 223T30.118.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

12

aT 211s2=[vA·2T+a(2T)2]-(vAT+aT2)

22s1=vAT+

将s1=24 m,s2=64 m,T=4 s代入两式求得

vA=1 m/s,a=2.5 m/s2. (2)用平均速度求解:

v1s124 m/s=6 m/s, T4s264 m/s=16 m/s T42

v2又v2v1+aT即16=6+a×4,得a=2.5 m/s,再由s1=vAT+(3)用平均速度求解:

设物体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 则有

12

aT求得vA=1 m/s. 2vvCs2vAvBs1 B 2T2Tword资料

.

vAvCs1s2 22T解得vA=1 m/s,vB=11 m/s vC=21 m/s,所以,加速度为

a=

vBvA11122

m/s =2.5 m/s T4 (4)用推论公式求解:

22

由s2-s1=aT得64-24=a·4

所以a=2.5 m/s,再代入s1=vAT+

2

12

aT可求得vA=1 m/s. 2 点评: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 19.解析:(1)由a=

s知小球的加速度 2t

a=

sBCsAB2015222

 cm/s=500 cm/s=5 m/s 22t0.1(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

sAC1520 cm/s=1.75 m/s 2t20.1(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CD - sBC = sBC - sAB 所以sCD=2sBC-sAB=(40-15)cm=25 cm=0.25 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

因为vB=vA+at vA=vB-at=1.75-5×0.1=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vA1.25 s=0.25 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a5个.

2

【答案】 (1)5 m/s;(2)1.75 m/s;(3)0.25 m;(4)2个

国庆节高一物理假期作业(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6、D

word资料

2、B 3、D

4、B 5、D

7、ACD 8、B 9、ACD 10、D

.

11、C 16、C 21、B 26、C

12、AB 17、A 22、B 27、A

13、C 18、C 23、B

14、D 19、AC 24、B

15、A 20、CD 25、AC

二、计算题 1、

米/秒

2、20米

3、

4、0.5秒;15米

5、 解析:(1)0~10秒末图线下的梯形面积为线与时间轴所围的三角形面积为

,10~20秒末图

,故0~20秒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所通过的位移为140-75=65m。

(2)0~20秒物体的平均速率为215/20=10.75(m/s),平均速度为65/20=3.25(m/s) (3)0~4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

2

(m/s)

(4)由图可知,2秒末的物体的即时速度为10 m/s。 (5)10秒末物体速度减为零,开始转向。

(6)0~4秒末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

m/s,40m。

2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三角形面积,故为

4~8秒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m。

,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下的正方

形面积,故

8~10秒末,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故

m/s,位移为

2

m。

word资料

.

根据以上数据,可绘出图线及图线,如图所示。

6、60米

7.解析:设运动最大速度为

图形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即由

图的面积表示位移,即

由①、②得

(1)经历时间

(2)平均速率

(3)最大速率

8、解法一:两车相遇前距离最大时两车速度必然相等,则运动时间word资料

为:

.

(秒)

解法二:两车间距离与时间有关,其关系式为

可见,

有最大值:

(米)

解析:该题中两汽车运动,乙车追甲车,开始乙车初速度为零,做加速运动,甲车在

前以恒定速度做匀速运动,在开始一段时间里,甲车速度较乙车速度大,不难想到,只要乙车速度小于甲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必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之,如乙车速度在某时刻开始较甲车速度大,则两车间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显然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

可见,在追赶过程中,速度相等是一个转折点,要熟记这一条件。在诸多的物理问题

中存在“隐蔽条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是根据物理过程确定。该题中“隐蔽条件”就是当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解析后,问题就迎刃而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B 2 D 3 D 4 B 5 D 6 C 7 A 8 C 9 D 10 C 11 12 13 14 15 B B C B C 16.①④⑤⑥⑦⑨ 低压交流电源. 17. 12m/s 18. 4m/s 0

19.解:根据xv0tword资料

12112at得xgt2103m45m (3分) 222 .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2分),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2分)

20.解:(1)3s末速度 v3=v0+at3=10+2×3=16m/s(2分) (2)6s内位移 x6=v0t+

121at6=10×6+×2×36=96m(2分) 226s内平均速 vx6/t696/616m/s(2分) (3)5s内位移 x5=v0t+

121at5=10×5+×2×25=75m(2分) 22所以第6s内位移 xⅥ=x6-x5=21m(2分)

21.解:由v-v0=2a2x得 v02

2

2

2

2

2a1x12(5)90m/s30m/s(4分)

2

2

(2)由v-v0=2a2x得 x2=( v-v0)/2a=(0-30)/-6=150m(4分)

所以要提早 150-90=60m(2分)

22.解:(1)甲、乙都不正确(2分)

(2)甲:把加速度a代入正值;乙:认为2s末车的速度为零(2分) (3)车停止时间 因为t'0v030s3.75s2s(2分) a8所以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xv0t分)

因此2s内车不会撞上障碍物(1分)

23.解:设至少经过时间t追上,则

121at3028444m50m(322vm(t10)vmt35t2000 (8分) 2代入数据解得 t=150s(2分)

word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