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AGE6第十六章化学实验2007年高考题按章(人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07年高考化学题集锦 第十六章化学实验

35.(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实验)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A。

68.(2007年高考广东文基,实验)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2+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答案]A。

8.(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实验)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硫酸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提示]①Br2易挥发,污染空气;②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可减少SO2的产生。 10.(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实 验 操 作 号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A 钠与水反应 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配制一定浓度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 mL的B 的氯化钾溶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1000 mL 排除碱式滴定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C 管尖嘴部分的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气泡 流出 取出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D 中所需的上层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液体 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答案]C。 18.(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实验)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号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性强弱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研究温度对化学平C 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衡的影响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D 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解速率的影响 1支加入少量MnO2 [答案]BC。

5.(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2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 [答案]A。

10.(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

Cl2 浓 H2SO4

HCl H2O 稀H2SO4 CCl4 NH3 (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3 [答案]D。[提示](A)的气体进口错;(B)易倒吸;(C)的温度计应在支管口附近。 7.(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实验-离子检验)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含义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3+2+

(A)NH4 :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显色法 (D)Ca:气体法 [答案]D。

9.(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实验-基本操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答案]C。

8.(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6分,实验)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答案]C。

21.(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10分,实验)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钠硫酸铵NH4Cl产品混合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Na2SO4滤液滤液干燥洗涤NH4Cl过滤冷却结晶

80溶解度/ g706050󰀀󰀀󰀀氯化󰀀铵硫酸钠󰀀󰀀󰀀󰀀40302020󰀀3040506070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 g NH4Cl,理论上需NaCl_________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对实验室常用仪器主要用途的了解;考查学生

8090100温度/ ℃

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 [答案](1)11.7。 (2)蒸发皿。 (3)35 ℃(33 ℃~40 ℃均可得分)。

(4)加热法; 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5)重结晶。 18. (2007年高考江苏卷,实验)(12分)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饱和Na2CO3溶液

浓H2SO4△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 转化率 选择性 /℃ (%) (%)* /h (%) (%)* 40 60 80 120 77.8 92.3 92.6 100 100 100 2 3 4 6 80.2 87.8 92.3 93.0 100 100 100 100 94.5 98.7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 ℃,4 h (B)80 ℃,2 h (C)60 ℃,4 h (D)40 ℃,3 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 ℃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乙醇的浓度;移去生成物。 (2)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冷凝效果不好,部分原料被蒸出(或部分产物挥发)(任填两种)。 (3)部分原料炭化;留有酸性废液污染环境(或产生SO2污染环境);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催化效果不理想(任填两种)。 (4)①C;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26.(B) (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实验)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浓硫酸,加热途径Ⅰ杂铜粗制氧化铜硫酸铜溶液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

途径Ⅱ稀硫酸,加热,通氧气胆矾CuSO4·5H2O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II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___、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I相比,途径II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答案](B)(1)c; e; b。 (2)a; b。 (3)蒸发; 过滤。

(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II消耗硫酸少; 途径I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5)4。 (6)a。 25.(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实验)(15分)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②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

③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④将步骤③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⑤将步骤④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F)加热时晶体溅出

[答案](1)坩埚坩、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 (2)步骤②有错误; 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

(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 (5)B、D、F。

28.(实验)(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碳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焦炭 a c e A B b d f

g h i j k l m C 水和沸石

浓H2SO4

NaOH溶澄清石灰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H2O气;除去CO2。

(2)氧化铜(或CuO);CuO+H2△H2O+Cu,CuO+CO△CO2+Cu。 (3)无水硫酸铜(CuSO4);验证水蒸气。 (4) kj—hi—cd(或dc)—fe—lm。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除去,与CuO反应后气体能使白色的无水CuSO4变蓝。

28.(实验) (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 (15分)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a g含CaC2 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 L。现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刚结束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电石试样质量为c g,测得气体体积为d L,则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计算式w(CaC2) =___________。(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答案](1)CaC2+2H2O = Ca(OH)2+C2H2↑。

(2)因为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没有恢复到室温,气体压强还不等于大气压强。 (3)待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调节量筒使其内外液面持平。 (4)

ad×90%。 bc30.(2007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实验)(16分)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浓硫酸

气体入口 a b 澄清 石灰水 浓硫酸 A B

C

NaOH溶液 NaOH 溶液 D

m 碱石灰 Cu丝 k H n

水 无水乙醇 E

F G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________,活塞b应________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__________(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__性。 [答案](1)ACBECF;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关闭;打开;k、m; 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3)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②还原。

28.(20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19分,实验)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l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 ℃~140 ℃与硫反应,即可得S2Cl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S 112.8 444.6 137 化学性质 略 遇水生成HCl、SO2、S; 300 ℃以上完全分解; S2Cl2+Cl2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A 硫 F C D G NaOH 溶液

△-

S2Cl2 -77 2SCl2 E B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2Cl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MnO2+4H+2Cl△Mn+Cl2↑+2H2O; 2S+Cl2△S2Cl2。 (3)饱和食盐水(或水)、浓硫酸。 (4)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导气、冷凝。 (5)产率降低(或S2Cl2分解);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

(6)SCl2、Cl2、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