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来源:华佗健康网
l『 YAN J lU 回 ’■ 衙窜 口黄静 绚现 及发展方向探讨 了深厚的群众信任基础。此外,商业银 行本身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拥有大 量的资金。以交通银行为例,至2011年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随_着垒业直接融资方式的一丕斯增加 宝善 给直坐握 的赁熬业务聱 来了一_定影响。一一而监_为成鸯低 风_险 _收亟高 商业银行 问一业l务正在渐渐 展露_ 一角 嘎量【_着楚拳越多煎坐银行鲍 趣.o=奉=支首_先分辛斤了一商_业银彳亍 展 中间一业务的背量 指出一共_开展中问_业务盟童叁睦 受性 接着一 玉太直业银 底总资产规模达到46 1l 1.77亿元人民 币,其中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达 7 400亿元人民币。这为开展中间业务 为_例对 分扳国一寥直业{ 行中间业_爱的发展观 .,..指 我国一商_业银 发展 间一业务与西方_炎逸_目家的差距所在 一矗 基础上一 我国一互太直业银赁为 例,分析中间业务开展的现状,提出未来的努力方向。 奠定了资金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 到,随着2005年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 放,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加入,势必 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 二、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有 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发挥 自身的现有优势,抢先占领中间业务这 块潜力巨大的市场。 (二)不断拓宽营业利润点,增强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利润 来源仍是存贷款利差,据各商业银行 2011年的年报统计,14家上市的商 业银行中7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存 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定义。第一种是人 民银行(2001)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不 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 自身实力的需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的性质决定了其独特的优势。中间业 务的发生一般不会进入资产负债表, 只会影响利润表中的非利息收入和非 利息支出,这为商业银行既要发展业 贷款利差。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外经 济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率仍旧居高不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 务受资本金比例的限制,外资银行的 竞争也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 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民间融 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第二是巴塞尔协 议将中间业务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两 者的区别在于,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在 一务又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提供了一条道 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 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负债或资产的 或有资产或负债,如贷款承诺、金融衍 生业务、担保、投资银行业务等;而广义 的中问业务是指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 中反映的金融服务类项目。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也越来越 大,这无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 险。而以支付结算、代理、咨询顾问等 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因其不涉及到商 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因此风险较小。西 方国家开展中间业务的经验也表明, 一资渠道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型企业积 极寻找银行贷款的替代工具,直接融 资方式越来越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 据人民银行网站披露,2012年4月 (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抵御外 部风险的需要。我国各商业银行利用 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 596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6 818亿元, 同比少增612亿元;而企业债券净融 资891亿元,旧比增加130亿元。所 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 目前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而 此时作为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的 业务,即中间业务,正越来越突显其 潜在优势。 “网络布局”的战略发展业务,各商业银 行的分支银行数目众多、营业网点遍布 全国各地,这些网点为商业银行发展中 间业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商业银行拥有 广泛而迅速增长的客户资源。以农行为 旦一项中间业务进展顺利,其所带 来的利润回报是持续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 展现状 例,仅电子银行客户就达1.5亿,再加 上实体网点的客户,商业银行拥有广泛 的客户群,在多年的业务往来中也积累 巴塞尔协议将中间业务分为与贷 款有关的服务、支付业务、信托与咨询 服务、代理业务、经纪人、进出口服务 7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 jl GY lONGuZ ,UO囝 等五大类。而我国将中间业务大致分 (二)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率高于 利息净收入的增长率。除了建设银行 银行通过各种途径抢占存贷款业务的 同时,业务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也达 为九种:支付结算、银行卡业务、代理 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 类、咨询顾问类、理财业务。以下以我 2011年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下降外,其 余四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率均超 过了利息增长率。5家银行2011年的 到了非常高的比值,这大大挤压了存 贷款的利差,对商业银行的营业利润 会构成直接的影响。而不动声色的中 国五大商业银行为例,通过研究其 2009—2011年的年报分析其中间业务 的发展现状。 利息收入增长率相对于2010年减少 了4.5%一6.5%,其中,农业银行增长率 下降得最多,为6.5%。在非利息增长 率中,2011年相较于2010年,中国银 行和工商银行上升了约7.5%,而交通 间业务却以绝对的成本优势占据了上 风。从上图我们看到,以建设银行为 例,非利息支出仅占非利息收入的不 到3%,而5家银行的平均占比也只有 不到6%,与利息支出收入比的 (一)非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的比 重稳步增长。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可 以分为两部分,传统的存贷款利差称 为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计入非利 息收入。总的来说,五大银行的非利息 收入占利息收入(N仃)的比重有上升趋 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增长率均较上年增 加19.5%左右。总体来说,非利息净收 入的增长率要高于利息收入的增长 率。结合表1的数据,中间业务收入目 前在绝对值上小于利息收入,但是其 增长率要高于后者,我们有理由预测, 假以时日,中间业务的收入将在绝对 值上逼近甚至超过利息收入。 39.26%相比有非常大的优势。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的不足之处及应对措施 (一)分业管理的制约。制约我国 势。其中,中国银行的Nf[的比值最大, 至2011年已达到43.89%,这两年虽然 有所震荡,但始终占比达到40%以上。 而N/I比值较小的交通银行和农业银 行正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也应该 看到,这一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 很大的差距。据西方银行业的披露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最大制度障 碍莫过于我国自1993年以来实行的 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制度。而西方 发达国家的中问业务之所以得到快速 发展,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混业经营,证 券、保险等行业不断渗透,并与商业银 行形成了良好的业务互动关系。 (二)中间业务产品相对匮乏,金 融创新能力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对于 (三)分析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 以五家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占利息收 入的比(以下简称“利息支出收入比”) 息来看,成熟市场中间业务的收入将 达到总收入的50%以上。比如,2006年 时,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美洲银行 等西方大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和非利息支出占非利息收入的比(以 下简称“非利息支出收入比”)进行比 较,得出图1。柱状图非常形象地描述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6O%。 表1 了两种支出收入比的差别。在各商业 中间产品投入的研发力度非常大,至 今已开发出了几千种成熟的中间业务 产品。同时,西方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的 地域分部特点、文化风俗习惯及客户 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各具特性、拥有品 牌优势的中间产品和服务项目。五大 2009—201 1年五大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比 指标 年份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27.99% 23.98% 22.43% 非利息收入/ 2Ol1年 43.8970 2010生 42.7270 4615% .18.O3% 15.91% l7.12% 22.3870 19.O5% 19.62% 28.5670 26.30% 22.68% 利息收入 2009正 表2 指标 利息净收入 增长率 非利息净收 入增长率 201O-2011年五大商业银行利息与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率 年份 2O11年 20lO年 20l1年 2010焦 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集中在结算与清 算、银行卡等传统中间业务上,产品相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l7.6% 22.1% 20.8% l3.0% 19.4% 23.6% 39.4% 32.1% 20.770 26.2% 36.8% 17.3% 26.9% 33.3% 49.O% 29.4% 20.770 26.2% 31.5% 37.6% 对单一,个性化服务更是甚少。五大商 业银行中,仅工商银行有少量的个人 理财服务。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 加,对理财专业知识与产品的需求也 一定会越来越大。另据中国银行业协 会统计,我国在2005年一2009年间,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的平均周 期为0.98个月,而西方国家仅为0.24 个月。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结构的 层次和类型比西方商业银行落后 33.5%,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 平更要低40%以上。 (三)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有力 图1 2011年五大商业银行利息与非利息支出收入比 的收费依据。许多商业银行开展中间 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2・10・19期 77 1。 l 回 业务的目的是赢得群众基础,为开展 所谓分层次是指,各商业银行应根据 已开展的中间业务种类,按照现阶段 现有资源,开发出更多品质高的中间 产品。比如,中国银行与投行合作建立 中银国际控股公司,开展投行业务。此 存贷款业务服务。这非常不利于中间 业务作为独立业务的发展。有些中间 各种条件下开展的难易程度,划分出 基础型、开拓型、风险型等几个类别。 比如,现阶段可以在清理结算、银行卡 等业务上不断完善,拓展业务范围。在 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与企业、居民需求 相一致的个人理财服务、公司理财服 业务因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 和市场认知度,很难进行统一收费。常 常造成商业银行为此付出的成本大于 收益,使得本来非常好的产品可能就 此夭折。而由于中问业务在我国商业 银行问世的时间比较短,中间业务本 外,中间产品的定价也是一门非常深 的科学,值得商业银行认真研究。要本 着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定 价,让更多普通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 高质量的中间产品和服务。 (四)完善落实人民银行征信体系 务,适时参与企业资产重组、项目收 购、投资管理等咨询服务。当金融制度 完善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是否开展 来就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比如,个人理 财服务),因此,采用完全统一的收费 标准也不现实。因此,加紧研究中间业 的建设,提高客户信用管理水平。开展 中间业务必定要建立在一定的信用平 台之上。我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于 2006年7月实现全国联网,这是目前 与信用相关的服务,比如承诺、备用信 用证、担保等。所谓分区域是指商业银 行要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同 水平,开展适合当地企业和居民需求 的中间服务。相对来说,我国东部沿海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对金 融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较高,因 此可以开展金融创新水平更高的业 务。所渭有重点是指要以某项中问业 务的收费标准势在必行。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足。许 商业银行系统唯一较完整的全国联网 征信系统。不断完善此系统,对于商业 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具有非常大的帮 多中间业务的开展都要建立在整个社 会良好的信用体系基础上,比如担保、 承诺、承兑等业务。但是目前我国社会 的整体信用程度仍不高,不乏有一些 钻孔子、投机取巧的人在,一旦发生违 约事件,将严重影响整个中间业务的 继续展开。 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未来 的发展方向 (一)借助政策东风,提前做好应 对策略。尽管分业经营的限制还没有 式取消,但近年来国家的相关政策 措施还是对此有了松动。2001年7月 助。此外,各商业银行自身也应建立客 户信用库,不断提高辨别客户信用水 平的能力。加强商业银行系统数据挖 掘的水平,同时在不涉及客户商业秘 务为发展纽带,藉此再发展其他业务。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问产品中能 够胜任此项业务的只有银行卡。通过 密的情况下,与其他商业银行实行信 用记录共享机制,从而实现整个银行 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S 参考文献: l_张明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扩张分析IJ】. 理论研究,2011,(12). 拓展和完善银行卡业务,实现其他业 务。所谓明方向是指要明确我国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总方向,即开发 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的中间 业务。比如,对个人理财业务而言,可 以制定针对不同收入人群的服务内 2.林志平.直接融资促进产业发展优势分 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 析[J1.决策参考,2011,(4). 3.张建群,潘鹏飞,杨志雷,鲁祥.中国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探析I J1.经济研究导刊,2012,(9). 4.周子元.企业直接融资对商业银行贷款 行规定》,对中间业务的范围、准入制 度、审批程序和收费等做了规定。2002 年4月继续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参考分类及定义》。2003年6月银监 会和发改委共同颁布了《商业银行服 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条 例对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具 容。对于高收入人群,可以开展更具个 性化、综合化的业务内容。 (三)大力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开 发创新产品及收费标准。我国银行业 业务的影响研究——以云南为倒『j].经济论 坛,2011,(10).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全社会各行业 比较来看,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但是与 发展中间业务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 具有专业创新能力的人才相比,缺口 仍然很大。以建设银行为例,全行总员 工中博:L研究生仅占0.1l%,硕士研 究生仅占3.77%,与中间业务所创造 的利润占比21.5%相比仍有很大距 离。因此,吸纳、引进具有专业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 5.杨淑娟,刘明显.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 务的金融创新【J1.经济导刊,201l,(10) 6.马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及发展研究——基于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 有重要意义。各商业银行应该在市场 全面开发初期,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和 半年报数据【J1.金融教育研究,2012,(1). 7.周建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 务的经验及启示叨.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4,(3). 8.李艳,马岳.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中 产品研发的工作,适时推出有品牌价 值的中间产品。 (二)发展中间业务应坚持“分层 次、分区域、有重点、明方向”的总体思 路。一般来说,中间业务具有多层次、 多品种的特点,对于当前我国商业银 行来说开展的思路还很模糊,因此,必 间业务的经验及启示【J1.时代金融,2010,(7). 9.邹睿蓉,贡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收 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 加强投行、保险、证券等相关机构人员 费问题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循序渐进地展开。 的合作交流,加强业务联动,充分利用 7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