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桥梁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证对策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7年第4期 (总第278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4,2017 (Sum No.278) 探讨桥梁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证对策 潘荣斌,张基进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摘550000) 要:液压爬模施工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如不加以控制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还会严重威胁工程人员 的安全。以长滩河特大桥、新田坡特大桥工程为例,对液压爬模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将介绍爬模特点 和施工工序,并分析液压爬模危险因素,最终探讨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障对策。 关键词:液压爬模;安全保证;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7)04—0114—01 1液压爬模的危险因素 液压爬模具有一体的爬升系统和操作平台,这 样更有利于工程人员操作,在液压驱动装置作用下 爬升更加平缓,且具有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 工艺,具有高于普通爬模的安全水平。但液压爬模 也存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复的问题,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环节和脱模、调位、 安装操作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长滩 河特大桥、新田坡特大桥工程最高墩高为160 m,液 压爬模施工涉及立体交叉作业、起重吊装、超高作 业,这些都大幅增加施工风险。 液压爬模施工流程复杂,所以施工中存在较多 风险,具体包括:第一,物体打击。本工程作业场所 相对狭小,不仅需要浇筑塔身模板,还要吊装塔顶 和预制加工地面,整体呈现出的是立体交叉作业形 式。这种情况下,施工使用的小型机具和作业工具 发生掉落几率较大,进而危害地面人员的安全;第 二,模板坍塌。作为典型大型施工设备,液压爬模 使用中涉及工作包括拆除、爬升、拼装,一旦产生操 作或使用失误,就可能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而实 际中液压爬模坍塌多伴随着人员伤亡,其中很多坍 塌造成群死群伤;第三,高处坠落。该工程为超高 处作业,同时相应作业平台没有较大立足面。若工 程参与人员危险性走,则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风 险。同时如果工程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保 护设备,在坠落后将发生严重的后果。 2液压爬模施工的安全保障对策 2.1 准备过程的安全保障 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和安 全防护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施工人员接受培 训,培养和强化他们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并指导技 术人员开展安全专项方案交底工作,保证作业人员 充分掌握爬模施工中的危险和应对方法;第二,吊 装和安装。本工程爬模吊装存在精度要求高、空间 狭小等特点,吊装开始前技术人员向工程人员进行 吊装方案交底,让工程人员对作业步骤能够了然于 心。架体安装完成后,工程人员立即将防风拉杆、 插销、螺栓等上紧。另外,在架体安装前,工程人员 需要对塔柱痛中预埋的爬锥进行检查,使其上不存 在油类物质,同时保证锚固件埋设符合要求;第三, 当前特征设备名录中还没有纳入液压爬模设备,所 以其并未接受检测单位的强制安全检验。所以,本 工程强化了使用前爬模的验收工作,具体操作中组 织相关专家、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设备厂家全面 验收和论证系统安全性。具体验收检查应当依据 原设计文件进行,其中液压爬升装置、安全防护设 施和构件连接点是验收重点部位。 2.2爬升过程的安全保证 本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 障措施:第一,科学编制安全专项方案。施工前技 术人员制定了完善的安全专项方案,并保证方案的 可操作性和针对l生,同时全面分析施工整体过程中 收稿日期:2016—10—20 本工程严格依据操作步骤进行爬升过程,爬升 之前应将四面架体间连接件拆除,将平台上零散物 件清楚;爬升时应当对动力系统、爬升速度、爬升导 轨进行重点监测;爬升至新悬挂点后,应当先组织 验收,而后投入使用。爬升准备环节,爬升前将爬 架上重物清除,然后使导轨底部支撑脚与塔身混凝 土面垂直顶紧,将支架下方支撑脚完全松开,进行 液压油缸顶升弹簧装置的状态调整,保证全部向 下。爬升时应检查是否解除爬架短边和长边的连 接。爬升结束验收环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并将以下内容作为验收重点:是否将安全插销和承 重销插到位;是否依据要求设置爬架各层平台的安 全防护设施。 2.3使用过程的安全保证 (下转第116页) 作者简介:潘荣斌(1987一),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土建和施工管理。 ・114・ 总第278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4期 C总=K+V:l=T 其中:C年为年总计算费用;C 为项目总计算费用; 为总投资;E为投资效果系数,投资回收期的倒 数;V为年生产成本;T为投资回收期,年。 而动态法主要原理是:对于寿命期相同的方案 采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寿命 期不相同的方案采用净年值法。计算公式如下: PC=∑CO (P/F,i ,£) AC=∑CO (P/F,i ,t)・(A/P,i , ) 其中:PC为费用现值;CO 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i 为基准折现率;AC为费用现值。 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可以明确设计方案 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各项相关因素,确 定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具体来说,道路桥梁设计方案需要从效益、社 会与环境三方面进行考虑,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 案,才能在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缩 减建设成本。其次,投资建设方还可以发动社会各 相关领域的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好的设计 思路纳入设计方案。此外需要落实责任制,设计单 位与个人需要对设计方案承担责任,因设计原因造 成的安全性与质量问题,需要设计方承担一定责 任,由此对其发挥督促作用。设计人员需要提高自 身能力,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综合当期的水文 地质、气候天气、人文环境等工程相关因素,并对当 地整治、经济、市场等因素深入研究,以设计出最佳 方案。 3.3 强化管理控制的整体性 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与系统性兼具的 任务,因此,其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也需要兼顾工程 整体,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的工程造 (上接第114页) 价控制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具体的阶段,实施工 程造价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以工程的整体实际条 件、工程建设的整体需求为基础。在立项阶段的造 价控制需要依据工程所获取的资金审批来进行,而 后还需要依据一些对工程本身的考察来评价造价 估算的精确性与合理性;施工设计阶段包括初级设 计、图纸设计等多个阶段,该阶段需要结合工程实 际条件、施工区域的政策、经济、市场等相关因素, 优化设计方案,结合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控制进行 科学调整;招标阶段需要选择资质、实力、工艺等方 面与本工程项目整体性建设需求相符合的单位;施 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以工程整体建设方案为核 心,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队伍等的花费进行 科学性分配,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竣工结算阶 段需要对工程的整体造价进行实际评算。 4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一项综合组 织、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性任务,强化工程造价 管理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手 段。对道路桥梁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需 要针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将人力、物力、财力等 综合运用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实现 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闫兵,王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 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197—199。 [2]彭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6,(10):114~115. [3] 张冬磊.浅析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措 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2):172—173+ 176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包括以下三方 面:第一,作业平台防护。保证作业平台通道畅通,依 据要求设施安全网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当满足 规范要求,包括竖杆和横杆,上横杆高度为1—1.2 m、下横杆高度为0.5~0.6 m,竖杆之间距离应当控 据安全管理人员要求进行作业,同时上塔作业人数应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结语 制在2 m以内。同时科学选择安全网,由于密目网会 影响爬模稳定性,网眼较大网不利于预防高空坠物, 同时普通安全网会在焊渣、焊花作用下燃烧,所以本 工程应用的安全网为新型阻燃性密网;第二,控制操 作荷载。爬模系统四个方向上的l0个锚固点承受本 工程爬模全部荷载,爬升装置操作平台具有2.032.5 kN/m2单层最大承载力,钢筋绑扎、浇筑、模板施工 平台具有32.5 kN/m 单层最大承载力,电梯入口平 台具有1.532.5 kN/m 单层最大承载力,施工中需依 据相应承载力进行荷载控制。第三,高空作业管理。 爬模施工中高处作业是重要安全风险,所以本工程在 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要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还依 ・液压爬模施工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其具体施 工中多项危险因素,工程人员应当强化对液压爬模 施工安全保障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中潜在的危险因 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最终保证施 工的顺利完成和工程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尹振君,赵梦凡,李佳薇等.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桥塔液压爬模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5,(1): l8—22. [2]李宝健,张明敏,魏东国等.索塔液压自爬模施工安 全风险识别与控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7): 37—39.56. [3]周栋梁,林晓,王娜娜等.赤石特大桥液压爬模系统 安全控制与管理[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 (9):69—72. 1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