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精品文档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厦门市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1分)

(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 (4)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5)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1分)

(6)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1分) (7)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

(8)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9)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厦门连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B.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C.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充足的论据,切忌不要无中生有,随意编造。 D.《水浒传》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情节。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7分)

精品文档

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chàn①( )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②(A.x.ī B.hé)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榕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在找不到任何甲)营寨(A.军队驻扎地 B.扎根的土地)的时候,就会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这就是..所谓的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乙)(A.侧 B.翅膀)的生命线。这就是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①②处,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四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②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

③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 ④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被贬原,“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路八千”可见被贬之远。 B.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却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效力。 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凄凉。 D.全诗读来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精品文档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9题。(16分) 【甲】课内词语积累(4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___________ ..(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3)沙鸥翔集(《岳阳楼记》) .(4)伛偻提携(《醉翁亭记》) ..【乙】课外语段阅读(12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节选)

【注释】①冯谖:战国名士,设“狡兔三窟”妙计协助孟尝君实现政治理想。②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以知人善任著称。③寄食:依附他人吃饭。④铗:剑柄,这里指剑。⑤客:以贵客之礼相待。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B.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C.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与:___________ 集:___________ 提携: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D.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居有顷,倚柱弹其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冯谖三次高唱“长铗,归来乎”有什么目的?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散文集《光阴素描》自序

李娟

①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②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③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④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

⑤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

精品文档

我珍爱它们。

⑥《幽梦影》中言:“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⑦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

⑧大师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文字不能匠气,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

⑨霜严雪寒的季节,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

⑩一个人一生追逐的,其实都是少年时候的梦想。有一天,在街头偶遇我以前的语文老师,她笑着说:“我和其他老师说《汉江品茶》的作者是我的学生。中学时你的作文就很优秀。”光阴流转,感谢我年过半百的老师,还记得少年时的我。而我,十几岁的梦想依然还在心底。

⑪今年,我成为《读者》和《格言》杂志的签约作家,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和“孙犁文学奖”首届散文大赛奖。漫漫人生,我靠写作,一天天成为现在的自己。

⑫我仿佛法国画家米勒《拾穗》里的妇人,低着头,弯腰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无比虔诚地拾起一个个麦穗。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善美、温暖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美,如同决不忽视春天。

⑬但愿这本书,能带给你灵魂的安然和静美。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阴素描》是作者将四年里写下的文字结成的一本散文集。 B.写作可以使作者在瞬间飞离现实,隔开她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C.第④段段末,用反问句强调岁月留下的总是美好、至善和温暖。

精品文档

D.第⑩段写偶遇老师的经历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11.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创作的心得,请简要概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⑫段中两处加点的“麦穗”含义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是散文集《光阴素描》的自序,请根据序言内容推测散文集《光阴素描》的大致内容、情感主旨和语言风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唐德刚的读书观

唐宝民

①唐德刚的读书观唐德刚先生是史学大家,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作为一位历史名家,他所读的书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那么,他的读书经验是什么呢?

②当今的书太多了,让人读不胜读;于是,“快读”这种方式便应运而生。“快读”的确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走马观花无法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想要真正地吃透一本书,恐怕还得“慢读”。唐德刚先生把“快读”形容为“跳高栏”,把“慢读”形容为“啃骨头”,并进而指出,对于经典类的书籍,还是要“啃”而不要“跳”:“‘读’书,如果没有个人拿着戒尺或皮鞭站在后面的话,是会偷懒的。再到难懂之处、不明不白之处、半明半白之处、索然无味之处,你会学杨广跳高栏的,一跃而过,永不回头。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笨经验,有些书,尤其是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就不能‘快读’。相反的,对这种著作要去‘啃’,像狗啃骨头一样地去‘啃’。我个人的体会便是,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真是阿Q的最大乐事。所以从治学方

精品文档

面来说,‘跳高栏’和‘啃骨头’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了。”

③唐德刚少年时代曾读过《资治通鉴》,他以此为例,说明“快读”与“慢读”的不同:“我对《资治通鉴》只是‘读’过,而没有‘啃’过。对于这部巨著,我也曾‘跳高栏’地跳过一遍,从头跳到尾。我对《资治通鉴》有偏爱,数十年来,时时刻刻想再‘啃’一遍,但却无此机运、勇气和决心来干这傻事。今见柏杨译《资治通鉴》,颇为羡慕。”

④“读书写心得”也是唐德刚的经验,这条经验,是他的老师胡适教给他的:“记得胡适先生以前告诉我他读书和作文的要诀。他说读书有心得,一定要写下来。写下来之后,才能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多年以来,唐德刚一直按照胡适先生的指点去做,发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胡适先生这句话真是深得我心,因为我自己很早便有相同的体验。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识字不久,便由双亲和塾师引导,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日常见闻和读书札记很自然地就会变成日记的一部分。真的,写日记、札记最能帮助记忆;纵是忘记了,也能一索即得。”

⑤唐德刚对胡适这位老师极为尊敬,但在学术问题上却毫不含糊。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出写文章的八点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这篇文章影响深远。但唐德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却颇有看法,他写了《刍议再议——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胡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逐条进行批驳。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唐德刚的另一条读书经验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公认的观点,并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⑥唐德刚先生之所以成为史学大家,或许得益于这样的读书方法。 15.下列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若无人督促就会偷懒,读到难懂之处、索然无味之处,难免会跳过。 B.唐德刚认为,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是乐事。 C.从治学方面来说,“跳高栏”与“啃骨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D.唐德刚能成为史学大家,是因为他向老师胡适学到了恰当的读书方法。 16.唐德刚有哪些读书经验?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其实,“快读”与“慢读”各有好处,请结合本文和你的读书经验,举例谈谈你如何运用这两种阅读方法。(6分

精品文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故宫博物院于2020年9月1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书画类藏品对保管的温度、光线、湿度、气流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它们不会经常展出,也不会展出很长时间。所以故宫的书画馆不像珍宝馆、钟表馆那样,有常年稳定的展品供游客观赏。书画展都不是常设展,这类展览百年难遇,所以叫“特展”。

材料二:导览示意图

(注:因防疫需求,故宫现今只开放一个入口)

材料三:展览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胜事传说夸友朋 展示苏轼师友的作品,展现了苏轼的交友圈及其所处的时代氛围。 第二单元 苏子作诗如见面 第三单元 我书意造本无法 展示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以及后人对苏轼书法的仿学、临摹和评论,展现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第四单元 人间有味是清欢 展示以苏轼逸事和其述怀小品为题材的作品,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展示苏轼本人的诗歌手迹,及后人根据其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呈现了苏轼的文学家形象。

材料四:展厅分布图

精品文档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国庆期间,人们可前往故宫参观苏轼书画特展。 B.苏轼书画作品均为珍品,故不像其他书画可常年展览。 C.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设在文华殿,该殿呈“工”字形。 D.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分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主题。

19.根据材料二的导览示意图,告知游客该如何沿虚线指示方向,到达书画展展厅所在地“文 华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书法爱好者欲一睹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本)的风采,你会引导他前往展厅A、B、C、D哪个区域?请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给出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6分)

21.《水浒传》有很多与“义”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3分)

《水浒传》里的“义”

人物 武松 鲁达 “义”的具体表现 有恩必报 见义勇为 典型事件 ① ② 精品文档

③ 兄弟义气 私放晁天王 22.押送生辰纲路上,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空气流动形成风,河水流动孕育生命,情谊流动连接成爱,志趣流动化为社会风尚。生活流动起来,就会呈现许多可能,许多面貌……

请以“流动”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代替。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0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1)在河之洲(2)闲来垂钓碧溪上(3)秋天漠漠向昏黑(4)沉舟侧畔千帆过 (5)两鬓苍苍十指黑(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落英缤纷(8)静影沉璧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分)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错误,两面对一面,应将“能不能”删去;C项错误,语义重复,应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D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波澜起伏的情节”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7分)

精品文档

(1)(1分)①颤(1分) ②A (2)(1分)甲B(1分) 乙A(3)(3分)A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4.(3分)B

5.(3分)要点与评分:写出对亲人(国都)的眷恋得1分;写出前途迷茫的悲伤愁苦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国都)的深深眷恋,也体现出他被贬后的悲伤愁苦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9题。(16分)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同“举”,推举 (3)停息(4)(这里指)儿童、孩子、小孩 7.(3分)C

8.(5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

(1)过了不久(1分)冯谖靠着柱子敲着佩剑。(1分)(省略部分要补充出来) (2)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1分)吃的用的,(1分)不让她(用度)短缺。(1分) 9.(4分)要点与评分:能分析到“引起关注”得2分,能分析出“寻觅知音,得到重用”得2分。只分析出“想提高自己的待遇”可得1分。(意思接近即可)

示例:冯谖三次高唱“长铗,归来乎”有考验孟尝君,引起孟尝君关注,寻觅知音,渴望 得到孟尝君重用的意图。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就让人告诉孟尝君,想在他门下做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答道:“他没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本领?”答道:“他没什么本领。”孟尝君笑了笑,答应收留他,说:“好吧。”

那些手下人以为孟尝君轻视冯谖,就给他吃粗劣的食物。过不多久,冯谖身靠庭柱敲敲佩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呀。”底下人把这事报告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比照一般门客的膳食标准。”过不多久,冯谖又敲弹他的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子乘呀。”那些底下人都笑话他,把这情况报告上去。孟尝君说:

精品文档

“给他备车,比照车客的待遇。”于是冯谖坐上他的车子,举着他的剑,到他的朋友家里拜访,说:“孟尝君把我当上客看待。”此后没多久,冯谖就又敲弹他的佩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没什么可以拿来养家呀。”底下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知道了,就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的用的,不让她用度短缺。从这时起,冯谖就不再唱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10.(3分)D

11.(4分)要点与评分:分点给分,每点1分,说出4点即可。

参考要点:①写作需要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②文字表达要删繁就简,追求简洁;③文字不能匠气:④写作要忠实自己内心;⑤眷恋尘世,让作品有灵魂;⑥葆有写作的梦想并坚持写作;⑦珍视过往的经历,用笔虔诚记录,决不忽视美。

12.(3分)要点与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分析准确得2分,大意相近即可。

示例:加点的两处麦穗含义不同。第一处指的是麦子的果实(或自然界中的植物、食物); 第二处指的是生活中的疼痛、欢颜、善美、温暖等(或过往生活经历给予的收获,或生活的馈赠)。

13.(4分)要点与评分:此题可从修辞角度品析,能点明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能准确 指出“水墨丹青”“山寒水瘦”喻指的本体2分,能准确把握比喻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也可从遣词用语的角度品析,能较准确把握“寒”、“瘦”或“秋水长天”内涵2分,说出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大意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1:此处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文章(作品)比作“水墨丹青”,将文字比为画中的 “山水”。形象地点明水墨丹青以“山寒水瘦”为美,文章中的文字表达也应追求删繁就简, 以简洁不芜,沉静从容为佳。

示例2:“寒”和“瘦”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中国山水画简约、疏淡的画风,“秋水长天”的秋色美景,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创设了一种开阔、静美的意境。作者借此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文字的简约之美。

14.(6分)评分标准:推测出大致内容2分,情感主旨2分,语言风格2分,大意相近即可。

参考要点:大致内容写的是作者经历过的往事。情感主旨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赞美, 或对理想的追求,或对梦想的坚持。语言风格简洁、少匠气。

精品文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15.(3分)D

16.(3分)要点与评分:每点1分,大意相近即可。

参考要点:①读经典要“慢读”(读经典要“啃”骨头);②读书要随时写心得;③读书要坚持自己的独立精神(读书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17.(6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文章表明自己对“快读”与“慢读”的看法,得2分;能结 合作品类型或阅读目的(阅读经验)阐明“快读”“慢读”的差异,得4分。如果只涉及一种读法,最多得4分。

例一:文章提到,“快读”是应对当今社会书籍繁多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对于经典类读物必须慢读,(2分)我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像《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经典名著,必须细细品读,常读常新,(2分)而新闻或通俗读物,只要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即可。(2分) 例二:唐德刚先生认为经典要慢读,我深有体会。(2分)对于唐诗宋词、经典小说这类作品,我个人习惯细品慢读,体会揣摩,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感悟。(2分)而像侦探小说、玄幻小说这样的通俗读物,只需要快速浏览,了解情节大意就够了。(2分)

例三:文章提到的“快读”“慢读”两种阅读方式,我都使用过。(2分)我会根据自己的阅 读目的和阅读兴趣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法,比如《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有所体会(2分):而时事评论之类的文章,我不太喜欢,就会快速浏览。(2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18.(3分)B

19.(3分)要点与评分:“从午门进入”1分,写明午门至协和门的方向(1分),“穿过(通 过)协和门”得1分。

示例:从午门进入,沿东北方向(或向右前方)行至协和门,穿过协和门,(继续沿东北方向前行)即可到达文华殿。

20.(4分)要点与评分:正确指出展厅区域1分,写清寻找的作品属于书法作品1分,结合 单元主题及内容说明放在某单元的理由2分。

示例:应引导其前往展厅C区,因为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示的是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是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该书法爱好者欲寻找的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

精品文档

本)是苏轼的书法作品,与第三单元的主题与内容相符。

(若回答前往展厅A区,指出A区展示苏轼师友的作品,《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与A区展示的主题与内容相符亦可得分,但最高得2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1.(3分)要点与评分:一处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①醉打蒋门神;②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③宋江

22.(3分)要点与评分:学生能答出担心手下不得力,路上出问题,可得2分;能答出实现自己博取功名的愿望,再得1分。

示例:杨志是将门之后,一心要博个“封妻荫子”,押送生辰纲是他出人头地的最好机会, 他心情急切;加上以前几次押送都被劫,他担心出问题,故而想最大程度地缩短时间,加强控制。

三、写作(60分)

23.阅卷说明:(一)作文评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法评分,先评“基础 等级”后评“发展等级”。(二)基础等级评分“基础等级”从“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 各分为五等,五个等级中的各项评分不要求完全对应。

(三)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更根据“特征”3项13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丰富:(1)材料丰富(2)论据充足(3)形象丰满(4)意境深远

2.有文采:(5)用词贴切(6)句式灵活(7)善于运用修辞手法(8)文句有表现力 3.有创意:(9)见解新颖(10)材料新颖(11)构思新巧(1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3) 有个性特征(四)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最多扣3分;没有题目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2分;标点明显错误的,每3个扣1分,最多扣2分。 (五)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五等之内评分,“发展等 级”不给分。

作文评分量表略(满分:6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