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54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9
(21)申请号 201420405964.X(22)申请日 2014.07.22
(73)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
分公司
地址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
1036号隆宇大厦27楼(72)发明人朱长亮 李晓雪 孙索成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曾耀先(51)Int.Cl.
B28B 7/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包括:预制箱梁的内模和外模,内模通过一架体与外模连接,内模通过一连接螺杆与架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凝土浇筑后预制箱梁中内模上浮的问题,并以此进一步提高预制箱梁浇筑施工的质量。
CN 203945468 U CN 20394546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包括:预制箱梁的内模和外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模通过一架体与所述外模连接,所述内模通过一连接螺杆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防浮横梁以及分别与所述防浮横梁两端连接的模板支腿,所述内模通过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防浮横梁连接,所述模板支腿与所述外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浮横梁包括:相对而置的槽钢,相对而置的所述槽钢之间通过连接钢板固接,所述模板支腿连接于所述槽钢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上开设有螺杆孔,所述连接螺杆通过所述螺杆孔穿设于相对而置的所述槽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为双向调节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上套设有PVC套管。
2
CN 203945468 U
说 明 书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箱梁预制过程中,其芯模(即内模)难以固定,待混凝土浇注后,由于芯模的自身重量远小于混凝土浇注所产生的浮力,导致芯模上浮并对箱梁的预制顶板钢筋造成向上的顶力,以使得小箱梁顶板钢筋变形、顶板变薄等质量问题。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以解决混凝土浇筑后预制箱梁中内模上浮的问题,并以此进一步提高预制箱梁浇筑施工的质量。[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包括:预制箱梁的内模和外模,内模通过一架体与外模连接,内模通过一连接螺杆与架体固定连接。[0005] 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架体配合连接螺杆将内模与外面连接形成一体,以彻底解决内模上浮问题。[0006] 优选地,架体包括:防浮横梁以及分别与防浮横梁两端连接的模板支腿,内模通过连接螺杆与防浮横梁连接,模板支腿与外模连接。[0007] 优选地,防浮横梁包括:相对而置的槽钢,相对而置的槽钢之间通过连接钢板固接,模板支腿连接于槽钢的两端。[0008] 优选地,连接钢板上开设有螺杆孔,连接螺杆通过螺杆孔穿设于相对而置的槽钢之间。
[0009] 优选地,连接螺杆为双向调节螺杆,连接螺杆上套设有PVC套管。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图1中A区域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0014]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梁内模抗浮装置,包括:预制箱梁的内模1和外模2,内模1通过一架体3与外模2连接,内模1通过一连接螺杆4与架体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具体包括:防浮横梁32以及分别与防浮横梁32两端连接的模板支腿31,内模1通过连接螺杆4与防浮横梁32连接,而模板支腿31则与外模2连接。[0016] 参照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防浮横梁32包括:相对而置的
[0015]
3
CN 203945468 U
说 明 书
2/2页
槽钢320,相对而置的槽钢320之间通过连接钢板322固接,而模板支腿31则连接于槽钢320的两端。
[0017] 参照图3,为图1中A区域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钢板322上开设有螺杆孔324,连接螺杆4通过螺杆孔324穿设于相对而置的槽钢320之间。连接螺杆4为双向调节螺杆,连接螺杆4上套设有PVC套管5。[0018] 在具有上述结构特征后,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现场实施:[0019] 首先,制作上述的防浮横梁32。具体地,将两根10#槽钢320相对而置,两根槽钢320之间留有10cm的间距,再采用六块15mm厚的钢板作为连接钢板322,以将槽钢320的上下两面焊接起来,并且,在位于六块钢板中相对中间的两块连接钢板322上开设Ф40mm的小孔,以作为上述的螺杆孔324。以此,便初步构成了一根防浮横梁32。[0020] 然后,分别将上述的模板支腿31螺栓连接于上述防浮横梁32的两端。具体地,可选用槽钢作为模板支腿31的原材料,再将一根模板支腿31的上端螺栓连接于上述防浮横梁32的一头,并将另一根模板支腿31的上端螺栓连接于上述防浮横梁32的另一头,以此,初步形成一个架体3.[0021] 最后,便可将外模2的外壳与上述模板支腿31连接。而内模1则通过两根连接螺杆4(即双向调节螺杆)与防浮横梁32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螺杆4的上端连接于连接钢板322的螺杆孔324内,而连接螺杆4的下端则连接于内模的顶端。[0022] 以此方式,最终将内模1与外模2连接成为一体。在混凝土浇筑时,内模1便不会产生上浮。而待浇筑完成后,只需从内模1取出连接螺杆4即可。[0023] 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应能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以下特征:1)通过连接螺杆4,将内模1灵活连接于防浮横梁32上;[0025] 2)通过模板支腿31,以固定连接外模2,并配合防浮横梁32,使得内模1与外模2连接成为一体。
[0026]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0024]
4
CN 20394546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CN 20394546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