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施工技术 广东建材2012年第9期 某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苏里 (厦门港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目前,随着商业建筑对较大内部空间的需求,对于高大模板支撑=【:程的施工技术要求日益 提高,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其安装技术不断改善。本文举例分析了超高、大跨度、大截面构件模板 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小型钢管支撑的设计施工要点,并对高大模板支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为今后的类似施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施工要点 近年来,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常有发 生,我市先后发生同安湾大桥、福隆体育公园运动馆等 因高大模板搭设不规范而引起的施工坍塌事故,其主要 原因是部分施工企业对高支模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 的重视,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 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 落实不到位;支撑的有效安全必须从支撑设计、支撑搭 设、混凝土浇捣各个环节加以保证,任何一步失误都有 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除了按国家规范执行之外,要抓 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支撑设计与施工,对关键地方 留有一定安全储备,有必要的应急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确保安全,杜绝事故发生。笔者通过实例对某工程的监 督检查,浅谈取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2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条件、施工工艺和流程、施工 方法等选择支撑体系。 (1)注重力学模型及考虑合理风荷组合,确保支撑系 统的稳定计算准确及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①力学模型选取:选最不利(多个、多处)的、具有代 表性的,保证安全、节约。 ②荷载组合:验算立杆稳定用下式a、b进行荷载效 应组合。 a.(永久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分 项系数)×施工荷载; b.(永久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0.85[(施工 荷载分项系数)×施工荷载+(风荷载分项系数)×风荷 载]。 1工程概况 对于层高较高且基本风压等于或大于0.35KN/m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78477m ,框架结构为地下1层, 的地区的高大模板工程,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作用在 地上l层。高大模板施工主要用于平台上层,层高 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8.7m,最大跨度27m,预应力梁最大截面尺寸为600mm× ∞k=O.7 U 1.t。∞0 1400mm(见图1)。最大单梁自重达1351KN,施工集中线 式中: 荷载达到61.34KN/m,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注意施工图上标注的 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根 地面粗糙度; 据以上特点,本工程属于高大模板,具有高、大等特点。 u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施工中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 基本风压KN/m。 ③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苎兰曼!壁 J l『8 『『 lJ J lI 『l1 ——…一 4I E ¨ ¨ l I}1I ¨ I¨¨ P≤f t i:譬f/ 。、 \. / 、 / \ ● / / l \ / 、. / / 匕 \ 、 ,. / 一 、 、 、. , > l \ \ , ., i_ { , , ‘ H 、 ● , , .、 , ., \ ^ ! - - I j , ! .J 1 I, ^, 1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 f 一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④对不同的地基土,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取值 不同。同时,要求地基土的密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选用准确的计算模型和荷载组合,才能确保模板及 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的有效和安全。验算 时严格按GB50204—2002以及JGJ13O~2001规范要求进 行。 图1 6001400大跨度预应力梁支撑体系侧立面图 ——1O0 广东建材2012年第9期 (2)选择的支撑材料应与实际支撑材料在力学指标 计算上一致。受力计算时,尽可能采集钢管的实际壁厚、 楞木的实际含水率及截面尺寸等各项数据,减少偏差。 如楞木的抗弯模量W=bh。/6,若设计采用楞木断面 100×100,实际采购楞木断面90×90,其抗弯模量减少 27 ̄,0,承载能力也相应降低。在钢管方面,立柱容许承载 力[N]=①fA ,采用 48×3.5和①48×3.0的钢管相 比较,若其步距为1.2m,外伸长度均为0.3m,则通过计 算和查表知,①48×3.5立柱容许承载力[N]=中fA =0.49 施工技术 格要求按设计方案进行搭设。 (2)严把材料质量关。重点查验钢管、扣件是否具备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或检测报告,同时组织抽检复测。其 次是外观检查,特别注意壁厚偏差(包括锈蚀深度)不得 大于0.5mm,表面要求光滑平直,无凹陷、死弯、裂缝和 分层现象。对每一个扣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痕,螺 丝丝芽应完整,没有缺损,穿螺丝的孔口没有变形、扩孔 现象。 (3)加强搭设过程的质量控制。钢管脚手架支撑搭设 X 205×489=49.1KN;①48×3.0立柱容许承载力[N] =0.502×205×424=43.6KN,降低12%。因此对旧钢管壁 厚的取值,在实测的基础上仍要适当折减,才能保证安 全。 (3)支撑设计中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操作,不要造成 设计与施工脱节,既满足支撑的强度、刚度、稳定,又方 便施工。高大模板脚手架支撑系统立杆间距较小、水平 杆步距不大,加上竖向、水平方向的剪刀撑,整体上很密 集;同时存在主、次梁、板立杆的间距计算结果不一致, 给搭设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对支撑系统的整体性也是不 利的。立杆间距应充分考虑主粱的纵向立杆与次梁横向 立杆以及板的立杆间距模数一致,有利于水平杆件的连 接增加整体刚度,给操作带来方便。 (4)纵、横拉杆及剪力撑是关键,影响到脚手架支撑 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在重要部位及力学模型较不明确清 晰处要加强。充分利用已浇筑混凝土的框架柱或剪力 墙,将水平杆与框架柱有效连接或在端头直接顶到柱或 墙上,减小支撑侧移,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要符合 jgj13o一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范》第6.8节构造要求,以及GB50204—2002))《混凝土结 构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5)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质(2004)2l3号文关于《危险 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 法》的规定,认真汲取专家的意见,并在实施中得到落 实。 (6)编制专项方案时,还应充分考虑应急救援措施或 预案,准备应急机具或设备,如千斤顶、切割机等。 3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搭设质量 (1)书面交底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严格实施与设 计方案的一致性。对立杆位置,水平杆的步距准确性要 求(步距每加大10%,立杆承载力下降近10%),扫地杆设 置的重要性(立杆下端设有扫地杆,相当于悬臂杆件)进 行重点说明。通过计算可以说明步距变化对承载力的影 响,当设计考虑步距为1.2m,外伸长度为0.3m, 48× 3.5立柱容许承载力 [N]=中fA =0.49×205× 489=49.1KN;搭设时若变为1.5m,外伸长度为0.3m,立 柱容许承载力[N]=0.381×205×489=38.2KN,承载力降 低23%。同时对各部位、各杆件的施工顺序做出安排,严 前应进行弹线放样,针对报告厅立杆承受荷载较大,通 过弹线放样准确定位,并铺设通长垫板,在垫板上划出 每根立杆的正确位置。另外,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天跟 班作业,及时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搭设质量。 (4)模板专项验收的控制要点:立杆的垂直度控制、 支撑接头位置是否处在同一截面、扣件螺栓拧紧扭力是 否达到40 ̄60N・in等,及规范要求的各项构造要求得到 认真落实。 4混凝土浇捣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混凝土的堆集厚度。根据浇筑 顺序布置混凝土泵送管道,尽可能另外搭设管道专用支 架,必要时要在相应部位(位置)采取加固措施,如局部 加密立杆、剪刀撑等。在施工报告厅主梁混凝土时,采用 分层浇注,分层厚度控制在600 ̄700mm,避免因混凝土 堆积过多而造成脚手架支撑局部坍塌或失稳。 (2)通过支撑的监控,建立预警机制,确保第一时间 采取相应措施。支撑系统的失效,分为局部和整体两种, 整体失效必定从局部开始,所以要对关键部位进行监 控。在主梁及主要部位设置监测点,采用吊锤简单方法 实施监测。具体做法:在主梁上挂吊锤,吊锤下垂至离地 面50~100mm处,吊锤下面设置“十字”标识,吊锤两边 最近立杆设置水平标高控制点,并拉通线与吊锤形成交 叉点做标识。当主梁发生变形或沉降时,吊锤肯定会偏 离“十字”交叉点及水平标识点,便于护模人员及时了解 主梁变化及脚手架支撑变化。每根主梁设置3~5个监 测点,就可以全面掌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整体变化情 况,起到有效预警作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支撑系 统的安全。 5结束语 通过按照方案组织的施工,己完成了该工程高大模 板支撑任务,梁板混凝土得以顺利浇捣,目前架体、模板 系统己全部安全拆除。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安全 经济、质量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吸引了 大批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社会效益十分可观,为今后同 类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