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省七市(州)2014届高三4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扫描版,答案word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页 1

第页 2

第页 3

第页 4

第页 5

2014年湖北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页 6

二、非选择题

40.(25分)(1)国家对新兴经济的控制较弱;信用(或金融)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异地交易呈现质变;商业城市增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10分)

⑵民国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3分),弗里德曼强调自由的市场经济(3分)。 民国统制经济产生的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2分),国内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2分);

弗里德曼思想产生的背景: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现象。(2分) 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1分),必须依据国内外背景适时调整(1分),遵循经济规律(1分),既要保障经济自由又要强调政府的调节作用(1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得3分,总分不超出3分)

41.(12分)信息一:欧洲国家传统边界弱化(或由硬边疆演变为软边疆)。(2分)

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2分)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利益。(2分)

信息二:苏、东剧变和解体。(2分) 说明:,欧洲国家数目发生变化;(2分)社会主义阵营的“边疆”不复存在;资本主义的“边疆”扩大。(2分)

信息三: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欧盟东扩。(2分) 说明:欧洲区域集团化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2分)俄罗斯的利益空间被挤压,俄罗斯与欧盟的矛盾进一步加深。(2分)

(准确答出任意2点“信息”及其说明得12分,总分不超过12分)

42.优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2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分)。 影响: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2分);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2分);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2分)。 45.(15分)⑴考核内容因职务而不同;注重经济政绩和道德修养;考核标准相对客观而具体、易于衡量;

第页 7

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吏升降任免的标准。(9分。任答3点得9分)

⑵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6分) 46.(15分)(1)郑观应理想中的政治体制是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分)他认为该体制在中国受到了学校教育落后、日报(舆论)不盛、国民素质不高的限制。(6分)

(2)郑观应和梁启超都希望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认为君主立宪制的实行需要大众舆论的引导和推动。(3分)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本质上要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3分)

47.(15分)(1)原因: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障中国与国际通道畅通的需要。(5分)

影响: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意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2)同: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2分)异:性质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反法西斯正义战役;(2分)地位不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2分)

48.(15分)(1)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全盘西化。“中体西用”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有维护中华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进步性。同时有抵制维新变法的意图。(5分)

严复推崇西方的自由和民主,主张“体”“用”都学习西方。严复的观点更有利于当时的国人学习西方,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4分)

(2)原因:政治地位不同。(2分)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角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4分。任意2点可得4分,总分不超出4分)

第页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