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文题目选题指南
现就化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具体选题内容综合概述如下: 1、无机化学
(1)研究无机化合物以及各种特殊性能的无机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包括杂多酸、萤火材料、贮氢材料、特种陶瓷、信息存贮材料、催化材料、磁性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富烯(C60)化学材料等。
(2)稀土分离、萃取及稀土配位化学等。
(3)配位化学,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4)生物无机化学。其中包括金属酶活性中心、金属配位作用对生物功能的影响及生命过程中的作用,都是生物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有关生命过程的稀土生物化学基础研究,主要针对动物的生化过程、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及生物医学等方面,深入考查稀土对生物的发育、生长及遗传变异的影响,应用生化方法、近代谱学方法和LB膜等新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5)物理无机化学。包括无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成键规律的研究。
(6)同位素化学。包括原子量测定,同位素分析及标样制备,激光分离同位素等。
(7)无机固体化学与熔盐化学。包括液态金属与固体金属的相互作用,混合熔盐在金属界面上的反应,金属熔盐相图的测定信其规律性探讨等。
2、分析化学
(1)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用于测定食品、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2)核磁共振谱,质谱。
(3)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和研究。
(4)电化学分析,如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Zn,Mn,Cu,Fe,Co等微量元素在植物生理功能及其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蛋白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研制导电生物分子的化学修饰电极及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
(5)采样、分离与富集技术。 (6)形态、表面、微区分析。 (7)热分析。
(8)过程分析化学。 (9)化学计量学。 (10)放射分析化学。
(11)来自生产实践中的分析化学。 3、有机化学
(1)天然有机化学。如各种天然产物和以中药为基础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2)合成有机化学。如以特殊有机功能材料为目标的新型光电响应性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此类材料可广泛用于印刷技术、液晶显示、隐环境
探测技术等。另外,如染料、药物、农业上的肥料、植物生长素、除草剂、昆虫信息激素、新型香料等的合成及性能结构研究。
(3)生物有机化学。包括研究具有识别功能的生物有机新功能体系,如抗体酶的设计与合成,具有识别毒品功能的新型生物大分子,具有特殊性能的模拟膜,非水溶剂中酶促反应,α-螺旋肽及离子通道蛋白,以及从我国特有的生物有机体得到的多肽、多糖、核酸脂类等化合物的生物功能与结构关系研究。
(4)金属和元素有机化学。包括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另外还有有机硫、有机磷、有机硼和有机硅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药物化学。包括药物合成、结构表征、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也可以是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结构分析及药理活性研究。
(6)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有机分析化学。 (7)物理有机化学。 4、物理化学
(1)结构化学。包括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化学,金属、非金属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工程学与传统化学是逆向而行的,它以特定的功能为导向,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包括特定功能蛋白质的设计及合理药物设计。
(2)催化化学。如均相催化,包括酸碱催化,配位催化;多相催化等,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催化,固体酸的表面配位催化,对多相催化剂作用分析;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酶催化的研究。
(3)胶体界面化学。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胶体的表面及界面性质的研究,溶液的表面吸附,以及纳米材料研究等。
(4)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温度、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键选择性加工以控制反应通道等。
(5)电化学。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研究,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及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可充放电型高能电池的开发及研究,具有光化学和电化学双重活性材料体系的开发研究。
(6)量子化学。选题可以是在有机化学中,计算轨道、能级及电子密度,对分子稳定性、反应活性及反应机理的解释;在无机化学中,通过d轨道的分子轨道及配位场理论揭示金属络合键、缺电子键及富电子键本质;分子设计,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分析;其他,如量子药理学,探索化学致癌物质致癌原因、生命起源等。
(7)化学热力学(热化学、溶液化学)。 (8)高能化学。 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单体经自由基聚合、正离子聚合、负离子聚合、电荷转移聚合以及共聚合等合成高分子的研究,可控性聚合反应合成指定结构,包括立体结构、序列分布、指定接枝点及长度等,以制备新型的具有指定结构与分子量的高分子。
(2)高分子反应。如聚合物分解反应或降解反应的研究,即高分子在热、光、放射线、化学试剂和微生物等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另外,高分子反应通常
是指等聚合度反应、交联反应以及可将各种功能基团引入聚合物分子,即所谓功能化高分子反应,以实现高分子改性。
(3)功能高分子。包括反应性高分子在内,把具有某种功能作用的高分子称为功能高分子。例如,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络合高分子,氧化还原树脂,光分解性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 ,药理活性高分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光学活性高分子的合成,具有电,光,磁特性,换能,分离,生物相容,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光电子器件,显示材料等各种新功能材料。
(4)高分子物理化学与物理。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光电性能等,高分子聚集态结构,高分子多相体系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的共混,聚合物结构性能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等。
(5)高分子成型的基础研究。高分子流变学研究,高分子加工过程中的化学物理问题,聚合物的加工成型信高分子材料等。
(6)天然高分子和生物高分子。 (7)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基础性研究。 (8)高分子表征。
以上介绍的化学学科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仅是有关学科专业的部分选题内容,决不是全部,学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实际情况、兴趣和爱好、适当拓宽论文的选题范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科论文时间及水平的限制。上述选题中有的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且难度较大,远不是本科论文可以完成的 。因此,我们要求本科论文仅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可。
6、化学教育研究
(1)化学课程标准研究
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研究;化学课程目标的研究;化学课程内容的研究
(2)化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研究;
不同类型内容的教学方式研究; 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学生主体性研究;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 探究能力发展研究;
(3) 化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活动表现性评价研究;档案袋评价研究;纸笔测验评价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研究
(4) 国际比较研究
近年化学教育出现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成就、新方法、新思想及重大事件的介绍与分析;化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课程、教材、科学、技术、社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国际会议、国内会议、科研活动、业务进修、师资培训、化学竞赛、课外活动等);
介绍国内外化学科学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介绍与化学教育有关的新书籍和刊物。
(5)化学奥林匹克
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赛题分析;化学奥林匹克在化学教育中的意义、作用和前景;化学竞赛的辅导与正常教学的关系等问题的经验交流与探讨。
(6)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研究
近代、现代化学史的研究及重要的化学史料;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在学术上、教育上的主要成就、贡献及生平介绍;结合教材进行化学史教育的教学方法;
(7)信息技术与化学
有关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经验和体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远程教学,组织探究性学习的做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制作工具制作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辅助实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8)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改革研究;中学化学实验内容和操作技术的更新与改进;改进和创新的实验方法、操作技术;改进和创新的实验仪器及教具;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与建设。
(9)教师教育研究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讨论化学教师如何成为一个研究者。 1.4 教育研究类文章的选题方法 1.4.1 教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 (1) 选题老调重弹
来稿中出现的选题以“在……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神)”等诸如此类的选题居多。重复选题,老调重弹,没有新意。老调重弹并非不可,但好多稿件所谈及的,几乎都是在重复别人已经谈论过不知多少遍的观点,所提出来的措施也大多是似曾相识。更有不少的作者甚至只作一些雷同的阐述,连措施、方法都不屑一提。
如一谈到“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大家都一致强调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兴趣固然重要,但也要提出一些可行的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行啊,总不能都光用嘴巴喊激发兴趣吧。另一方面,既然激发兴趣已成共识,再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何不说说别的。
选题重复,材料雷同,观点相似,方法相通,缺少自己的思考,缺乏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是教学论文的一大通病。
(2)选题大而且空、标题主题不明 选题太大、太泛
如、《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 《浅谈班主任工作》 * 只谈某学科的细节,不具有普遍性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八种证明方法》 《并联和串联的区别》 *纯粹的理论文章
如、《新课程与建构理论的关系》 《校本教研的理论依据》 * 只有案例没有反思
如、《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课》 * 面面具到缺乏新颖性
如、《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1.4.2 如何选题??论文的选题 (1)选题的方向
论题一般有资料性的、学术性的、教学性的等,而我们教师的写作方向,最好是:“从教学中(工作中)抽出课题”,比较切合实际,结合工作密切。
(2)选题的制约因素
最佳选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理论意义:所选论题在教育理论上有无探讨价值;现实意义:论题是不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对老问题有新的看法;②普遍意义:论题中准备提出的一些见解或经验有无推广价值。
(3)教研论文写作中的五个理想选点
教研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论思维是否成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什么样的教师是成熟的?不在于他的年龄如何,也不在于他的教龄有多少,而在于看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没有较为系统的思考,有没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理论思维的最直接、最缜密、最有效的表现,就是写作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因此,在青年教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后,应该而且必须考虑教研论文的写作了。对有一定教龄的青年教师,提出每年都要写作一、二篇论文的要求,我以为并不为过。现在的问题是,许多青年教师总感觉到没东西好写。作为专门从事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的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询问:我们就这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机械地重复,有什么内容可以写呢?是的,作为青年教师,感到没有东西可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真的没有东西可写呢?恐怕并不是。关键还在于没有找到路子,没有寻觅到写作论文的理想途径。下面结合一些写作实践,谈谈如何选取理想切入点的问题——
◆把你最感烦恼的问题作为选点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深感烦恼的具体问题:本来以为很简单的,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解决不了;或者本来以为早已解决了的,可回过头来一看,问题还严重得很;或者原来以为应该这样解决的,可实际上这样做是根本无法解决的,等等。每一个教师都会在自己的实践中碰到烦恼,有时还会深感头痛和沮丧。比如词语的积累,我们经常要学生注意积累,学生也很认真地在积累词语,一看到优美的词句,就分门别类地把它摘抄在本子上,可是,当他要写作文时,使用的语言相当贫乏,翻来覆去那么几个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你也许一直感到头痛。又比如,有些学生对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很会做,可简单的题目反而常常做错。类似这样问题,你也许曾经碰到过,但有没有想过把它作为教研文章的内容呢?可能没有。其实,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内容,都可以写成论文。写教研论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烦恼。我们可以把“烦恼”深入地系统地剖析一下,提出一些解决烦恼的建设性的意见。例如对“词语积累效果不好”的问题,可以这样思考:1、摆出现状,并说明它是否具有普遍性;2、分析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效果不好;3、提出解决烦恼的方法,根据你自己的实践,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写说不定就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以烦恼的问题作为选点,要尽量考虑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分析原因,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点到穴位;提出的方法要力求新颖独特而有效。
◆把你最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选点
教育和教学是内涵非常丰富的,面对丰富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比如张三,对古典诗歌的教学特别感兴趣,李四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很有把握,而王五则对哲理短文情有独钟,教学起来也得心应手,等等。平时感兴趣,往往会多关注,多留意,多思考,这方面的积累也可能多些。文学创作,强调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教学研究论文也是这样,要写自己感兴
趣的话题和材料。自己的强项,往往就是别人的弱项,否则,就无所谓强项。以自己的强项对别人的弱项,就有可能胜出。比如你对古典诗歌特别感兴趣,在这方面的教学中,也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你明白写景类古诗的特点,能把握送别类诗歌的感情基调,懂得象征性诗歌的物与义的联结点等,那么,你不妨就这方面作些深入的思考,写一篇教研文章。如果你决定写咏物诗方面的内容,那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咏物诗的形象特征及教学方法例谈》,具体内容可以写这样几块:1、概述咏物诗在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2、举例分析咏物诗的形象特征;3、介绍咏物诗教学的具体方法(可与其他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4、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样写,切口较小,又有深度,写出来的文章既有明确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的操作性,也可能写出一定的新意。对初写论文的教师来说,不要写那些自己完全陌生的内容,不要赶时髦,否则,很可能白辛苦一场。
◆把你获得成功的方法作为选点
作为在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不管教龄是长是短,不管所教年级是高是低,也不管教的是哪一门学科,他在自己的具体实践中,肯定会有成功的时候或满意的地方。这个成功,不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比如被评上了优质课,比如获得了教学能手的称号,而是从很细小的方面来说,比如某一个问题设计得很好,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比如某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得自然而恰巧,比如对学生的一个难度较大的质疑,你回答得非常得体;再比如你的一句课堂点评,激起了学生一片笑语,等等。这虽然细枝末节,但也是成功。面对这种小的成功,我们可以认真地想一想:为什么会成功?类似的成功有没有了?这类成功的意义在哪里?怎样继续和拓展这类成功?然后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比如在教《东郭先生和狼》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东郭先生第二次遇到狼,他会怎么样?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发言,一个说,东郭先生会不理睬狼,因为他已经上过当了;有的说,东郭先生会把狼藏进口袋,然后自己把它打死,因为他彻底觉悟了;有的说,东郭先生会把狼藏进口袋,然后交给猎人,要猎人把它打死,因为他是书生,自己不敢打;有的说,东郭先生会把狼藏进口袋,等猎人走过后,再把它放出来,因为他很迂,他以为第一条狼是恩将仇报的,而这第二条狼就不一定了。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是设计得很好的,它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是一个成功的问题。对此,我们不妨进一步深入思考,从开放性性问题的角度来切入,把它写成这样一篇论文:《课堂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价值及设计思路》。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展开:1、什么是开放性问题?2、开放性问题的价值何在?3、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设计开放性问题?4、介绍和评析一些典型的开放性问题。教研论文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积累、梳理、总结、升华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让别人检验和借鉴。因此,我们要注重反思和积累,一节课或一个内容教完之后,都要坐下来冷静地想一想,我在哪一点上是比较满意和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如果能经常这样反思和积累,不但能拥有更多的写作材料,而且也有利于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把引起你警觉的现象作为选点
教育和教学都是动态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教师教的层面上,而且也发生在学生学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在经常发生着新的现象和状态,原来觉得这样是对的,现在觉得这样并不对;原来是没有这种状况的,现在有了;由于受到某种思维和理念的
影响,某种现象慢慢消失了;有的现象,原先有,但不大明显,而如今,越来越明显了,等等。现象的出现与消失往往是不露痕迹的、默不任声的,有时更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似的,作为教师,不论是对自己的实践,还是在听别人的课,都要有敏感和机智,要善于捕捉和思考,要不时问一问:为什么会出现(消失)这种现象?到底对不对?这种现象的背后能折射出什么深层的东西?例如:有一位老师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了这么一种情况——某教师在执教《我要一本书》这篇课文时,通读课文后,要大家自主提问:学生表现非常热烈,一下子提了许多问题,但仔细一听,觉得其中少问题学生实际上早已懂了。就是说,有些已经不是问题,明明是懂了的,却故意作为问题提出来。比如: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不要一件皮上衣而要一本书?这个问题,虽然比较重要,但只要读过全文,一般学生都能找到答案。诸如此类的虚假问题还有一些。在别的课堂上有没有这种虚假问题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子在哪里呢?这位听课的老师在思索、在分析,最后写了一篇关于“自主提问中的虚假问题”的短文,文章中写道:现在有些学生考虑的,不是自己是怎么想的、自己确实有什么疑问,而是在关心老师是怎么想的、老师希望自己说什么,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真实的问题,而是一些为了迎合老师口味的、虚假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属于学生方面的事,是学生乖巧心理和投机心理的一种表现,但如果能作些深层次思考,或许我们都能发现,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这与我们许多教师一贯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总喜欢学生能顺着自己的思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有些老师总是根据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总希望学生能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教学意图,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智愚优劣的标准。有些教师一旦听到学生提出了不合心意的或者荒诞不经的问题,就大加挞伐,有的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感,可内心往往不是滋味。我们的学生在和老师长期的磨合中,渐渐地学乖了,知道了该提什么和不该提什么问题。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不少虚假问题。虚假而迎合口味的疑问能得到称赞,真实而不合口味的疑问难免被冷遇,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个性没有了,奇特的想象没有了,真知灼见不见了。这段文字,透过现象,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发现和审视新的现象,也是教研论文的内容之一。捕捉新的现象,需要敏锐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当然,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需要我们有一针见血的穿透力。
◆把震动过你的新理念作为选点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文明的进程极其快速,同时,精神文明的进程也非常之快。可以说,这是一个既出物质产品,也出精神产品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出思想的时代。教育作为意识形状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思想和理念,更是精彩纷呈,不断地涌现出来。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撞击我们的大脑。我们对有的可能会不以为然,对有的可能一下子难以接受,但也有的思想和理念,可能会引起我们猛烈地震动,给人豁然洞天、眼睛一亮的感觉,或者给人无比的欣慰和认同感。当我们接触到这种震动过自己心灵的新思想新理念时,不妨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新的思想和理念。运用和验证新思想新理念,同样是教研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有位教师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个新观念:要给学生多一点平民化意识教育。大体意思是,要教育学生乐于做普通人,做平民,不要总是在教育每一个学生将来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作家、明星、领袖。讲座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人曾经作过比较,发现中国学校请人作报告,大多是请名人、博士、作家、十佳等,
而美国学校请人作报告,三教九流、社会各界均在邀请之列,如医生、护士、警察、救火人员、拍卖师、车行销售员等,何以产生这样的差距呢?细加辨析,原来各自有着不同的目的。中国学校请人作报告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树立榜样和模式,让学生学习,引导他们懂得什么是成功,应该怎样去追求成功;而美国学校请作报告的重要目的之一,则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百业,了解这些百业人士是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功的。这个观念,对这位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动。听后,他马上在自己的班组中进行尝试,他随地取材,邀请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来讲自己行业的特点,比如要卖肉的家长来讲猪是怎么生长的、在哪里屠宰的、什么样的肉好,什么样的肉不好等;请邮递员讲信是怎么分拣、投递的;请建筑工是怎么造房子的,原先是什么材料,后来用什么材料,现在又用什么材料等。根据自己的这种实践,这位教师后来写了一篇《培养学生平民意识的初步实践与思考》的论文。把自己为什么要做、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及一些新的思考都写了出来。这样的文章,就是有血有肉的
(4)其它选题来源
①以时代热门话题(如: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课程标准研制、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探索、开放型问题、研究性学习等)作为选题来源
②以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作为选题来源 ③以解题思想、方法与策略作为选题来源 ④以学生的学法作为选题来源
⑤以复习、考试和命题作为选题来源 ⑥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选题来源
⑦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选题来源
⑧从教育主管部门(如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等)所拟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