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班教育随笔200篇汇总

来源:华佗健康网


篇一:《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老师的眼泪

我带的是幼儿园中班,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星期一午睡时,冬冬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我虽然有困意,但也要陪他玩游戏,可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冬冬看见了“老师,你怎么哭了?”“我没哭。”“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冬冬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午睡吗对了,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对,乖冬冬,观察的可真仔细。”我拍拍他的脑袋。为了防止她要为我为什么打哈欠会流泪,我赶紧先问他问题“打哈欠是会流泪,你知道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吗?”冬冬兴奋起来吃辣椒是会流泪;丢掉西奈的东西会难过得流泪;生病很痛苦是会流泪;哈哈大笑事业会流泪;做错事挨批是会流泪;还有妈妈看电视有时也会流泪在我的启发下,冬冬说了许多不同情况下流的泪。我又接着问他,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不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为什么?这下冬冬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没做错一件事,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说到这里,小家伙想起累了“老师,你是打哈欠流泪的,打哈欠说明你困了,咱们睡觉吧!”嗯!”在心底为冬冬懂事儿高兴的同时,我决定午睡后赶紧找资料查阅一下泪水的成因,以准备回答冬冬可能要提到的问题。

好孩子太累

早上,晨晨一脸不情愿地来到班里。“怎么了,晨晨?”我问。“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别别扭扭的,问他是不是不喜欢来幼儿园了,他说喜欢来幼儿园,还天天跟我说,他坐得最好,老师总是表扬他,可是到了幼儿园就这个样子,真让人上火。”晨晨妈妈边说边把孩子推给了我。我细细品味着晨晨妈妈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引起了我的注意“天天回家说他坐得最好,老师总表扬他。”再想想晨晨最近几天的表现,我猛然明白了,会不会是“好孩子”这顶帽子,压得孩子太累了。后来与晨晨的谈话也证实了我的想法。晨晨是今年刚转来的新生,刚开始上课时有些坐不住,其他小朋友在听讲,他会常溜达来溜达去,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常规,每次看到晨晨坐好,我总是说“看人家晨晨坐得多好!”几次表扬过后,晨晨真变了,每次洗完手或上完厕所后总是第一个回到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坐好,而且眼睛还时不时看着我,似乎等着我的表扬,得到表扬后,脸上便会露出掩饰不住的得意。最近几天,我又发现自由活动时,晨晨也很少下位去玩,当我看到他时,他便会挺直身子坐端正,当时我并没有想很多,现在想来,是我的引导让孩子的理解出了偏差。老师常用“看谁坐得最好,看谁表现棒”来鼓励引导孩子,而孩子则以为坐得好,说得好就是好孩子的标准就此来约束自己。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过多的约束,超出了孩子的承受,会让孩子感到很累。我们要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由与快乐还给孩子。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我告诉晨晨上课时依然要坐好,但自由活动时要主动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因

为自由活动时间怎么玩都可以。长此以往,开心的笑容天天挂在了他的脸上,晨晨也不再闹情绪了,快活了起来

“玩”出来的智慧

一天早上辰辰天真的问我“老师,昨天晚上我折了很多的小纸船,有的浮起来,有的全湿了沉到水底”?仔细一问,原来家里写字纸不多,刚学会折小纸船的她又找来了餐巾纸折船。餐巾纸吸水性大,所以沉到水底。我灵机一动,这不是本节课最好的活动内容吗?我请小朋友选择不同的纸做小纸船,猜想实验结果。由于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多幼儿猜想是画报纸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最长,但也有的幼儿猜想是报纸。在玩一玩、做一做动手实验中,幼儿的兴趣最浓厚,探究欲望也最强,看到小船吸水后的变化都能主动的和我、小朋友进行交流。但操作的过程中我问他们“小纸船怎么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们的回答很生动形象,他们说“纸船都湿透了,餐巾纸做的小纸船都散了,水都跑到纸里面去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于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个对比,两种认知冲突使幼儿更相信自己动手做的结果。在对几种纸船吸水的现象中,幼儿了解了不同材质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采取从“听”中学,既由老师讲授某些科学知识,在通过一些考核方式让孩子记住这些知识,而不是让孩子直面真实的科学,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科学。这个活动中在创设一个合理的科学环境,提供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谈就自然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做中学”就是要让儿童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老师家长应很好的利用孩子这一天性。积极的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的事物的千变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认识客观世界。

关爱每一个宝宝 成成在我们班是个各方面能力都很弱的人,开火车排队、上厕所解小便、起床穿鞋,他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特别是解小便,光给他拉下裤子还不行。记得刚开学那会儿,我带小朋友上厕所,看他站在那儿不动,于是我问他“成成,是不是不会,”他看着我也不说话。我知道托班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得到“是”的回答后,我把他的裤子拉了下来,随即去关注别的小朋友。解完小便到教室里给小朋友提裤子,却发现成成的裤子是湿的,我觉得很奇怪,我明明给他拉了裤子,为什么裤子还是湿的呢?难道之前就解出了,问他,他只是看着我,无奈,我给他换了裤子。第二天,我发现他的裤子又湿了,我问王老师,她说“你给他的裤子拉下来了吗”我说“嗯,拉下来了”。那怎么还会湿呢?于是我决心查个究竟。睡觉前,我和往常一样带小朋友去解小便,给成成拉了裤子后我留心看他,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成成总是把小便解在裤子上,原来他的小手一动不动,任由他的“小GG”耷拉着脑袋,于是“嘘嘘”也就顺着大腿跟流下来了。发现原因后,成成每次解小便,我都要提醒他小手捏牢“小GG”。从那以后成成的裤子再也没有湿过。托班的小朋友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弱,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差,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多观察、多注意,做个细心的老师,使小朋友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篇二:《教育随笔5篇》

吃饭喽

“吃饭咯、、、、、”,如今,每当生活老师开始摆桌子,我就能听到有孩子在那高兴的叫喊,看到其他的小孩子端着小凳子积极的走向桌边。它让我感到吃饭对他们来说不在是一件难事,此时的他们是高兴的愉跃的。

回想开学初孩子们吃饭的情景,一看到摆桌子,就能听到有孩子叹息“哎呀,又要吃饭”,而个别幼儿更是无动与中,坐在那儿等老师去催。是什么让他们有了如此的改变,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主要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做好餐前的宣传工作。如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的菜名,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如果挑食不吃又会带来哪些危害等。

二、 及时鼓励,随时对进餐中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某某小朋友吃饭不讲话,碗中的饭都快吃完了,真棒!某某小朋友不仅饭吃的快,而且桌上一粒饭也没掉,真不简单!

三、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进餐时有的幼儿表现出不想吃饭等,此时,老师需问明原因后,根据情况指导幼儿正确就餐或者端着小碗喂孩子几口在让孩子自己吃。而不能因为孩子没闹,就不闻不问。

四、 充分利用幼儿想当“官”的心里,激励、诱惑幼儿努力做到最好。每餐饭前,我都要从班里挑选出两名吃饭不挑食、而且吃的快的幼儿当小班长(一男一女),如让他们给小朋友发擦嘴的毛巾、给其他小朋友端饭等。别看他是一种“苦力”,可孩子们却很乐意,都争着抢着想当这个小班长。因此,吃饭的速度、质量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伎俩”,可孩子们的行为却在这些“小伎俩”的影响下、熏陶下而慢慢改变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只要不断努力,针对问题多想一些“小伎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又何愁改变不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卖衣服喽!

又到孩子们离园的时间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班老师最忙的时候。一边嘱咐孩子们注意路上的安全,一边忙着给孩子们分衣服,还要不停地问孩子有没有落下的东西。真是忙的团团转。

一天送走孩子后,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的红色外套呢”?我赶紧帮她找,可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 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

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能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孩子们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来就满身是汗,我们就把他们的衣服脱下一些放在一起。这样活动室里的衣服常常堆的象“小山”一样,离园前,再让孩子认领衣服,帮他们穿上或装入书包,免得家长接孩子时手忙脚乱。但每每这时,孩子们都不爱理睬,只顾着玩,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也认不清自己的衣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有一天,自由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玩“卖菜”的 游戏,顿时灵机一动,为何不将“分衣服”变成“卖衣服”呢?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放学前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卖衣服?的游戏,看谁最能干,将自己的衣服?买?对了!”结果,孩子们都争着来“买”自己的衣服,一会儿我手中的衣服就被“买”光了。就这样,我们一次次变换着方

式让幼儿玩“卖衣服”“送衣服”的游戏,还开展了“比比谁穿得快”的比赛活动,教会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练习叠衣服,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与奖励,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还同家长联系,请家长在孩子的衣服上做上记号,以便幼儿识别,也使我们心中有数。总之,家园结合,从生活小事入手,给孩子更多的锻炼自立的机会,同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和孩子共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 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

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一幅“美丽”的画{中班教育随笔200篇}.

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篇三:《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精品10篇)》

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精品10篇)

来源屈老师

《做个勇敢的孩子》

班上的温xx小朋友,和她相处这么久以来,发现她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少与同伴在交谈。性格非常内向,不愿意与小朋友一同游戏,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吃饭也很挑食… 每天早上进班以后,小朋友们都看书看得非常认真,只有她坐在一旁看着其它的小朋友,也不拿书出来,我心里很急,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我对她说“温xx,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她轻轻的说“有趣。”“那你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好吗?”她摇摇

头,胆怯的看着我表示不愿意。我又加紧劝说道“你看小朋友讨论的多热烈。我们也来说一说,做个勇敢的孩子,这样,又能学到很多新的汉字了,好吗?”温xx禁不住我的再三劝说,动摇了,微微点了点头。她轻轻地打开书,可又在那停住了。我鼓励她说“温xx最棒了,我们一起来讲好吗?”她还是不肯,我看着那群蹦蹦跳跳的孩子,突然想到,她也许是怕自己读错。于是,我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停一下好吗?我们先让温xx把这个故事讲一讲。”但又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于是又对小朋友说“黄老师要请几位小朋友来帮助温xx,谁愿意来帮温xx小朋友啊!”话音刚落,就有小朋友跟着她读起来了。

刚开始,温xx还是很害怕,不敢大点声音,害怕自己读错。当温xx听到其他幼儿读的声音很大,渐渐的,渐渐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能够不依赖小朋友,自己看着书读。即使,有的汉字还不是很清楚,也能跟着小朋友一起完成。

温xx不愿意与同伴游戏,上课举手发言。从中可以看出,她怕自己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幼儿的自尊心强,怕自己上课回答问题打错挨老师批评,怕自己在游戏时表现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从温xx这一次的表现来看,她也爱学习,也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

温xx爸妈不在家,是爷爷在带,内心极少受到父母的保护,以至于她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多事情自己不会拿主意,怕自己做不好。她更需要的是老师、家长的鼓励与表扬,来肯定她的成果。在平时,我们应该更加的关注这些幼儿,给予她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多加鼓励、表扬、肯定她们。应该和她们多交谈,了解她们内心的想法。

《老师,你太凶了》

五月,总是让人会想起很多温暖的事情……

五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孩子们刚刚进行户外活动了,一个个大汗淋漓,我回想着和我的孩子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泛起一阵阵温暖,我拿起毛巾边为他们进行着餐前教育,边帮他们擦去背上额头上的汗珠,孩子们一个个看着我甜甜的笑着,小脸通红,这时,言

言说了一句话“金老师,你好久都没有这样对我们笑了。”在别人眼里看似一句很普通的话,对我来说触动却很深,说句真心话,平时我觉得我还比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心情最不好的时候都叮嘱自己要耐心一点,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可在什么时候孩子们对我有了这样的看法呢?我当时只是用一个微笑回应了她。

吃完饭后,言言在一旁休息,我来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对她说“言言,为什么今天吃饭之前你会说那句话呢?”言言的眼神黯淡下去,我想可能是害怕老师批评她吧!于是我接着说“没关系,金老师只是想知道言言心里的想法,不会批评你的!”这时,言言鼓足勇气说“金老师,你太凶了!你发起脾气来真的很吓人!”言言的话让我觉得很惊讶,我继续说“金老师真的有那么凶么?”“恩、上次星期一没有穿园服,就被你批评了的,还皱着眉头,样子很吓人!”言言一口气说完,这时,我轻轻的摸摸她的头说“那你还喜欢金老师吗?”“喜欢呀!”她又露出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了,“我那么凶,你还喜欢我啊?”“我就是很喜欢金老师,希望金老师不要再那么凶了。”然后,我告诉她“金老师为什么会凶,那是对你们的严格,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做到最棒!懂了吗?”小家伙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看到她真挚的表情,听着她急切的回答,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惭愧,孩子们多么天真,自己随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神情却成了孩子心中的一个阴影。这句话将牢牢记在我的心中,它会时刻提醒着我,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

《老师应平等的与宝宝相处》

转眼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回忆刚刚入园时这些小宝贝们。一个个哭着,闹着要爸爸,妈妈,要爷爷奶奶。现在每天都很高兴的来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生活、学习很开心。连有些不爱说话的孩子也常常告诉我“老师,这个我也会呢!”“老师我也可棒了”、还有的宝宝常常给我们讲昨天妈妈带我去哪里了,玩得可开心了。我听着心里也特别高兴,孩子们愿意和老师聊天,愿意告诉老师自己身边的事情,也就代表着他们爱我们!

今天,在玩区域活动游戏的时候。晨晨跑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一起玩,好么?”我很高兴的答应了她的邀请,”辚辚看到了也说“老师你看我做的南瓜粥,请你吃吧?”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问“老师只有一个耶,?”晨晨说“那我们一起玩好不。”我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先去玩,等会老师来你们那里做客好么?”他们高兴的点点头。

由此,我感受了孩子们多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作为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小班的宝贝们是多么天真可爱。有时候只是老师轻轻的抱抱,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小脸,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自己的感情。 所以想到自己今后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让他们更快乐成长。

《我想妈妈了》

那天,阳光明媚。午餐过后,我带着孩子们到操场散步一圈,回到教室里孩子们有次序的上完厕所。开始午睡,半小时过去后,午睡室里静悄悄地,大多孩子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之中。此时,午睡室断断续续传来低低的哭泣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进一看,是小朵。我严厉的对小朵说“快把眼睛闭起来睡觉,还哭什么啊?”她听到后,身体马上停止了扭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