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沈阳市中山路人防工程

基 坑 排 水 施 工 方 案

广东开平建安集团公司

太原街地区人防工程第三项目部

二O一一年七月

1

一、 工程概况

沈阳市中山路地下人防工程们于中山路地下,该工程地下共二层,顶板面积:中山路A区约为27000m2,顶板埋深3.6-3.8m,顶板厚度600㎜。由于该项目地处繁华地段,道路两侧是商业网点,人流、车流密集,道路两侧原有建筑物离工程很近,且地基形式也并不明确。负一层标高为4.85m(负8.45m至负8.65m左右),负二层标高4.6m(负13.05 m至负13.25m左右)。

根据志层时代、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将所揭露的地层划分为如下几个地质层。

①杂填土(Qm1):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砂土、灰渣及建筑垃圾等组成,该层分布普遍,层度0.5m~2.20m,层底埋深0.5~2.20m。

②粉质粘土(Q4a1):黃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略有光泽,局部混砂。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5m~3.40m,层底埋深1.96m~5.20m。

③中粗砂(Q4a1):黃褐色~灰褐色,中密,湿,分部较好,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局部夹砾砂薄层,该层分部连续,层厚0.5m~5.0m,层底埋深4.5m~7.0m。

④砾砂(Q4a1):黃褐色~灰褐色,中密状态,下部饱水,颗粒均匀,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为主,该层厚度变化较大,含土量大局部夹圆砾夹层,层厚0.5m~13.2m,层底埋深6.1m~18m。

2

⑤圆砾(Q4a1):灰褐色,稍密~中密状态,饱和,成份以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为主,一般粒径2~20㎜,最大粒径可达120㎜。该层分布普遍,层厚1.9m~7.3m,层底埋深15.2m~16.9m。

⑥粉质粘土(Q4a1):黃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略有光省泽,局部混砂,含有氧化铁,云母,层厚0.7m~3.2m,层底埋深17.6m~19.3m。

⑦砾砂(Q4a1):黃褐色~灰褐色,中密、密实状态,饱和,颗粒均匀,有粗砂夹层,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为主,勘探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深度20m,最大揭露厚度2.4m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局部具承压性,地下水含水层岩性为粗砂层,相对隔水层为粉质粘土层,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水渗透补给,排泄以蒸发和地下径流为主,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幅度为:1.0~2.0m左右。现阶段地下水处不稳定状态,勘探期间场地地下水埋深6.5~9.2m。 二、 基坑渗水情况

我部承担施工区段目前主要进行楼梯兼出土口向负一层施工,现地下水主要有两种:

①、自然地下水(基本为清水)

①、 两侧建筑物内的污水(恶臭、发黑)

有渗水的主要部位有:A6~A9/AA轴、A9~A13/AD轴、A16~A18/AA轴(两侧建筑物内的污水)、A21~A22/AD轴(两侧建筑物内的污水)、

3

A25~A29/AD轴(两侧建筑物内的污水)、A28~A30/AD轴、A32~A34/AA轴、A37~A39/AD轴(两侧建筑物内的污水)、A42~A46/AA轴、A50~A52/AA轴、A70~A73/AE轴。 三、 施工方案

根据上述情况,土坡、长度要根据渗水情况(渗水量大小)工程地质和土坡高度,结合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开挖时应从上到下层分段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不应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在斜坡上放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山水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开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方上侧弃土。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应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以防地表水流入挖方场地。

挖方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人工开挖时,两个人操作距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逐层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

2、挖土时要承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和稳固和边坡的变化。

3、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置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

4、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作业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作业;且应保留0.3M厚不挖,最后由人工修挖至设计标高。

4

5、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 基坑排水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两侧建筑渗漏的污水)时,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如果坑内积水,不及时排走,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还会使土被泡软水后,造成边坡塌方和坑底承载能力下降。因此为保证安全生产,在坑基开挖前和开挖时,必须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才能保障安全。因此必须做好以下排水工作:

1、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中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应予以引开,严防倒流。

2、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并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水头多少),基坑平面状况及水泵能力,每个坑设置一到三个集水井。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8~1.2米,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随时保持低于挖土面0.7~1.0米,井壁用砂袋、木板、木枋等进行加固详附图(一)、详附图(二)。当基坑(槽)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1.5米,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避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及防止井的土被扰动。当土为细砂或粉砂时,抽出地下水流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工,此时应改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5

碎石铺底

3、由于有渗水且基坑四壁均为砾砂中密状态,稳定性很差时,边坡见水就瘫塌,因此为保证安全生产,在坑基开挖时,对渗水水头部位根据水量大小做1.5m~2.0m的坑壁加固工作,加固深度同基坑深度,具体作法详附图(三)。

6

碎石铺底4、根据对现场基坑渗水量的观测,综合计算出每个基坑每小时的渗水量为5~10立方。

5、根据渗水量,自然渗水选用电动单极离心清水泵出口直径50㎜:扬程30米 功率3.2KW/H 每小时排水量20立方。两侧建筑物内渗出的污水选用污水泵出口直径70㎜:扬程30米 功率3.2KW/H 每小时排水量30立方。

6、排水管采用:聚乙希管 每个水泵35M 清水泵聚乙希管直径:50mm,污水泵聚乙希管直径70 mm 。

7、为保证排水及时和基坑施工安全,每个集水坑放1~2个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并派专人值班(三人轮班24小时值守),管道采取

7

专用防水扣件搭结。为了防止管道在水压下的松动脱落,采用防水钢卡(@500)作稳固处理,详见附图(四)。污水排在公路就近污水井(井口做围栏,并挂安全警示牌)。

8、根据现场渗水量观查,每个排水坑总排水时间不少于80天。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