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必看

来源:华佗健康网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必看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仅供参考。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复习技巧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 的方程代入曲线C的方程,消去y或者消去_,得到一个关于_(或y)的方程a_2+b_+c=0.

(1)交点个数:

①当 a=0或a≠0,⊿=0 时,曲线和直线只有一个交点;②当 a≠0,⊿_gt;0时,曲线和直线有两个交点;③ 当⊿_lt;0

时,曲线和直线没有交点。

(2) 弦长公式:

2.对称问题:

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条件:①曲线上两点所在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得

出斜率)②曲线上两点所在的直线与曲线有两个公共点(⊿_gt;0)③曲线上两点的中点在对称直线上。

3.求动点轨迹方程:

①轨迹类型已确定的,一般用待定系数法;②动点满足的条件在题目中有明确的表述且轨迹类型未知的,一般用直接法;③一动点随另一动点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用代入转移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弦长公式;掌握弦中点轨迹的求法;

理解和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与步骤,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

难点:轨迹方程的求法及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问题

重难点:综合运用方程、函数、不等式、轨迹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体会“设而不求”在解题中的简化运算功能

①求弦长时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②弦中点问题用“点差法”设而不求.

2.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以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为主)在解题中运用

问题1:已知点 为椭圆 的左焦点,点 ,动点 在椭圆上,则 的最小值为 .

点拨:设 为椭圆的右焦点,利用定义将 转化为 ,结合图形, ,当 共线时最小,最小值为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几何公式)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

圆 椭圆

标准方程(_-a)2+(y-b)2=r2

圆心为(a,b),半径为R

一般方程_2+y2+D_+Ey+F=0

其中圆心为( ),

半径r

(1)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判断或用判别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两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距d与半径和与差判断 椭圆

焦点F1(-c,0),F2(c,0)

(b2=a2-c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a+e_0,|MF2|=a-e_0

双曲线 抛物线

双曲线

焦点F1(-c,0),F2(c,0)

(a,b_gt;0,b2=c2-a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e_0+a,|MF2|=e_0-a抛物线y2=2p_(p_gt;0)

焦点F

准线方程

坐标轴的平移

这里(h,k)是新坐标系的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精选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知识技巧

二、圆锥曲线方程:

1、椭圆: ①方程 (a_gt;b_gt;0)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 |PF1|+|PF2|=2a_gt;2c; ③ e=

④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焦距为2c; a2=b2+c2 ;

2、双曲线:①方程 (a,b_gt;0) 注意还有一个;②定义: ||PF1|-|PF2||=2a_lt;2c; ③e=

;④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焦距为2c;渐进线 或 c2=a2+b2

3、抛物线 :①方程y2=2p_注意还有三个,能区别开口方向; ②定义:|PF|=d焦点F( ,0),准线_=- ;③焦半径 ;

焦点弦=_1+_2+p;

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

5、注意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问题:1、 , . (1) ;(2) .

2、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它们的夹角为θ,则数量|a||b|cosθ叫做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3、模的计算:|a|= . 算模可以先算向量的平方

4、向量的运算过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样适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