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教材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简案
(一)
[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
[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
[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
[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二)
[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
[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
[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
[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
[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
(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3、大陀螺游戏 5分钟 *轻中度异常
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3、大陀螺游戏 5分钟 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游戏
2、吊缆游戏15分钟
4、 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
2、吊缆游戏10分钟
4、踩踏石游戏10分钟
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
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
(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
*重度失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
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 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
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 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
5、慢拍球游戏
(三)触觉防御
*重度失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轻中度异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按摩球游戏10分钟 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 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
(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2、吊缆游戏15分钟
2、抓痒游戏5分钟
4、多做户外活动
*重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袋10分钟
3、跳床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床10分钟
3、羊角球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羊角球10分钟 2、跳绳10分钟
3、跳床10分钟 4、蜗牛平衡板
(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
*重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
3、摇滚翘翘板5分钟 4、蜗牛平衡板
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
3、摇滚翘翘板5分钟 4、蜗牛平衡板
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蜗牛平衡板游戏 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
3、大龙球游戏
(六)重力不安全症
*重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陀螺5分钟
3、羊角球游戏10分钟 4、大龙球游戏10分钟
5、跳床10分钟 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陀螺5分钟
3、羊角球游戏10分钟 4、大龙球游戏10分钟
5、跳床10分钟 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跳床 2、跳袋
3、羊角球 4、跳绳、
(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
感统训练教案(三)
教学内容:趴地推球
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
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教学重点:保持与墙面距离。
教学难点:让孩子头抬高,双手架起。
教学准备:篮球,垫子。
课时安排:总 二 课时
教学设计: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巩固上节科所学内容。
2.游戏导入课题,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3.让孩子俯卧在圆形滑板上或趴在软垫上,距墙面约60---100公分,头抬高,用双手反复向墙壁推球 。
4.据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加推球次数,每天20---500次不等。
5.简结孩子学习情况后结束。
教学反思:对于中枢神经发育较好的孩子,可适当增加难度。
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内容:
* 通过玩沙;玩土;涂色;塑粒、木屑、纸片、米等的触摸;翻滚;抓推来强化孩子的辨识力。以抓痒、刷身、冰袋、梳头、吹风、球池、大龙球滚压等来完成对触角敏感或不足、自闭症的矫正。
* 身体跷跷板、坐卧大龙球、倾斜垫上滚和隧道来完成对孩子触觉敏感和迟钝、多动、身体协调不良的矫正。
* 跳跳床的多种玩法,如跳床接物来完成对孩子平衡反应、运动策划、大肌肉运动、视觉运动、眼球运动的训练。
* 平衡台的多种玩法及吊缆的多种玩法,来完成对前庭固有感觉不足及矫正重力平衡感的训练。
* 走平衡板、走直线、走脚步踏石及投、拍、爬的万象组合综合活动来纠正手脚及身体协调不足。
第一、孩子喜欢做的项目作为强化物。
感统训练也要贯穿ABA行为训练法,比如让孩子做5次滑板,就奖励他玩几分钟他最喜欢的蹦床,蹦几下又滑板几下,化整为零,只要滑板的总数达到效果是一样的。
第二、交叉进行。
要孩子一口气反复做完某个项目,孩子会觉得单调泛味,会抗拒配合,而每项运动交叉进行则丰富多彩,适合孩子的特点。比如,滑板几分钟,攀爬几分钟,蹦床几分钟,跳羊角球几钟……只要整节课都处于运动中,就可以达到要求的效果。
第三、营造快乐的气氛。
孩子要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做感统才有效果;孩子的配合,听指令和社交障碍才能得到改善,特别是在快乐中孩子的语言更易得到发展,因此家长要像做单训一样在旁边不断地鼓励,奖赏孩子。比如,孩子滑板、跳蹦床或羊角球时,要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跳得高,跳得快……”滑板时,在旁边也喊“小鸟撞飞飞飞……”“加油,加油,真棒!”
第四、营造竞争的气氛。
孤独症孩子没有竞争意识,自行其事,因此,要找几个小朋友和他一起竞争,家长们在旁边加油,呐喊,助威。
第四、变换环境。
室内、室外交叉进行,孩子才有新鲜感。比如上午在感统室内做,下午在榕树下面做投篮、骑车,来回持物跑、跳格子、走平衡木、抛球、滚球、踢球、滑滑梯、玩转盘、蘑菇车、提物走直线,晚上去散步、跑步,走健康路、去福利院儿童楼前面滑梯等。
第五、形式要多样。
有些家长误以为做感统就是感统室里面用哪能点器材,做那几样项目,如果光光做感统室内那几个单调的项目,是达不到训练效果的。家长要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变换不同的形式。其它形式的感统有:
1、公园里的荡秋千、独木桥、跷跷板、转盘、滑梯、滚草地、翻跟斗等,场地开阔,造型新颖。
2、游乐场的充气淘气堡、碰碰车、电动火车、飞船、摇马等。
3、各类社区健身器材
4、赤脚走草地、赤脚走石头铺的健康路。
5、 走商场的电梯,观光电梯等。手脚爬 手膝爬 匐爬
6、爬:倒退爬(趴着四肢游泳状)
7、跳:单脚跳、前跳后跳、双脚跳、跳障碍物、跳格子、跳、绳、跳砖块
8、球 :接球、趴地推球、抛球(抛进篮子)、赶球、抛接球、踢球、滚球、抛枕头
9、抛:抛玩具、抛软东西、前滚翻
10、滚翻:后滚翻床上、地毡、草地上滚
11、头顶物走、端东西走、端水走
12、单杠、双杠
13、提重物走直线、提重物走平衡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