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 三 语 文
2015.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国人的文化论争往往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中国至今尚未发育出健全的论争 ▲ ,以及对多元文化的 ▲ 心态 ,而学术论争一旦涉及道德问题,欲求所谓的平等便只能是 ▲ 了。
A. 体制 宽容 海市蜃楼 B. 机制 包容 痴人说梦 C. 体制 包容 海市蜃楼 D. 机制 宽容 痴人说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检察机关在证据收集和事实认定等方面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
B. 互联网金融放宽了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极大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市场竞争。
C. 进入了信息社会,知识在诸力量中的比重大为增加,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土地、资源和资本,而是知识。
D. 较之于军事力量,作为一种力量工具,文化软实力在对外政策中若得以巧妙使用,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下列诗句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B.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C.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D.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李白《山人劝酒》)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 。 ▲ 。 ▲ 。 ▲ 。 ▲ 。 ▲ 。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
①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
②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 ③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 ④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⑤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
1 / 12
⑥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
A. ①③⑤④⑥② B. ⑤④⑥①③② C. ⑤④②①③⑥ D. ①③⑥②⑤④ 5.下列对“扬州2500年城庆”标志“扬州印”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注:印章颜色为红色
A.标志以中国传统印章的造型呈现,古朴、厚重,具有古典美和历史感,印章大气,红
色热烈,喜庆气氛盎然。
B.标志上方以瘦西湖五亭桥作为扬州的象征,数字下方水波寓意丰富:城市依古邗沟而
建,运河水养育了扬州的历史和今天。
C.标志中的数字“2500”被处理成了祥云纹,仿春秋瓦当上的“羊”纹,借喻吉祥之意,
也指明了扬州2500年的厚重历史。
D.标志中数字“2500”和下方水波纹构成一艘扬波起航的龙舟形状,寓意扬州承担着把
悠久的中华文化传布海外的伟大使命。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
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①,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②,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
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2 / 12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阅千岁而不改者 .B.今夫寓物于人 .
阅:经历 寓:寄存 略:大致 艾:到达
C.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
D.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指出,世上谈论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后彰显就去求取善恶回报,因而
世人常常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B.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的贤能之士,这就印证了作者
的观点:善行会有善报。
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
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
D.铭中也指出,与王祜等相比,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
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
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4分) ②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4分)
9.“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请从文章中摘出原句作答。(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3 / 12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3)静言思之, ▢ 。(《诗经·氓》) (4)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5)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7) ▢ ,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8)江流宛转绕芳甸,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扬州:三月烟花(节选)
陈世旭
①那个三月,是什么让快意青春的诗仙如此怅惘?云水微茫,霞光潋滟,一片缥缈的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牵着热烈的视线,牵走浪漫的诗心。鸟语花香中的千古丽句,写尽对绝世繁华的渴望;所有的诗意,皆与一个无比美丽的诱惑有关。
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烟花三月的扬州,让石头也会跟着飞翔。长江万里多少城池,扬州最让人握不住心旌。
③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迤逦兰舟画舫,扬州浮在水上。青石砌成的桥洞,逸出陈年的酒香。如此的意境,无须渲染。走进的是画卷,溅起的是诗行。蜂蝶荡漾春光,柳莺笑语春风。一泓曲水,轻飏妙曼束腰;一湖千娇百媚,比美人瘦。
④巷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流水人家,悠长在史卷深处。独自徜徉,疏远了尘嚣。白墙黑瓦,款款人影衣香。一把纸伞,撑起细雨霏霏。谁家的女儿,在屋檐下捡拾花瓣,侧肩回眸一场邂逅。三月的眸子,透出嫩绿的遐想。曲径落红成阵,掩埋着谁的相思?雨滴敲打门楣,隐没了谁的叹息?是晓梦,惊破了一瓯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密语藏在窸窸窣窣的衣袂。栖居在芳华深处的心,从馨香里悄然苏醒。 ⑤三月最宜于酝酿故事,扬州最宜于缅怀古典。
⑥缅怀古典的春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满湖是丽人如花,满船是罗绮花酒,笑隔柔桑共人语,醉了花一样的流年。佳人浅笑,公子策马,一不小心,误入了桃花劫。杨柳洋溢的庭院,花影压了重门,不知深几许?虚掩的门,等着推敲。粉面桃花的舞姬,凤眼迷离。樱桃红破,玉人与洞箫,让二十四桥飘摇。
⑦缅怀古典的性情。少时仗剑漫游,壮年散发弄扁舟,白首便与青松做伴。人生泛乎若不系之舟,诗和远方,永远是最高的主题。佳人在旁美酒在握,以风流倜傥与闻天下。流连风月而忘却功名,视官冕君王如同无物。静则无人野渡,蓑笠渔翁;闹则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叹一声人生只合扬州死,写诗不避讳曾经的薄幸荒唐。一个引杯添酒,一个把箸击盘,白居易刘禹锡惺惺相惜,驿外听见马嘶,南风不识故人心;禅智寺的台阶长满了柔软的青苔,晨曦里蹒跚着酩酊的杜牧之。年轻的节度使府掌书记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欧阳修呵护琼花,苏东坡罢黜牡丹会,同是文章太守,名士风骨岂止五百年。
⑧缅怀古典的诗情。唐朝是诗的海洋,《春江花月夜》是海上明月。月光君临海浪,涛声飘逸。闪动的长歌,有些许神秘。乘着海风的恢弘,在海天间缭绕。云浮于最远的天边。辽阔,宁静,星光闪烁于苍穹。月下的高崖,智慧和孤傲熠熠闪耀,照亮了灵感的神殿。人来人往只在须臾,月圆月缺永恒不变。而时光的背后,有张若虚,定格在语言的阡陌,守望诗歌的瑰丽田园。
⑨三月,我在扬州收集记忆,收集千年遗落的旧梦。
⑩东风得意,芳草斜阳,王维画中。酒旗在水村山郭临风,寺庙与楼台笼于淡烟。雕栏
4 / 12
玉砌,亭榭重重,堆石懒卧。薰衣草一片明亮,虞美人娇若西施。历史是扬州的佳酿,深夜的沙漏里,散落着苍老的呓语。拈香细读经卷,诗意浸染了青衫。几分惬意,几分微醺,几分悠然散淡了情绪。数声鸟啼,卷帘无语。春灯如雪,一茶一偈,且随了板桥:“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在行云流水间寻找远古的情怀,在绿色的律动中明了人世的意义。抚琴对月,静待一轮盈缺。
⑾可以错过天堂,不可以错过扬州三月。三月,一个多梦的季节,一个成长的季节,一个拥有的季节——拥有了阳春三月一样的惊喜,便拥有了心灵的期许。即使斑驳了三月的色彩,也不损扬州的雍容华贵。穿过现代的旖旎,铜镜说服了岁月,永远也看不见凋谢。三月的扬州无须形容,一树千年依旧的鸟鸣,明朗的是千年依旧的心境。
1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②段中“扬州最让人握不住心旌”的原因。(4分) 13. 请赏析第⑥段中划线句的表达特色。(6分) 14. 请简析第⑩段中划线句的含意。(4分) 15.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塞 尚 傅雷
①印象派的绘画,大家都知道是近代艺术史上一朵最华美的花。毕莎诃、莫奈等仿佛是一群天真的儿童,睁着好奇的慧眼,对于自然界的神奇幻变感到无限的惊讶,于是靠了光与色的灌溉滋养,培植成这个繁荣富丽的艺术之园。然而更使我们诧异的,却是在这群园丁中,忽然有个中途倚铲怅惘的人,满怀着不安的情绪,对着园中鲜艳的群花,渐渐地怀疑起来。经过了长久的徘徊和踌躇之后,决然和毕莎诃们分离了。独自在园外的荒芜的土中,播着一颗由坚强沉着的人格和赤诚沸热的心血所结晶的种子,为现代艺术的奇花异草拓殖了一个簇新的领土。这个奇特的思想家,这个倔强的画人,便是伟大的塞尚。
②塞尚的一生,是全部在艰苦的奋斗中牺牲的:他不特要和他所不满的现实战(即要补救印象派的弱点),而且还要和他自己的视觉、手腕及色感方面的种种困难战。固然,他有他独特的环境,使他能纯为艺术而艺术地制作,然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超然物外的人格,实在是举世不多见的。
③人们曾向当时的前辈大师马奈征求对于塞尚的画的意见,马奈回答说:“你们能欢喜龌龊的画么?”这里,我们又可看出塞尚的艺术,在成形的阶段中,已不为人所了解了。马奈在十九世纪后叶被视为绘画上的革命者,他尚且不能识得塞尚的摸索新路的苦心,一般社会,自更无从谈起了。
④他从特拉克洛洼及他的始祖凡威尼斯诸大家那里悟到了色的错综变化,从哥尔佩那里找到自己性格中固有的沉着,再加以纵横的笔触,想从印象派的单以“变幻”为本的自然中搜求一种更为固定、更为深入、更为沉着、更为永久的生命。这是塞尚洞烛印象派的弱点,而为专主“力量”“沉着”的现代艺术之先声。他站在他自己的时代思潮上为二十世纪的新艺术行奠基礼,这是他尊重传统而不为传统所惑,知道创造而不是以架空楼阁冒充创造的伟大的地方。
⑤大凡一件艺术品之成功,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即要你的人格和自然合一。因为艺术品不特要表现外形的真与美,且要表现内心的真与美;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方法,我们决不可认错了。要达到这目的,必要你的全人格,透入宇宙之核心,悟到自然的奥秘;再把你的纯真的视觉,抓住自然之外形,这样的结果,才是内在的真与外在的真的最高表现。缺乏内心,故无沉着之精神,故无永久之生命。塞尚看透这一点,所以用“主观地忠实自然”
5 / 12
的眼光,把自己的强毅浑厚的人格全部灌注在画面上。塞尚平生绝口否认把自己的意念放在画布上,但他的作品,明明告诉我们不是纯客观的照相,可知人类的生命——人格——是不由你自主地、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透入艺术品之心底。因为人类心灵的产物,如果灭掉了人类的心灵,还有什么呢?
⑥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时代的先驱者,他有敏慧的目光,使他一直遥瞩着未来,有锐利的感觉,使他对于现实时时感到不满,有坚强的勇气,使他能负荆冠,能上十字架,只要是能满足他艺术的创造欲。至于世态炎凉,那于他更有什么相干呢?要了解塞尚之伟大, 先(有删改)
16.文章第①段写塞尚与毕莎诃等人的分离,第③段引用马奈的话,分别有何用意?(6分) 17. 请简要概述第⑤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 塞尚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9.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旦处理不好两条腿的关系,便无法健康行走。“人”的两条腿,可以是学习与休息,可以是阅读与思考,可以是事业与家庭,可以是物质与情感,可以是科学与人文,可以是大展宏图与淡泊名利……
要知道他是时代的人物,所谓时代的人物者,是永久的人物+当代的人物+未来的人物。
6 / 12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附加题答题卡 2015.11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注意事项 1、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将所选项涂满涂黑,修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其它题用黑色水笔。 2、此卡不准弄脏、弄皱或弄破,严禁折叠。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填涂实例 正确填涂■缺考□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谓之《笔谈》。圣谟国政,及事近宫省,皆不敢私纪。至于系当日士大夫毁誉者,虽善亦不欲书,非止不言人恶而已。所录惟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亦有得于传闻者,其间不能无缺谬。以之为言则甚卑,以予为无意之言可也。 (《梦溪笔谈》自序 ) 20. 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时 纪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言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谓 之《笔 谈》 21.《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 (1分) 22.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梦溪笔谈》所记的内容。 (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茶馆》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并通过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为黑暗时代的中国唱出了一阕怆凉的挽歌。 B.《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出现了国王的鬼魂。鬼魂有超自然的力量,它让哈姆雷特获知真相决意复仇。这一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重视金钱与利益、相信能在天国享福的葛朗台,临终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D.茶峒船家人为傩送取了一个诨名为“岳云”,这是因为虽无什么人亲眼看到过岳云,但大家都认为傩送有岳云的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 E.《狂人日记》中的“古久先生”是一个“从来如此”的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却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代理人。 24.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谜底为“爆竹”“算盘”“风筝”三则灯谜,制作者分别是谁?作者写“制灯谜”情节,用意是什么?(5分) 7 / 12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2)《三国演义》中,张松出使许都,本欲献图,怎奈曹操见其“猥琐”、“五分不喜”,张松却“一味冲撞”,直至最后大揭其短。张松揭了曹操哪些“短处”? (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清代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文风朴实简洁,注重证据罗列,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由于其在乾隆、嘉庆年间达于极盛,故名“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有吴、皖两派之分。吴派“唯汉是信”,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其主要学者,有周惕、惠栋、沈彤、江声和余萧客等。皖派则重视音韵、文字等的研究,从“小学”入手,判断、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学为治经的途径。该派学者,以江永、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最为有名。 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清代之前的经典研究,处处讲求微言大义,而于其本身的真伪却不闻不问。乾嘉学者则在梳理旧有经典过程中,证实了许多被奉为圭臬的经典为前人伪作,开一代学术疑古之风气。他们对古代经典的细心整理,为后世学者的学习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乾嘉学派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脱离实际、烦琐细碎。他们存古薄今、舍本求末。考订问题,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把同类材料罗列一起,旁征博引,然后得出结论,只讲证据不讲道理。其中多数考据家的作品,都是以繁为贵,一字的偏旁、音训考证动辄千言。为了标新立异,解释一个字的古义,疏至盈千累百,议论不休。结果是杂引衍流,不知所归。 (节选自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有删改) 25. 清代的学术研究为何有“汉学”之称?(3分) 26. 乾嘉学派吴、皖两派的特点各是什么? (6分) 27. 概述作者对乾嘉学派的评价。 (6分)
8 / 12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5.11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B
2.D【解析】A“环境污染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合逻辑。改为“由于监管环境污染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B “放宽门槛” 搭配不当。改为“降低门槛”。C“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杂糅,改为“财富的主要来源”或“创造财富主要依靠的不再是”;“土地”也是一种“资源”,不能并列,删。
3.D【解析】眉似霜雪颜若桃花。 4.C 5.D(“把中华文化传布海外”与城庆主题不合,有夸大之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D.(艾:停止) 7.C.(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 8.①我根据所见所闻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一定)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4分。 “以”、“考”、“必”、“审”,各1分。) ②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4分。“望”、“卒”,“直道”、被动句式,各1分。)
9. ①(晋公)手植三槐于庭 ②魏公之业,与槐俱萌 ③(魏公)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参考译文】
天理一定会彰显出来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天理一定不会彰显出来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
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议论天理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理还没有彰显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彰显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们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于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能从上天那里得到回报。几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象手持契约,亲手交付一样。我因此知道天理一定能彰显。
我没有赶上看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常常对仁宗皇帝直言进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
9 / 12
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
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记叙了这些事。铭文是:
啊,多么美好!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辛勤地培植,一定要经历世代才能长成。(魏国公)辅佐真宗,天下安宁。回家一看,槐树掩映庭院。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那些君子,国家怎么成为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居住的地方,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 三、古诗词鉴赏
10.(1)人有情感,风月无情,人之情感本与风月无关(2分);人的情感,到了痴的程度,常移情于物,借物表达。(2分) (2)重感情、有理性、性情豁达。(3分,每点1分。) (3)“直须、看尽、始共、容易”四词,写出了离别之际尚有看尽洛城花的兴致,可见豪放;(2分);而洛城花会“尽”,与春风终要“别”,又蕴含着沉重的离别伤感与春归惆怅之情。(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官盛则近谀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躬自悼矣 (4)夕揽洲之宿莽 (5)剑阁峥嵘而崔嵬 (6)呕哑嘲哳难为听 (7)朝菌不知晦朔 (8)月照花林皆似霰 五、现代文阅读(一)
12. 扬州城拥有瘦西湖、巷城等如诗如画的风景(2分);扬州城还拥有千年依旧的古典情韵(2分)。
13. (1)运用想象(1分),再现了千年前的扬州三月的古典春情。(1分)。 (2)点面结合(1分),将群体性活动场景和特写镜头揉合在一起。(1分) (3)情景交融(1分),将缅怀之情巧妙融入人物活动的场景中。(1分) (4)语言典雅优美(1),多用对仗、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1分)
(四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学生如果能够答出其他的手法,且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4. 扬州城因为古老的历史而令人沉醉(2分),夜深人静时的扬州城,只要用心体味,时时处处皆能感受到来自历史与古典文化的情怀和意义。(2分)
15. (1)梦、成长和拥有,长久保持着一座城市的雍容华贵;(2分) (2)千年依旧的厚重历史,滋养出千年不变的情感。(2分)
(3)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结合,让城市永葆青春。(2分) (学生如读出其它的意蕴,且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16. 第①段写与毕莎诃等人分离,点明了塞尚在当时画坛的地位;(1分)通过塞尚与毕莎诃、莫奈的对比突出他的创新的精神。(2分)第③段引用马奈的话表明塞尚摸索新路的艰难,反衬了其勇气;(1分)更表明塞尚有着遥瞩着未来的敏慧目光。(2分)
17. 首先提出人格和自然合一是一件成功艺术品必不可少的条件的观点,接着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此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塞尚的艺术创作正印证了这一观点。(3点,每点2分)
18. 超越自身局限、挑战现实的创新勇气;漠视世俗的超然态度;咬住未来的敏锐目光;既尊重传统又不惑于传统的艺术精神;把人格全部注入艺术创作的艺术品质。(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满分。) 七、作文
10 / 12
语文Ⅱ(附加题)
20.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谓之《笔谈》。(答出一处给1分,超过5处不给分) 21. 沈括
22.作者与宾客的随意谈笑;听闻到的民间言论。(答出一点给2分)
【附译文】我退隐在山林之中,深居简出谢绝了(亲友)拜访往来。想起平日和客人谈论的事情,我不时拿起笔来记下一件,就像同客人当面谈论一样,度过了孤单寂寞的一天天的时光。和我谈心的,只有笔和砚台而已,所以我称这本书为《笔谈》。皇帝的诏令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牵涉宫廷的事情,我都不敢私下记述。至于关系到当今士大夫是非褒贬的事情,即使是好事我也不想记述,并非仅仅不谈论别人的过错而已。我所记录的只是(与来宾)在山间树荫下的随意谈笑,不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和祸害的事情,直至(听闻到的)民间言谈,无所不有。也有得之于传闻的记载,其中不能够没有遗漏错误。(如果)把它当成著书立说来看就十分拙劣,只当作我是无心中说的话就可以了。
23. C、D ( C项葛朗台临终遗言“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错,这句是葛朗台太太临终前給女儿的遗言。D项“傩送有岳云的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错,是因为他长相俊美,豪放豁达不拘小节的是天保。(答出一项给3分,超过两项不给分))
24.(1)谜底为“爆竹”、“算盘”与“风筝的三条灯谜的制作者分别是元春、迎春与探春(上元佳节,众人制灯谜为乐。另有,惜春所作灯谜谜底是“海灯”,宝钗——也有的版本说是黛玉——的灯谜谜底是“更香”,贾政觉得皆是不祥之物,因此郁闷悲戚,对贾府的未来感到忧心)。 作者写“制灯谜”情节,意在以众人写的灯谜诗暗示他们各自的悲剧命运和结局。(答出一条灯谜的制作者得1分,共3分;答出作者用意2分)
24.(2)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夺船避箭。(答出任意一点给1分,得满5分为止。相关内容简述:濮阳攻吕布:曹操率军进攻濮阳,出兵不利,被吕布追赶,以袖袍掩面才躲过一劫。宛城战张绣:攻打宛城,张绣不战而降,曹操得意忘形,沉于女色;张绣气愤不已,用贾诩之计反叛,杀的曹操措手不及,以致长子、爱侄尽亡,连自己的战马也被射杀。赤壁遇周郎:举兵号称八十万意欲踏平江东,结果惨败而归。华容逢关羽:赤壁战败,败走华容道,幸得关羽念及旧情,免于一死,狼狈逃回北方。 割须弃袍:兵败潼关之后,被马超追赶,又是割须,又是弃袍。狼狈至极。夺船避箭:征战西凉,本想在渭水边消灭马超,却在西凉军的强弓硬弩之下惨败,被迫转移战船于渭水北岸,坚守不出。
25.因为清代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3分)
26.吴派遵循汉代经学研究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皖派以语言文字学为研究的途径。(答出一点给3分)
11 / 12
27.重视客观资料,归纳研究,细致专一、锲而不舍;开一代学术疑古之风气;存在着脱离实际、烦琐细碎的缺点。(答出一点给2分)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