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

作者:常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信贷也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经营业务之一。银行信贷主要是将贷款发放给企业和个人消费。然而,这样的信贷业务却存在很大的风险,以至于出现贷款无法回收的情况,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隐患,不利于银行稳定的发展。本文就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银行是以货币经营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中介组织。通过贷款给企业或个人获得额外利益。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和个人的风险抵抗能力却随之下降。银行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银行若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通过提高信贷质量,降低信贷风险,促使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主要变现如下文所示。

第一,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尽管我国正在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但在银行管理层仍未转变制定经营方针的策略。银行管理者没有完全认识到银行信贷业务的商业性和风险性。甚至于某些银行为了增加信贷业务量而无原则的向企业或个人放贷。另外,由于风险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信贷风险问题时常发生。

第二,缺乏对企业或个人等信贷客户的调查分析。在向企业或个人放款之前,银行缺乏对信贷客户经营情况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一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利用自身人脉关系获得贷款来维持自身的运营。一旦这些企业亏损严重,那么势必会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增加银行的负担。这不利于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第三,银行信贷不科学。由于银行的信贷结构不合理和信贷过于集中,造成银行信贷业务问题明显。中长期贷款比例比较高就造成银行可能要面临着资金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而造成银行坏账问题的出现,对银行的资产造成不良影响。 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银行信贷的风险,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到防范措施如下文所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控制授信风险,完善审批管理制度。为了使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减少,首先应该完善银行的授信方案。通过完善授信结构和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的控制信贷风险的体系,使银行能够正确的评估授信业务的风险点,平衡风险与收益。其次,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通过连续有效的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调整,按照银行的信贷制度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放贷,做好信贷风险防范的第一步。最后,严格按照风险控制要求进行授信审批,加强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约束,避免人情交易,从而达到提高审批质量,降低信贷风险。

第二,追踪相关财务信息,完善整体效益分析。银行信贷管理部门应对客户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进行追踪和分析。通过对贷款企业或个人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再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贷款,规避银行信贷风险。与此同时,在信贷审批过程中,不仅要估算银行当期的信贷利息收入和各项手续费用,还要分析信贷业务中的存款、结算量、中间业务收入等一系列指标。用直接与间接、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模式把信贷业务对银行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银行的稳定的发展。

第三,对银行信贷业务做详细的规划。在银行信贷审批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信贷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向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找出银行信贷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控制点。通过系统性的动态分析确定银行信贷的标准和目标客户,达到提高信贷业务的营销质量和审批效率。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方面与金融和信贷有关政策的调整,制定适宜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营销方案。与此同时,调整信贷业务的审批条件,制定相应的控制信贷风险的措施。通过加强对优质信贷客户的服务,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促使银行信贷业务的创新,提高银行的生存竞争能力。信贷业务的创新主要是从信贷服务入手。通过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促使信贷业务稳定发展。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按照客户的风险类型提供不同的信贷服务,实现控制风险的差异性。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区域的信用度调整信贷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信贷业务的风险。同时,深化对市场和产业政策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市场情况,提高对信贷业务的判断能力。调查客户的外部优势和发展环境,从而为获得优质的信贷客户,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质量。 三、银行信贷风险化解策略

第一,改变经营理念。将信贷业务由“数量”追求转变为质量追求。将贷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在信贷业务考虑的首要因素。银行不仅要以社会效益为目标,还要将效益最大化,资产质量最优化。了解自身的实力,利用自身长处,完善管理方式,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将效益最大化。

第二,遵循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了解企业情况对企业划分信用等级。剔除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尽量减少中间信用度的客户,紧抓优良客户。通过对客户质量进行评估,银行作出相应的贷款决定,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加强不良贷款的回收力度。对于不良贷款,不能因责任不清等问题而停止追讨,而应尽可能的回收资金。积极开拓各种渠道,依靠政府的帮助,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清除风险贷款。设置奖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另外,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利用银行自身的优势对企业进行引导,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措施企业还贷、付息。对于亏损十分严重的企业,要及时停止放贷并处理抵押物品,收回资金。对已经倒闭破产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清收银行贷款。 四、结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高,银行信贷业务不断增加,信贷规模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信贷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为了维持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就必须加强对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加强对信贷工作人员的约束,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减少信贷风险问题的发生,促使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车放,韩俊江.中资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和宏观防范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2(10):54-55.

[2]戴航.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J].时代金融(下旬),2011(03):49. [3]刘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66-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