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古诗文(上)

来源:华佗健康网
高新区经典诗文诵读四(上)

-- 目 录 --

1. 《题画兰》郑燮 14.《离 思 》元稹 2.《峨眉山月歌 》 李白 3.《雨 晴》 王驾 4.《春 草》 彦谦 5.《题 金 陵 图》 韦庄 6.《咏 柳》 曾巩 7.《东栏梨花》 苏轼 8.《石榴》 李商隐 9.《桃花溪》 张旭 10.《有 约》 赵师秀 11.《赠 花 卿 》 杜甫 12.《送 别 》 王维 13.《早 梅》 张谓

15.《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6.《江楼感旧》赵嘏 17.《赏牡丹》刘禹锡 18.《游山西村》陆游 19.《陋室铭》刘禹锡 20.《千句文》节选

1. 题画兰 【清·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注解】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大家来欣赏】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相关链接】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2.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解:

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大家来欣赏】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相关链接】

这是李白26岁离开故乡时写的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行程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峨眉山月的深沉而亲切的思念之情。

3. 雨 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大家来欣赏】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相关链接】

一语道天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

动的诗句。以“蜂蝶引春”来体现“光阴似箭”更是惟妙惟肖。

4. 春 草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 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 吹绿东风又一年。

注释:

1.托:依赖。

2.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大家来欣赏】

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相关链接】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5. 金 陵 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大家来欣赏】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相关链接】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写了金陵雨景、往事如梦、台城虽破、风景依旧的感慨与无奈,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怀古。

6.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倚--仗恃,依靠。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大家来欣赏】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相关链接】

诗人不是用热烈的情感去体验春天到来的喜悦,而是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哲理,通过杨柳的形象表现出来。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刻画出一个小人得志便猖狂的丑恶形象。

7.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清明:清澈明朗。

【大家来欣赏】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相关链接】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8.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 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 碧桃红颊一千年。

注释:

可羡:何羡,岂羡。

瑶池碧桃:以石榴喻妇人多子而容采鲜丽者。 【大家来欣赏】

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相关链接】

此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留相送半迎归”。

9.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jī)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大家来欣赏】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相关链接】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诗中写了小桥、野烟、石岛、河畔 、渔船、桃花等景物,用“人景交融”来抒发作者陶醉其中的心情。真是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10. 有 约 【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大家来欣赏】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相关链接】

这首诗写了一个梅雨之夜,约客对棋,而久等客不至时的孤单寂寞、翘首等待的心情。作者用了“鸣、敲”的“动”来反衬夜的“静”而抒情,真是此地有声却无声啊!

11.赠花卿

【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大家来欣赏】

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 听几回?

【相关链接】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12.送 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

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大家来欣赏】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相关链接】

这是一首因为朋友要去归隐而写的送别诗。全诗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读来,作者那复杂的情感,对友人的安慰、对隐居的羡慕、对人世荣华富贵的蔑视,尽在诗中,使人读了有余味无穷之感。

13.早 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大家来欣赏】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相关链接】

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风姿。一个“不知”,一个“疑是”,写出了诗人疑那“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定睛望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顿解疑惑,以此点出早梅之“早”,甚是巧妙。

14.离 思 【唐.元稹(zhěn)】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大家来欣赏】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汹涌澎湃,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就不会再为一些细小涓流所吸引;领略过如梦似幻的巫山云雨,那别处的云就根本不能称其为云!“我”在美女如云的花丛中信步穿行,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清心寡欲、修身养德,遵循自己处世的原则,一半则是因为心里只有你再容不下其他人!

【相关链接】

这首《离思》诗,取喻极高,抒情真挚,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尤其是前两句,成为了抒情的经典之言。

15.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大家来欣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相关链接】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 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4]

16.江楼感旧 【唐·赵嘏(gǔ)】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释:

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一作“感怀”。 思渺然:思绪怅惘。

【大家来欣赏】

独自登上江边高楼,心绪茫茫,神思飞越。月光如水映彻江面,水天一色,空阔无边。去年同来赏月之友,如今你在何方?望尽天涯无处寻觅,只有风景依旧。

【相关链接】

《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写诗人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写出了清丽绝俗的江楼夜景;然后,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17.赏牡丹 【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大家来欣赏】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相关链接】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18.游山西村 【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大家来欣赏】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相关链接】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19.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hóng rú),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

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

【大家来欣赏】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相关链接】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20.千句文 大唐雄风(节选)

唐诗奇葩,精妙绝伦。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雍容典雅,珠圆玉润。琅琅上口,掷(zhì)地有声。

诗仙李白,文如其人。斗(dǒu)酒百篇,鬼哭神惊。

妙笔生花,流水行云。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才华横溢,超凡入圣。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切中时弊(bì),入木三分。 沉郁顿挫,风骨峭峻。陈言务去,惜墨如金。

【相关链接】

《中华成语千句文》, 全文36章,1万余字,使用了2500多个词条,其中成语占了70%以上。以中华语言瑰宝——成语为载体,历史为经,文化为纬,述说了从盘古开天至晚清悲欢的中华文明史,并展示中国文化最富魅力的各个方面。

它的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朝代更迭,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山川风物,百业众艺,修身养性等,工整押韵,情趣盎然,读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通过诵读,孩子们既可以学习中国语文,也可以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学习做人和立身处世之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