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岩石隧洞施工
来源:华佗健康网
国外水利 [文章编号]1002—0624(2011)12—0068一o3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第12期 美国岩石隧洞施工※ 刘桂杰,朱天琴,常焕生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岩石隧洞施工的基本内容包括钻爆法或机械方法开挖、围岩初期支护和最终支护。 钻爆法开挖按开挖循环进行,采用全断面或部分断面掘进。须做好爆破循环设计,采用控制爆 破技术,限制爆破振动峰值,合理安排除渣和撬石。 【关键词]岩石隧洞施工;机械方法开挖;爆破循环设计;控制爆破;爆破振动 [中图分类号]TV554 [文献标识码】B 1概述 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内容:开挖,采用钻爆法或机械 方法;围岩初期支护;围岩最终支护。 过去,将“初期支护”和“最终支护”称为“主要支护”和 “次要支护”。这个习惯用法是不确切的,可能对最终的功 能引起误解,因为最终支护是起主要作用的,而初期支护 经常按临时支护考虑。当然,现在有很多例子,初期支护也 具有永久支护的功能。 垂直孔开挖。还有很多其他的部分断面爆破型式,例如顶拱 中心导洞领先,顶拱两侧导洞跟进,随后留1 ̄3个台阶。 选择部分断面爆破法而不选择全断面爆破法的理由: 对于单个钻车来说横断面太大,例如通常尺寸的地下厂 房、阀门室、两车道或三车道公路隧道一般采用部分断面 爆破法开挖;为了控制爆破振动,从装药量的角度限制了 爆破尺寸;围岩条件差,若全宽开挖可能没有足够长的自 稳时间来施作初期支护。 2.3爆破循环设计 地下工程施工其他重要内容:现场和洞口的准备;测 量;地下工程的通风;排水和水流控制;危害预防;控制环 境影响。 单独的爆破循环一般由承包商的爆破专家设计,该设 计由工程师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评审。关于爆破循环的详细 资料可以在有关著作中找到,有关爆破剂和爆破设计的资 设计者可能需要深入探索某些施工细节,诸如爆破影 响、采用TBM的可行性或掘进进度。 料也可以在炸药生产厂家印制的手册中找到。爆破孔一般 采用液压钻机钻孔,钻孔的效率和速度已经得到大大改 2隧洞钻爆法开挖 虽然TBM在很多隧洞工程被采用,但大多数地下工 程岩石开挖仍采用爆破技术。设计应指定或建议采用的开 挖方法。 2.1开挖循环 进,钻头的磨损和钻孔精度由于钻杆和钻头的新设计也得 到了改进。小断面隧洞的钻孔通常采用单臂钻,但钻车经 常安装两个或更多的钻机。钻车有轨道式、轮胎式或履带 式,两支腿叉开的轨道式钻车允许除渣设备穿过,以便到 达或离开工作面。 典型的爆破开挖循环由以下步骤来完成:钻爆破孔和 有效的爆破设计要注意每一个爆破孔受限制的程度。 如果一个爆破孔受到完全的限制,爆破仅能引起塑性变 形。当在爆破孔附近有自由面时,爆炸波将造成朝向自由 面的一些裂缝,使爆破孔与自由面之间的岩石破裂,并将 碎块抛出。爆破孔至自由面的距离即抵抗线一般取0.75— 1.0倍孔间距。 装药;引爆,随后进行通风换气;除渣;撬除顶拱和边墙上 的松动石块;对围岩进行初期支护;延伸轨道、通风管和其 他设施。 2.2全断面和部分断面掘进 大多数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掘进的方法,在一个循环 内对隧洞的整个断面进行钻孔、爆破。爆破孔的深度通常小 于洞子的尺寸,一个循环的爆破进尺略小于爆破孔的深度 (对于较好的爆破效果,约为爆破孔深度的90%)。典型的循 环进尺深度为2-4 m。部分断面爆破有时更实用,或者可能 在隧洞中,最初没有平行于炮孔的自由面,此自由面 必须通过爆破设计创造出来,并以下列方法之一来完成。 v形掏槽或扇形掏槽通常是在掌子面的中下部按一定 的孔间夹角钻一些孔,形成一个楔形体。这些孔爆破时首先 将这个楔形体的岩石抛出,为随后的爆破创造一个自由面。 直线掏槽是采用平行孔,最常见的是4个集中在一起 的炮孔,其中只有两个孔装药,有一个或两个大直径孔(直 是地质条件要求,或者是受设备的限制。最常用的部分断面 爆破法是正台阶掘进法,首先以全宽爆破隧洞的顶部,随后 爆破剩下的台阶。台阶可以用水xe-qL也可用类似采石爆破的 ・68・ 2011年第12期 东北水利水电 国外水利 径通常达到125 mm)不装药。剩下的孔被分布开,依次爆 破,这样每一次一个或几个孔的爆破总是使岩石朝向自由 面破裂。这些在掏槽之后引爆的孔称为扩大孔,最后被引 爆的孔是隧洞轮廓周围的孔称为周边孔,在底板上的孔称 为拉底孔。 g 因为不可能紧靠开挖边缘钻孔,周边孔钻孔时通常是 9 寸 从设计边线向外发散约100玎Un。钻孔设备的尺寸要求形成 —个带角度的错台,以达到要求的开挖线。连续的爆破进尺 使隧洞墙面呈“z”字形,因此,超挖一般是不可避免的。 延时电雷管或非电雷管用于控制爆破顺序和时间,限 制任何一次爆破炸药的总量,它们有各种类型。毫秒延时 比较短,延时范围25—500 ms;其他延时比较长。直到24 Ins 半秒雷管(每个数=O.5 s) 的延时是可用的。选择延时必须使岩石碎块在下一个爆破 12 11 发生时已被抛出。毫秒延时常用于掏槽爆破,0.5 s延时用 o 6 o o 于扩大孔爆破。过去,爆破一般采用电力起爆,采用电雷管 o3 o 8 或起爆器。非电爆破起爆器和延时雷管现在通常是首选, l1 O 12 因其不受杂散电流的影响。 o o 0.17 m 爆破剂可用于特殊的目的,它们可以在单位长度炮孔 ..———— 的装药密度、药卷直径、爆破速度、烟雾特性、抗水性和其 毫秒雷管(每个数--25 rns) 他性能上进行变化。对于干燥的岩石,经常采用便宜的铵 图1直线掏槽爆破循环爆破孔3.2 m。进尺3.0 m 油炸药,周边孔每米的装药量很小,要求采用特殊的爆破 剂。典型的爆破孔其直径为45 ̄51 mm,药卷直径通常为 个 g 40 1Tim,在适当的位置堵塞炮孔。而用于周边孔的药卷直径 通常为25 ITLrn,并进行堵塞。 褂 在爆破设计中常常要考虑两个因素:炸药单耗(爆破 每立方米岩石需要的炸药公斤数,kg/m3)和钻孔率(爆破 每立方米岩石需要的钻孔总长度,m/m3)。它们是爆破的综 合经济性指标,并很容易在不同的爆破方案之间进行比 隧洞断面面积/m 较。炸药单耗随岩石条件不同会有很大变化。当岩石受约 图2典型的炸药单耗 束较强,隧洞比较小,或岩石比较硬,炸药单耗就比较大, 平顺;对于衬砌隧洞,较少的超挖意味着减少超填混凝土。 带有空洞的岩石有时需要大的炸药单耗。对于大多数典型 控制爆破包括周边孔的间距较密,周边孔装药少于其 的隧洞爆破,炸药单耗在0.6~5 kg/m3之间变化,对于同样 余炮孔。一个常用的规则是周边孔的间距在硬岩约为孔径 的岩石类型,炸药单耗可以从1 kg/m ̄(开挖断面大于30 的12~15倍,在较差的、破碎的岩石约为孔径的6-8倍。由 m2的隧洞)变化到超过3 kg/m3(开挖断面小于10 m2的 于控制爆破通常要求较多的爆破孔,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和 隧洞),典型的钻孔率在0.8~6 m/ms之间变化。图1显示 较多的钻孔材料,承包商常常不情愿采用控制爆破。 一个典型的爆破循环设计。这个断面19.5 m2的隧洞的爆 但是控制爆破比传统的巷道周边爆破法要求更高。在 破循环用4o个孔,炸药单耗1.9 kg/ ,钻孔率2.2 m/ 。 周边孔爆炸之前爆破损害可能发生。控制爆破要求仔细设 典型的炸药单耗和钻孔要求见图2、图3。 计和选择周边几何形状、孔径、装药量、孔间距、抵抗线和 2.4控制爆破 延时,并须认真操作。 理想的爆破对保留岩体的损害最小,而且超挖最小, 控制爆破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准确地钻孔。炮孔与设计 这是通过控制爆破来实现的。由于很多理由,控制对岩石 位置的偏差使孔距和抵抗线发生改变,导致爆破损害和岩面 的损害和超挖是有利的。减少对岩石的损害意味着岩体更 不规则。现代液压钻机I钻孑L不仅快速而且精度比以前高,在 加稳定,需要的支护较少;由于需要撬除的岩石少,隧洞掘 同类的岩石中应用计算机控制的钻车能够达到更高的精度。 进更加安全;对于不衬砌隧洞,较少的超挖使过水表面比较 爆破后检查岩面可以给出一个很好地提示钻孔精度 ・69・ 国外水利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第12期 删 督 蝼 g <_ 隧洞断面面积/m2 图3典型的钻孔需要量 和控制爆破达到的效果。衡量控制爆破效果的标准是半孔 率,即在爆破表面可见的爆破孔半孔与周边孔总长度之比。 依据岩石质量和层理、节理的倾向,50%-80%的半孔率通常 是能够达到的。由于不精确的钻孔引起的表面不规则也是 容易看见和测量的。外观的规则性和适当性也应该检验。 检验爆破质量的其他方法包括评估岩壁后面被破坏 的深度,这可以利用地震波反射技术和管道镜或对钻孔取 芯进行渗透性检测来完成。被爆破扰动范围的深度,对于 良好的控制爆破只有0.1 ̄0.2 m,而对于非控制爆破则达 到2 m以上。 2.5爆破振动 爆破引起的振动以位移或应力波通过地层传播。如果 振动强烈,就可能造成损坏或引起公众的反对。振动控制 在城市环境中是特别重要的。 在离开爆破地点的指定距离感觉到的爆破振动的强 ●O 20“孔 度是以下要素的函数:由各段延时组成的总装药量(小至8 ¨2 ∞ rn.s的延时就足以分开两次爆破,使其爆炸波效应不至于叠 加);监测点至爆破地点的距离;地层特性(高频率的振动 波在高模数岩石允许通过,而在土类材料中很快减弱);爆 破的约束程度(约束越强,总能量中进入地层的振动能的 比例越大);场地的几何特征有时会使振动能集中,如同硬 岩和软岩互层的地质特征那样。 对于给定的装药量和距离,振动强度可以利用比例定 律来估算。最常用的是平方根比例定律,表示振动强度是 装药量 的平方根的函数。最重要的振动参数是质点的峰 值振速 。 V=H(D/W,/2)-n 式中:B——根据经验确定的系数;D/W1,一称为折算距 离;日——折算距离为1的质点峰值振速。 这个关系以一条直线绘制在速度一折算距离的双对数 坐标图上,D以m为单位, 为炸药的公斤数, 以mm/s 为单位。日值随爆破性质、约束条件和地质环境变化。日的 ・70・ 典型范围是100 ̄800 mm/s,对于给定的地质条件 随单 一爆破而变化:掏槽爆破为250 mm/s,扩大爆破为200 mm/s,周边爆破为150 mm/s。对于比较短的循环进尺,日 一般比较小。 系数曰可在0.75~1.75之间变化,通常取1.60。对于特 殊的场合或环境。经验关系式可能依据爆破试验、利用双对 数坐标图来确定。许多因素影响振动检测,所以不可能形成 精确的关系式。在一定程度上,一系列数据是用来建立—个 扩大开挖的安全包络线。每段延时的允许装药量与50 mm/ s的允许振速的相应距离之间的典型关系见表1。 表1每段延时允许装药■ 允许装药量/磅(kg) 距离/英尺(m) 爆破引起的对结构的损坏与质点峰值振速有关。通常 认为50 mm/s的质点峰值振速不会损坏住宅或其他建筑 物和设施。事实上,大多数质量良好的建筑物能够承受的 懈 质点振速远大于50 mm/s;然而。破振动限制振速。 50 mm/s是一般公认的爆 当邻近新浇混凝土进行爆破时。必须限制峰值振速, 以避免损坏混凝土。这个担心在《地下采矿方法手册》中有 一些详细的讨论。无论是结构混凝土还是大体积混凝土, 在养护时对损坏都是相当迟钝的。超过10 d龄期的混凝土 能够承受的质点振速达到250 mm/s或更大,未凝固的新 O 浇混凝土能够承受50 mm/s或更大的振速。另一方面,已 凝固的龄期短的新浇混凝土容易遭受损坏。在这种情况 下,质点峰值振速可能要控制在6 m.m/s以下;在混凝土达 到至少3 d龄期以前,质点振速不应超过50 mm/s。这些数 值可能随着基岩的特性、混凝土凝结时间和强度、结构的 几何形状和其他特性而变化。对于重要结构,应进行现场 专门分析,来指导建立爆破限制标准。 对于完整的岩石,质点振速低于500~1 000 mm/s时 形成的细微裂缝通常不会造成岩石的破坏,这取决于岩石 的强度。 人对爆破振动的感知远比结构敏感。5 mm/s那样低 的质点峰值爆破振速已明显地引人注意,达到20 mm/s时 人就被惊扰了。感知振动,一是振动强度,二是振动频率。 低频(小于1O~15 Hz)振动比高频振动更容易被感知。此 外,夜间的振动可能更加令人生厌。 【收稿日期】2Oll-09一Ol }本文摘译自(EM1 1 1 0—2—2901 tunnels and sha ̄s in rock) 一一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