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建设中工序
浅析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工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工程建设中隧道施工的工序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工序环节主要有确定隧道围岩等级环节、开挖环节、隧道支护环节、隧道防排水处理环节等。针对这些重要工序中的施工控制活动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分析研究可以为实践中的隧道的工程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建设;关键工序
隧道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地质地貌一般比较复杂,常常会遇到水纹与地质变化的情况,因而隧道建设也具有突变性、隐蔽性以及危险性的特点。特别是在面对隧道地质、水文情况多变的情况时, 隧道施工一般采用动态施工的方法,也就是说首先利用量测手段对围岩实际级别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确定爆破参数以及后期支护的依据。与此同时, 隧道施工建设还需要遵循弱爆破、勤支护与快衬砌的建设施工原则。将隧道工程建设中关键工序概括为确定隧道围岩等级环节、开挖环节、隧道支护环节、混凝土衬砌施工环节、隧道防排水处理环节等。 1 确定隧道围岩等级环节
在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之前,不仅仅要制定出施工设计,还要成立围岩等级鉴定小组,并购置与之相应的地质试验设备,构建出观测量测体系,同时施工建设单位也要与隧道设计单位建立必要的沟通渠道。在隧道施工的过程,施工人员要依据观测、量测资料来确
定出围岩具体的等级,并且以此等级来指导隧道施工。 2 隧道开挖环节
隧道开挖环境额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序环节,同时这个环节也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 因此,在隧道施工建设中必须时刻控制好隧道爆破的质量,并且避免隧道断面轮廓超欠挖。在实际的隧道的爆破工作中,可以优先采用光面爆破,这种隧道开挖爆破的优点主要是节约炸药用量,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弱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这也最终有利于隧道施工的安全。 在隧道工程建设的爆破环节,施工人员不仅要依据施工设计图中给定的围岩级别来确定具体的爆破参数,还需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实际现场施工中,隧道建设人员需要对围岩地质进行观察,并且找出差别,对实际地质裂隙的发育程度、不同裂隙的走向、不同裂隙中的填充物等进行分析,这也是为钻爆设计的调整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光面爆破具体可以分为光面爆破与预裂光面爆破,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围岩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爆破技术,对于硬度较大、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地质环境,可以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对于已经爆破完毕的地质断面,可以重新测定出其断面尺寸,这是因为尽管在掌子面爆破之前已经获得中线和拱顶标高等数据,但是由于存在工人钻孔误差和实际爆破误差,这往往会使得爆破之后,发生掌子面偏移。假如施工人员忽略爆破后断面检查这一道施工工序,那么隧道开挖后将会留下一个相对难处理的质量问题。通常来说,隧
道开挖施工环节应当遵守施工程序(见图1)。 3 隧道初期支护建设环节
隧道开挖以后,还需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这也是稳定围岩的需要。施工人员一般采用的支护方式有锚杆、钢筋网、拱架等,超前支护应结合施工现场掌子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围岩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对策。隧道施工围岩等级鉴定小组可以进行现场分析与试验,及时认定围岩等级,并以此来确定采用具体的支护方式。 4 混凝土衬砌施工环节
在隧道初砌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开挖断面、超欠挖情况以及防水板安装质量情况进行复核,比如对于出现开挖断面超欠挖的情况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对于超挖的部分需要回填。为了最终确保隧道衬砌全断面施工的一次性浇筑完成,施工人员还需要详细检查输送泵的运转情况以及施工落实现场的供电系统。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控制工作:
图1隧道施工建设工序图
第一,控制好浇筑速度。按照现场施工的经验, 浇筑速度应该控制在8~12m/h, 这是因为混凝土对于台车的侧方向压力比较大,并且主要与实际中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筑高度以及浇筑时现场的气温等方面的因素有关系,在混凝土实际浇筑的过程中要,控制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台车的刚度,有效保证混凝土在具体的浇筑过
程中台车不变形、不移动位置。
第二,控制好混凝土振捣时间。施工人员应该将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 并将振捣半径控制在有效振捣范围之内。与此同时,为保证隧道内实外美,需要将振捣棒保持与模板5cm左右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效果。
第三,控制好混凝土浇注。施工人员应该保证在台车两侧交替平衡浇筑,避免出现因台车的横向位移而导致混凝土侵限的情况。 第四,控制好混凝土拆模时间。混凝土拆模的时间需要依据围岩情况确定,当完成初期支护工序以后,如果隧道围岩是比较稳定的,那么需要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以后才可拆模;如果隧道围岩不稳定,那么在完成初期支护后,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后才可以进行拆模。
第五,在混凝土拆模后,做好混凝土的局部缺陷的分析与修整工作。以上这五个方面是隧道混凝土衬砌工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混凝土的实际的浇筑过程之中,现场管理人员还需要填写现场记录,以便更好地控制衬砌成本并及时掌握衬砌质量情况。 5 隧道防排水处理
隧道施工建设质量合格的要求之一就是不渗不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建设人员必须做好防排水措施。在隧道施工方法上可以采取以排为主、以堵为辅的施工建设原则。在隧道开挖之处,要密切关注隧道内地下水的情况,并对相关情况作好数据记录,这有利于在衬砌工序环节中采取有效的排堵措施。比如在地隧道施工建设
中,起初施工图在地质以及水纹描述时写明地下水因素影响不大,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发现地下水较大,这时候就需要把环向盲沟加宽,并且将隧道半断面防水板防水变更为全断面防水板防水。在隧道实际施工中,通常会采用防水混凝土,这可以有效保证了隧道施工的不渗不漏。此外,要达到隧道不渗漏的目的,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到混凝土振捣密实。 6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隧道施工建设涉及到多个重要环节,要保证隧道施工建设的质量,关键在于对隧道施工各个工序环节的有效控制,施工人员在每一个工序环节都需要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工程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要作好各种质量情况的记录工作,将隧道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解决在施工过程之中,这对于确保隧道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方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康军.黄土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 2 关宝树.道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肖书安,吴世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质超前探测技术[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2)
4 周伟.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数值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