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YJV223×70技术参数表--实用.doc
额定电压 8.7/15KV 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YJV22-8.7/10KV-3 ×70)
1、总则
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适用于供电工程 8.7/15KV 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包括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性能、结构、制造、出厂试验、包装和运输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产品适用于交联额定电压 10KV及以下动力装置及电力线路中传输电能用,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企业和城市电网建设。 2、技术标准
厂方提供的所有电缆除须满足各类电缆的标准、 规范外,还应满足下列标准和规范:
- GB/T12706-2008 额定电压 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 GB3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 GB/T 3956-2008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 GB/T 2951-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 GB/T 2952-2008 - GB/T 3048-2007
电缆外护套 电线电缆电气性能
- GB/T 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 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 IEC 60287 有关电缆载流量计算的标准
- IEC 60502 额定电压 1KV(Um=1.2KV)到 30KV(Um=36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 DL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 YB∕T 024-2008 铠装电缆用钢带 - GB/T 11091-2005 电缆用铜带
- GB 3082-1984 铠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
- GB/T 18380-2008 电缆或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 GB/T12666-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3、产品使用的环境及条件 3.1 使用环境及使用特性:
安装位置:室内 / 室外电缆沟或电缆廊道 海拔高度:≤ 1000 米 室外极端最低 / 最高气温: - 4 0 最大 24 小时温差: 20℃ 室外平均相对温度: 9 0 % 地震烈度: 8 度
1
℃ / 5 0 ℃
敷设条件:直埋或沟道敷设,电缆敷设时的电缆本体及环境温度不低于 0℃,电缆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90℃,电缆导体短路时最高温度不超过 250℃,短路时间最长为 5 秒,电缆敷设不受落差限制。
项目 单芯电缆 无铠装 20D 15D
三芯电缆 无铠装 15D 12D
有铠装 15D 12D
有铠装 12D 10D
安装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的电缆的最小弯 曲半径(但弯曲要小心控制) 注: D为半径 3.2 系统条件
3.2.2 系统额定频率 5 0 H z 3.2.3 低温压力变形率: - 15 ± 2
3.2.1 额定电压 U0 /U 为 8.7/10KV 、 8.7/15KV ,使用频率为 50HZ。
℃不破裂
3.3.4 导体
导体应符合 GB/T 3956-2008 和 GB/T 12706.2-2008 的规定,必须采用无氧铜或电工铝。导体应采用为分割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油污、无损伤 屏蔽及绝缘的毛刺、无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紧压系数不小于 3.3.5 导体屏蔽(内屏蔽)
导体屏蔽为交联挤包半导电层, 半导电层应均匀的包覆在导体上, 表面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挤出的半导电内屏蔽料应采用交联型材料,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 0.8m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0.6mm。 3.3.6 绝缘 导体标称截 面积 /mm2
0.91 。
在额定电压 Uo/U(Um)下的绝缘标称厚度
6/6 (7.2kV ), 6/10 (12kV) -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8.7/10 ( 12kV), 8.7/15 ( 17.5kV)
- - 4.5 4.5 4.5 4.5 4.5 4.5 4.5 3.6/6 (7.2kV )
10 16 25 35 50~185 240 300 400
2.5 2.5 2.5 2.5 2.5 2.6 2.8 3.0 3.2
500-1600
2
3.3.6.1 主绝缘选用交联聚乙烯料,绝缘的平均厚度不小于绝缘标称厚度,任意
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
t n
,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0.9
-0.1
t max - t min
:
≤10%
t n
t max:绝缘最大厚度, ; t min:绝缘最小厚度, mm
mm
t n :绝缘标称厚度, mm.
;
t max和 t min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
3.3.6.2 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 ℃
正常运行
短路(最长持续 5s)
交联聚乙烯( XLPE)
2
导体截面≤ 300mm
2
90 90
250
导体截面 >300mm 3.3.6.3 绝缘的试验要求
250
序号 试验项目 1
单位 ℃ 2 XLPE型 ≤90 ≥12.5 ≥200 —— ±25 —— ±25
导体正常运行温度 老化前抗张强度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N/mm % 2 2
老化后抗张强度
老化后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N/mm % % % 3
热延伸试验——空气温度 200℃(温度偏差± 3℃),负荷时 间 15min, 机械应力 20 N/ cm 2 ——荷载下最大伸长率 ——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 吸水试验
重量分析法——温度 85℃(温度偏差± 2℃),持续时间 336h
% %
2 ≤175 ≤15
4
a
5
重量增量
热收缩试验——温度 130℃,持续时间 1h Mg/cm % ≤1 ≤4
3.3.7 绝缘屏蔽 ( 外屏蔽 )
绝缘屏蔽料可剥离 , 绝缘屏蔽剥离后绝缘表面应光滑 , 绝缘屏蔽标称厚度为 0.8mm。绝缘屏蔽与金属之间应有沿缆身纵向相色标志带(黄、绿、红) 3.3.8 金属屏蔽(铜带屏蔽)
3
。
金属屏蔽由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 15%(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 5%。铜带标称厚度按下列要求选用:单芯电缆:
≥0.12mm ;三芯电缆:≥ 0.1mm。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 3.3.9 内衬层
材质 :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3
14
性能指标 : 密度 :0.92-0.94g/cm 、体积电阻率 : ≥1X10 Ω.M 、拉伸断裂强 度 : ≥14.0Mpa 熔融指数 : ≤2.0g/10min 、碳黑含量 :2.35-2.85%
线芯间紧密填充非吸湿性柔软材料,三芯电缆成缆后缆身应外形圆整,不圆度小于 15%。厚度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0%-0.2 内衬层任意点最小厚度
线芯假设直径 /mm — >25 >35 >45 >60 >80
≤25 ≤35 ≤45 ≤60 ≤80 — 挤包内衬层厚度近似值 /mm
1.0 1.2 1.4 1.6 1.8 2.0
3.3.10 铠装
材质 : 铠装电缆用镀锌钢带
铠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 定。
符合 YB∕ T 024-2008 和 GB4175.2-84 规定。
符合 GB3082-1984和 GB/T12706.2-2008 的规
厚度:符合 GB/T12706.2-2008 相关规定,其间隙率不大于 50%。 3.3.11 电缆外护套
电缆外护套最小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护套标称厚度 ( 单位: mm)
钢带铠装电缆 单芯电缆 1.8 1.8 1.9 1.9 2.0 2.0 2.1 2.2 2.3 4
非铠装电缆
规格 25 mm 35 mm 50 mm 70 mm 95 mm 120 mm 150 mm 185 mm
2 2 2 2 2 2 2 2 2
钢丝铠装电缆 单芯电缆 三芯电缆 1.9 1.9 1.9 2.0 2.1 2.1 2.2 2.2 2.3 2.7 2.8 2.9 3.0 3.1 3.2 3.4 3.5 3.7 单芯电缆 三芯电缆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三芯电缆
2.5 2.6 2.7 2.9 3.0 3.1 3.2 3.3 3.5
240 mm
2 2 2
300 mm 400 mm 2.2 2.3
3.5 3.7
2.3 2.4 3.7 4.0 2.4 2.5
3.8 4.1 ——
—— —— 500 mm 2.4 4.0 2.6
电缆外护套材料为阻燃型聚氯乙烯,性能符合 GB/T12706.2-2008 和GB/T 19666-2005的规定。外护套应牢固包覆,表面光滑,圆整,无塑化不良现象,断
面无肉眼可见的气孔、夹杂物。
对外护套有颜色、阻燃或防蚁等其它要求的另行规定。 3.3.12 电缆内、外护套试验要求 序号
1
正常运行时导体温度老化前抗张强度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空气箱老化试验
——空气温度 100℃(温度偏差± 2℃),持续时间 168h
试验项目
单位
℃
PVC-S型
N/mm
%
2
≤ 90 ≥ 12.5
≥150
2
老化后抗张强度
老化后抗张强度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空气烘箱中失重试验
——空气温度 100℃(温度偏差± 2℃),持续时间 168h 最大允许失重
高温压力试验——温度 90℃ 变形率 抗开裂试验
——空气温度 100℃(温度偏差± 2℃),持续时间 168h 低温拉伸试验——温度 -15 ℃ 伸长率
低温冲击试验——温度 -15 ℃ 4、原材料合格供方
铜丝:浙江万金实业有限公司、无锡凌峰铜业有限公司铝丝:吴江市通明科技有限公司
N/mm %
%
%
2
3
4
5
Mg/cm
2
12.5 ≥ ± 25
≥150
± 25 ≤ 1.5
%
≤ 50
不开裂
%
6
7
≥ 20
不开裂
交联聚乙烯: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三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外屏蔽料:山东三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澜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铜带:吴江宇通铜带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钢带:上海鑫华电缆钢带有限公司、上海生源钢带有限公司PVC:上海欧伯尔塑胶有限公司
5、电缆结构图
5
6、质量保证及试验要求
6.1 电缆设计、制造等方面应遵照相关的国标和规范。 6.2 质量保证
6.2.1 厂家应采取措施确保产品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6.2.2 在图纸设计和材料选择方面应准确无误, 加工工艺无任何缺陷和差错, 技 术文件及图纸要清晰、正确、完整,能满足安装、正常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6.3 试验
6.3.1 材料试验:所有的材料都应按国标和国家材料规范进行试验。 6.3.2 出厂试验
6.3.2.1 厂方应通过试验保证所提供的电缆性能符合 至少包括以下几项:
(1)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应符合 GB/T3956-2008标准 (2) 局部放电试验应符合 GB/T12706-2008标准 (3) 耐压试验应符合 GB/T12706-2008 标准
6.3.3 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一般由买方(包括监造)或需方授权供方进行,抽样试验按 GB/T12706及以下要求进行,并将试验报告提交需方。 序 号 1 2 3 4 5 6 7
GB/T12706-2008 的要求;
6.3.2.2 在出厂时应按照适用的规范和标准,对每一盘电缆进行试验,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标准 GB/T12706.2 GB/T3048.12 GB/T 3048.8 GB/T 2951.18 GB/T12706.1 GB/T 2951.1 GB/T19666-2005 结构检查 局部放电试验 4h 交流电压试验 热延伸试验 外半导电层剥离试验 隔离套工频耐压 15KV/1min 燃烧试验
6.3.4 安装后电气试验
6
电缆在准备敷设前,需方有权进行试验。
6.3.4.1 工频耐压 2Uo/1min 试验或者直流耐压 4Uo/15min 试验; 6.3.4.2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对以上试验不合格产品实行退换。
6.4 厂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满足用户对供货周期的要求。 6.5 产品质保期定为经 168 小时试运行投入生产后 1 年。 6.6 供方给出所投品牌产品的最短保证使用寿命。
6.7 需方派人参加电缆原材料的检验、 电缆加工及出厂试验等的监造, 无论需方 是否参与电缆的监造,供方均应对电缆的质量负责。 7、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7.1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 产品型号、额定电压、规格、标准号、 米数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清晰耐磨。 7.2 除非另有规定,电缆应卷绕在符合
JB/T8137 到电缆盘上交货,每个电缆盘
上只能卷绕一根电缆。电缆的两端应采用防潮帽密封并牢靠地固定在电缆盘上。 7.3 在运输电缆时, 供方应采取防止电缆盘滚动的措施, 应对由于未将电缆或电 缆盘正确地扣紧、密封、包装和固定而造成的电缆损伤负责。 7.4 电缆盘在装卸时应采用专门的吊装工具以避免损坏电缆。
7.5 电缆盘应存储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 不得平放,以防止盘具变形; 各盘具应 用斜木块垫实,以防止盘具滚动碰伤人员和电缆。 7.6 在电缆盘上应有下列文字和符合标志:
⑴ 合同号、电缆盘号; ⑵ 供货厂家名称
⑶ 表示搬运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箭头
⑷ 成盘电缆电缆盘外侧应贴有成品合格证。合格证包含以下内容。 1 、制造厂名商标 2 、电缆型号规格 3 、长度 4 、毛重 KG 5 、制造日期
YJV22-10KV- 3×70 技术参数表
序号 0 1
项
电缆型号规格 制造工艺概述
目
单 位
投标人保证 YJV223× 70 三层共挤充氮干 式交联 化学交联、国产 三层共挤 8.7/15 17.5 3× 70
1.1 1.2 2 2.1 2.2 2.4 交联方式及交联设备来源 内、外屏蔽与绝缘层挤出方式 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 U0/U ) 最高工作电压( Um ) 电缆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
7
kV
kV
芯数 ×mm 2
2.5
导体 a.材料
b.单根导体连接方法 c.根数及其绞合形状 d.紧压系数 e.标称外径
挤出半导电屏蔽 a.材料 b.厚度 绝缘 a.材料 b.标称厚度 c.最小厚度 挤出绝缘屏蔽 a.材料 b.厚度 c.直径 金属屏蔽 a.材料 b.形式
成缆
填充材料 包带材料
包带厚度 *层数 内护套 a.材料 b.标称厚度 铠装 材料 形式
层数 *厚度或根数 *直径 外护套 a.材料 b.标称厚度
电缆总外径及公差 电缆重量
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a.安装敷设时( 20D ) b.正常运行时( 15D ) 导体最高额定工作温度 a.正常运行时
8
国 标 GB/T3953
电工用铜导体
冷压法
19 根圆绞线 0.9
mm
10.5
2.7
mm
半导电高聚物
0.8
2.8
PEX
mm mm
4.5
3.95
2.10
半导电高聚物
mm mm
0.7
22
GB/T11091-2005 电缆用铜带 绕包
2.12
2.13
聚丙烯
无纺化纤 0.21 ×3 PVC 塑料
2.14
mm
1.4
2.15
电缆用镀漆钢带 绕包 2 × 0.8 90℃ PVC塑料
2.16
2.17 2.18
mm mm kg/km
2.7
61 ±0.3 5572
mm mm
1220
915 90 ℃
2.19
℃
2.20 2.21 2.22 2.23
b.暂态短路时( 5s) 20℃导体直流电阻 90℃导体交流电阻
导体与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间设计电容 20℃导体与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间绝 缘电阻
载流能力 正常运行时 a.空气中敷设时 空气温度 40℃
b.直埋敷设
单回:土壤温度 25 ℃,热阻系数为 1.0℃ .m/W c.管道敷设
土壤温度 25℃
导体 1 秒钟允许通过最大短路电流 电缆允许使用最大拉力 电缆允许最大侧压力 电缆设计使用寿命 电缆结构 导体
导体结构
绞线层数与每层根数 外层扭绞方向 导体单线直径 a.最大 b.最小 弹性模量 线膨胀系数 导体屏蔽 技术规范 半导电带厚度
挤出半导电层电阻率 标称外径及公差 绝缘
技术规范 偏心度
单位长度重量 比热容
20℃体积电阻率
最小工频平均击穿电场强度 最小冲击平均击穿电场强度 相对介电系数
9
℃ Ω /km Ω /km μ F/km
MΩ .km
250 0.268 0.269
0.35
≥ 1800
2.24 2.24.1
A
210 210
A
2.24.2 2.25 2.26 2.27 3 3.1 3.1.1 3.1.2 3.1.3 3.1.4
A kA kN kN/m 年
456 34.36
20
1+6+12 左 2.2 2.21 2.18
3.1.5 3.1.6 3.2 3.2.1 3.2.2 3.2.3 3.2.4 3.3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mm mm mm MPa 1/℃
0.8
≤ 500
Ω .cm
mm
11.9 ± 0.15
% 9 kg/km 680 J/g. ℃ 1.3 Ω .cm1 × 1014
kV/mm ≥ 25
kV/mm ≥ 25
2.35
3.3.9 3.3.10
3.4 3.4.1 3.4.2 3.4.3 3.4.4 3.5 3.5.1
20℃介质损耗角正切( tg δ) 绝缘外径 a.标称厚度 b.最大外径 c.最小外径 绝缘屏蔽 技术规范
标称电压下最大电场强度 体积电阻率 标称外径及公差 金属屏蔽 材料 直径
金属屏蔽等值截面
20℃直流电阻 (金属屏蔽 ) 外护层 技术规范 颜色
20℃体积电阻系数 热阻系数
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局部放电水平
≤ 0.001
mm mm mm
4.5
19.6 19.2
kV/mm Ω .cm mm
19
≤ 500 22.5 ±0.05
GB/T11091-2005
电缆用铜带
3.5.2 3.5.3 3.5.4 3.6 3.6.1 3.6.2 3.6.3 3.6.4 4 5
mm mm 2 Ω /km
22.15 21.5 1.03
黑色
Ω.cm ℃.cm/W KV/min pC
1 × 109 700 30.5KV 3~5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