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阅读习惯的影响——以中国矿业大

来源:华佗健康网
学园l XUEYUAN 2015年第2期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阅读习惯的影响★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崔浩柯宁 赵恩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摘要】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其课外阅读习惯?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为调查 对象,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社交网络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把握好使用社交 网络的“度”,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阅读习惯,才能进一步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大学生群体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674—4810(2015)02—0005—02 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相关,若存在 相关I生,则进一步进行线性关联分析以判定相关度的大小。 二数据统计分析 364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社交网 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这一问题有三类意见:是、说不清、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新 生事物,在年轻人中有着惊人的高普及率。那么,大学生这 个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其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级新生为调查对象,按各学院新生总数及男女比例各抽取 25%的学生(共计36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涉及五个 专业,其中,文学专业1O人(男2人,女8人);法学专业8 人(男3人,女5人);管理学专业34人(男14人,女2O 人);理学专业20人(男14人,女6人);工学专业292人 (男257人,女35人)。男生总计290人,女生总计74人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涉及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使用社交网络的学 一否。其中,男、女被调查者中选择“说不清”态度者(即社 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自己并不太确定)分别为95人和 23人,由于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自己阅读习惯的影 响并不明朗,关键是把握好“度”,并没有全盘否定其影响 作用。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把选择“说不清”的被调 ℃行归入选择“是”者(下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网络使用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意见 是 否 生,那他们的情况有什么差异?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学生对社交 网络影响阅读习惯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多 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由于所涉及的数据包括定类、定量, 所以本文拟分别以专业、性别为自变量,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编号:Y20131802) 频率 254 l10 百分比 69.8 30.2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69.8 30.2 69.8 30.2 合计 364 10O.O 100.0 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一40%为宜。该项成绩由 卷宗考核和开庭表现两部分组成。卷宗考核是对各组提交的 卷宗材料进行审核,以考察学生的案件分析能力、诉讼文书 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莹、路曼.司法考试导向下的诉讼法教学改革[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1) [2]刘福泉.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之构筑[J].长沙大学 学报,2011(6) [3]孙立智.论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杨萍.模拟法庭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写作能力等庭前准备技能。开庭表现是指各小组及其成员在 法庭上的表现,如口头表达能力、庭审应变能力、庭审礼仪 等,该成绩最好由旁听学生投票得出,此举既能对学习小组 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旁听学生的旁听兴趣。 此外,此种方式也较民主、公开,保证了教学考核的公平性。 总之,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 法,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果,但同时也要意识到, 模拟法庭毕竟只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 能也不应完全取代传统的法学专业教育模式,不能因为强调 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而否定其科学性和学术性。我们 在积极借鉴和推动模拟法庭教学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将它与 传统的法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一种集理论教育和 实践培养于一身的教学氛围,形成一套以培养应用型和专业 技术型人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5]刘晓霞.《模拟法庭》考核方法的创新[J].职业时空, 2011(9) [6]田建强.论模拟法庭教学的程序及评价体系[J].法制与 社会,2011(3) [7]李克艳、赵庆鸣.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 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1(6) [责任编辑:林劲] 一5一 学园I XUEYUAN 由表1可知,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 这一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仅有30.2%的 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那么,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态 度是否一致,有无相关性呢? 1.不同性别调查者的差异分析(见表2、表3) 表2性别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男 计数 205 85 290 性别 影响中的% 80.7% 77.3% 79.7% 女 计数 49 25 74 影响中的% 19.3% 22.7% 20-3% 合计 计数 254 11O 364 影响中的% 100.0% 1O0.0% 100.0% 表3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0.559 1 0.454 连续校正 0.367 1 0.544 似然比 O.55l 1 0.458 Fisher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0.558 l 0.455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0单元格(.O%)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 b.仅对2×2表计算 由表2可以看出,有80.7%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 读习惯产生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也有77.3%。同时, 仅有19.3%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不会影响其阅读习惯,持相 同观点的女生为22.7%。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社 交网络与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一致,即普遍认为社交网络 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那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 显著呢? 我们假设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 显著差异,综合表3的卡方检验显示:由注释a说明0单元 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理论 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0%)小于20%,说明统计结果 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 )=0.559,相伴概率 (P)=0.454>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 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 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调查者的态度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会 影响阅读习惯持肯定态度者的比例较高,即:不同专业的被 调查者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其中,文 学专业和理学专业被调查者的态度相同。 我们假设使用不同专业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 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5的卡方检验我们发现:由注释a说 明0单元格(2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 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20%)不大于20%,说明统 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 )=4.349,相 伴概率(P)=0.361>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 一6— 2015年第2期 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专业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 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表4专业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法学 计数 5 3 8 专业中的% 62.5% 37.5% l0O.0% 文学 计数 6 4 1O 专业中的% 60.O% 40.O% 100.O% 专业 理学 计数 12 8 20 专业中的% 60.O% 40.O% 100.0% 工学 ‘ 专业中的% 计数 72.2113%  278l 292 .7% 1O0.0% 管理学 计数 20 14 34 专业中的% 58.8% 41.2% 100.O% 合计 计数 254 l1O 364 专业中的% 69.8% 30.2% lOO.O% 表5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4,349 4 0.361 似然比 4.182 4 0-382 线性和线性组合 0.108 1 0.742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2单元格(20.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 三结论 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 被调查者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保 持一致,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且 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总之,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学生为调查对 象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 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阅读内容、 阅读方式的影响,把握好使用社交网络的“度”,培养大学 生积极、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助。如此, 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实现培养大学生在新 媒体时代下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在云、高文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J]. 新闻世界,2013(2) [2]尕藏草、杨洪卫.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软件导 刊(教育技术),2012(4) [3]费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析[J].吉林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11(7) [4]莫小艳、景开敏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状况初探——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8) [5]张卫、邓香莲.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实证分 析——一个基于上海大学生的国民阅读分析视角[J]. 编辑学刊,2012(5) [责任编辑:林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