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一轮复习 第1讲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随堂巩固 精选练习习题(附答案解析)
练习习题(附答案解析)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1.(2012·巢湖模拟)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不为零的合力作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 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越快
解析:选D 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为零,所以A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B错误;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只能说明其加速度越大,C错误,D正确。
2.(·济南模拟)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
图1
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 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 D.水流速度恒定
解析:选B 由合速度的方向越接近船本身所提供的速度的方向,水流速度越小。由运动轨迹可知水流速度越接近B岸就越小,B正确。
3.(2012·上海市杨浦区期末考试)如图2所示,A、B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环向右,B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 )
图2
A.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大再变小 B.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 C.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 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小再变大
解析:选B 因两环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在整个过程中P点水平方向合速度始终为零,竖直方向合速度先向上再向下,C、D错误;当两环完全重合时,P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故A错误,B正确。
4.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如图3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y轴方向上的x-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前2 s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 C.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D.前2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16 N
解析:选A 物体在x轴方向上做初速度vx=8 m/s,加速度a=-减速直线运动,在y轴方向上做速度vy=-4 m/s的匀速直线运动,运中AP曲线所示,为一个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在P处。物体所受合外N(方向为x轴负方向),初速度大小为82+42 m/s=45 m/s,方向与
4 m/s2的匀动轨迹如图力恒为8 合外力方向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A对,B、D错;2 s末,vx=0,vy=-4 m/s,则合速度为-4 m/s,C错。
5.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做如图4所示的曲线运动到D点,从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 )
图4
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 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 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 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
解析:选D 小钢球受磁极的吸引力而做曲线运动,运动方向只会向吸引力的方向偏转,因而磁极位置只可能在B点,又磁极的N极或S极对小钢球都有吸引力,故极性无法确定。
6.(2011·上海高考)如图5,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
图5
A.vsin α C.vcos α
vB. sin αvD. cos α
知识,v船=
解析:选C 如图所示,把人的速度沿绳和垂直绳的方向分解,由三角形vcos α,所以C正确,A、B、D错误。
7.如图6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用来提升重物M,长
杆的一端放
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慢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C 与棒垂直的速度v是C点的实际速度,vx是绳子的速度,即重物M的速度。当杆与线垂直时,重物M的速度最大vmax=ωL,然后再减小,本题只有C项正确。
8.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驰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若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的速度为v2,直线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 )
A.
dv2
22v 2-v 1
22dv 2+v 1B. v2
dv1
C. v2dv2D. v1
x。箭的运动可间内击中目标,向(马前进的方
解析:选B 如图所示,设运动员放箭的位置处离目标的距离为以看成两个运动的合运动:随人的运动,箭自身的运动。箭在最短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速度的方向指向目标,二是垂直于侧向方
向)的分速度最大,此条件需箭自身速度方向垂直马前进的方向,即v2垂直于v1,依题意得最短时间内射
2d中目标时的运动员离目标的距离为v21+v2·,B正确。 v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
9.(18分)如图7所示,一艘轮船正在以v=4 m/s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匀速渡河,河中各处水流速度都相同,其大小为v1=3 m/s,行驶中,轮船发动机的牵引力与船头朝向的方向相同。某时刻发动机突然熄火,轮船牵引力随之消失,轮船相对于水的速度逐渐减小,但船头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求:
图7
(1)发动机未熄火时,轮船相对于静水行驶的速度大小; (2)发动机熄火后,轮船相对于河岸速度的最小值。
解析:(1)发动机未熄火时,轮船运动速度v与水流速度v1方向垂直,如图所示 故得此时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v2的大小为: v2=
v2+v21=
42+32 m/s=5 m/s
v
又设v与v2的夹角为θ,则cos θ==0.8
v2
(2)熄火前,船的牵引力沿v2的方向,水的阻力与v2的方向相反,熄火后,牵引力消失,在阻力作用下,v2逐渐减小,但其方向不变,当v2减小到与v1的矢量和与v2方向垂直时,轮船的合速度最小,
vmin=v1cos θ=3×0.8 m/s=2.4 m/s。 答案:(1)5 m/s (2)2.4 m/s
10.(18分)如图8所示,质量m=2.0 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运动
x=3.0t m,
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2
y=0.2t m,
g=10 m/s2。根据以上条件,求:
图8
(1)t=10 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
(2)t=10 s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
x=3.0t m
解析:(1)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代入时间t=10 s, 2
y=0.2t m
可得:x=3.0t m=3.0×10 m=30 m y=0.2t2 m=0.2×102 m=20 m
即t=10 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20)。
x=3.0t m
(2)由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式,比较物体在两个方向的运动学公式
2
y=0.2t mx=v0t
12,可求得:v0=3.0 m/s,a=0.4 m/s2 y=2at
当t=10 s时,vy=at=0.4×10 m/s=4.0 m/s v=2
v20+vy=
3.02+4.02 m/s=5.0 m/s。
vy4tan α== v03
即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53°。
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在y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a=0.4 m/s2,沿y轴正方向。 答案:(1)(30,20) (2)5.0 m/s,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53° 0.4 m/s2,沿y轴正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