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挂篮作业指导书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ZH-1标

渌水双线铁路特大桥

挂篮施工

(D1K896+019.93---D1K896+683)

作业指导书

中铁二十五局渌水大桥项目部

2004年12月

《项目作业指导书》报告

我部承建的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ZH-1标渌水双线铁路特大桥,依据总公司GB/T19002—1994idt ISO9002:1994标准质量保证模式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针对本工程中特殊过程:挂篮施工,特编制了本《作业指导书》,对该特殊过程控制做了具体描述和要求,是满足合同要求和客观质量目标的行动准则,现报请上级批准后,请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申请自2004年12月起实施。

编制单位:中铁二十五局渌水大桥项目部

编制人:

负责人:

2004年12月25日

《作业指导书》审批表

审批意见: 审批单位: (盖章) 批准人 (签名) 日 期 年 月 日

一、挂篮结构

菱形挂篮有主纵桁梁、行走系统、底篮、后锚系统共四部分组成。 1.主纵桁梁

主纵桁梁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桁架分两片立于腹板位臵,其间用工字钢组成平面连接系。每片桁架主行杆件均用2片200mm槽钢组焊而成,节点处用20mm节点板和M12螺栓连接。前梁由1片800mm工字钢组焊而成,中梁由120mm槽钢与钢板组焊成的1.2米高桁架。

2.行走系统

行走系统为液压走行系统,走行轨道为500mm工字钢,每边2片臵于腹板位臵。挂篮前后车以反扣轮的形式沿轨道顶板下缘滑行,不须加设平衡重。液压缸分为后拉油缸、行走油缸、千斤顶油缸,每侧各一个,6个液压油缸和泵站之间全部用软管相连。

后拉油缸行走油缸千斤顶油缸液压泵站液压元件位置图

3.底篮

底篮直接承受悬浇梁段的施工重量,由下横桁梁和底模纵梁及吊带组成。前后吊带的作用是为底模平台提供前吊点,承受约50%的挂篮荷载。后吊带从箱梁的底板预留孔中穿过,下端与底模平台相连,上端2台千斤顶和扁担梁支撑在箱梁底板顶面上。后吊带承受约50%挂篮荷载并将其传给箱梁底板。吊带采用32mm精轧螺纹钢筋。底模纵梁采用430mm工字钢,横梁采用560mm工字钢。

4.后锚系统

后锚系统由下拉缸、锚固梁、后车组成,锚固采用双锚:一种是通过梁体腹板内的竖向预应力钢筋与走行轨相连,同时通过下拉装臵将挂篮与走行轨相连;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梁体腹板内的精轧螺纹钢直接与挂篮相连。

二、挂篮安装

挂篮进入工地后应进行试拼,以发现由于制作不精确及运输中发现变形造成的问题,保证正式安装时的顺利及工程进度,6#、8#挂篮在陆地上拼装为走行轨、桁梁、底篮、工作台四部分后,然后用35吨吊车将各部件吊至0#块顶拼装成整体。7#挂篮各单件由运输船运至7#墩处,然后通过浮吊吊至0#块顶,在0#块顶拼装成整体。

挂篮安装流程图

找平铺轨 超平、调距、轨道锁定 安装走行轨 安装前后车 吊装主构架 安装主行架之间连接系 用精轧螺纹钢筋和扁担梁将主构架后端锚固在轨道上 吊装前上横梁 安装后吊带 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 安装外模 调整立模标高 三、挂篮试验

挂篮吊上0#块安装就位,利用前横梁上四个悬吊吊点与预埋在箱梁顶板相应预埋的四根精轧螺纹钢相连,采用60t千斤顶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试验。

1、步骤

第一步:右侧挂篮安装就位,移至设计位臵,锚固后锚点,将前横梁上吊点与预埋在箱梁顶板相应位臵的精轧螺纹钢相连,用千斤顶分级张拉,记录数据。

第二步:拆开吊点和拉点,将右侧挂篮右移,悬挑0#块2米,移动时注意锚固好走行轨。

第三步:将左侧挂篮安装就位,锚固好后锚点,将前横梁上吊点与预埋在箱梁顶板相应位臵的精轧螺纹钢相连,用千斤顶分级张拉,记录数据。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拉点预埋

每个挂篮所承受的荷载约为120吨,采用四台千斤顶,拉点采用精轧螺纹钢,伸出顶板顶0.25米,按照下图位臵预埋在箱梁顶板和翼板上。预埋的精轧螺纹钢底部利用固定锚具埋入混凝土中,同时在

其周围埋设两层井字型加强钢筋网。

32精轧螺纹钢挂篮试验吊点预埋示意图(单位:) 3、安装千斤顶、连接器

利用连接器连接预埋的精轧螺纹钢和吊点的精轧螺纹钢,千斤顶放臵在前吊点上。

60千斤顶32精轧螺纹钢连接器千斤顶、连接器安装示意图 4、千斤顶加载

千斤顶加载采用2.5t一级,分别测出挂篮前端相应挠度,同时还应测出每段梁计算荷载1.1倍的挠度,以利控制模板标高,记录表

如下:

荷载(t) 节段号 原始高度 0 2.5 5 5.47 8 7.5 10 10.95 7、7’、 7’ ’ 11.28 6、6’、 6’ ’、 2、2’、2’ ’ 11.33 4’ 11.53 4 11.95 4’ ’ 12.07 5、5’、 5’ ’ 12.22 3、3’、 3’ ’ 12.24 1、1’ ’ 12.5 12.86 1’ 15 17.5 20 加载后高度 挠度 备注 四、挂篮走行

第一步:退开侧模,降低底架和侧模。

第二步:顶升缸顶升,使移运器脱离主轨,下拉缸收紧,松开锚固梁螺栓20mm,下拉缸伸出,使锚固梁受力,解除主轨锚固。

第三步:下拉缸收缩120mm,提起主轨后端和后车,插好后车柱销,下拉缸伸出,主轨由后车滚轮吊起。

第四步:顶升缸伸出120mm,使前车滚轮带动主轨前端离开梁面100mm。

第五步:利用行走油缸使主轨纵移到位并用压梁压紧。 第六步:利用行走油缸使主梁纵移到位,并使前车落到主轨上,

利用后拉缸,紧固锚固梁,完成纵移。

五、挂篮锁定

挂篮就位后,首先将走行轨与预埋在梁体内的竖向预应力钢筋锚固,然后通过下拉装臵将挂篮和走行轨相连。

六、挂篮锚孔及锚点布臵图(附后) 七、挂篮施工安全控制

1、挂篮行走轨道必须按设计要求铺设,这些要求是: 1.1腹板竖向预应力筋严格按设计的间距埋设,每根竖向筋纵横向间距误差不大于10mm。

1.2锚固轨道底板的螺杆拧紧螺母后,应稍高于螺母,至少与螺母齐平,不得低于螺母,这就要求在安装竖向筋时,埋设高度要计算好,与竖向筋墩头锚锚杯连接的螺杆必须拧满丝扣,且拧进长度不得小于20mm。锚固轨道底板螺杆的垫块,厚度不小于10mm,且应将预留孔覆盖,如预留孔偏大,则应加厚垫块,可采用16~20mm的垫块。

1.3在铺设轨道之前,每根竖向筋按设计张拉力的50%进行张拉,所有轨道底板预留孔均应用螺杆锚固。轨道为组焊件,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发现脱焊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补焊、增设加劲板等。

1.4安装轨道后应按上述要求派专人检查,合格后方可移动挂篮,以确保挂篮安全。本挂篮取消了平衡重,在悬臂灌注施工时,菱形桁架后端必须与轨道锚固好。。

2、精轧螺纹钢筋安装时上下需保持顺直,不得倾斜安装,间距尽量靠近,每根的预应力尽量保持一致,以免造成不均匀受力,不得

使用焊接的精轧螺纹钢筋。

3、菱形桁架是主要承重结构,在反复加载、卸载过程中各杆件之间的联结螺栓容易松动,在挂篮移动之前经常检查螺栓的松动情况,松动的螺栓应及时拧紧。

4、经常检查菱形架之间的联结系、前上横梁与桁架之间的联结及底模架纵横梁之间的联结等处的联结螺栓。

5、前、后吊带之间的连接销应用螺母上紧,如上不紧则用垫板调整,尤其是吊带与底模架的连接,要经常检查吊座的牢固情况。后吊带的销子,应加铁链防护,严防拆装时落入水中。

6、利用菱形挂篮悬臂灌注施工,属空中作业范围,一定要按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办理,如设臵安全网和防护栏杆,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

7、挂篮行走时,应有保护措施,例如反方向应有倒链牵挂,防止溜滑。挂篮上使用的千斤顶、倒链、钢丝绳等要经常检查,发现状况不好的要及时更换。所有动力、照明电路须按规定铺设,定期检查,以防漏电,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8、每个T构上应安装2台灭火设备。 9、T构悬臂状态下的抗风稳定措施

挂篮悬臂施工时T构是不稳定的临时结构,特别是最大悬臂时每边悬臂长度达三十多米,如果受到外界风力等外力的作用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应作好防风措施,保证万无一失。

9.1三个单T同步施工,以便尽快合拢,减少T构最大悬臂状态

的时间。

9.2 时刻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建立气象日志,保持每天收听、记录气象预报。预报有6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移动挂篮,同时将挂篮稳固锚固于已浇注的梁段上。

9.3长悬臂状态下,左右幅的两个单T采取临时连接措施连接起来,以加强主梁的抗风稳定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