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6分)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三千年间,我国重要典jí均为文言。各个时代的作品特色鲜明,如诸子百家散文、汉赋、魏晋人物志……有的质朴无华却nài人寻味,有的大气恢弘令人心旌动荡,有的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各个时代名篇辈出,《陋室铭》《爱莲说》《桃花源记》……篇篇文言佳作仿佛从天上瑶池中迸溅出的仙露琼浆,饮之令人沉醉。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集合起来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润了世代中国人。(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 分)典jí()

nài()人寻味

(2)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jīnbèn

B. jìnbèng

C. jīnbèng

D. jìnbèn

(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词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2.诗文名句积累。(8分)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所以,跟着杜甫去“望岳”,从“ ① , ② ”诗句中,我们可以濡染其不畏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的凌云壮志;读杜牧的《泊秦淮》,从“ ③ , ④ ”诗句中,我们可以体悟到诗人借古讽今的忧患意识;读 ⑤的《爱莲说》“

⑥ ,

”两句话,我们要学习莲洁身自好的品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即便我们在失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的那样,“斯是陋室,⑧。

3.在班级“看名著,学修身,养正气”活动中,小文做了表格进行人物形象比较,请你概括名著相关内容补充空格。(4分)

鲁莽、堕落的祥子

祥子禁不住高价的诱惑和他人的赞美,十分冲动地决定接单去清华,结果,(1)_______________为了钱,祥子和老弱残兵抢生意;为了钱他出卖了阮明,在他眼中,阮明的生命只是一堆钞票。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②共和国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岗位的“砖瓦”筑就的。三百六十行,_______每个人都能立足平凡岗位,齐心敬业、履职尽责、勤勉奉献,我们_______能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③正因此,敬业精神既关乎个人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

(1)第②句横线部分缺少关联词,请将合适的关联词写在语段横线上。(2分)(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正义、善良的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把金银财宝送给受苦的人、被压迫和需要救济的穷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精业

5.综合性学习。(6分)

B.爱业C.勤业

七2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寄深意】小语的爷爷是一名语文教师,年满六十退休。小语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哪一副?简述理由。(3分)A.人活古稀非为易B.诗文馨香漫乡里

福在心田实乃安桃李天下绽芬芳

(2)【广告抒乡情】襄城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请从下面襄城特色美食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家乡美食写一则广告语。(3分)A.襄城焖面

B.胡辣汤

C.烙馍豆腐片

示例:尝百味烧烤,品人生百味

我选择美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我的名字也带花

①那年,我跟爸爸到城里上学,怀着隐隐期待。

②谁知,第一天就闹了笑话。老师点名一张小花。我还没应,全班就爆出哄笑,几个女生悄悄说,多土的名字啊。谁也没注意到,最后一排站着瘦瘦的我。等点完名,我才怯怯地说:“我叫张小花。”又是一通笑,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他们看着这个穿着粗布衣服、个子矮矮的女孩,像在打量另一个星球的怪物。

③我难过极了,不明白父母为何给我起这个名字。我的长相和花没有任何联系:眼睛小,鼻子塌,嘴唇厚。也许是朵狗尾巴花吧,我自嘲道。自卑像是蔓长的藤纠缠着心灵,我用疏离保护自己。从此,我不再和别人说话、总坐在教室后排……

④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⑤我们换了语文老师,一位上海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家的期待中,新老师出现了,她踏进教室的瞬间,宛如一缕清风拂过湖面。她很漂亮,穿着白灰相间的条纹衫、墨绿长裙、蝶形发卡卡起丝丝墨发。

⑥我们鼓掌,她示意安静下来。“今天讲评作文。”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甜的气息。“这篇佳作是最高分哦!”接着用她甜美的声音诵读起来。听到第一句,我愣住了,一股莫名的激动与幸福向我袭来,

⑦读毕,她说:“你们知道它的作者吗?”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猜测起来。她一一否决:“是张小花。”“啊,张小花。”有人重复,故意拉长声音,拖得好像一列慢吞吞的火车。继而,全班大笑。我难堪极了,心跌入了绝望的谷底。

⑧老师怔了一下,脸上有些愠色,但马上又恢复了平和:“你们笑什么啊?”笑浪渐渐消失。其实大家也不知为何,或许是习惯吧。骄傲的少年总习惯嘲弄一切和自已不同的人和物,终于有人道:“她的名字带个花,挺…挺俗的。”

⑨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涌现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大家看着这个年轻高雅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翠花联系起来。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我感到她手指的温度,泪水一下子充满了眼眶。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她在微笑。

⑩不久,她把我调到了前排,送我带着茉莉香的漂亮本子,鼓励我发表文章……中考时,她送我一支钢笔:“加油啊!”然后轻轻抱了抱我。她的头发挨着我的脖子,散发着薄荷的清香。那个炎热的夏天,一下子安静清凉。

⑪后来我考上一中,再后来我去上海读大学……某天听到雪村的歌“翠花,上酸菜”,我笑了,不知不觉流出泪来。我想起那个叫翠花的老师,想起她给我的微笑、赞许和拥抱。

⑫在喑哑无言的青春时光中行走的女孩,有没有人对你说一句: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然后把你拉出自卑张皇的泥沼,送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大路上?

⑬我很幸运,我遇到了。

6.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梳理文中事件及作者情感,完成表格。(4分)

事件随父亲进城上学开学点名被嘲笑作文被宣读表扬因名字再被嘲笑

“我”内心的情感内心隐隐期待

①②③心怀感动自信

7..文中的年轻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8.按照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我像孤独的鼹鼠,窝在自己的穴中,直到初三。(从修辞角度赏析)

(2)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然后笑了,嘴角涌现两个酒窝,转身在黑板上写——陈翠花,指点着说;“真巧,我的名字也带花。(从描写角度赏析)

9.第⑨段中,为什么“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很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10.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观察到丝瓜成长过程中的哪些神奇现象。(4分)11.在作者笔下,普通的丝瓜被寄寓怎样的情思?请简要分析。(4分)12.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4)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16题。(共10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沈括《活板》)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中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

国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蔡伦传》,有删减)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双丝的细绢。1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①持就火炀之_______②更互用之_______14.翻译甲文中划线句子。(2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15.活板的“活”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

16.“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______”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______”的缺陷。它们都具有③______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7.首联对“农家”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18.小华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鼓励因解题毫无头绪而灰心丧气的同桌。请简述小华选取这句诗的原因。(2分)

四、作文(共50分)

19.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走进自然,发现了自然的美好,心头一亮:亲近他人,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心头一亮;反思自我,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心头一亮;遇到挫折,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读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那一刻,我心头一亮”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班级是我们在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每个班级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你们班,老师优秀敬业;他们班,同学勤奋刻苦;有的班,班风积极、上进;有的班,亲如一家团结和谐。请以“_____,我的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突出班级特色。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共6分)(1)(2分)籍耐(2)(2分)C

(3)(2分)把“滋润”改为“滋养”

2.(共8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少字不得分)①会当凌绝顶⑤周敦颐3.(共4分)

(1)祥子连人带车都被大兵抢走

(2)示例1:看到鲨鱼突然袭击采珠人时挺身而出,与鲨鱼肉搏,救下采珠人后还送给他一包珍珠。示例2:看到朋友死去时情绪激动,痛苦不已。

示例3:在南极缺氧时放弃最后一丝空气,把生机留给“我们”。4.(共4分)

(1)只要……就(2分)

(2)B、C、A(2分。有错不给分)5.(共6分)

(1)选B。理由:爷爷年满六十退休,而对联A中“古稀”指人七十岁,故不合适。对联B中“诗文”“桃李”都能体现爷爷“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送给将要退休的爷爷,赞美他的职业成就最为合适。(选对对联1分;阐述理由2分。共3分)

(2)示例:襄城焖面,广告语——一面之缘,终生难忘。(运用修辞1分,突出美食特点1分,语句通顺生动1分。共3分)

②一览众山小⑥出淤泥而不染

③商女怀知亡国恨⑦濯清涟而不妖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⑧惟吾德馨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6分)

6.(4分)①难过自卑②激动幸福点1分)

7.(4分)①温柔和蔼,如面对学生的调皮,她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微笑着做思想工作;②善良有爱心,如她表扬“我”的作文,给予“我”拥抱,让“我”拥有自信;③富有教育智慧,如她用自己的名字教育调皮学生,化解“我”的难堪,让我拥有自信。(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8.(4分。每题2分)

(1)运用比喻修辞(1分),把“我”比作“鼹鼠”,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内心的孤独与自卑(1分)。

(2)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1分),“眼睛睁得大大的”“笑”写出了老师知道同学们因名字嘲笑我的惊讶;语言描写则写出老师巧妙地用自己的名字化解我的难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师的善良、温柔与智慧(1分)。

9.(4分)①“很静很静”与上文嘈杂喧闹的氛围形成对比,写出同学们听到老师名字叫“翠花”,感到很震惊,陷入深思的状态;②采用侧面描写,突出老师爱的教育的效果,也烘托出老师温柔善良智慧的形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12分)

③难堪绝望

④得到老师鼓励安慰(意思对即可,一

10.(4分)①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②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在作者笔下,极其普通的丝瓜是一位有思想的智者(2分)。它在并不肥沃的土壤上奋力生长,能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继续生长,能积极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2分)。12.(4分)把植物当作一个生命去看待(2分),细心观察,用心体味和思考,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10分)

13.(2分)①靠近②交替,轮流

14.(2分)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15.(3分)字印活——“每字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印刷活——“更互用之”提高效率;拆版活——“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字印数目活,选用活,做法活。(写出三个方面,并结合原文分析即可。)

16.(3分。每空1分)①活②缣贵而简重 ③方便实用、造价低廉(二)(4分)

17.(2分)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的喜庆气象,表现了农家殷勤待客的情谊,抒写了诗人在山西村做客的感受。(意思对即可)

18.(2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人生在某一时刻,会陷入“疑无路”的困惑,但只要心存理想,永不灰心,转瞬间,就会看到“又一村”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共50分)

19.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