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课题: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区(县)、学校 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解读人物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外交流的作用是互利双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教学方法: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资源: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提问: 导让同学回顾雄伟繁华的长安城(教材资料)得出结论:长安是国际性入的大都会。 转承:不仅“万方乐奏有于阗”,而且许多外国人也在这里出没。那么,当时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哪些呢?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盛 教师:唐朝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面对世界,拥抱世界。唐朝开放的对况外政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造就了唐朝绝代风华。 空1.读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前的(1)思考:交通的方式有哪些? 中回答:略 外(2)从图上可以得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哪些? 交流回答:略 据统计和唐朝交往的国家有70多个。 2.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黑人陶俑的出土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3.读表格“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括” 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中外交往十分频繁。 问题设计: 为什么说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的情况是盛况空前的? 回答:(略) 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中日交往的概括(教师介绍) 2.鉴真东渡的历程及其影响。 (让同学们表述并进行简单地评价) 问题设计:从中日交往的情况中你对唐朝中外交往有什么体会? 三、玄奘西游 策略:从《西游记》进入本目学习 1.阅读材料了解玄奘西游天竺的经过。 2.问题设计:中国和印度交流有什么作用? 玄奘西游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课后分析作业批改情况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游 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和唐朝开放的国策密不可分的。吐故纳新、开放是国家强大的原因之一。 应指导同学区别正史与小说的不同。 达到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