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晋商研究报告

来源:华佗健康网
晋商商业研究报告

总述:晋商发迹于明初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其发展主要依靠明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商品经济的支持才有晋商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催生了晋商这个职业,而晋商在经商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了晋商文化的体系。而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商帮文化和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但是晋商的发展以及衰落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偶然,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晋商作为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其存在本身就是历史进步的反应,值得肯定。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客观的环境下,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从传统的晋商文化中汲取符合现代商业发展的时代元素,以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论述(近二十年晋商研究简述以及史料研读的成果;晋商文化及其价值观;晋商文化的传承)

一、综观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史料的研读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晋商崛起、发展至衰败的原由。

张正明在其专著《晋商兴衰史》中对明清晋商的兴起中作了这样几点归纳:第一,明政府为北边各镇筹集军饷而推行开中制,为晋商兴起提供了契机;第二,西地中与北游牧民族地区物资交流要冲,晋商兴起的地理条件;第三,明代山西盐铁等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晋商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第四,明代晋省南部地狭人稠,是晋人外出经商谋生的重要原因;第五,晋人勤俭、礼让、诚信的民风是晋商兴起的人文因素。黄鉴晖也撰文论述了晋商兴起的原因,他认为,晋商兴盛的重要原因是山西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如盐铁业、丝棉织品生产业、烟草业的发展,为山西商人贩卖外出、开铺设店提供了条件。渠绍淼在其《晋商兴盛溯源》中对晋商兴起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分析,他特别强调了晋商对艰苦创业、崇尚信誉、捕捉商机、严于管理、商帮团结、应变图存的主观因素对晋商兴起的重要作用。

关于晋商衰败的原因,张正明在其《晋商与经营文化》中指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封建政府的腐败和内乱外患,封建政府肆意压榨,近代交通发展引起的贸易线路的改变诸方面是造成晋商衰落的客观因素;商依附于清廷,“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是其衰落的主观因素。晋商以其财力结营仕宦影响政治政政策的制定,而政府的政治、军事活动总能得到晋商的财力支持。刘建生等在其《晋商研究》中对晋商与政府结合的经济动因作了探讨。认为晋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无法取得独立合法的法人地位,是其结托政府和官吏的基本原因:特定的产权制度,使商人对特定产业的经营权需借助政府才能获得,同时,节约交易成本,需借助政府关系才能顺利实现,这是晋商结托政府的经济动因;特殊的合约锁定关系,使官商互利互惠,是官商结合的纽带。通过与政府结合,晋商在实现预期理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自己的衰败埋下祸根,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经济绩效逐渐递减,二是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三是风险逐步递增刘建生认为,晋商生活奢侈,挥霍无度也是造成其破落的原因之一。王明星论及晋商衰败原因时总结了三点:一是山西商人后期没有大规模投资于新式产业;是平祁太三帮票号的中心没有随全国金融经济中心南移上海;三是培养人才失误。总之,晋商没能超越自身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导致了自身的衰败。 (二)、研究了山西票号兴亡的历史过程及其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史若民在其专著《票号兴衰史》中对山西票号的兴起、发展直至衰败的历史过程作了清晰的梳理,对山西票号的业务情况、组织制度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和肯定。他通过对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考察,结合建国以来整理的相关文献和新发现的清初会票实物,说明了山西票号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他认为山西票号一直承担着本应由近代银行承担的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应视之为中国经济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银行,而非封建高利贷金融组织。

作者还特别肯定了票号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肯定了票号为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管理经验。 (三)、讨论晋商的经营理念和伦理价值观念,揭示了传统文化对晋商的深刻影响。

葛贤慧在其《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山西商人的根扎在山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商人靠黄土文化赋予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诚信笃实、刚健有为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创业进取之路。重商与重文并行,家法与商规齐备,形成了晋商秩序井然的管理机制;以义求利,取信于人,培育了廉商诚贾的晋商形象;讲究协作,以人为本,用人唯贤,成就了晋商数百年的辉煌。

张正明在其《晋商与经营文化》一书中对晋商的气质与商术作了探究。他指出,晋商以义制利,儒贾相通,经商爱国,谋略竞争,修身正己,是其经营价值观的内涵;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群体精神是其经营精神之精髓;兴创家业,信奉神灵,积德行善是其精申追求。对晋商的经营管理,张正明总结道:审时度势,灵活机动,薄利多销,慎重对待同行,视商业信息,善待顾主,注重商业宣传艺术是晋商独特的经营术;节俭、诚信、坚忍、谦和、稳健是晋商良好的经营作风;经理负责制、学徒制、人身顶股制、号规制和账簿制共同构成了晋商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 晋商文化及其价值观 (一)、晋商文化即是晋商在经商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成的商业文化体系。其中精神财富主要包括晋商伦理和精神、晋商经营艺术、企业组织和管理方法、社会文化风俗等;物质财富包括晋商建筑(晋商大院、晋商会馆等)、经商过程中使用的物质工具(算盘、票据等)等所有能体现晋商文化的物质载体。晋商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儒贾相通的商业伦理--晋商伦理文化 晋商以儒家思想来指导商业活动,是典型的儒商。他们除了继承和发扬晋地经商的光荣传统,并且时时以儒家文化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经营之道和价值取向,以“仁、义、礼、智、信”为根基,形成一套自己的经商理念和价值观,不断丰富着晋商文化的内涵。 (1)、商场无情,仁者无敌,晋商深知“仁”的要义,讲究“和为贵”。对待伙伴、相与皆用一颗仁爱之心,互相扶持。不仅激起了伙伴的积极性,而且形成了相与之间在生意出现危难时不但不挤兑弱者反而互相帮扶的传统。 (2)、晋商所奉行的“义”表现了他们对社会、对乡民、对同行的义举。晋商心中的“家国观念”让其秉承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胸怀,在国家危难时慷慨解囊,捐款资助。他们对乡民讲行善,乐善好施,每遇天灾人遇,均开仓放粮,支锅施粥。对同行他们讲道义,坚持“先义后利、义利相通”公平竞争,危难中相互扶持,抱成一团。正是这种抱成一团的精神让晋商这个团体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3)、晋商也重视商业礼制建设,“礼”字直接体现在一句商谚中“家有家法,铺有铺规”。晋商在几百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发展出完善又严明的店规、铺规、号规,对东家、掌柜、伙计、学徒的行为职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4)、“智”体现在晋商精明能干,善于谋略又富有创新精神。晋商从一个个小小的手推车贩货卖货发展成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有分号的巨商大贾,这其中不可缺的便是智谋。晋商吃苦耐劳又足智多谋,其智慧集中体现在经营策略和手法上的不断创新。 (5)、“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也是晋商的伦理和规范。晋商学徒的道德培训内容第一句便是“重信义、除虚伪”,所有晋商都供奉的“关公”即是对“信义”精神的遵循。

2、独一无二的经营艺术-晋商经营文化 晋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营艺术,这些经营艺术也是晋商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1)、诚实守信,塑造品牌:晋商视商誉为命根,坚持信用第一,做买卖脚踏实地,不冒险取

巧,赚不骄傲,赔不气馁,宁赔本也不作玷污商号招牌的事。当时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正因为晋商诚实守信,力戒欺诈,所以在商界的信誉日盛,生意兴隆。 (2)、审时度势,人弃我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善于审时度势经商成功的例证有很多。 (3)、重视信息,灵活营销:有商谚称“买卖赔与赚,行情占一半。”晋商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各地物资余缺及其它影响经营的因素。 (4)、服务周到,薄利多销:晋商以服务周到和薄利实惠博得客户的信赖,并将此作为扩大营业额,增加利润的办法。 (5)、商票相济,高效融资:晋商的钱庄、当铺、票号等金融企业,大多是在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兴办起来的。当金融企业发展起来,加强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有机结合与互促互动,形成高效融资的机制,加速了资本周转和增值。 (6)、组织会馆,保护商利:山西商人客居他乡,为了联络情感、交流信息、发展生意而修建晋商会馆。通过会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利益自卫。 3、高效全面的企业管理--晋商管理文化

晋商能创造出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其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独特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仍旧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晋商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的治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财务会计制度。 (1)、企业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企业股份制、两权分离制、联号制。企业股份制,是晋商创造的中国最早的企业制度,由之前的贷金制、合伙制、伙计制发展而来,并东家以此区别于中国其它商帮的企业经营制度;晋商实施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两掌柜权分离制,奉行“用疑,疑人不用”的信条,通过明确财东和经理的职权和义务进行经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联号制即由财东投资创办若干个不同行业的各自独立核算和经营的商号或票号,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服务,相互支持。 (2)、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员工选拔与培育机制、人力资本制、学徒制、薪酬激励机制。晋商的成功,用人是第一因素,其用人的原则是用乡不用亲、择优保荐、破格提拔。人力资本制,是晋商的劳特殊制度,即“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身股即人力股,非掌柜伙计的“人身股”与财东的“银股”--起参与企业利润分红,极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学徒制规定新员工进入商号,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独立从事工作。薪酬鼓励制:主要体现在人身股分红、薪金、应支、伙食、衣资等方面。 (3)、财务会计制度:晋商在明清时期的商业活动中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所作的创新与发展,包括龙门账财务稽核、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记账货币、转账制度、银行清算、银行密押、资本管理、风险基金、安全支付等。这些财务会计制度不仅适应了当时企业管理的需要,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当代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文化深厚的晋商宅院--晋商大院文化 (1)、晋商大院是几百年来晋商重商立业以及巨大财富的象征,是晋商文化的物质载体。从这些民居大院中折射出的是当时晋商的伦理思想、艺术价值等,都属于晋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2)、晋商大院的建筑层次分明、内外有别,房屋的布局、装饰都根据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来进行。 (3)、晋商大院的建设无不寓意深刻,充分体现着晋商“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内涵。 5、地方特色的社会习俗--晋商民俗文化

晋地特定的社会民俗文化也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走到哪里,就会把晋商文化传播到哪里,而晋商走南闯北不光传播了其商业理念,晋地民俗文化也走出了山西。因晋商文化而兴起并传播的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诸如戏曲、建筑艺术、武术、伦理、饮食、风俗、家规等。

(二)、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即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山西商人在经商过程中形成的晋商精神是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晋商精神,就是晋商在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范式和价值观念,它是晋商文化的核心。晋商精神集中体现为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在晋商文化的内容与晋商精神中提炼出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 1、重商立业的人生观

中国封建社会向来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山西民间逐渐形成了重商思想。晋商摒弃旧俗,褒商扬贾,把经商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来看待,可以实现其创家立业、光宗耀祖的抱负。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已经在民间形成了重商思想,“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正是这种重商立业的人生观驱使晋商不断开拓出晋商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经营艺术和高效全面的企业管理。 2、诚信义利的价值观

晋商文化中儒贾相通的商业伦理即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山西是关云长的故里,孔孟之道影响深远,晋商推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大丈夫”。诚信是商业文明的重要标志,诚信也是晋商精神的精髓和最可宝贵的财富。反对用卑劣手段骗取钱财,晋商在经营过程中时刻铭记“和气生财、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等信条,逐步塑造起一代“诚商”的形象。 3、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要做一番大事业,仅有节俭勤奋的精神是不够的,善于抓住时机审时夺势,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永葆生机,立于不败之地。晋商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体现在其经营过程中不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开拓创新。晋商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体现在其高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独特的经营艺术、金融票号业、晋商大院建筑等晋商文化的多个方面。

同时晋商勇于开拓,不怕吃苦,即使是在战乱时期也勇于冒险,南货北运,继“丝绸之路”之后又开创了一条亚欧大陆经商之路--“茶马古道”。晋商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使其做到了货

通天下、汇通天下,晋商文化也在其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 4、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晋商称友好的同行为“相与”,成为相与则意味着相互之间要平等竞争、善始善终、同舟共济。晋商在相与的选择上谨慎小心,只有具备儒贾相通商业伦理的商家才能彼此结为相与。相互之间如遇困难,必竭力相助,即使无利可图,也不会中途断交。除此之外,山西人在外经商都会建立以乡谊为纽带的会馆,会馆是山西商人客居他乡用来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旨在把同行凝聚起来,相互扶持。 同时,晋商在经营过程中首创的股份制、联号制的合作经营也是其群体协作精神的重要表现。晋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又懂得利用群体的力量增强竞争力,来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现代商业文化的缺失呼唤晋商文化传承

不同时期商业文化的积淀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商业文明史,而不同商业文化的发展因时代背景不同也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晋商文化因其所处的封建社会制度最终形成了封建保守的经营观念、官商结合的利益关系,导致后期经商过程中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逐渐缺失。

当商业文化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文化在由传统向现代演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重商立业的人生观的缺失:商业投机主义抬头,经商只是为了牟取暴利;商人诚信义利价值观缺失:商业欺诈、信用危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食品安全问题频繁现象;开拓创新进取精神的缺失:利用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进行权钱交易,牟取暴利;同舟共济协调精神的缺失:个人利益至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极大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合作精神;

济世救民的公益慈善思想的缺失:追求个人的享受,缺乏社会责任感,未能履行企业的职责。这些商业文化方面的缺失极大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新时期商业文化的发展。而现代商业社会丧失的精神正是当年晋商成功所依托的文化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价值的支撑和指导才使晋商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明,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晋商文化的传承,不断汲取晋商文化中的精华。

综上所述,现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急需从中国辉煌的商业文明中进行反思和借鉴,并对商人进行商业文化教育。而晋商文化因其进步性仍旧在现代社会具有传承的必要性和价值。而其传播价值完全是在吸收晋商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吸取晋商文化之精华--古为今用。晋商文化从其诞生起,通过文化的整合、增殖、积淀、变迁而不断发展,它并没有随着晋商本身的衰亡而消失,相反,晋商文化因其文化本身具有的进步性与典型性在同时期乃至现代社会均具有巨大的传播价值。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总书记也曾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所以就体现出晋商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