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报告三篇

来源:华佗健康网
【 导语】实习是⼤学⽣毕业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也是你能⼒的⼀个证明,尤其是进⼊⼤企业实习,可以充分发挥和展⽰你的才华和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加深对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业。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法学专业⼤学⽣实习总结报告三篇,供⼤家参考学习。【篇⼀】法学专业⼤学⽣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的

  1、通过实习,将在⼤学期间所学的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巩固知识,发现不⾜,以求积累经验、指导学习;  2、通过实习,培养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3、通过实习,培养社会适应能⼒和⼈际交往能⼒;  4、通过实习,树⽴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思维。  ⼆、实习计划

  1、熟悉律师事务所的各项管理制度;

  2、熟悉与律师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律师执业纪律;  3、熟悉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来源、执业范围和执业环境;  4、掌握⼀般办公技能;

  5、与律师接触和沟通,虚⼼接受指导;  6、整理卷宗、资料查询、法律⽂书撰写;  7、协助律师接待当事⼈,组织证据,开庭;  8、不断充实专业知识;

  9、请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整理实习记录,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经过

  由于实习之前我就已经明确实习⽬的和制定了实习计划,这使得我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积极主动寻找锻炼机会,并有得于许多律师的指点帮助,我的实习内容丰富多彩。这些⼯作有助于锻炼我的各种能⼒,也是以后职业⽣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在完成⼀般事务性⼯作的基础上,我注重以下实习内容:  (⼀)通过整理卷宗熟悉律师整个办案流程和司法程序

  整理卷宗⼏乎是每个法学专业的实习⽣都要做的事。在安顿好之后,我接到的⾸要任务就是整理卷宗,看似简单的⼯作其实在你没做之前还是需要时间去熟悉和掌握的,⽐如装订次序排列就和办案流程紧密相关,也和相应的司法程序相对应。以民事卷为例,律师承办案件⾸先是要有律师事务所的批单,然后与当事⼈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取得授权委托书;然后是根据案情所撰写的起诉书、上诉书或者答辩状;接下来是组织调查材料以形成的证据,包括谈话笔录、证⼈证⾔和书证物证;最后再综合形成律师代理词。如果这个案件是法院已受理或者已结案,就还有出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判决书、裁定书等法院材料。因此,只要你认真和细⼼,通过整理卷宗你就可以了解熟悉律师的办案流程及相应的司法程序,这很重要。我并没有因为⼯作的繁琐⽽粗⼼甚⾄放弃,相反我很有兴趣并在其中受到启迪。  (⼆)通过协助律师咨询和律师开庭获得实务技巧

  法律知识⽅⾯的⽋缺,由于这两年来的锻炼,我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所以我觉得⾃⼰的差距和不⾜便是实务技巧,因为律师需要的是信⼿拈来,应付⾃如。⽽这⽅⾯获得的捷径就是跟随律师办案。虽然这次实习中跟随律师办案的机会不多,但我还是尽量把握。通过旁听律师咨询过程学习律师接待当事⼈的⽅式和分析问题的思维特点;通过旁听庭审了解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律师在其中的辩论技巧、⾔⾏举⽌。有时我也学学组织证据和记录要点,有问题也随时请教。  (三)⾮诉讼业务在法律⾏业中的重⼤前景

  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有诉讼和⾮诉讼两种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和多元化的发展,⾮诉讼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组成部分和市场发展⽅向。XX律师事务所与⾦融机构和⼤中型企业集团建⽴了长效的合作机制,为其提供合同起草与审查、⼟地转让、国有资产管理、股票证券、银⾏业务、企业破产、法律顾问等⾮诉讼服务。这些项⽬的标的往往很⼤,它表明⾮诉讼业务市场之⼤。  (四)专业化在⾏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XX律师事务所虽然是综合性的律师事务所,但其每⼀位律师都是某⼀特定领域的能⼿,可根据需要随时组成不同专业领域的律师⼯作团队,为客户提供特定领域的专业化法律服务。这提醒学法学专业的我,对未来职业发展⽅向的选择要尽早明确,因为只有明确⽬标,通过努⼒学习过硬的专业⽔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和业务⼯作中取得优势。  (五)实习对加强和指导学习的作⽤

  1、严谨、辨证与恒⼼。严谨、辨证的法律⼈思维在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只有以坚持的⼼态才能树⽴信⼼,取得成功;

  2、发现不⾜,弥补⽋缺。实习过程中⽆论碰到的是专业还是⾮专业领域,我都积极查找资料,虚⼼请教律师。同样这个⽅法也应该运⽤到今后的学习上,这对提⾼⾃⼰是⾮常必要的;

  3、不要急功近利。虽然意识到学识上与经验上的⽋缺,但也许是积累不⾜,我对有些问题始终找不到解决途径。我想学习上也⼀样,不要急功近利,凡事讲究⼀个过程。

  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根据这次实习所得到的经验,处理好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关系。

  四、结语

  通过各项实习⼯作及时记录实习⼼得,树⽴法律职业敏锐性和法律⼈思维律师的⼯作是严谨和实事求是的,律师的思维是敏锐与辨证的。⾯对案件,律师根据⾃⾝知识和经验往往很快便能着⼿解决。⽽⾯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律师更是滔滔不绝,有理有据。我喜欢讨论,更喜欢与律师讨论。我观察律师的临场发挥,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更新知识。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提⾼动笔能⼒和保存有益信息,我习惯将所见所闻所思记下来,有时也展开分析,这是为了树⽴法律职业敏锐性和法律⼈思维。⽐如实习期间我写了律师在和谐惠州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物权法与和谐社区建设两法学专业实习报告范⽂论⽂,⼜⽐如对证据规定、审判委员会、法院开庭等问题的思考,我都写下了不短的分析。我发觉法律的掌握和运⽤确实很有趣。

  这⼀个⽉短暂⽽⼜充实的实习,对我接下来的学习和今后⾛向社会参加⼯作⽆疑是很有帮助的。这⼀点在实习之前和实习之后都得到了肯定。这次实习还让我懂得了为⼈处世的态度和⽅式,那就是既要谦虚好学⼜要适当肯定⾃⼰。我要感谢XX律师事务所,感谢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个⼈。虽然法学专业学⽣所⾯临的法律现状和就业前景仍然严峻,我⾃⾝⾯临的问题也很多,但实习带给我的启迪让我继续坚定了法律信仰和职业追求。既然我热爱法律,那么我没有理由不学好。我相信⾃⼰!【篇⼆】法学专业⼤学⽣实习总结报告

  ⼤三假期,也是我的最后⼀个暑假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去区检察院实习。实习期间努⼒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员交办的⼯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检察⼲警的⼀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的许多不⾜之处。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审查起诉科,因此主要实习科⽬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涉及⼀些其他私法科⽬。在实习中,我参加了⼏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正当⽽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活,细致的了解了公诉起诉的全过程及法庭庭审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些律师的整个举证、辩论过程,并掌握了⼀些法律的适⽤及适⽤范围。跟随⼲警提审,核实犯罪事实,探询犯罪的⼼理、动机。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诉⼈员做好案件的调查笔录和庭审笔录,做好案卷的装订归档⼯作。

  实习期间,我利⽤此次难得的机会,努⼒⼯作,严格要求⾃⼰,虚⼼向领导和检察⼲警求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进⼀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上⼯作岗位打下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段时间⾥,对⼀些⼯作感到⽆从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学的不错,⼀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个⼈的感觉。不过有⼀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段距离的。

  法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度与深度的关系,⼒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法律的普及⾮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进⾏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成就。⼈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的提⾼。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度上还有⼀些不⾜。⽐如有些时候,⼈们对有些法律条⽂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它,以⾄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对同⼀问题的规定不明⽩,不知道该适⽤哪⼀部法律,有⼀个案件就是这样的,被告⼈原是某村会计,后来在改选中落选,这样⼀些会计帐簿、会计凭证需要移交,但是他⼀直认为《会计法》是规定的要等帐⽬清算后再移交,所以就坚持不交出,结果被以隐匿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罪逮

捕。这⼀个案例就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章,要深⼊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们对法律的信仰,确⽴法律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再有⼀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有很⼤⼀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年代以后出⽣的,甚⾄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是⼋七年的。不考虑被告⼈家庭和⾃⾝因素,从社会⼤环境来说,我觉得社会也有⼀些责任的。从⼋⼗年代初改⾰开始到⼋⼗年代末,这是⼀个重⼤变⾰的时期。这⼀段时间对精神⽂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了⼀些不良习⽓。所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个⼝号,要真正落到实处。

  “千⾥之⾏,始于⾜下”,这近⼀个⽉短暂⽽⼜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向社会起到了⼀个桥梁的作⽤,过渡的作⽤,是⼈⽣的⼀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个重要步骤,对将来⾛上⼯作岗位也有着很⼤帮助。向他⼈虚⼼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明交往等⼀些做⼈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活中不断培养。  这⼀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多来⾃领导和⼲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中的⼀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先要学做⼈,要明⽩做⼈的道理,如何与⼈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的⼀个最基本的问题。

  对于⾃⼰这样⼀个即将步⼊社会的⼈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的⽼师,正所谓“三⼈⾏,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篇三】法学专业⼤学⽣实习总结报告

  今年暑期遵照学校教学计划,我们被统⼀安排⾄xx市xx区⼈民法院实习。本⼈很荣幸地被分配到xx区⼈民法院民⼆庭实习⼀个⽉。

  xx区⼈民法院坐落于xxxx街地段,从外观上看,⼤楼的建筑风格宏伟⽓派、朴实严肃,顿时令⼈敬畏。⾛进⾥间,办公设施现代化程度⾼,卫⽣打扫得很⼲净,给⼈⼀种宁静肃穆的感觉。办公室⾥⾯也布置得体,桌椅书柜、书籍资料摆放整齐,凌⽽不乱。逛完⼀圈后才发现,整个法院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前⾯是⽴案⼤厅和当事⼈通道,后⾯则是审判庭和法官的办公室,⽽正是这么⼀个⼩⼩的地⽅却处理了周围⽅圆百⾥⼤⼤⼩⼩成千上万的案⼦。我不禁感叹:⿇雀虽⼩,五脏俱全。同时也为法官的⼯作效率之⾼⽽暗⾃佩服。

  带着⼀种敬畏感,我们进⼊了法院的⼤门,迎接我们的是民⼆庭的庭长和她的书记员。我们先被带到⼀个会议室,开了⼀个简短的会议,说了⼀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随后我们就被各⾃分配到带我们的法官那⾥了。就这样我开始了在这个新鲜⽽⼜刺激的环境中的法律⼯作。虽然需要我做的⼯作不多⽽且⼤多有些重复,但我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处理每项事情。

  开始⼯作的头两天法官就叮嘱我要认真跟随书记员学习,服从她的安排,因为⼤多数情况下法官都处于忙碌状态,基本⽆暇顾及我们,只会再闲谈交流中不时教导我们⼏句。

  实习中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知识。第⼀件事就是装订卷宗,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却包涵了很多法律知识。

  记得第⼀天,书记员就拿了⼀本厚厚的卷宗,并给我讲述了⾥⾯各种⽂件的排列顺序。由于挑选的案宗不够经典,她只能⼤致讲解⼀下,并让我多看卷宗⾃⼰总结。我便翻阅了⼀件件已经整理完毕的卷宗。虽然每件案⼦具体上⼤相径庭但案⼦包含的基本诉讼⽂书⼤致上却是⼀致的。经过⼏次训练之后我很快便能熟练地独⽴完成⼀件卷宗的整理装订。

  第⼆件事就是在⼀些法院⽇常⼯作的操作。在掌握了上述基本技能之后,我也便了解了⼀个案⼦从⽴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因为每个案宗的排列顺序都是按照法院的操作流程来办理的。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便接触了⼀些诉讼⽂书的写作⼀类的事情。如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然后还负责这些⽂件的编排、校对、打印等⼯作。期间还经常打电话联系当事⼈或接听电话以及接待来访客⼈及其他诉讼参与⼈。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名法律⼯作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社会交际能⼒和耐⼼热情的品质。⽽在发出票和运⽤电脑编排⼀类事情中⼜让我认识到掌握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必要。这些基本素质应该在⽇常的学习⽣活中就应该注意培养。

  上⾯谈到的只是⼀些表⾯上的形式内容,真正掌握知识的应该是在参加庭审以及事后与法官们的讨论分析中得到的。在短短⼀个⽉实习时间内我曾有幸多次在法官的带领下参与旁听。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是旁听给我的感性认识。

  我所见到的庭审与我想象中的庭审差别很⼤。可能是我欧美律政⼩说⼜或是电影看多了,脑海中呈现的是场⾯宏⼤、庄严肃穆的情景,与现实格格不⼊。在法院看到的审判庭是⼀个⾯积狭⼩、布置简陋的隔间,给⼈⼀种随意的感觉。法官也与当事⼈打成⼀⽚,完全没有律师当堂对抗、精彩纷呈的场⾯。庭审时间也很短,⼀般不会超过两⼩时。后来从法官处得知民⼆庭主要是处理⼀些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所以只需要在⼩法庭中即可,虽然简单但量⼤,因为这是⽇常⽣活中发⽣得最多的案件。  ⼏桩案⼦下来,我感触颇多。⾸先,当事⼈⼤多法律意识淡薄。很多⼈连律师都不⽤请,直接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期借助⼈多势众压倒对⽅,这使得严肃的法庭往往成为原被告双⽅吵架的地⽅,审判也多次被打断甚⾄重新审理,反映出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很⼤问题。其次,法官压⼒⼤。⽆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疑不⾯临当事⼈的责难。这实在是⼀种⽆奈也是⼀种悲哀,⽽上级的指⽰和⼲扰⽆疑⼜加剧了这种悲哀。

  最后,审理⼯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式是⼜很⼤不同的。例如,在⼀起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虽然双⽅对离婚没有异议,但由于被告拒不到庭,法庭就不能进⾏缺席判决,因为这涉及到⼈⾝关系,后来法官⼏经周折才拨通了被告的电话,在电话中询问了被告的意见之后才最终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这使我不得不佩服法官们的经验丰富,表⾯上看起来法官与平常⼈没什么两样,可⼀到⼯作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活。

  然⽽我的另⼀发现就是合议庭基本上是合⽽不议,每次记录都是书记员按固定模式从前⾯的审判记录中抄录⼀段话就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另⼀种灵活处理呢?

  通过连⽇来的学习让我有了⼀个深切的体会:

  理论知识掌握得还远远不够。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不是我⽬前就能够理解的,往往碰到⼀个案⼦的具体问题就得去翻阅法条,另⼀⽅⾯,实践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会⽅⾯的能⼒仍⽋缺锤炼。具体来讲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践⽅⾯却很少涉及。这致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些司法操作过程中的⼩事对我们来说都很陌⽣,也经常使我们感到束⼿⽆策。后来跟法官们沟通中我逐渐明⽩,这次实习仅仅只是⼀个开始。任何法律⼯作者都必须在这些过程中点点滴滴地去积累。临⾏前,法官还⼤发感叹说我们实习时间偏短,要我们以后多找机会锻炼。因为法律实践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将理论知识运⽤于实践当中,然后从实践中得出新结论并重新指导实践才能算得上是⼀个合格的法律⼯作者。

  或许这次实习的收获是我本⼈观念的转变。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光,现在却有了⼀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愈来愈发现⾃⼰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从法官们的⾝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法律⼯作的热爱,⽽他们的⾏动也证明了这⼀点。正是这种强⼤的信仰⼒量使他们能够年复⼀年、⽇复⼀⽇的在如此压⼒和强度之下始终保持勤奋踏实的状态为社会为⼈民带来公平与正义。我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的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量的理论知识武装⾃⼰,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