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12月软件工程试题_A-答案_

来源:华佗健康网
思科信息学院10-11上学期期末考试《软件工程》试卷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学院

《软件工程》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考核对象: 2008 年级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单选题(选择 A/B/C/D之一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4个方面: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 B ) A.用户 B.需求评审 C.总结 D.都不正确

2. 原型方法是帮助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沟通的一种方法,最适用于( A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人工智能

D.实时

3. 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C )

A .抽象 B .模块化 C .模块独立 D .信息隐蔽

4. 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 B )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A .目标 B .数据流 C .功能 D .对象

5. 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一般是把数据流图中得数据流化分为( B )两种流,再将数据流图映射为软件结构。 A .数据流与事务流 B .交换流和事务流 C .信息流与控制流 D .交换流和数据流

6. 画数据流图时,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是指( )完全一致。

A. 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

B. 子图的数据存储同父图相应加工的数据存储 C. 子图的编号同父图相应加工的编号 D. 子图的数量同父图相应加工的数量

第 1 页 共 5 页

思科信息学院10-11上学期期末考试《软件工程》试卷A

7. 程序流程图(框图)中的箭头代表( B )。

A.数据流 B.控制流 C.调用关系 D.组成关系 8. 下面文档中( C )是最后生成的。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9. 耦合是软件各个模块间连接的一种度量。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数据结构应属于( B )方式。 A .内容耦合 B .公共耦合 C .外部耦合 D .控制耦合

10. 在测试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B .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的正确性

C .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D .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ISO9003和ISO9000-3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X) 2. 软件的质量保证工作一般在编码工作结束后才开始。(X)

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优秀的程序除了功能正确,性能优良之外,还应该容易看懂、容易使用、容易修改和扩充。(√)

4. 在程序调试时,找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比改正该错误更难。(√) 5. 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6. 为了加快软件开发的进度,应尽可能增加人员的数目。(X) 7. 程序运行效率的提高主要应通过算法来实现。(√)

8. 文档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没有文档的软件就不称其为软件。(√) 9.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加强模块间的联系。(×) 10. 当验收测试通过,软件生命周期就结束了。(X) 三、简答题(共 8 小题,每题6分,共 48 分) 1. 简述什么是软件危机?有哪些典型表现?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表现如下:

(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 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第 2 页 共 5 页

思科信息学院10-11上学期期末考试《软件工程》试卷A

2. 软件生存周期分哪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的任务?

指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从产生、投入使用到被淘汰的全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3. 简述可行性研究有哪些步骤?

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研究当前的系统;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重新定义问题;导出和评价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推荐可行的行动方案;草拟开发计划;书写文档并提交审查

4. 简单介绍什么是CMM?分为哪几个级别?

能力成熟度模型。分为五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优化级

5. 常见的软件维护活动有哪几类?

改正型、适应型、完善型、预防型

6. 系统分析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系统分析员处在用户和高级程序员之间,负责沟通用户和开发人员的认识和见解,起着桥梁的作用。

(1) 协助用户对所开发的软件阐明要求;

(2) 与高级程序员交换意见,探讨用户所提要求的合理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3) 负责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

7. 什么是α测试?经α测试测试后的软件称为什么?

在开发者的场所由用户进行,在开发者关注和控制的环境下进行。β版软件。 8. 说明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比较测试和调试的异同点。

软件测试位于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等阶段之后,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软件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

四、分析设计题(共 2 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20分,共 32 分)

1. 根据以下功能模块的输入条件用等价划分法划分等价类(要给予编号)并设计测试用例。请把结果填充答题纸对应的空缺处。

条件:输入两位的十六进制整数,定义为:以0x或0X开头,取值范围-7f~7f

(表示十六进制的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如0x6A,0x13,0X3c等。

功能:满足以上条件则显示“有效输入数据”,否则显示“无效输入数据”。 1.解答:

说明:取值范围-7f~7f,用16进制表示为:0x00~0xFF(0~7f对应0x00~0x 7f, -7f~-1对应0x81~0xFF,-0对应0x80 )。 (1)等价类表:(可自己画分格线)(6分) 输入数据 有效(合理)等价类 无效(不合理)等价类 第 3 页 共 5 页

思科信息学院10-11上学期期末考试《软件工程》试卷A

第1个字符 第2个字符 第3个字符 第4个字符 0 (1) x(3), X(4) 非0字符(2) 非X和x的字符(5) 0~9(6),a~f(7),非a~f小写字母(9),非A~F(8) A~F大写字母(10),非字母数字字符(11) 0~9(12),a~f(13),非a~f小写字母(15),非A~F大写字母(16),非字A~F(14) 母数字字符(17) (2)为有效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可自己画分格线)(2分)

测试数据 0x78 0Xac 0xAB 预期结果 显示“有效输入数据” 覆盖范围 (1),(3),(6),(12) (1),(4),(7),(13) (1),(3),(8),(14) (3)为无效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可自己画分格线)(4分)

测试数据 3x88 0A12 0xgf 0XP8 0x,7 0Xah 0xaG 0x7* 预期结果 显示“无效输入数据” 覆盖范围 (2) (5) (9) (10) (11) (15) (16) (17) 第 4 页 共 5 页

思科信息学院10-11上学期期末考试《软件工程》试卷A

2、根据以下系统说明,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要求写出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模块设计等。

某航空公司拟开发一个机票预订系统。旅行社把预订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输入进该系统,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印出取票通知和账单,旅客在飞机起飞的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账单交款取票,系统校对无误即印出机票给旅客。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