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摩擦力经典习题

来源:华佗健康网


8.3摩擦力

基础知识训练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

(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题型三)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题型三)

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题型三)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题型三)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

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 (题型一)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题型三)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综合提高训练

1.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二)

2.某同学用手把5N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题型二)

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木块将做_____运动,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N. (题型二)

4.如图8-12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分别用10N的拉力F甲、F

乙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5.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题型三)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6.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妥当的是 ( ) (题型一)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7.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人们采用了下面一些做法:①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②螺丝刀的木柄刻上一排凹槽;③移动笨重的箱子时,在箱底垫上几根铁管;④农用脱粒机的轮上常涂上皮带蜡。这些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题型三)

A.①③ B.只有② C.①②④ D.②①

8.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题型三)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9.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题型一)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10.(1)为了移动笨重的箱子,常在箱子下面垫几根圆棍子,这样做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后泥泞路上,是挑担走路滑得厉害还是空手走路滑得厉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8.3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1)静摩擦 (2)滑动摩擦

2.摩擦力 高压气垫 一层空气

3.B 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4.(1)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4)减小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5)滑动变滚动来减小摩擦

5.静摩擦力 增大压力 摩擦

6.D 7.B 8.D 9.B

10.(1)匀速直线运动 (2)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接触面粗糙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综合提高训练

1.200 水平向东 变大 不变 2.5 竖直向上 不变

3.5 加速 5 提示: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当拉力增大时,滑动摩擦力不变 4.10N 水平向左

5.A 6.D 7.C 8.B 9.A。

1.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间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D.物体做减速运动,一定是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滑动摩擦力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所以A错。其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B对。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摩擦力的方向又与接触面相切,所以C对。物体做减速运动,可能受到外力作用。

答案:BC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要看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其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答案:B

3.用手握住一个竖直的瓶子,停在空中,关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手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此题可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与手的握力大小无关。

答案:C

4.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

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应是( )

A.fB>fA>fC B.fA<fB<fC

C. fB=fA=fC D.不能比较大小

解析:由f=μN知F的大小只与μ和f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于该题中N与重力G相等,故F相同。

答案:C

5.(经典回放)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D.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

解析:此题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上攀和下滑摩擦力方向都向上。

答案:C

6.水平的皮带传送装置如图3-3-8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块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块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B位置后停止滑动,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到传送到目的地C端。在传送过程中,该物块受摩擦力的情况是( )

图3-3-8

A.在AB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BC段不受摩擦力

D.在BC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解析:根据开始时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直到它到达位置B,所以在该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所以物块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到达B后(由于惯性)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根据平衡知识可知,这时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BC

7.(安微合肥模拟)如图3-3-9所示,质量为20 kg 的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以某一速度开始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F=10 N作用于物体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取g=10 N/kg)( )

图3-3-9

A.10 N,向右 B.1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解析:此题不要被施加一个外力所迷惑,物体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就向左,大小等于动摩擦因数与压力的乘积。由f=μN得,f=0.1×20×10 N=20 N。

答案:D

8.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2;当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3,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B.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C.f3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D.f4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解析:推着自行车前进时,两车轮都受向后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骑车前进时,后轮产生动力,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仍受向后的摩擦力。

答案:D

9.用力F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挤压在竖直墙上,墙是粗糙的,设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将力F撤掉,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撤掉后,物体与墙面只是接触而没有挤压,弹力为零,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的大小也为零。

答案:0

10.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2mg,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木板的力为μ2mg,由二力平衡,水平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也是μ2mg。

答案:μ2mg μ2mg

11.物体的重力为200 N,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8,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80 N。

(1)用50 N的水平方向力推物体,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2)至少用___________________N的水平力,才能把物体推动。

(3)物体运动起来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应在水平方向加_____________N的推力。

(4)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把水平推力增加到80 N,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N。

(5)此后若把推力减小到50 N,直到静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N。

(6)若撤去外力,直到静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解析:(1)因为50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80 N,物体静止,故摩擦力为50 N。

(2)应用80 N的力才能将物体推动。因为只有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才可以从静止开始运动。

(3)物体运动起来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f=μN,N=200 N,得f=0.38× 200 N=76 N,故应加76 N的推力。

(4)物体运动以后,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μN,f=0.38×200 N=76 N。

(5)推力减小后,物体减速运动但物体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故f=μN,f=0.38×200 N=76 N。

(6)撤去外力后,物体仍向前运动,还是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μN,f=0.38×200 N=76 N。

答案:(1) 50 (2) 80(3) 76 (4) 76(5) 76 (6)76

12.如图3-3-10所示,重力G=2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F1=10 N、F2=4 N作用时,仍处于静止状态,求此时的摩擦力。若将F1撤去,摩擦力又如何?

图3-3-10

解析: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作用仍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6 N 水平向左 4 N 水平向右

13.如图3-3-11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的张力为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11

A.木块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B.水平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C.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

D.若木块B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则应使拉力等于2F

解析: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1和B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BA,据二力平衡得fBA=F1。选项C正确。对B分析,和它接触的有A和地面,都对它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做匀速运动也是平衡状态,有F=fAB+fB=F1+f地B,故A选项不正确。水平面受到的是B对它的摩擦力,fB地=μ(GA+GB)≠F1。故B选项不正确。无论B以怎样的速度匀速运动,它和A之间的滑动

摩擦力都不变,因为滑动摩擦力只取决于μ和正压力,与运动速度无关,因此,拉力F也就不变。D选项不正确。

答案:C

14.如图3-3-12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则( )

图3-3-12

A.f1=5 N,f2=0,f3=5 N B.f1=5 N,f2=5 N,f3=0

C.f1=0,f2=5 N,f3=5 N D.f1=0,f2=10 N,f3=5 N

解析:为考查a、b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a、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

为考查b、c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b受c向右的静摩擦力f2与Fb平衡,如图乙所示。

为考查c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b、c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到:c受向左f3=5 N的静摩擦力与(Fc-Fb)平衡,如图丙所示。

综上可得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15.(上海高考)我国邹德俊先生发明了吸附式挂衣钩,挂衣钩的主要部分是用橡胶制成的皮碗,挂衣钩可以吸附在平整墙壁上或木板上,与墙壁接触时,只有皮碗的2/5与墙壁接触,中空部分是真空,如图3-3-13所示,若皮碗的整个截面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橡皮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挂衣钩最多能挂多少重物?

挂衣钩截面图

图3-3-13

解析:当所挂重物的重力超出了皮碗与墙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皮碗就会相对墙壁滑动而使衣钩脱落。当挂衣钩吸附在墙壁上时,对墙的压力为N=p0S,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差很小,在计算时可以认为相等。故挂衣钩能够挂的最大重力为G=μN=μp0S。

答案:μp0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