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4年第1期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VOL.35 NO.1 文章编号:2095—3747f2014)01一o031—03 浅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现状和对策 姜丽莉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党群工作部,山东摘青岛266071) 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新的形势与挑战。本文全面分 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的新特点,面临的新挑战,审视了当前高等学校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网络 载体建设、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等几大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 策。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优势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从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思 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往往采取说教和灌输的方 式,而这样的方式常常使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反 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能适得其反。而网络 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可能随时发生转换, 大学生不再仅仅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也是整个 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参与讨 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一种轻松、自由和平等的 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使用网络最 普遍的人群——大学生,网络已经融入了他们生 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 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渠道。如何利用大学生日益离 不开的“网络”开展有效的教育,如何将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环境中,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更容易消除抵触情 绪,产生思想的认同,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搬 到了更开放更广阔的网络空间,突破了传统思想 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在发生效力的时间上得到极大的延伸,在 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覆盖面和影响力成倍 提升。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 的变化,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 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1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为 丰富和生动的教育内容 网络信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1.2网络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平台,获取信 而且网络使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充分的交融和利 用,从而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巨大而 生动的资源库。 其次,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教 育方式和手段的革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 收稿日期:2014—02—28 息、交流信息都比较自由,这也给敌对势力带来了 可乘之机,使他们对大学生进行反动思想和文化 的渗透变得更加“轻而易举”。网络上充斥的一些 作者简介:薹两莉(1979一 ).女。助理研究员 ・31・ 2014年第1期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VOL.35 NO.1 虚假的、色情的、暴力的、反动的内容,无疑会给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带了一些 思想上的冲击。 网络是一个覆盖面广、传播力巨大的媒体,不 良言论和思想通过网络传播,会使其影响力成倍 扩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恰当、不及时,不仅会 造成恶劣的影响,更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这些都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 挑战。 2 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引发越 来越多的高校的关注。我们认真审视当前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发现当前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正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2.1部分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 部分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程度不够。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 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方式上,花大力气在“灌输式”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 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 2.2部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和形式依然单一 网络是一种富有感染力、更加形象生动的传 播工具。它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融为 一体,让大学生可以直观、全面地获取信息,满足 了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网络的交互 性特点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加自由地与教育者之间 展开对话和交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 性、更有的放矢。而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发 挥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他们使用网络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还是过于单一。很多仅 仅是把书本的内容搬到了网络上,内容刻板、单 一,完全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思想 政治教育网站的关注度不高。同时,教育方式还 停留在单向灌输上,没有真正实现双向交流和互 动,教育的参与程度不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 效不佳。 2.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相对滞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网络对大学生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网络 ・32・ 平台的建设。部分高校在加强网络建设的过程 中,忽视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内容单 一,缺乏师生互动渠道,不能很好地满足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同时,新兴的网络载体不断 涌现,像qq、微信、飞信、微博、博客等,在大学生中 被广泛使用,影响力巨大,部分高校常常忽视了对 这些新兴的网络载体的运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平台,从而制约了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迈进。 3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几点对策 3.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对大学 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引 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树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认识, 积极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新变化;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研究网络 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熟 悉和掌握大学生网上行为和心理特点,更有的放 矢的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 培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现代网络技术, 提升运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 识和技能。 3.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 3.2.1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网站,要突出 网站的吸引力和亲和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 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 乐于接受的形式开设,善于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 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成为传播正能量、引 导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 育网站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 独特作用。 3.2.2要建设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如校园论 坛、在线交流等。教师可以与学生就他们普遍关 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对他们关心 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也可以倾听学生成长中的 烦恼,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打开“心 结”,走出困惑。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将架起师生之 间的沟通之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 思想动态,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引导大学生健康 成长。 2014年第1期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VOL.35 NO.1 3.2.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更不能 步推进网络传播行为规范化、有益化、法制化。对 忽视qq、微信、微博、博客、飞信等在大学生中最流 学校而言,要建立健全学校网络监管的相关规章 行的新兴网络载体的作用,这些载体使信息传播 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学院网络媒体信息的监 和交流更便捷快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管,有效防御、过滤和监控不良和有害信息。同 带来了更有效而便利的方式。要建立针对不同大 时,要建立必要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对于网络上 学生群体的qq群、qq空间、微信交流群、特色微 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潮要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 博、博客等,搭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 疏导和纠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型网络平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师生 通过各种方式,努力遏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思 的互动交流中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 潮的传播,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 3.3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 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建设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高等学校必须适应新形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 势,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转变 便利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认识到网络上充斥的大 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媒体的优 量虚假、色情甚至是反动的思想和言论,可能给大 势,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才能不断推进 很容易使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面临政治立场的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发展。 丧失、人生价值的迷失、价值观的偏离等问题。因 此,加强网络监管,防止虚假、反动言论和思想的 参考文献: 蔓延和传播,提高大学生对虚假、有害信息的甄别 [1]宋博.浅议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能力,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 艰巨任务。 [2]蒋君毅,姚金凤.新时期高校构建学生网络思 网络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 想教育机制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量的有机配合,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要从完善立 2011,(12). 法、遏制不良信息等方面加强对网站的管理,进一 On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JIANG Li—li (Department of the CCP and the Masses Affairs,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 Qingdao266071,China) Abstract:At the era of Internet,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new conditions and chaHenges in universities ideo— 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this paper,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university is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O as to offer th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Keywords: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uperiority;status;countermeasures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