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1.(1.5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

2.(1.5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3.(1.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 B.溶解NaCl固体

C.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B.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柠檬汁的pH 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

5.(1.5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6.(1.5分)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7.(1.5分)“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8.(1.5分)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

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

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

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9.(1.5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容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10.(1.5分)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

11.(8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X的物质类别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观点描述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若X为MgO,则Y为H2O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 (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实验方案

将铁片浸入 (填化学式)溶液中

实验现象

铁片表明析出 固体

12.(8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I.气体制备

(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

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2)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为

→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II.NaHCO3制备

物质

NaHCO3 NH4Cl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溶解度/g(20℃)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

13.(9分)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上从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提炼金属.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I.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下列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选填字母). A.Fe(OH)3 B.生铁 C.不锈钢

(2)铁钉生锈,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如图1是探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生锈的实验,其中铁锈蚀最快的是 (选填字母). II.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 (3)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 Fe2O3+C

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

理充分反应,如图2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1.(1.5分)(2017•深圳)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故选项正确;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选项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故选项错误;

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3O;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1.5分)(2017•深圳)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时吸热进行分析; B、根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根据用明矾净化水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可用于食品冷藏,故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C、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降,可达到净水的目的,故说法正确; D、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对水源、土壤的污染是有利于环境的做法,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1.5分)(2017•深圳)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 B.溶解NaCl固体

C.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正确方法分析.

【解答】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故实验操作错误; B、不能在量筒中配制NaCl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故实验操作错误;

C、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取样检测,不能将酚酞直接滴入试剂瓶,故实验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5分)(2017•深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B.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柠檬汁的pH 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判断水的组成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柠檬汁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溶液的特征、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1.5分)(2017•深圳)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碘的汉字名称偏旁是“石”字,所以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5分)(2017•深圳)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分析】A.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x+14+16×2=89,x=7. A.丙氨酸(C3HxO2N)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错误; B.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12:7,故错误;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x+14+16×2=89,x=7,故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1.5分)(2017•深圳)“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4CO2+N2,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化合物、一种单质,故错;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

C、由甲和丁中的微观构成可知,甲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丁属于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甲和丁中的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故错误;

D、由乙和丙的微粒的构成可知,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所以,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对. 故选:D.

【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8.(1.5分)(2017•深圳)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

除去CO中的CO2气体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

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分析】A、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是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水中的白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是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B、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C、NH4NO3、NaOH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D、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9.(1.5分)(2017•深圳)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容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乙物质有固体析出,甲物质没有共同析出,故B错误;

C、a2℃时,M点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故C正确; D、a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5分)(2017•深圳)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X的物质类别

金属 金属氧化物

观点描述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若X为MgO,则Y为H2O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100%=16.7%,故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D

A.A、 B.B、 C.C、 D.D、

盐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Cu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Mg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X为NaOH,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X为BaCl2,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

11.(8分)(2017•深圳)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 CaO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 CuO (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实验方案

将铁片浸入 CuSO4等 (填化学式)溶液中

实验现象

铁片表明析出 红色 固体

【分析】根据框图甲可以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因此甲是氧化钙;然后结合框图的反应完成相关问题的分析.

【解答】解:(1)甲可以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因此甲是氧化钙;故填:CaO;

(2)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3)反应②是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则丙为Fe,是氢气和氧化铁的反应;因此若丙为Cu,则乙为氧化铜;故填:CuO;

(5)要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可以利用铁和硫酸铜等铜的盐溶液反应产生红色的铜实验;故填:CuSO4等;红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解答本题要抓住有关物质的特有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关键特征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利用顺藤摸瓜顺推、逆推等方法进行物质的突破,然后解题.

12.(8分)(2017•深圳)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I.气体制备

(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C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2)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为 B

→ F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II.NaHCO3制备

物质

溶解度/g(20℃)

NaHCO3 NH4Cl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

2KCl+3O2↑ .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氮肥 .

【分析】(1)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相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越小,越容易从溶液中析出; (4)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氮肥.

【解答】解:(1)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以用C装置收集.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

(2)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碱石灰中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不能和氨气反应,并且能够吸收水蒸气,因此可以用F装置对氨气进行干燥;

实验室制备O2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时,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氯酸钾在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故填:B;F;2KClO32KCl+3O2↑.

(3)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是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故填: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氮肥. 故填:氮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9分)(2017•深圳)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上从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提炼金属.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I.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下列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A (选填字母). A.Fe(OH)3 B.生铁 C.不锈钢

(2)铁钉生锈,属于 化学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如图1是探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生锈的实验,其中铁锈蚀最快的是 B (选填字母). II.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 (3)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 .

(4)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 Fe2O3+C

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

理充分反应,如图2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1.1 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分析】(1)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入了某些金属或者非金属而具备金属性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应该是金属单质;

(2)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根据化学式求算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FeO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入了某些金属或者非金属而具备金属性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应该是金属单质.

A.Fe(OH)3 是含铁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不是合金; B.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合金;

C.不锈钢,是含有铬、镍以及含碳量为0.03%~2%的合金. 故选:A.

(2)铁钉生锈,铁锈是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不同于铁,所以该变化为化学变化.铁在接触空气和水以及盐的情况下生锈最快,故选:B. (3)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0%.

(4)由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21.1g=﹣20.0g=1.1g. 设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为x 2 Fe2O3+C

4FeO+CO2↑

288 44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A. (2)化学; B. (3)30%. (4) ①1.1. ②36.0%

×100%=36.0%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