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之凉州词1》导学案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六( )班 总课时: 学习小主人: 课题: 课型:自学展示课 分课时:第一课时 组名: 学习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孤城、何须、天涯。 2.整体感知诗意: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作者豁达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知识链接: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很多诗人都曾经以此为题。 2.边塞,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的甘肃、内蒙古一带。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当时许多诗人或从军边塞,参与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行,诗人常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知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却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千古绝唱——边塞诗。 【自主学习】 一、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交流作者资料。 二、读《凉州词》,理解下列词语。 万仞山:仞: ,万仞山形容 羌笛: 怨: 度: 何须: 玉门关: 三、思考:诗歌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读第一句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还有哪些诗也描写了这样的景象? 探究点二:读第二句诗,思考:“孤城”指哪座城?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探究点三:读三四两句,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及自己的体会。 探究点四: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说说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当堂检测】 一、读《凉州词》,完成下列习题。 1.《凉州词》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们还学过他的《 》,里面的千古名句是: 。 2.写出这首诗的大意: 3.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 的景象,后两句表现出诗人 的胸襟。 二、古诗擂台赛。 1.描写黄河的诗句: 2.反映战争的诗句: 【课后反思】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