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1072・枯床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第¨卷第¨期6月号 ・临床护理・ 肺心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东京医院急诊科(开封市47500])何艳玲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 者,常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肺动脉高压、呼吸肌疲 劳、心肌损害及酸碱平衡失调等,限制了洋地黄和利尿 剂的应用;且血液处于高粘滞及高凝状态,加重了肺微 循环障碍,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不易纠正。我院急诊 科于1 998年1月~200]年1月对42例肺心病合并急 冷 雪 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监测PaCO 的下降速度,一般不 宜超过1.33kPa/h.PaCo 的绝对值也应下降到缓解期 水平,吸^氧浓度为30 ~4O ,过高可致氧中毒和撤 机困难。如果使用PEEP(呼气末正压),可选用2~ 5cmH2O 2.2.4密切观察并预防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如气胸、 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为预防呼吸道损伤,应注意送 性呼吸衰竭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词 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人气体的湿化和加温,湿化器内加无菌蒸馏水,温度控 制在32--35℃。对肺腰应性差的患者应用定压模式,如 用定容模式应采用小潮气量,一般不超过10mL/kg 在 通气过程中应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注意胸廓起伏幅 度,以及早发现气胸及时处理。如呼吸机出现持续高压 报警,除排除管道折叠和痰阻外,也应考虑是否为张力 性气胸。 2.3用药的护理:肝素能抑制凝血酶Ⅲ的活性,改善 肺心病的高凝状态,从而改善肺的微循环和缺氧性肺动 脉高压 ],并降低痰的粘滞性 ],有利于呼吸衰竭的纠 正。用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如有出 血应停用肝素 2 4原发病的护理 2.4.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并协助排痰(如气 管内给化痰药、超声雾化吸人、拍背等)。 2.4.2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注意吸氧用具、呼吸机 管道的消毒,并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灯照 射消毒空气1小时。正确采集痰标本进行痰细菌培养及 药敏试验,寻找敏感的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 I临床资料 I.I一般资料:42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肺 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I型呼衰2例,l型呼衰40 例;其中男25例,女1 7例;年龄60~89岁;病程7~ 3O年 同时合并心肌梗死l例,肺性脑病8例,消化道 出血3例。 I.2抢救方法:在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控 制感染、氧疗、扩支)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肝素 50rag加l^5 葡萄糖液250mL内静点,每日1次,连 用7日)。经以上治疗后呼吸功能无改善或呈进行性加 重者则给予机械通气。 1.3呼衰纠正时间:6~l0小时8例,1]~1 6小时l4 例,1 7~24小时9例,>24小时8例,3例无效死亡。 2护 理 2.I 吸氧:肺心病多造成Ⅱ型呼吸衰竭。由于二氧化 碳长期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刺激的反应减弱,呼 吸的正常进行只有靠缺氧机制的刺激来维持,因此对肺 心病合并的呼吸衰竭者应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以免动 脉氧分压升高过快而导致呼吸抑制。 2.2.机械通气的护理 2.2、I机械通气指标:有神志障碍,严重低氧血症,血 pH值下降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性升高。 2.2.2机械通道建立方式: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易 发生呼吸道阻塞者最好选用气管切开术,当选用气管插 管时首选鼻腔插管,因为此法更易为清醒患者所接受, 且不影响进食。 2.2.3由于此类患者存在长期二氧化碳潴留,机体已 2.5合并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护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 竭时,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和缺氧引起的冠脉痉 挛都是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本组有1例合并前壁心 梗。心梗可加重病情并诱发心源性休克,应积极去除促 发因素以预防心梗的发生,对合并心梗者更应加强护理 及病情观察。 参2张艳芳,橱庆福,张艳圃考文献 i 王僳国,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I999.I 76 小剂量肝素在肺心病加重期应用.中国中西 适应高碳酸血 ,若通气量过太则会形成碱中毒。在 医急救杂志,2000,7(6):346~347 3陈鞭殊,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民卫生出版社,1998.I3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