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执教者:罗其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说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
能说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
1.孩子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学习了文言文,比如:《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
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看插图、组词、联系生活、对比白话文)(师顺势出示ppt)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我们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
(那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呢?<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就抛出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正确)
1.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请大家默读课文3遍,注意你预习时觉得难认的字多看几遍。
2.同桌交流刚才勾的字,同桌交流交流你觉得难认难写的字,以及你记住它的方法,再把课文大声读3遍。
3.谁能读一读这篇课文?(相机指导“诸”和“竞”)
4.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王戎)
5.“戎”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6.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书空
7.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世说新语》
(二)再读课文(流利地朗读)
1.自读划停顿
我们都知道,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停顿,才能把文言文读得美美的。这篇文言文应该怎样划停顿呢?请大家自己边读课文边用铅笔划出停顿!
2.ppt出示划的停顿,多种形式读课文
A.对照停顿,自读课文
请看黑板,你们跟老师划的一样吗?
自己读一读,待会儿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B.抽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
C.小组赛读
(此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过渡语:有个小妹妹,她特别喜欢听故事,可是她听不懂文言文,谁来用白话文给她讲
讲这个故事,好吗?
你们真是乐于助人!
(三)借助注释,读懂内容
1.师生共学“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注意“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和取之”)
来看这句话。 用白话文应该怎么说呢?
<注意引导、追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选剩余的三句中自己喜欢的那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ppt出示课文剩下的3句话)
这3句又应该怎么说呢?
请从这3句话中选出你喜欢的那句,用白话文说一说吧
3.抽个别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选的那句话(此过程教师注意评价)
你选的是哪句话?那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
过渡语:智慧女神似乎随时都在你们身边。
(四)同桌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同桌之间讲故事。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同桌互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用白话文讲,也可以用文言文讲)。
2.抽个别生上台讲这个故事。(1-2人)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注意师生共评)
3.小组练习演故事(教师巡视时注意提示可以是白话文或文言文表演)
你们讲得真好!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就更厉害了!现在,小组内演起来吧!
4.小组展示(角色自定,旁白可以是老师、同学,注意师生共评)
哪个小组敢来演一演?
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六)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1.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了吧?
(抽生回答)
2.那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抽生回答)
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推理。)[注意追问原因]
(七)师生归纳简要复述故事的方法
其实呀,大家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复述故事,刚刚我们在讲故事,演故事时都注意了什么呀?(抽生说,师相机板书)
三、结课。
你们的思维很活跃!
老师希望大家下来后也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并把这些复述故事的方法应用到本单元剩余的课文,以及课外的历史人物故事阅读中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