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健康网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执教者:罗其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说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

能说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

1.孩子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学习了文言文,比如:《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

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看插图、组词、联系生活、对比白话文)(师顺势出示ppt)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我们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

(那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呢?<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就抛出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正确)

1.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请大家默读课文3遍,注意你预习时觉得难认的字多看几遍。

2.同桌交流刚才勾的字,同桌交流交流你觉得难认难写的字,以及你记住它的方法,再把课文大声读3遍。

3.谁能读一读这篇课文?(相机指导“诸”和“竞”)

4.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王戎)

5.“戎”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6.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书空

7.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世说新语》

(二)再读课文(流利地朗读)

1.自读划停顿

我们都知道,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停顿,才能把文言文读得美美的。这篇文言文应该怎样划停顿呢?请大家自己边读课文边用铅笔划出停顿!

2.ppt出示划的停顿,多种形式读课文

A.对照停顿,自读课文

请看黑板,你们跟老师划的一样吗?

自己读一读,待会儿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B.抽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

C.小组赛读

(此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过渡语:有个小妹妹,她特别喜欢听故事,可是她听不懂文言文,谁来用白话文给她讲

讲这个故事,好吗?

你们真是乐于助人!

(三)借助注释,读懂内容

1.师生共学“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注意“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和取之”)

来看这句话。 用白话文应该怎么说呢?

<注意引导、追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选剩余的三句中自己喜欢的那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ppt出示课文剩下的3句话)

这3句又应该怎么说呢?

请从这3句话中选出你喜欢的那句,用白话文说一说吧

3.抽个别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选的那句话(此过程教师注意评价)

你选的是哪句话?那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

过渡语:智慧女神似乎随时都在你们身边。

(四)同桌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同桌之间讲故事。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同桌互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用白话文讲,也可以用文言文讲)。

2.抽个别生上台讲这个故事。(1-2人)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注意师生共评)

3.小组练习演故事(教师巡视时注意提示可以是白话文或文言文表演)

你们讲得真好!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就更厉害了!现在,小组内演起来吧!

4.小组展示(角色自定,旁白可以是老师、同学,注意师生共评)

哪个小组敢来演一演?

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六)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1.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了吧?

(抽生回答)

2.那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抽生回答)

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推理。)[注意追问原因]

(七)师生归纳简要复述故事的方法

其实呀,大家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复述故事,刚刚我们在讲故事,演故事时都注意了什么呀?(抽生说,师相机板书)

三、结课。

你们的思维很活跃!

老师希望大家下来后也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并把这些复述故事的方法应用到本单元剩余的课文,以及课外的历史人物故事阅读中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