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究
网络的应用已经延伸至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成为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渠道。 然而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党和政府及时提出 了要正确利用互联网,抢占网络阵地,努力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 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现状,提出举措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网
当今时代,互联网麵酿网络已渗透 人际矛盾。
络时代大学生思聊
◊城大想学商学政院张琼
治教育时效性探究
人们经济、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给人类的 社会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2017年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 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而网民中人数最多的 是大学生群体。网络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学习、 生活、人际交往乃至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多变 化,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麵,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增 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摆在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麵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雜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广 泛覆盖及对学生的广泛影响,对上网学生进行 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学受 教育的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主体,也 有客体。它的主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动 者和实施者,客体则是接受者,客体与主_ 对应,是主体的实施对象。
2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2.1学生对网络过度依赖
如今大学顿互联网的纖已经到了非常 严重的程度。看新闻謝网络,査阅信息謝 网络,搜索资料通过网络,读书、写文章通过 网络,选课、与老师交流通过网络,求职找工 作也通过网络,购物、点餐,甚至于交朋友, 谈恋爱縦网上进行。大家在享受网络为生活 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却形成了对网络的过度 依赖。有的学生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花费 于网络,为雌误了宝贵的青春和学业。
2.2网络造成人际关系冷漠
网络是通过拼音打字等方式进行人机对 话,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它没 有表倩,没有语调,无法麟,舰法表现肢 体语言,更无法体会到现实中丰富的情感。因 此,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 与现实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造成现实生 活中人际交往的障碍。与此同时,他们忽视了 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因素,这就造成与同学交流 过少,人际关系淡化,乃至由于交流不畅引发
2.3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
网络汇总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同时也 充斥着大量不积极、不鏡的信息。人们在长 期受到这些负能量的熏陶后,价值观和兴趣爱 好、追求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在不 能准确甄别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极易因不良文 化而使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甚至扭曲。
本文对500名山东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年级涉及大一到大四,其中男生200 名,女生300名,除却13份无效问卷,回收有 效问卷487份。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上的西方 价值观对自身有影响比例达到12%,认为网络 上的色情、暴力及血腥场面对自身影响比例高 达15%, “网络流行语”对自身影响比例最高,达到35%。
2.4手机“低头族,’危害不容忽视_
时代的紙糊的进步,手机已然
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随身装备。除了传统的打 电话外,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黻越多的 学生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观电影,逛商城 等等。放眼校园,手机已经走进校园的毎个角 落。教室里,小路上,宿舍中,随处可见带着 耳机,手持手机低头把玩的学生。由此,我们 ^^^部分学生称之为“校园麟族”。戏擴 的称谓,“低头族”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1)
损害视力。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会
让久盯的眼部肌肉疲劳,导致视力模糊,进而 引发或加剧青少年学生的近视,严重者还会导 致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2) 伤害颈椎。长期的低头会使颈部的 压力激增,而且头低的幅度越大,颈椎的承重 就越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颈部肌肉僵硬、 酸痛,血管也受到挤压,从而引起颈椎病的发 生。
(3)
影响学习和休息。随着网络的覆盖
和普及,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各种软件。有 的学生上课甚至都在玩游戏或者聊天。微信的 广泛应用,也使得刷朋友圈和评论成了很多学 生每天的“必修课”;有的学生玩至深夜甚至 通宵达旦。这样大脑得不到休息,势必会影响 正常的学习和睡眠,导致精神萎靡,学业下 降。
学术研讨
3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时代冲击着社会生活,尤其是爱追逐时尚与科技的大 学生,在享受到了高科技所带来的各种福利的同时,又由此衍 生出来种种问题,也使得对学生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革新迫 在眉睫。
3.1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 严峻挑战。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网上大量西方价值观、良莠 不齐的各种信息,很容易使得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价值观尚 未定型的大学生受到冲击和影响。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建设,提 升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迫在眉睫。
3.2拓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互动的形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单一枯燥
131
人们在社会中过怎样的生活,就会受到怎样的教育。过正面的 生活,就会受到正面的教育,反之亦然。随着网络的迅速普 及,当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各种暴 力、黄色、欺诈等信息充斥着网络,网络不健康因素逐步增 多,社会环境的净化和教育也刻不容缓。而且整个社会,整个 人生都是一个大的教育范畴,社会教育可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 的不足,还可以在学制和课程等方面弥补国民教育制度的不 足,同时人终其一生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即终身学习和终 身教育。③学校教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学校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同时 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 以学校的功能既包含教书,也包含育人,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00全过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通学生从入学到 主题会议、报告等多种途径,配以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大学
加强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毕业,从课堂到课下,从教室到宿舍的整个过程。通过座谈、
的讲授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生广为使用的网络端为载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和
(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互联 广度,丰富教育的工作形式。网为平台,以立德树人为前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和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号、Q
Q
4结语
网络的高速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 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培养,更新思维和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开拓新途径,不断摸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开创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曾长秋,薄明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问题意识走向理
宣传平台、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
用、易于接受的网络平台多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3育人方式多样化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系统推 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这段话 便是对“系统育人”的阐述。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 科研工作相结合,让教育融于课堂、教室乃至宿舍之中,实行 全员育人、全方位及全过程育人,便成为未来教育的努力方向
论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〇〇6(11)与目标。[2] 李德才,李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
〇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〇11 (8)(1) 全员育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不但包括辅导员、班
[3] 陈民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主任、学工干部,还包括党政领导、所有任课老师包括其他岗
DG.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位管理人员等)都要参与育人。各岗位教职员工找准自己在教
[4] 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 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在从学习到生活的各个
版社,2009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参与此中,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学
[5] 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生,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
[6] 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 高,起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作用。
社,2002(2) 全方位育人。①家庭教育。父母是学生的启蒙导师,
[7] 全方位助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EB/OL].http://theory.gtnw.
家庭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
Cn/2017—10/14/content_26506976.htm
际沟通交往能力,随机应变的社会适应力,这些良好的心理素
本文为2017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网
养,都是家庭教育培养而成。②社会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研究”(课题编号:17AJY011)成
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果。
“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他的核心观点之一是生活决定教育。
(上接68页)生,充分实现高校思政教育 力量的融合,不断提升平台的全方位功能 打造和内涵提升,更好的实现高校育人功 能延伸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吟.试析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 学报,2017(10):785-788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 本文为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
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专项)“新 社,2007:6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运营研
究-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共青团微信公 [3] 耿风.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大
众平台为例”(领目编号pdjhb0694 )的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〇〇.黄河水利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5-87研究成果之一。
[4] 薛玲.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影响及路径研究〇〇.河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18(1):77-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