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历史练习题

来源:华佗健康网
 别类题试 题 答: 号 座准 不 上 : 名以 姓 线 封 密 :级 班崂山八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学科阶段性诊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广 C 、杨坚 D、李渊 2.下列说法与隋文帝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 A.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南北 B.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C.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3.下列各项中,反映隋朝高超的建筑水平的是( ) A. 紫禁城 B.莫高窟 C.赵州桥 D.大明宫含元殿 4.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都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③都兴建重大工程④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A. ①②③④B.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 5.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 唐高祖 D. 唐玄宗 6.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谁吗?(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7.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B.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C.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D.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8.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下列工具中,唐朝时创造的有(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④筒车 ⑤翻车 A.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 10.唐玄宗时期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宰相是( ) A房玄龄 B.张玄素 C.杜如晦 D.姚崇 11.形容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 ) A.武则天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12.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画圣----阎立本 B.书圣----王羲之 C.医圣----张仲景D.诗圣----杜甫 14.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这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A.吐蕃 B.南诏 C.回纥 D.突厥 15.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1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苦„„”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代高僧的电视剧片尾主题曲,请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 ) A.鉴真东渡日本 B.张骞出使西域C.玄奘西游天竺 D.甘英出使大秦 17.他历时15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书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18.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马可•波罗行记》 B.《资治通鉴》C.《大唐西域记》 D.《史记》 19.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B.泸定桥 C.玉带桥D.卢沟桥 20.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千金方》B.《道德经》C.《神农本草经》D.《金刚经》 21.“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称赞的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 1 -

22.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玄秘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 力劲健”。如果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米芾 23.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的人是( ) A.阎立本B.吴道子C.展子虔 D.颜真卿 24.今年的“五一”假期,开发区十中初一的小明同学跟随父母到甘肃旅游,他在甘肃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25.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A.繁荣与开放 B.交往与冲突 C.分裂与融合 D.动荡与变革 2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 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7.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飞被秦桧陷害 B.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2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29.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C.宣政院 D.理藩院 3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纸币交子最早出现于( )A.安徽 B.山西 C.四川D.广东 选择题答题卡: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1.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______________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3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 _____瓷、邢窑的___________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_________________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生活在唐朝中期,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是其诗歌的代表作。 34.960年,后周大将 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后来定都 (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5.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 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 2 - 三、材料分析题(共30分) 36、 材料一: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材料二的“渠”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评价者对此“渠”持什么态度?它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分) 37、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1分) (2)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哪个朝代?这种选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3)武则天在位时期是怎样完善此制度的?(1分) (4)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3分) 38、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 3 - (1)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分)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3分)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39、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大运河的最南端,我们现在称之为杭州)。战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点燃炭火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战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之后被分到B郡担任一个官职。张三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套景德镇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A地指的是哪?(1分)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座城市?C地是指哪里?(2分)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1分),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谁?(1分)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最重要的两个科目是什么吗?(2分) (5)上述材料中有多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至少找出2处,在文章中用______划出来。)(2分)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