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设计与钻进轨迹的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东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ABSTRACTNowadays.witlItherising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anddevelopmentofTrenchlessTechnologybeenwidelyusedinainchina,Technology(HDD)hasvarietyofundergroundpipelineslayedincities.Accordinglytheneedfortrackmeasurementisingreatdemand.ThereforetheemphasisofthisdissertationisputontheorientationdetectedsystemareanddrillingtrailofHDD.Themaincontentsofthisdissertationasfollows:onl、nemethodsintheoryandwayofmeasuringaiguilleposewerestudied.Basedanalyzingthesensorexistence.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accelerometerwasusedtomeasurethepitchandrolloftheaiguille.Besides,andpowersupplytheprincipleofazimuthmoduleofmeasurementbyelectromagneticwavesisdiscussed.2、BatteryvoltageWasmeasuredwiththemanagementCanmanagepowersupplymoduleautomaticallyincludingcharginganddischarging,batteries’voltageandquantitymeasuring,andestablishsthebasisforrealizingintelligenceofthepowersupplyfurtherandincreasingworkingtimesofsonde.BQ26220.111echip3、OnanalyzingtheaRenuationcharacterofelectromagneticwaveunderground,thetransmittingchipXEl209waschosentodesignwirelesstransmittingmodule.n坨suitableRFantennawasdesignedespecially,andwirelesscommunicationultralowfrequencyundergroundcanletruetriumphantly.4、Withtheestablishmentofglobalandlocalthree.dimensionalreferencesystems,geometicparametersthatexpressthespatialpositionofanypointofaborepathwithrespecttoareferencesystemweredefined.Then.themaincontentofdrillingtrailwereexpressed.Witlltheapplicationoftheoptimaldesignmethod.themethodofsearchingtheoptimaldrllingtrailandmathematicsonmodelswerepresented.tothedevelopedHDDsystemsensorsonde,alotofexperimentshadbeendoneverifythemethodsabove.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verylowfrequencysignalownedBasedverystrongabilityofpenetratingtransmitioncommendablysondeinthecountry。underground,whichsolvedthekeyproblemofwirelesssensorandwassignifiedinsupplyingthegapinthedesigningofKeywords:HDDAiguillePoseBQ26220XEl209DrillingTrailOptimumDesignⅡ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丝耄盘二日期;盟:!:!!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研究生签名:』啦导师签名:/刍∑丛扛日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在各种地下工程建设中非开挖技术悄然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非开挖施工技术(TrenchlessNo.Dig)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的技术手段,在不开挖地表的条件下探测、检查、修复、更换和铺设各种地下公用设施的施Technologyor工新技术【H】,即将传统的“挖槽铺管与修复”的施工方式改为“钻孔铺管与修复”。非开挖技术不仅能完成开挖施工无法进行的地下管线工程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把对周围环境、交通、居民的生活影响减少到较小,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非开挖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项管道施工新技术,是地下管线施工的一项技术革命。为了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和发展,1986年在伦敦成立了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enchlessTechnology,ISTT),我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lT)正式成立于1998年,同年签约加盟ISTT,使我国成为26个国际会员国之一。IsTT协会的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组织交流非开挖技术,包括地下管线的铺设、修复和置换。非开挖技术自正式进入工程施工市场至今,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内,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技术前景,同益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视和提倡,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美国克林顿在1994财政年度批准的为期七年、投资2.5亿美元的“先进的钻探和掘进技术国家计划(NADET—NationalprogramforExcavationAdvancedDrillingandTechnologies)”就把此项技术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业发展规划中,以增强美国在该领域内的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优势。此外,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学、德国波鸿大学等高等院校及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继设立了非开挖技术专业和相应的研究机构,以培养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说目前非开挖技术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一项政府支持、社会提倡、企业参与的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我国的非开挖定向钻进铺管技术起步较晚,对非开挖技术设备的研制开发还未形成较大规模,二十世纪90年代初非开挖技术刚刚引进国内,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企业及政府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地下管线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非开挖定向钻进铺管技术才引起各界的重视,特别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闹市区,开挖所带来的影响及干扰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非开挖定向钻进铺管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而使得这一技术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和地方行业协会的建立,各地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政策引导,使得这一技术得到迅速的普及推广,非挖施工企业以几何倍数急剧膨胀,仅以上海地区来说,99年仅有一家企业引进一台非开挖定向钻机,由于市场意识及社会环境等的原因,至02年只在很小范围内完成了几段非开挖工程,自02年开始,随着非开挖技术在上海信息港建设中的使用和推广,仅仅在五年的时间内,上海现有的专业从事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技术的企业已达100多家,各类定向钻进铺管设备200多台套。上海市区内的主要交通路段及过河的地下管线铺设已基本实现非开挖,非开挖工程在市区内地下管线施工的约占有量已达到整个管线铺设量的10%,随着非开挖定向钻进铺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非开挖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垄塑查兰堡:!:兰竺堡塞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万千米的地下管线需要新建,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而发达国家现有各类地下管线的总长约2000万千米,为更新、修复这些地下管线,每年还需投资300-350亿美元。我国每年需铺设的管线长度上水管5000千米,下水管3000千米,电讯管线26000千米,此外还有30000千米的管道急需更新和修复(尚未计天然气管道和煤气管道)。日本每年施工下水管道17000千米,其中10%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北美现有水平定向钻进(HDD)钻机达1700台,用于施工各类管线。未来20年美国估算为更换旧管道(主要是污水管道)就要花费1万亿美元,现已有15万千米管道用胀管法修复,可再用100年。我国香港地区计划在未来20年内每年用5亿港元进行修缮和更换管道。其它国家都有类似情况存在15】。由于定向钻进日益成熟的技术和突出的优点,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如今不仅应用在非开挖管线铺设领域,而且可用于地矿、冶金、石油、井下煤矿、通信工程等领域[6-g],用来实现地下的地质勘探及资源开采,还可用于其它一些特殊的地下场合。在军事领域,定向钻进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实现复杂条件下军用管线的铺设,而且可以实现地下危险区域的勘探、信息采集等工作,如穿越繁忙高速公路或河流的军用光缆的铺设,地下核试验后的坑道区域的土壤数据的自动采集,等等。目前定向钻进是实现上述意图的最优方法。城市管线目趋复杂,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铺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还没有成熟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条例,对复杂地下条件的多变情况,尚存在技术上的不足和弱点。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进行地下钻进时,其安全隐患危险程度较开挖作业大,如坍塌、进水、强电泄漏等。而且一旦作业失败,重新施工的成本更大,风险较高。所以,钻进轨迹的监控是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以及贸易壁垒的解禁,非开挖施工设备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国外先进产品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大型非开挖设备,如水平定向钻进设备、隧道掘进机等主要产品依赖进口,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一方面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国内非开挖设备行业的发展,若跟不上国际发展的潮流,不能踏准国际市场的节拍,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可能;另一方面国内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遭遇到强大的技术壁垒,只通过引进并不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必须通过自主开发才可能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资格。本课题在这样个背景下,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着重研究了水平定向钻进系统中传感器探头的设计及水平定向钻进轨迹的最优化问题,并实现这两方面的突破。在跟踪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改变国外产品一通天下的局面,对我国非开挖技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国产高性能的导向系统研制成功,不但可以填补国内空白,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典型的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地下传感器发射探头、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和远端监视设备(地面随钻显示仪)。而地下传感器发射探头是整个导向仪设计的关键。地下传感器发射探头完成钻孔倾角、工具面向角、电池电压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测量的数据经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后送到发射电路和发射线圈,编码信号被调制在载波上通过线圈向地表发射电磁波信号。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在地面上接收发送的电磁波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对探头进行定位、定深,并将地下探头发送来的角度等各项参数2第一荦绪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出来,远端监视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数据并显示,使钻具信息在远端就可观察到,保证施钻人员顺利操作【91。导向测试与控制是现代非开挖工程的核心技术。由国外少数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系列专用于非开挖工程的测控仪器(如无线导向钻进仪、有线导向钻进仪、螺旋钻控向仪、微型隧道可控向装置等)是最近十几年来非开挖技术水平提高、非开挖工程量显著增加的关键所在。国外的一些专门生产导向仪的公司,他们生产的导向设备基本垄断了定向钻进市场。著名产品入美国的DCI(DigitalControlIne.)生产的DidiTrakMark、Eclipse系列;美国雷迪(Radiodetection)的RD385、DrillTraek系列,这两个公司占领了世界的大多数市场,这些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实现系列化,产品性能较好,测量精度高,测量深度范围大,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我国近lO年来非开挖设备的国产化速度显著加快,比如杭州海博地基公司与中地大(武汉)联合,已成功研制出新型的导向钻进无线导航仪原理机,部分测试参数如深度、钻具面角、俯仰角的测试精度已基本满足实用要求。2003年夏季,中铁12局第7工程处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技术协作下,在湖南酩阳火电厂灰坝采用带无线导向探测的“钻顶结合”的非开挖施工工艺,成功实现了四口集水辐射井『自J的水平导流管对穿,铺管最深达32m。水平定/导向钻机的研发成绩也十分突出,目前生产水平定向钻机的厂家除了深圳钻通、北京土行孙、河北廊坊勘探技术研究所、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冶金等公司外,还有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市政工程院、浙江大学等也在研发定向钻机,这对提高非开挖设备性价比,促进我国非开挖事业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l州。但总体来说,国内钻机普遍系统配置低,技术含量少、品种单一缺少创新和知识产权【l”。我国的导向设备研究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已进入市场的导向设备全部进口,而且价格昂贵,以雷迪公司的产品为例,其研制的DfillTraek非开挖定向钻进导向仪售价20万元,而且维修不方便。集中国内优势企业力量,研发过江河与长距离穿越工程的大型设备是一个尖端方向。而微小型和可拆卸性好的轻型非开挖设备更是国内市场看好的研发趋势,因为许多工程的场地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城市拥挤的街巷、陡峭边坡和隐蔽的竖井等。另外除定/导向钻机和微型隧道机以外,其他非开挖工法设备(如气动矛、夯管锤、控向螺旋机、管道修复机、管道更换机等)的国产化进程需要加快,数量需要增多。1.2.2水平定向钻进轨迹设计的发展状况水平钻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钻进设备的自动控制,目前这一趋势除了表现在自动锢锚、自动换杆、自动钻进、自动回拖外,还表现在智能规划钻进轨迹,美国威猛公司推出了AtlasBorePlanner钻进规划软件,该软件实现钻进整个过程的可视化。在钻进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远程显示器把实际钻进轨迹的测量数据下载到软件进行处理和绘图,通过与实际轨迹与测量轨迹的对比,调整钻头的状态,达到控制的目的。安装最新的AtlasBorePlanner2.4Pro软件可以下载DCI公司、McLanghlin公司和Radiodetection公司的三家公司生产的远程监视器测量的数据,是现在国外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主要的钻进System规划软软件。美国的DitchWitch公司也推出的一套规划软件TracManagementPlus与他本公司生产的Subsite导向仪配套使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水平定向钻进施工量的迅猛发展和大量施工设备的引进,美国十方国际公司在美国凯斯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了一套中文水平定向钻进规划软件。国内在水平轨迹研究方面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缓慢。直到2000年,蒋国盛等人对水平定向钻进轨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斜直线一曲线一水平直线一曲线一斜直线”钻东南大学硕i:学位论文进轨迹的一般设计公式,该公式虽然简单,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杨春等针对单个地下障碍物的情况给出了基本优化设计方法,2004年中南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也先后采用最优化理论进行了水平定向钻进轨迹的设计。欣慰的是国内已成功开发了部分非开挖专用设计软件,例如江苏十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地下水平定向钻进规划软件Drillsmat,以其界面友好,使用简单,运算速度快等优点受到用户好评:中国地质大学则在非开挖导向力学分析、导向轨迹三维模拟、铺管阻力计算、水平孔孔壁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些对现场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模型、公式和程序软件。1.3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主要优势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技术的诞生,导致了铺管领域的一次技术性革命,其主要优势如下【12,13l:1、不开挖路面,避免开挖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以及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的破坏和不良影响,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文明程度。2、不开挖施工,使得无法开挖(河流、建筑、重要交通干线)和不宜开挖(主干道、闹市区、古迹、重要场所)地段的铺管得以实施。3、定向钻进可以按最短的合理路径穿越河流、湖泊、铁路、公路、城市建筑物等,避免了管道绕行,施工效率高,节约材料消耗,降低施工费用,而传统的开挖施工是无法做到的。4、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技术可以高精度地控制地下管线的铺设方向、埋深,实现曲线钻进,并可使管线绕过地下障碍。5、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可比性相同的情况下,非开挖管线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低于开挖旅工,管径越大、埋深越大时越明显。1.4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针对国内水平定向钻进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而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遭遇到强大的技术壁垒的现状,自主地研发了一套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地下传感器探头,并对水平钻进轨迹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l、以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449为核心,设计并研制了能够完成倾角、工具面向角、温度和电池电压等参数的测量并进行无线发送的地下传感器探头样机一台;完成了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包括倾角测量、工具面向角测量、温度测量、电池电压测量和无线发送。2、研究了特定发射源电磁场在土壤中的衰减规律,选择适合地下传播的甚低频电磁波,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无线发射芯片,搭建了合适的外围电路,对无线发射中的天线进行了设计。3、深入研究了水平定向钻进系统中钻进轨迹的最优化问题。建立了水平定向钻进钻孔轨迹整体和局部空间坐标系,分析了表征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几何参数和其形状的描述方法,阐述了钻进轨迹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优化设计原理,提出了寻找最优的钻孔轨迹方程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学模型。4第一章绪论1.5论文的组织结构本文共分七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分析了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总体概述。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组成,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详细论述了系统中各个参数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完成了处理器模块、测量模块、无线发送模块等各模块的硬件设计。第四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软件设计,然后分别对各个模块的软件进行了设计,包括倾角和工具面向角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电池电压测量模块和无线发送模块。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的研究。建立了水平定向钻进钻孔轨迹整体和局部空间坐标系,根据优化设计原理,提出了寻找最优的钻孔轨迹方程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第六章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低功耗设计。介绍了系统设计时所采用的具体抗干扰措施及低功耗设计。第七章总结和展望。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下一步应该进行的研究工作。东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概述2.1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工作原理2.1.1定向钻进的工作原理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HDD)技术是利用水平定向钻机以可控钻孔轨迹的方式,在不同地层和深度进行钻进并通过定位仪导向抵达设计位置而铺设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I悼171。施工时,首先利用专门的定向钻机钻出一个小口径的导向孔,钻进过程中通过监测和控制手段使钻孔按设计轨迹延伸,并从另一端钻出地表,如图2—1所示。然后用扩孔钻头将钻孔扩大至所需的口径,最后将待铺设的管线回拖入孔内,如图2-2所示。图2.1HDD导向孔施工原理图图2.2HDD扩孔及管线回拖施工原理图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关键部分是导向孔钻进技术,它利用放置在钻头附近的探头发射信号,定向仪器可随时测量出钻头位置、深度、顶角、工具面向角等参数,与钻机配合及时调整方向,实现有目标的引导式钻进,即定向钻进。对于定向钻进来说,根据地层条件的不同,在松软地层中,一般选用的是一个弯接头和一带喷嘴的切削钻头组成,在硬岩或者卵砾石地层中,孑L底钻具由弯接头、泥浆马达、刮刀钻头和牙轮钻头或者会刚石钻头组成。泥浆马达(即螺杆钻)属于正排量容积式液压马达,其作用是将钻进泥浆的液压能转换为驱动钻头的机械能。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岩石(特别是可钻性比较差的基岩)中的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内外许6第二苹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概述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不断地尝试其它方法:比如采用弯接组合钻杆配合牙轮钻头以及采用螺杆钻等方法来解决基岩中的钻进和钻孔弯曲问题。长距离水平定向钻进时,钻杆柱和孔壁之间的摩擦阻力比较大,给施工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这时一般采用套洗钻进,即在钻杆柱外加一层套管,其前端的钻头由钻机驱动,进行套洗钻进。套洗钻头钻到离导向钻头25mm.80mm后,停止钻进,由导向钻杆钻进。这样,导向钻进和套洗钻交替进行,完成导向孔的施工。2.1.2传感器探头的造斜原理定向钻进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钻孔轨迹不要求必须为直线,可实现弯曲钻进。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根据实际要求绕过各种障碍物,如铁路、房屋、河流等,实现智能可控定向钻进。钻进系统的导向功能是通过斜面钻头来完成的,其导向原理如图2.3所示。图2.3HDD导向孔施工原理图当钻头一边旋转一边给进时,则钻出一个直孔,实现直线钻进;当钻头只给进而不窿转时,由于斜面钻头受到的阻力,钻空向斜面朝向的方向弯曲,这样,只要事先调整l子斜面方向,就可根据要求实现可控钻进。2.2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总体结构典型的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由地下传感器探头、地面手持式跟踪仪和远端监视设备(地面施钻显示仪)三部分组成,如图2-4所示。地下传感器探头负责检测钻孔的倾角、工具面向角、温度和电池电压四个参数的值,然后将测得的数据无线发送给地面手持式跟踪仪,由其显示并定位,最后远端监视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控制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运动方向。7东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图2.4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结构图2.2.1地下传感器探头地下传感器探头由处理器模块、测量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及电源模块四部分组成118】。测量模块负责完成钻孔倾角、工具面向角、温度和电池电压四个参数的测量,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探头的操作,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到的数据;无线发射模块负责将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发送到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电源模块为地下传感器探头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由于传感器探头在地下运动,因此电源模块一般采用两节五号电池供电。图2.5地下传感发射探头组成框图地下传感器探头通常是一个微型的嵌入式系统,它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弱,通过携带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要维持一定的工作时间(通常是8.10小时),发射功率就不可能做得很大,接收到的信号也就比较微弱,如何将实时数据从地下准确地发送给地面是地下传感器探头设计的关键。2.2.2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组成框图如图2-6所示。该单元一方面根据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及相位信息由MCU来进行定位与测深;另一方面由MCU对接收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最终获得各种角度、温度及电池电压等参数。钻头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及其它参数确定后,由地上高频无线发射模块将各种信息发送给远端监视器。该单元的核心是地下传感器探头的定位与测深技术。第二章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概述图2-6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组成框图定位显示画面如下图2.7所示,每个箭头分别代表向其它所指方向前进。当四个箭头同时出现时,表示此时地面手持式跟踪仪正在地下发射探头的正上方。-40。C图2.7定位画面i轨迹参数显示画面如图2-8所示,分别表示信号强弱、环境温度、电池电压、探头深度、倾角、方位角和工具面向角等参数。图2-8轨迹参数显示画面2.2.3远端监视器远端监视器组成框图【191如图2-9所示。该单元的作用是接收手持式定位跟踪仪所获查堕盔兰堡!:兰堡垒塞得的当前轨迹信息并直观显示,以供施钻人员控制钻机用。系统硬件设计具有低功耗以及地面高频无线通信可靠和稳定等特点。另外,液晶显示美观大方,应用非常广泛。图2-9远端监视器组成框图2.3水平定向钻进的关键技术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设计涉及到无线电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有非常多的关键技术有待发现和研究,下面仅列出部分关键技术。1、钻孔轨迹设计¨“副对于水平定向钻进系统而言,钻孔轨迹的设计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基础。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工程中,地下管线及设施越复杂,轨迹设计方案就可能越多。合理的钻孔轨迹设计不仅可以减小施工难度、加快进度,并且还能降低工程造价。轨迹设计是钻进的关键,有时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败。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钻孔轨迹包括设计钻孔轨迹、实际钻孔轨迹和与实际近似的绘制钻孔轨迹。其中,实际钻孔轨迹是指按设计钻孔轨迹控制施工时,钻具沿孔底破碎面中心移动时形成的点的实际几何轨迹。实际钻孔轨迹是十分复杂的,绝不可能与设计钻孔轨迹完全吻合。但在施工中应尽可能使实际钻孔轨迹与设计钻孔轨迹接近。由于实际钻孔轨迹是由无穷多个点连续组成,轨迹点空间位置的连续测定极为困难,因而实际钻孔轨迹是无法完整地绘制出来的,它仅具有抽象意义。实际绘制的实际轨迹是以施工中对钻孔轨迹的某些点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的数据为依据得到的。因为不可能对钻孔轨迹的每个点进行测量计算,所以绘制的钻孔轨迹仅与实际钻孔轨迹近似,但却具有实际意义。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中最核心的内容,地下传感器探头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无线发送给地面手持式定位跟踪仪,由于地下环境复杂以及大地对电磁波信号衰减严重,如何使信号正确的传输是本系统成败的关键,这也是本课题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穿透地层的通信属无线通信范畴,但与常见的电视、广播、手持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形式有所不同。在地面,信号的传播是以空气为通信媒质,它几乎没有损耗,信号频率可选取高频、超高频,因此,其辐射效率高,天线物理尺寸短,体积小。而穿透地层通信电磁波是在损耗较大的煤层和岩石层中传播,工作频率必须降到低频段(VLF)乃至甚低频段(ULF),才能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天线装置是无线通信的重要环节,正确地选择地下通信中的天线是保证无线通信的重要措施之一。3、定位与测深技术123,241定位测深技术是水平定向钻进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内容。运用定位与测深技术实时跟ln第二苹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概述踪钻头在地下的深度和位置分布,才能准确获取钻头轨迹,并与事先设计好的轨迹进行对比,出现偏差后,旌钻人员进行控制,纠正偏差。定位测深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螺线管天线发射的电磁场的分布特征,采用一个或多个天线对电磁场进行接收,判断结算出关于发射螺线管天线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国外定位测深的技术已比较成熟。早期的定位方法比较简单,如RD.385采用单线圈定位,施工人员要手持定位仪器,利用专业知识通过来回走动,去搜索发射天线的位置。DIC公司的MARKIII也需要施工人员根据信号的大小和正负提示去搜索发射天线的位置。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国外水平定向钻导向仪定位的智能化水平比较高。例如RD-386,在其面板上有四个箭头,当定位仪至于发射天线附近时,这四个箭头就会显示出发射天线在定位仪的什么方位上。DIC公司的最新产品MarkV,面板上有一个方块,用来指示发射天线的相对位置。国外导向仪在测深技术上距离不断增大,例如MarkV能可靠测量的最大深度是13.7m,RD.386配备长距离探棒,最大可测深度可达15m。这些产品都采用双频模式。在低频噪声比较大的场合使用较高频率进行定位测深;而当低频噪声不大的场合就使用衰减较小的西品工作,频率切换非常简单,大大提高了定位测深的可靠性。4、钻进规划软件[25,26]钻进规划软件可以使钻进路线的设计变得简单容易,同时大大提高了水平定向钻进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当用户了解了地下管线分布状况后,利用钻进规划软件对钻进工程预先选择一条最理想的路径,即通过输人用户要求的管线进出口位置、深度、钻杆的规格、新管允许的弯曲半径等信息,在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规划一些模拟的钻进路线。操作人员在屏幕上可直接地观察整个钻进过程,预先了解钻进的时间,每根钻杆的具体位置,以及超出钻杆弯曲限制的位置等。2.4本章小结本章首先简要说明了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造斜原理;然后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从整体上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系统的组成;最后介绍了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系统设计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东南大学硕{二学位论文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地下传感器探头以处理器MSP430F449为核心,由倾角测量模块、工具面向角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和电池电压测量模块测量各种参数,经处理器处理,通过发射芯片调制、放大,直接由天线发射。该单元的特点是体积小、低功耗、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探头整体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探头硬件结构框图3.1处理器模块设计3.1.1处理器的选择处理器模块是地下传感器探头的核心,所有的数据采集、任务调度、能量计算、无线发送将在这个模块的支持下完成,所以处理器的选择在探头设计中至关重要。地下传感器探头使用的处理器应该满足如下要求:(1)集成度尽量高。一般都选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作为传感器探头的处理器,或者选择集成程序存储器外形尽量小。处理器的尺寸往往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尺寸。(2)集静态存储器、ADC转换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处理器。选择这样的处理器,会使整个系统的处理器外围电路简单整洁,基本上不需要扩展任何额外的器件。(3)功耗低而且支持睡眠模式。处理器功耗主要由工作电压、运行时钟、内部逻辑复杂度以及制作工艺决定。工作电压越高、运行时钟越快,其功耗也越大。(4)运行速度要尽量快。这样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从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节省系统资源。但同时速度快的处理器功耗也大,所以在考察处理器运行速度时需要细致权衡。(5)要有足够的外部通用IO端口和通信接口。目前选择的处理器虽然集成度很高,但是仍然不可能包含传感器探头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处理器还必须和其他功能模块进行连接通信,如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或者扩展的外部存储器模块。另外,各种模块的能量控制电路也需要大量的IO端口来完成。根据以上要求,本课题中选用TI公司的一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控制器MSP430F449…“J,其具体特点如下:(1)低电压、超低功耗12第三章蝉F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MSP430F449单片机的电源电压屎用的是1.8~3.6V电压。因而可使其在1MHz的时钟条件下运行时,耗电电流(在归.1uA~400uA之间)因工作模式的不同而不同;具有16个中断源,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灵活方便:使用中断请求将CPU唤醒只需要6us,可以编制出实时性很强的源代码;可将CPU置于省电模式,以中断方式唤醒程序。f2)独特的时钟系统设计。在MSP430F449中有三个不同的系统时钟系统:基本时钟系统、锁频环(FLL+)时钟系统和DCO数字振荡器时钟系统。使用一个低速晶体振荡器(32.768knz)和高速晶体振荡器(4MHz),由系统时钟系统产生CPU和各功能所需的时钟。并且这些时钟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总体功耗的控制。f31强大的处理能力MSP430F449是16位的单片机,采用了精简指令集(RISO结构,具有丰富的寻址方式(7种源操作数寻址、4种目的操作数寻址)、简洁的27条内核指令以及大量的模拟指令;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内数据存储器都可参加多种运算;还有高效的查表处理指令;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在4MHz晶体驱动下指令周期为250ns。这些特点保证了可编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另外,一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传统的MCS51需要12个时钟周期),采用16位多功能硬件乘法器体系结构,大大增强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41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看门狗(WDT)、模拟比较器A、定时器A(Timer_A)、定时器B(TimerB)、串口0、串口1ⅢSART0、USARTl)、硬件乘法器、液晶驱动器、12位ADC、12C总线直接数据存取(DMA)、端口1~6(P1~P6)、基本定时器(BasicTimer)等的一些外围模块的不同组合。其中,看门狗可以使程序失控时迅速复位;模拟比较器进行模拟电压的比较,配合定时器,可设计出A/D转换器;16位定时器(TimerA和TimerB)具有捕获/比较功能,大量的捕获/比较寄存器,可用于事件计数、发生、PWM等;有的器件更具有可实现异步、同步及多址访问串行通信接口可方便的实现多机通信等应用;具有较多的I/O端口,最多达6x8条I/O口线:P0、P1、P2端口能够接收外部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中断输入;12位硬件A/D转换器有较高的转换速率,最高可达200kbps,能够满足大多数数据采集应用;能直接驱动液晶多达160段;实现两路的12位D/A转换;硬件12C串行总线接口实现存储器串行扩展;以及为了增加数据传输速度,而采用直接数据传输(DMA)模块。(5)系统工作稳定上电复位后,首先由DCOCLK启动CPU,保证程序正确的位置运行,保证晶体振荡器有足够的起振和稳定时间。然后软件可设置适当的寄存器的控制位来确定最后的系统时钟频率。如果晶体振荡器在用作CPU时钟MCLK时发生故障,DCO会自动启动,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如果程序跑飞,可用看门狗将其复位。(6)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MSP430F449是FLASH型器件,有JTAG调试接口,具备可擦写的FLASH存储器,且FLASH存储器多达60KB,RAM多达2KB,整个开发在同一个软件集成环境中进行。东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3.1.2MSP430F449最小系统的接口电路图3-2MSP430F449最小系统接口电路图在系统中,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的上电复位和系统在运行时用户的按键复位,复位电路可由简单的RC电路构成,也可使用其他的相对较复杂,但功能更完善的电路。在这旱采用简单的由电阻、电容、二极管构成的RC复位电路。经使用证明,其复位逻辑是可靠的。该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系统上屯对,通过电阻R10向电容C31充电,当C31两端的电压未达到高电平的门限电压时,RST端输出为低电平,系统处于复位状态当C3l两端的电压达到高电平的门限电压时,RST端输出为高电平,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用户按下按钮sl时,C31两端的电荷被放掉,RST端输出为低电平,系统进入复位状态,再重复以上的充电过程,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MSP430系列单片机时钟模块有高速晶体振荡器、低速晶体振荡器和数字控制振荡器DCO等3个时钟源。这是为了解决系统的快速处理数据要求和低功耗要求的矛盾,通过设计多个时钟源或为时钟设计各种不同工作模式,才能解决某些外围部件实时应用的时钟要求,如低频通信、定时器、计数器等。数字控制振荡器DCO已经集成在MSP430F449内部,在系统中只需设计高速晶体振荡器和低速晶体振荡器两部分路。3.2溯量模块电路设计传感器是实现测量与控制的首要环节,是测控系统的关键部件。选择传感器的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对传感器所有技术要求情况下,成本低廉,工作可靠和容易维修,即所谓性能价格比要大。其中,在选择传感器时,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其功能要求,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线性度:线性度又称非线性,是表征传感器输入一输出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作为工作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线性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度或非线性误差。(2)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增量之比。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就是拟合直线的斜率。(3)分辨力:分辨力是传感器在规定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有时用该值相对量程输入值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分辨率。(4)重复性:重复性是衡量传感器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的指标。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5)漂移:漂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自J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零点漂移或灵敏度漂移又可分为时间漂移(时漂)和温度漂移(温漂)。时漂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零点或灵敏度随着时间的缓慢变化;温漂为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或灵敏度漂移。本课题中需要监测的环境参量主要包括倾角、工具面向角、温度和电池电压,在本设计中倾角和工具面向角测量选用ADI公司生产的ADXL202,选用DALLAS公司的温度传感器DSl8820来检测探头工作区域的温度,电池电压测量选用TI公司生产的BQ26220,方位角的测量依靠接收线圈完成。3.2.I姿态参数的测量模块设计l、姿态参数的测量原理(1)钻头坐标系统及其姿态参数定义地下定向钻进中,实时姿态测量是保证地下钻具按照设定钻进轨迹运动的基础。地下钻进中钻具的姿态测量用方位角、倾角和工具面向角来表示。方位角是钻孔当Iji『点的切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它反映了水平面内钻具运动的方向。倾角是钻孔当前点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反映了钻具前进方向相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工具面向角为钻具的造斜方向与某一参考方向间的夹角,它反映了下一步钻进的造斜方向,工具面向角通常采用时钟盘面上的刻度来表示。我们在传感器探头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系北一东一地坐标系(即N.E.D)中,建立探头坐标系X.Y-Z,如图3.3所示。其中,X轴沿钻具轴线指向探头运动前向,Y轴位于探头横截平面内指向右方,Z轴在探头横截平面内指向下方。根据前述角度的定义,方位角为X轴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之间的夹角,图中用a表示。倾角为x轴与水平面问的夹角,图中用0表示。面向角为探头横截面内Z轴与6点钟方向的夹角(即Y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用币表示。角度的定义均参照右手规则,满足右手规则为正,反之为负。E适15≈√:图3.3参考坐标系统及姿态角度定义(2)姿态参数测量理论模型及解算姿态参数解算要在一定的坐标系下进行,我们按照图3.3的方式在N.E.D坐标系中建立探头坐标系X.Y-Z。根据导航学中的欧拉定理,载体在空间中的姿态可用载体坐标查堕盔兰堡!:兰垡丝苎系相对于地理坐标系有限次的转动来表示,每次转动的角度即为欧拉角,常用航向角、俯仰角和滚动角来表示。同样,地下定向钻进中,探头在空间的任一姿态也可用相对于地理坐标系的一系列旋转来表示,只不过旋转的角度被定义为方位角、倾角和面向角。这样,起始时地理坐标系于探头坐标系重合(N与X轴、E与Y轴、D与Z轴相对应),随后载体绕D轴旋转Ⅱ角,绕E轴旋转0角,绕N轴旋转母角,就得到探头当前的坐标系【juJ,如图3.4所示。叫X(N”)图3.4欧拉旋转变换次旋转相当于一次坐标变换,可以用相应的变换矩阵Ro(a),RE(O),Rs(币)来表示,它们具有如下的标准形式:嘶产涟:刻RE(毋产[。。03三。1COS:]毋产lIn曰iso0nls(3·1)J(3-2)口l蛐户『孟哪sin·妒。纠l00(3—3)1j这样,就得到地理坐标系到探头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P-N@)RE(e)RD(a),此矩阵由各转动角度和次序唯一地确定,如下式所示sin口COS口+COS口sin口sin口一sinOcosq,sinaCOS口COS口一sin口cos口cos口Sill口COS∞+RN(fa)RE(口)RD(口)。-sinq,cos口sinasincsinOsin口—COS8sin口sin.90sinScosaCOSOcos岱(3-4)倾角测量可以根据沿探头坐标系安装的三轴加速度计并结合重力场的特性来完成的。在地理坐标系中,重力场有非常简单的形式,它始终朝向D轴,大小为g(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而在其它轴向上的分量为零。如图3-5所示,设当前姿态下加速度计的输出为歌,gy,&。面向角以及方位角的测量可以根据沿探头坐标系安装的三轴磁强16釜三兰望!堡堡鲨堡苎塑竺堡垒生计并结合地磁场的特性来完成的。地球本身是一个带有N、S两个磁极的大球体,其表面的直流磁场大体上是比较均匀的,在地球表面的任意一点都可将磁场的强度分解为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在地理坐标系中,在北坐标轴为磁北的情况下,地磁场矢量可由图3·5来表示,其中D为磁倾角,表示地磁场与水平面的夹角,其大小视不同地点而异。\加://气碰场5’\图3·5地理坐标系中的重力场和地磁场设当前姿态下三轴磁强计的输出为Hx,H,,Hz,根据地理坐标系到钻头坐标系的巨gy]=Ru(·o)Rr(O)Ro(a)[91=[一ge詈os三‘p:c芗os0曰]e=州魄蠢专驴=一arctggYc,.s,(3·7)豳H,=R,Aq,)RAO)RD(a)豳Itgao(3-8)2盂历j面i巧i蒜面i忑瓦Hsin妒+秘,COS爷弘一[丽g(Hy罴Y赫I其中g=0孑干孺为重力场矢量。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任意姿态参数测量的理论l:+月:g,)+致(g:+g;)Jp奶(3-9)公式。2、倾角和和工具面向角测量电路的设计(1)ADXL202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原理17东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电容式微硅加速度传感器一般采用悬臂梁、固支梁或挠性轴结构,支撑一个当作电容动板电极的质量块。质量块与固定极板构成平板电容。加速度作用在质量块上,产生的力使质量块发生位移,导致电容极板『日J距发生变化,使电容大小改变,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量,就可以得到输入加速度的情况.131,32]。图3.6是电容式微硅加速度计结构示意图。由于电容与极板间距成反比,因此电容的变化与输入加速度是非线性关系,为了测量的简便性和易实现性,需要将其转化成线性关系,而只有在极板间距变化量远小于极板间距时,才可以近似成线性关系,这就大大限制了加速度的测量范围。为改良这一不利因素,采用再平衡力反馈技术,设立反馈电极,将输出电容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加载在反馈电极上,产生一个与加速度力矩相反方向的力矩,使质量块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此时加载的反馈电压与输入加速度成正比【33,34l,通过测试电压即可以得到加速度的情况。Csl=CszCsl<Csz图3-6加速度计传感器原理图图3.7加速度计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图3—7表示测量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它由1MHz方波振荡器、差动电容分压电路、跟随器、同步解调器、前置放大器、内部参考源、输出放大器和自检电路等组成。在加速度作用之下,中问极板向左或向右偏移,其输出的幅值随加速度增加而增大,其相位则决取于加速度的方向。此输出电压经跟随器和同步解调器后,变成模拟电压再送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此电压一方面通过3MQ隔离电阻反馈到跟随器的输入端,另一方面它将产生一个静电力驱使中间极板移向中间平衡位置。此回路的带宽可由外接解调电容的大小来决定,能足够快地响应加速度的变化,最高可达10kHz,可以保持敏感组件实际上不运动。由于采用静电力伺服闭环测量技术,其中心可动极板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原始中间位置。因此,中心可动极板与固定极板之间的间隙可以做得很小,这样不仅缩小了传感器的外形和重量,也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和频响特性【35,36J。电容式微硅加速度计精确的直流特性,使它特别适合于倾角的测量。它能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并由此确定倾斜度。如图3-6所示,加速度的敏感轴应与倾斜体的轴向一致,在水平状态下应平行地球表面。若加速度水平位置输出为vo,倾角为p时为vB,且1个g使用时加速度计输出为V。,则1fl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碗件设计%=%xsinflxlg+Vo即:(3-11),//=sin。[(%-vo)/Og×%)](3—12)与电容式单轴微硅加速度计相比,ADXL202有两个电容式单轴且两轴垂直,两轴再分别通过一级低通滤波,然后再经过占空比调制器,最终使输出环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脉宽占空比的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直接与微处理器接口相连接。此时,加速度值与脉宽占空比数字信号成线性关系,其计算公式如(3—13)所示.口:圣!圣二纽Ⅳlg(3-13)而垂直向下的加速度为lg,则倾角fl=sin。1【a/g】(3-14)面向角测量时,可在坐标系中将双轴加速度计平贴于与钻头垂直的平面上,与加速度成正比的方波可以直接送到处理器进行处理。将Tl、T2代入式(3·13),用微处理器分别测出加速度计的gx和gy,于是可以根据公式妒=一agct96yg。(3-15)计算出面向角Q。(2)倾角测量电路的设计本设计采用ADI公司生产的采用了双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测量倾角,利用ADXL202的X轴来完成,利用P1.0管脚的捕获功能完成Tl和T2的采集,然后根据公式(3.13)和(3.14)得出倾角。测量电路如图3·8所示。图3-8倾角的测量原理图(3)工具面向角测量电路设计本设计采用ADI公司生产的采用了双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测量工具面向角,利用P1.2和P2.0管脚的捕获功能,分别测量Tl和T2,然后利用公式(3-13)和(3—15)得出面向角,测量电路如图3-9所示。东南大学硕i:学位论文图3-9工具面向角的测量原理图(4)方位角的测量原理地下钻头的方位角测量是建立在对钻头的精确定位基础上的,如图所示(3—10),当接收螺线管在地下钻头的正上方并与之平行时,接收螺线管接收到的信号最大设为S。。,而当接收螺线管与正北方向平行时,接收螺线管接收到的信号为S。。xCOSOL。于是可以通过手持式接收仪在定位点上转动来测得最大值,然后通过后续处理测得方位角。图3.10方位角测量原理图3.2.2温度测量1、DSl8820温度传感器[37,381特性DSl88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种“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它采用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来发送或接收信息,用于读写和温度转换的电源可以从数据线本身获得,无需外部电源。每个DSl8820都有一个唯一的ROM序列号,所以可以将多个DSl8820同时连在一根单总线上,进行简单的多点分布应用,包括温度控制、工业系统、消费品、温度计或任何热感测系统。DSl8820测温范围为.55℃~+125℃,在.10℃~+85℃内的测温精度可达士o.5℃。用户可在9位~12位中自选测温分辨率。用户可自设定温度报警上下限,报警查找命令能够识别并自动定位温度越限的传感器。DSl8820系列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封装方式,以适合不同的场合使用,如图3.1l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GND:地DO:数据输入/输出引脚VDD:外部供电电源引脚NC:空脚20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图3.11DSl8820封装形式DSl8820内部结构如图3.12所示,有三个主要数字部件:64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64位ROM中存储DSl8820的全球唯一的序列码。暂存器中有2字节的温度寄存器以存储温度传感器的数字量输出。此外,暂存器提供了访问单字节的高低温限触发寄存器(TH、TD以及l字节配置寄存器的途径。用户通过自己设定配置寄存器,可以将DSl8820的分辨率设为9,10,1l或12位。图3.12DSl8820内部结构DSl8820的电源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寄生电源方式,一种是外部供电方式。当DSl8820工作在寄生电源方式下时,将从单总线上汲取能量,在信号处于高电平期问把能量存储在内部电容里,在信号线处于低电平期间消耗电容上的电能工作,直到高电平到来再给寄生电源(电容)充电。DSl8820也可以用外部3V~5.5V电源供电。本系统中,采用了外部电源供电的方式,如图3.13所示。图3.13DSl8820连接电路图2、DSl8820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DSl8820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测温分辨率可由用户从9,10,11和12中自由配置,对应的测温精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上电缺省值为12位。DSl8820温度传感器上电时为低功耗空闲状态,主机必须发出一个转换命令(44h)来开始测温和A/D转换,转换后,结果存在2字节的临时存储器内,然后DSl8820回到空闲状态。DSl8820输出的温度数据以摄氏度表示。温度数据存储2l东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在温度寄存器中,格式见图3.14,标志位表明温度的正负,若为正温度则S=0,若为负温度则S=l。LSBSSSSS262’24图3.14DSl8820温度寄存器格式当选择12位分辨率时,温度寄存器的所有位都是有效的;当选ll位分辨率时,0位未定义;当选10位分辨率时,0位和l位未定义:当选9位分辨率时,0位、l位和2位未定义。表3.3给出了分辨率为12位时的温度和数字输出之间的转换关系。表3-1温度/数字转换关系温度+125℃+85℃●+25.0625℃+10.125℃+0.5℃O℃-0.5℃.10.125℃-25.0625℃.55℃数字输出(二进制)00000lllllOl00000000010l010l000000000001100l000l00000000101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llll111l111l10001lllllll010l“10111l11100110llll11111100100l0000数字输出(十六进制)07Doh0550h019lh00A2h0008h0000hFFF8hFF5EhFE6FhFC90h上电复位时,温度寄存器初始温度为+85℃3、存储器结构DSl8820内部存储器映像及其上电缺省值如图3.15所示。存储器由一个高速暂存器(scratchpadmemory)、一个存储高低温限报警触发值TH和TL的非易失性EEPROM和配置寄存器组成。当没有使用DSl8820的自动报警功能时,TH和TL寄存器可以用作通用寄存器使用。EEP’ROMO:温/2A:限值或用户字节ll:温度下限值或用户自己22:配置寄存器然一一一中的存储值·上电后的劝始值取决于EEPROM图3—15DSl8820的存储器映像暂存器的第0字节和第1字节为只读属性,分别存储温度寄存器的低字节和高字节。通过第2字节和第3字节可以访问TH与TL寄存器。第4字节保存配置寄存器的内容。22第三荦地F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第5~7字节为保留字节,用户不能写入数据;读数时,这几个字节返回全l。暂存器的第8字节也为只读字节,其存储值为0~7字节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l。通过写暂存器命令(4Eh),可以将数据写入高速暂存器的第2、3、4字节;向DSl8820传送的数据要从第2字节的最低位开始。为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送,在写命令结束后,可以用读暂存器命令(BEh)将写入的数据读出,和希望被写入的数据进行比较。读暂存器时,数据以最低有效位在前的方式从第0字节开始通过单总线传送。主机向DSl8820发送复制暂存器命令(48h)即可将暂存器中的TH、TL与配置寄存器内容写入EEPROM中。掉电时,EEPROM中的数据保持不变;上电时,EEPROM中的数据被自动加载到高速暂存器的相应字节。也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重读EEPROM命令(aSh)将数据从EEPROM中重新读入暂存器。主机在重读指令发出后发出读时间隙,则DSl8820会返回重读状态标志:“0”—忙,“l”一完成。4、配置寄存器及分辨率设定高速暂存器的第4字节为配置寄存器,其结构如图3.16所示。图3.16DSl8820配置寄存器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此字节的R0与Rl位来改变DSl8820的分辨率(见表3.4)。除R1、R0外,其它位均为内部使用保留位,用户不得写入数据,读命令时均返回l。表3-2DSl8820温度分辨率设雹R100l1RoO1O1分辨率9位10位11位12位最大转换时间93.75ms187.5ms375ms750m5(tcoNv/8)(tcONVl4)(tcoNv/2)(tCONV)3.2.3电池电压测量l、BtQ26220电压测量模块的特性BQ26220芯片p9,401是先进的电池设备监控模块,它可精确地测量充电和放电电流,并支持所有管理电池的必要功能。BQ26220芯片和主控制器一起执行电池的管理功能,主控制器负责将:BQ26220的数据传送到终端用户电源管理系统中和接收相应的数据。这个模块提供64比特通用闲存,8比特的ROM,和32I:t特的RAM存储空间。这些非易失的存储空间能够保存电池的监控信息或关键的电池参数。BQ26220i采用TSSOP封==装,其14脚封装如图3.17所示。RBIVCCVssGPIoSRPSRNBAT}∞Q图3-17BQ26220的封装形式各引脚功能如下:RBI:备用寄存器信号输入端,当Vcc<V(嗽)时,这个引脚可以加一个存储电容或外部电压来支持内部RAM和寄存器。东南大学硕t:学位论文Vcc:电源输入Vss:地HDQ:单线HDQ串行接口,HDQ是一个单线串行通信接口,与主机实现双向输入输出通信。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是一个由HDQ串行接口控制的可编程的通用接口。SRP:电池充电、放电电流检测输入端(负)。SRN:电池充电、放电电流检测输入端(正)。BAT:电池电压检测信号输入端,这个端口用来检测和测量电池电压。2、BQ26220的结构原理和寄存器分布BQ26220的内部原理框图如图3.18所示。BQ26220可将所有计算得到的电池充电、放电、电池电压及电池电量等有关数据存储于RAM中,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管脚RBI上的电压来保持,而flash贝,tJ用来保存的用户数据,BQ26220的存储空间分配如表3.3所示。OPlOHDQ图3·18BQ26220结构框图表3-3BQ26220的内部寄存器HDQ地址0x78-0x7F0x73.0x770x720x71Ox700x6F0x6E0x6D0x6C0x6B0x6A0x690x680x670x660x65BATHBATL名称IDRoMBIT7BIT6BIT5BIT4Bn3BIT2BITIB1T08位制造商编程的ROM,从BATH和BATL可以获得止确的冈数保留B、,-SIGNBVoS3BVoS2BVoSlBVOSO电池电压(第8剑10位)电池电压(第0剑7位)Flash编程地址字节Flash编程数据字节放电计数寄存器高字节放电计数寄存器低字节充电计数寄存器高字节充电计数寄存器低字节口放电计数奇存器向子彳i白放电计数寄存器低字节放电定时计数寄存器高字节放电定时计数寄存器低字恬充电定时计数寄存器高字符充电定时计数寄存器低字爷F队FPDDCRHDCRLCCRHCCRLSCRHSCRLDTCHDTCLCTCHCTCL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掐j又的硬件设计0x640x630x62Ox6l0x600x40.Ox5FOx20.Ox3FOxOO.OxlFMODECLRGPIENRSVDS1IA,rRSVDSTCRSVDSTDCTCWOD2DTCWoDlSCRWODOCCRPoRDCRFCMDTEMPHTEMPLFlashFlashFlashFIasIl,控伟命令寄存器温度高字节(位0到位2,其它位保留)温度低字常32字霄flash的第2页32字节flash的第1页32字节flash的第0页3、电池电量测量电路设计BQ26220与MSP430F449之间的连接比较简单,主要通过HDQ接I=1与单片机连接,通过HDQ单片机可以访IhJBQ26220内部的各个寄存器,用来实现电池电压和电量的测量。本系统中,BQ26220与MSP430F449的连接如图3-19所示。图3.19电池电量测量电路图电池监控芯片BQ26220的HDQ端口接于MSP430处理器的P1.1端口,使用定时器来模拟HDQ单总线时序,实现数据传输功能。BAT管脚为电池电压检测输入端口,这个引脚被用于检测和测量电池的电压值,实现对电池电压的测量。3.3无线发射模块设计3.3.1无线发射频率的选择1、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特性[41,42】本系统使用螺线管发射天线,分析土壤中螺线管产生电磁场的特性是研究无线发射理论的基础,螺线管天线可以看成由载流小圆环组成,下面分析载流小圆环在土壤中的电磁场特性。当载流小圆环中通一交变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场将是交变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交变的磁场将产生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产生交变的磁场,磁场和电场相互转化,从而在小圆环的周围形成电磁波。如图3.20所示,小圆环中电流密度用Jo表示。假设土壤是均匀、线性、各向同性的,其电导率为o,介电系数为e,磁导率为“,且在天线附近没有其它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列出麦克斯韦方程组:东南人学硕上学位论文i、、、、弋jr。oI、!,,,,’,,一,’’’一一=i~一’、、、、、\、,,一f/,锄__--I--~、·7发射天线、j?、、~/图3.20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VxE=-g塑研V×Ⅳ聃鲁+厶V-D:口(3-16)V·日=0D=fEJ=dE其中,J是媒质中的传导电流函数,对VxH=J+aD/西+山两边取旋度,(Vx(VxⅣ)=v(v}日)一V2H),则有:V2日一肛等一掣詈=-Vx厶对于时谐场,用j∞代替a/at,于是上式变为V2日+(∞2,侣一jmtrg)H=一v×Jo(3-17)(3.18)引入磁矢位A,令H=VXA和利用洛仑兹条件,可推得4=肌筹咖其中后2=∞2馏一jmerg㈨,,当圆环K奴,可以将小圆环看作磁偶极子,设小圆环中通一电流I=Iosintnt,则半径为口的小圆环的磁偶极矩m=万口2厶,则由(3-19)可计算在球坐标系C2(r'0,m)中的表达式为何=警c。s目(了1rkj7"t2万)e.归,。(3.20)~J’‘”,峨=等s血口c吉+笋一等矿归c,圳,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也=0r3-22)设k=口一∥,,则口=(3—23)夕=将k=口一历代入式(3—20)、(3—21),则有露珥=笔}c。s口c专+等+等矿一e咿cs.z4,%:罂sin口(丢+粤+曼一生竺+2a#j)e-jare-#r(3-25)q耳rrrrr选取某一典型土壤参数“=o.999×4nxl0‘7H/m,o=0.01S/m,e=2×8.854×1002F/m。在式(3.24)和式(3.25)都有一项衰减因子e一,为了清楚地看出频率和磁场强度的关系,设r=10m,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横坐标是频率的对数对标,纵坐标是归一化值,如图3.21所示。图3.21磁场在某土壤里的衰减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大,电磁波的H分量衰减就越厉害。在这种发射和接收之间要通过土壤层,频率就不能选得太高,一般处于低频段,对a,B作一些处理,则有口:浮厩∥:厚雁(3·26)2、电磁波频率的选择【43I对式(3·20)、式(3—21)做一变形如下:东南』=学硕士学位论文耳=等c。s印+例e4珥=等sin"弦搿一e曲当Ikrl<<l时,lVd时1+jkr=-I,1+jkr-k2rZ≈l,e-Jh=l,则有(3.27)(3-28)珥=等c。s口(3—29)n0=等s枷(3-30)式(3.29)和式(3.30)与载流小圆环的静态场形式相近,只是I电流是交变的,因此可以看出,在满足Ikrl<<l的条件下,任何一点的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场源的电流瞬时对应,这就是磁准静态场的特征,在磁准静态场里,磁场局域主要地位,而电场较小,可以忽略电磁波的辐射作用。在发射探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产品设计时最大的深度,探头主要工作区域的土壤系数等各个因素,就可以大体估算探头需要的发射频率,例如以第一节土壤系数为例,本系统最大深度为15m,经计算可知√∞+r<<ri三i而了,所以、v<<354.025kHz,所以本系统可以取发射频率为36.86kHz的无线发射芯片XEl209。3.3.2XEl209的工作原理XEl209[441是一种发射频率为36.86kHz的甚低频低功耗CMOS无线发射芯片,该芯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峰值检测器、时钟生成器、服务模块和数字部分六个功能模块,接收器由前置放大器、降频转换器、通道滤波器、调制解调器和在输出端发送同步数据的位同步器组成,接收通道将一个2段的CPFSK调制信号转换成一个位流:发送器调制输入位流,其主要部分是在一个调制周期内产生一个数字信号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DigimlSynthesizer,DDS)和产生一个方波输出电流的功率放大器组成:峰值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当前通道是否有与载波频率相同的信号存在;时钟生成器由一个产生32.768kHz的晶振和一个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组成。服务模块为整个电路提供所需要电压和电流源。数字部分主要有通过3线接口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和通过配置寄存器确定操作模式两个功能。XEl209采用SOP20封装,如图3—22所示。焉吾l=罢呀图3.22XEl209封装形式28嚣砚裟量薹≯姒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l、芯片引脚功能其引脚功能如下:TEST..测试引脚VSS:数字地QIN:晶振引脚或外部时钟输入端VDDA:模拟电源输入端QOUT:晶振引脚IREF:外部电阻参考点VREF:外部电容参考点SUPTEST:测试引脚RE:接收使能端INA:RF输入信号INB:RF输入信号VSSPA:RF功率放大器地PAOUT:RF功率放大器输出VDD:数字电源输入端DCLK:接收数据时的时钟输出DAI:A:数据输入输出位流DE:3线通信数据使能端SD:3线通信数据输入SC:3线编程时钟输入2、甚低频发射芯片XEl209的性能特点XEl209用于甚低频无线数据通信,它有两段连续相位频移键控,调制的信号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偏移频率△fof.RFi。=f寸Af=-“1”fRR。=e-Af=-…0’芯片有四种操作模式:标准模式(M1)、峰值检测模式(M2)、发送模式(M3)和接收模式(M4)。工作模式由RE输入和一个位配置器决定。●发送模式由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是一个当当输入数据为1时256+13增加,为0时256—13增加的12位计数器,这样频率偏移公式:△厂:—13—x—NFxF—Mr(3.31)2“其中N是PLL的一个因数,FREF是一个参考时钟频率。例如当N=18,F肛F=32.768kHz时,偏移频率Af=1872Hz。功率放大器发送一个电流大小可以编程实现的方波电流,图3.23是在ISINK=110mA的情况下,信号的图形,发送模块没有采样和滤波实时处理输入数据,这就意味着数据速率不依赖于XEl209。嘟输出厂]厂]M电流二::厂—[:至F—[::1馏图3.23XEl209的输出示意图·在接收端,数据在DCLK的上升沿之后数据周期的20%蛰J60%之间有效,接收到的数据速率是1820bit/s,允许有O.2%的偏差。东南大学硕0学位论文60%ofl/DRD^TA吼。厂]厂]厂]广图3-24XEl209接收示意图3.3.3射频天线的设计射频天线需要考虑如下一些问题:天线形状、输出方向、天线长度、天线的材料【45却l。天线的形状有很多种,有杆状天线、环形天线和螺旋型天线。输出方向上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都有信号输出;而定向天线通常只在某些方向上有输出。对于地下传感器探头来说,因为地面定位跟踪仪需要实时地跟踪探头的位置并准确定位,所以本设计中选择全向天线。一般杆状天线、螺旋型天线和环形天线都可以在水平平面上实现全向收发,所以都可以考虑使用,只是在体积上有所区分。本设计中选择螺旋型天线,实物如图3.25所示。图3-25射频天线实物图发射螺线管中的铁氧体软磁材料式工作在比较大的电流条件下,因此要求材料具有较大的磁导率,较小的矫顽力,比较大的最大饱和磁通密度和尽量迪的损耗。能够在低频段使用的可选功率型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发射线圈包括磁芯和绕圈线组。在选定磁芯以后,就要进行线圈绕组的设计。线圈绕组的设计主要包括绕组的匝数、导线的直径和种类、绕制方式等。绕组的设计中很多参数要依靠经验,设计中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天线。带磁芯的螺线管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示的模型。Lo是带磁芯螺线管的电感量,c。为等效电容,‰是其直流电阻,r是其等效损耗电阻。电感量是表征一个电感元件将电流转换成磁通能力的量。电感L和该元件中磁芯的磁导率u之间的关系为:L∞N2风∥(3-32)式中N为线圈匝数,其比例因数与磁芯的尺寸有关。对于周长为L,截面积为A的极薄的高磁导率环形磁芯,有: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L=,‰Ⅳ2A/I(3.33)只有均匀闭路磁芯才能测出材料真实磁导率,因此也称环磁导率,如有限长度的棒形磁芯和不是同一种磁性材料组成的磁芯,所测的是有效磁导率,它与磁芯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且比环磁导率小,在极小的空气隙时,最多与环磁导率相等,在电工学理论中,对于棒形磁芯有近似公式:工:型笙垦丝丝,(3.34)其中N为线圈匝数S.是磁棒横截面积‰是起始相对磁导率l是磁棒的长度Ku是相对磁导率和起始相对磁导率的比值。K随着l/s.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起始磁导率的增大而减小。分布电容Co是用来描述绕组之间的分布电容与磁芯的等效电容之和。一般情况下,对于给定的磁芯上绕制线圈,线圈匝数越多,分布电容Co越大;相同匝数的粗导线绕制的线圈比细导线绕制的线圈分布电容要小。对于已经绕制好的带磁芯的螺线管在频率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分布电容Co变化范围不大,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恒值。直流电阻硒就是绕组在直流条件下测定的值。等效电阻r包括绕组的交流损耗,磁芯的各种损耗。天线的品质因数Q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存储能量和消耗能量之比,是反映无线性能的一个最主要参数。在本天线设计中,Q=wL/R,R是等效电阻,主要包括各种因数引起的损耗,在某个固定的频点处,要提高天线的Q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选择性能优良的磁芯,包括较高的磁导率,较低的损耗和一定大小的最大饱和磁通密度。(2)使用较粗的或多鼓较细的漆包线绕制线圈。(3)采用间绕的方法减小分布电容。3.3.4无线发射模块的电路设计XEl209连接如图3.26所示。P呈-量_豆-图3.26XEl209的连接电路图H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中L2为发射天线,SC、SD、DE为三线编程接口,本系统中配置输出电流为110mA,发射天线选择了30uH的螺线管天线。3.4电源模块作为一个系统的原动力,电源常常被认为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电源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到干扰的隔离与抑制。因此,应根据电路配置状况很好地解决电源供给问题。DC.DC变换器是信号拾取通道中的理想化固体电源,它们可以为信号拾取通道的各种模拟电路提供隔离电源,并可以将电路浮置起来而与其它地线无关。DC.DC变换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是隔离的,这样通过选用DC.DC变换器就切断了系统主电源与信号拾取通道电源间的干扰渠道,有效地实现了电源隔离。对于用电池供电的系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随着电池的使用,其储存的能量逐渐消耗,将产生电压不稳的问题,不但会引起系统工作不正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元器件的损坏。本系统中的电压要求是2.5V、3.3V和5V电压,而电池额定电压为3V,不能满足电压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DC.DC转换电路来完成电压的需求。为充分的利用电池电量,因此选用DC.DC电源转换芯片时,考虑DC.DC输入电压可以为尽量小的芯片,以便最大限度应用电池电量;鉴于的省电的思想,要保证在不需要转换的时候,关闭DC.DC转换电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因又此该转换芯片应有可控功能。图3.27电源电路连接电路图DC-DC电路图中选择的是MAXIM公司的MAX608芯片,MAX608是一个低功耗的升压转换芯片,在没有外部负载时,电流仅为85uA,另外一种典型的关闭模式还可以减少2uA的电流;其输入最低电压为1.8V,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池,输出电压为5V或者在3V-16.5V可调。它的贴片封装非常小,很适合应用于对体积有要求的场合。MAX608的重要引脚功能如下:丽历矿:允许或关闭DC.DC转换引脚,高电平时允许转换,低电平时关闭转换,但此时芯片提供的参考电压和输入低电压检测设备保持工作状态。OUT:转换电压输出端。提供各种器件工作电压,并判断电压是否达到预定值。FB:输出模式调整引脚,接地时输出固定的电压,用一个配置寄存器可以调整输出电压。REF:1.5V的参考电压输出可以为负载提供100uA的电流,通过0.1uF与地连接在关闭模式下将不起作用。AGND:模拟地。第三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硬件设计CS:电流敏感放大器的正极输入。不像传统的PFM转换器,MAX608通过一个敏感电阻来控制峰值电流,当面历万位为高时,MAX608进入关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偏置电路被关闭(包括参考端),VOUT降到VIN减去二极管压降(由于输入和输出之间接有一个二极管)。将否砀习F接她可以使芯片正常工作。SPXlll7为一个低功耗正向电压调节器,其可以用在一些高效率,小封装的低功耗设计中。这款器件非常适合便携式电脑及电池供电的应用。SPXlll7有很低的静态电流,在满负载时其低压差仅为1.IV。当输出电流减少时,静态电流随负载变化,并提高效率。SPxlll7可调节,以选择1.5V,1.8V,2.5V,2.85V,3.0V,3.3V及5V的输出电压。为了确保SPXlll7的稳定性,输出端至少需要一个2.2uF的钽/陶瓷电容或10uF铝电容。其值可以根据输出负载/温度范围的要求变动。ESR的值取决于用来保持稳定的电容类型。建议ESR选取0.5Q或更小的值。也可以选用一个更大的输出电容值(100uF)以增长负载瞬态响应。可以在GND引脚与地之间接一个电容增强纹波抑制比。如果CND引脚旁路,输出电容需要达到最大值。本系统中的XEl209需要在2.5V下工作,MSP430F449的IO输出为3.3V,因此必须进行电平转换。我们使用了TI公司生产的74LVCl64245双向电压转换芯片。这款芯片是一款高效,低功耗,适合2.5V,3.3V,5V三种不同电平双向转换。内部原理比较简单:以其中一路转换为例,如图3.28所示。图3-28电平转换内部原理图1A1和IBl分别为两种电平,IOE为芯片使能端,低电平有效,1DIR为选向端,当其为高电平时,左侧三态门选通,右侧不通,则方向为从左至右:反之,当1DIR为低电平时,方向为从右至左。这样就起到了电平双向转换的功能。3.5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传感器探头的参数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结合实际设计的硬件测量电路,通过这些电路的设计,能够使系统完成检测钻头的倾角、工具面向角、温度以及电池电压的测量。在分析电磁波在土壤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选择了甚低频无线发射芯片,完成了发射电路的设计,并对本系统使用的天线进行了设计。本章中使用了11公司MSP430F449单片机,该芯片有丰富的资源,更有非常低的功耗,能够使系统的体积非常小,因此非常适合用在手持设备和用电池供电的场合。通过MSP430F449的芯片的应用,我们可以触类旁通,了解MSP430系列单片机的性能特点,为其他手持设备的应用设计提供一个先例。东南大学硕{:学位论文第四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4.1软件设计思想和组成本文在进行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时,首先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1)程序承担的任务:任何一个程序的设计,都有其具体的应用场合和明确的工艺要求,程序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程序承担的任务;(2)程序的时序性:单片机是按时序运行的,所以程序设计要考虑到探头任务的执行顺序和时间要求;(3)程序的适应性:所谓适应性,就是要求设计出来的程序具有灵活性,主要考虑将来系统扩展时必要的修改,增加通用性;(4)程序的设计模式:程序的设计模式直接影响着程序的编制、纠错及测试的难易程度。本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个完整的程序分成若干个可以独立完成某些任务的功能模块,各模块又分为若干子模块,各子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受主程序模块的控制。使整个系统层次分明,逻辑清楚,便于程序的编制、调试、修改和查错。利用模块化技术。可以将错误局限在各个模块内部而不影响整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低功耗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进行程序设计时,把低功耗的设计方法考虑进去,在本次设计过程中,CPu平时处于低功耗模式,当有中断发生时,唤醒CPU进行中断处理,处理完成后又进入低功耗模式。当系统时钟发生器基本功能建立后,CPU内状态寄存器SR中的SCGl、SCG2、OSCO硐铂CPUOfF位是重要的低功耗控制位。这四个控制位可以由软件配置成6种工作模式:其中1种活动模式和5种低功耗模式。通过设置控制位MSP430可以从活动模式进入相应的低功耗模式,只要任意中断被响应,上述中断控制位就被压入堆栈保存,中断处理后,又可以恢复先前的工作方式。根据传感器探头所要实现的功能,软件组成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中断服务程序、参数采集程序和无线发射程序等组成。4.2主程序设计主程序主要是主控芯片初始化、系统时钟设置、中断设置等,平时MSP430处于LPM3低功耗模式。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1所示。图4-1主程序流程图第四章地下传感器探又的软件设计4.3中断服务程序在MSP430系列单片机软件设计中,采用中断方式是降低功耗的重要手段。由于平时传感器探头处于低功耗模式,当探头进行采集数据、无线发射等工作时,进入中断程序进行处理。当中断处理完成后,重新进入到低功耗模式。在本次设计中,中断服务程序包括倾角测量中断、工具面向角测量中断、温度测量中断、电池电压测量中断、无线发送中断等。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2所示。开外部中断≮竺:!多驯_I|币碡自≯>查\/I兰无线艇送叶1斯主读取发送数据主发送主FL^G=0卫FL^G=1皇中断返同b------图4-2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4.4倾角和工具面向角测量模块的程序设计本系统主控制器选用TI公司超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30F449。它内含两个定时器Timer-A和Timer-B。Timer-A可支持同时进行的多种时序控制、多个捕获/比较功能、多种输出波形,也可以是上述功能的组合。每个定时器有3个捕获/比较模块为实时处理提供了灵活的控制手段。每个模块都可以用于捕获事件发生时间或产生定时间隔。每发生一次捕获或一次定时『自J隔,捕获/比较模块寄存器将产生中断。每个捕获/比较模块可以独立编程,由比较或捕获外部信号来产生中断。外部信号可以是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或所有跳变。在双轴加速度计测倾角和面向角的实现中,我们利用了MSP430定时器的两个捕获/比较模块来实现对双轴加速度计的双脉宽输出的测量。具体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3,图4.4所示:东南大学硕{:学位论文倾角测量f程序入口’夺娼出倾角测量f程序图4.3倾角测量程序流程图图4-4面向角测量程序流程图4.5DSl8820接口模块程序设计DSISB20命令4.5.1系统中采用单总线器件DSl8820作为环境温度传感器。通过单总线端口访问DSl8820的过程如下:●初始化●ROM操作命令●存储器操作命令除ROM搜索指令[F0h]与报警搜索指令[Ech】外,其它指令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执行,其中任一步的丢失或操作顺序的改变,都无法使DSl8820正常工作。执行这两条ROM指令后,必须从初始化开始重新启动对DSl8820的操作过程。DSl8820的操作指令见表4.1。第四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表4-1ROM操作指令代码F0h33h55hDSl8820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代码44h4EhBEh功能搜索ROM,确定总线上的结点数以及所有节点的序列号读“位激光ROM代码匹配ROM,J【lj于辨识(或选中)某一特定的DSl8820进行操作跳过ROM,命令发出后系统将对所有DSl8820进行操作,通常用于启动所有DSl8820转换之前,或系统中仅有一个DSl8820时。报警搜索,主要用于鉴别和定位系统中温度报警节点功能启动DSl8820进行温度转换,命令执行后DSl8820保持等待状态写暂存器(TH、TL、配置寄存器)读暂存器CCh48h将暂存器的内容(Ti、TL、配置寄存器)复制到EEPROM中将存储在EEPROM中的内容重新读入到暂存器中读电源模式,将DSl8820的供电方式发送剑主机EChE8hB4h4.5.2单总线时序DSl8820采用严格的单总线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协议包括几种单总线信号类型:复位脉冲、存在脉冲、写O、写l、读0和读1。所有这些信号,除存在脉冲外,都是由主机发出的。由于单总线协议对时序要求较高,因此在编写接口模块程序时,要严格按照DSl8820所提供的时序标准进行操作。主机与DSl8820之间的任何通讯都需要以初始化开始,初始化包括一个由主机发出的复位脉冲和一个紧跟其后由从机发出的存在脉冲,其时序要求如图4.5所示。主机发蔫复位t冲主机描收存在奠冲图4.5单总线仞始化时序图单总线与DSl8820通过读写时间隙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每一时间隙完成一位数据的传输。1、写时间隙写时『自J隙有两种:写1时间隙和写0时『自J隙。所有时『日J隙必须至少持续601-ts,两个写周期间至少11.ts的恢复时间。时序如图4-6所示。37东南大学硕}学位论文图4.6单总线写时间隙2、读时间隙只有当主机发出读时间隙后,DSl8820才能向主机传送数据。所有读时间隙最少必须为601xs,两个读周期之间至少有lp.s的恢复时间。图4.7单总线读时间隙4.5.3软件设计本系统中只使用了一个DSl8820进行单节点温度测量,与多节点的情况相比,无需进行ROM匹配。而且未使用芯片提供的温度报警功能,因此操作流程更为简单,如图4.8所示。图4-8DSl8820接口模块流程图38第州章地下传感器探火的软件设计DSl8820的操作主要就是按照上面的介绍操作相应的ROM和RAM,主要包括单总线协议的实现和温度的读取两个程序。1、单总线协议的实现单总线协议主要包括总线复位、读写字节操作,下面给出具体程序:charDSl8820_Resett(void){charpresence;I_DQ;P10UT&;一DQ;P1DIR//设定管脚为输出方向//将DQ管脚拉低Delay_us(480);//延时480usP10UT|=DQ;//将DQ引脚拉高//延时60usDelay_us(60);P1DIR&=一DQ;//设置管脚为输入方向presence=(char)(PIIN&DQ);//读数据//延时25usDelay_us(25);return(presence);}charDSl8820_ReadByte(void){chari:charcharvalue=0;presence;for(i=8;i>0;i一){P1DIRI=DQ;//设定管脚为输出方向//将DQ管脚拉低//延时lusP10UT&~DQ;Delay_us(1);P10UT卜DQ;Delay_us(1);P1DIR&—DQ;//将DQ引脚拉高//延时lus//设置管脚为输入方向presence=(char)(P1IN&DQ);//读数据if(presence)value户0x80;Delay_us(60);>returnvalue;//延时60us,voidDSl8820_WriteByte(eharⅥm{chari:char{nBit;for(i=8;i>0;i一)P1DIRI-DQ;//设定管脚为输出方向∥将DQ管脚拉低nBit=val&0x01;//输出数据P10UT&~DQ;东南人学硕{:学位论文if(nBi0{PIOUTI=DQ;//将DQ引脚拉高}else{PIOUT&—DQ;>Delay_us(50);//j延时50usPIOUTFDQ;//将DQ引脚拉高val>>l;//将DQ管脚拉低}Delay_us(5);)//延时5us2、DSl8820温度数据的读取由前面分析知道,操作DSl8820的特定存储器就可以得到温度,下面给出具体程序:charRead_Temprature0{union(bytec[21;intx;)temp;DSl8820_Reset()//复位DSl8820_WriteByte(0xCC);//跳过ROMDS18820_WriteByte(0x44);//开始转换DSI8820_WriteByte(0xBE);//读暂存器temp.c[1】-DS18820—ReadByteO;//读取温度temp.c【2】=DSl8820_ReadByte0;returntemp.x;}4.6电池电压模块程序设计4.6.1HDQ单总线时序标准的串行通信(HDQ)时间分类如表4-2所示:第网章施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表4-2HDQ的时间分类参数T(B)T(BR)T(cvc.)最小值结束时间结束恢复时间主机位操作时间主机发送l主机发送0BQ26220响应时间BQ26220位操作开始时间BQ26220发送1BQ26220发送0190us40US190us32US100us190us190us5ns32us80us最大值TfHWI}T(}1w0)TfRsPslTtcvca)50US145us320m250吣T(‰t.DmIed)Tfnvl)T(rwo)50us145usBQ26220采用严格的单总线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工作时,主控制器必须向BQ26220的HDQ端口发送一个5ns或更长的脉冲作为一个开始标志,一个大于5ns或更长的干扰脉冲可能会引起向BQ26220中写入错误数据,所以在HDQ端要进行适当的抗干扰。HDQ总线在传输数据时,从最低位开始传输,每8位为一组,逐位进行传输。每一位的传输都是以下降沿开始,“0”和“l”是通过低电平保持时间的不同来区分的,如果经过时间T(HWl)后电平变为高电平,则代表“l”;如果经过时间T(HW0)后电平变为高电平,则代表“0”。图4.9所示为HDQ总线的“l”和“0”的表示。图4-9HDQ总线1和0的表示HDQ总线包括两个部分:Break及Break恢复和数据传输。在传输数据前,都需要Break总线。图4.10所示。图4-10HDQ总线的Break及Break恢复时序图从图4·lO可以看出,当电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并且低电平保持t(B)时间时为Break:然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并且高电平持续时间为t(BR)时,为Break恢复,在这以后HDQ总线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HDQ接口采用基于命令的传输协议,主机发送命令给BQ26220。该命令指示芯片将接收到的下一字节数据存放到由命令指定的寄存器中,或者将由命令指定的寄存器中内容在下一字节中输出。传输数据一般传输两个字节,4l东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个字节为命令字节,由7个地址位和1-1-读写位组成,读写位主要用来指示是读出数据还是写入数据;第2个字节为纯粹的数据字节。图4-9所示为HDQ总线数据传输的时序图,图中t(RSPS)为BQ26500响应单片机的时间。图4.11HDQ总线数据传输时序图4.6.2BQ26220命令主控制器和BQ26220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数据寄存器接15:1来实现的,寄存器设置可以分为以下部分:·一个标识ROM序列号●32位的RAM●64位的flash●18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制造商编程的标识RAM序列号位于0x7F和Ox78之间,可以通过电压的模数转换得到正确的参数:表4-3RAM字节分配字节76543210RAM地址0x7F0x7E0x7D0x7C0x7B0x7A0x790x78设备编号0x220x00随机的随机的随机的随机的随机的获得土E确的因数随机的主控制器可以直接读和修改32字节的RAM,这32个字节被在电池供电条件下非易失存储的32位flash保护,存储在RAM里的数据转移到flash,可以通过向flash命令寄存器(FcMD)写入命令将存储在flash的数据转移到RAM,当发生硬件复位时,flash的第0页数据转移到RAM。Flash的控制命令如表所示:表4-4BQ26220命令命令代码0xOF0x400x410x420x450x480xF6描述编程字节擦除flash的第0页擦除flash的第1页擦除flash的第2页将RAM第0页数据传送剑flash的第0页将flash第0页数据传送剑RAM的第0页关闭电源42第网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4.6.3HDQ协议的实现HDQ协议的实现主要包括时钟和端口管脚的初始化、Break的实现、数据读写操作等。使用P1.1管脚时除了将其作为普通I/O管脚使用之外,主要使用其定时器的功能,控制高、低电平的持续时间来模拟总线时序以及信号“0”和“1”的表示。软件部分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单片机和BQ26220之『耳J按照HDQ协议进行读写操作。总线Break之后,紧跟着发送的便是命令字节,先检测其读写控制位,判断要读出数据还是写入数据,然后根据命令字节中给出的地址发送数据到对应寄存器或接收BQ26220发送过来的相应寄存器内容。数据字节为8位逐位进行传输,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单片机发送的“1”和“O”的时序与BQ26220发送的“l”和“O”的时序在时间和周期上有所不同,对定时器编程设置相关时间和周期参数时参考表4.2。1、初始化设置初始化设置这部分代码主要完成时钟的初始化和端口管脚的初始化,下面为具体的程序代码。voidInit_CLK(void)unsignedimi;{BCSCTLI=0X00;//将寄存器内容清0,XT2振荡器开启,LFTXl工作在低频模式,ACLK的分频因子为ldo{IFGl&=--OFIFG;//清除OSCFault标志for(i=0x20;i>0;i++)}while((IFGl&OFIFG)==OFIFGlBCSCTL2=0x00;BcscTL2+=SELMl+DIVM2://MCLK的时钟源为TX2CLK,分频因子为4BCSCTL2+=SELS+DIVM2;//SMCLK的时钟源为TX2CLK,分频因子为4)voidHDQSetup(voimP1DIRP1SEL{l=BITl://P1.1为输出f=0x02;/,链择TA0功能)在初始化程序中,将SMCLK的频率设为2MHz,将P1.1管脚设置为TA0功能。2、BREAK的实现staticvoidBREAK的实现主要是按照图4.8的时序来实现,具体代码如下:HDQBreak(void),,设置Break的时间//复位OUTO,使能中断{1ACCR0=TAR+tBreak+2:TACCTL0=OUTMOD0+CCIE;BISISRMode=imDelay;//设置中断服务为延时模式SR(LPM3//设置Break的恢复时间TACCRO+=1h:TACCTL0=OUTMOD0+CCIE+OUT;//设置OUT0,使能中断43BIS查查查堂堡!:兰竺丝苎SR(LPM3bits);//进入低功耗模式)在上面的程序中,设置好Break的时间后就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进入低功耗状态;在低电平延时的时间后,设置Break的恢复时间,进入低功耗状态。3、数据的读写HDQ数据的读写按照图4.9来实现,下面是具体程序代码:staticvoidHDQB疵Write(unsignedcharData){xfer=Data;TACCTL0=OUTMODO://复位OUT0TACCRO可AR:Ticks-TACCRo-//位开始时间戳if(xfer&0x01)elseTACCR恫HWl:TACCR㈣HW0:∥设黄低电平时间//'…1//'…0TACCL0=OUTMOD_4+CCIE;//toggleOUT0,使能中断Bitent=8;//设置传输位数为8ISRMode=imWrite;//中断服务为写模式BISSR(LMP3黟进入的功耗模式_bits);}上述代码主要完成代码一位一位进行发送的处理,主要完成数据的读写。在获取电池参数的程序设计中,主要设计了三个函数:HDQWrite0,HDQRead0,和中断服务程序。如果需要测量电池电量、电压等参数,只需要调用HDQRead(unsignedcharAddr)函数就可以了,在调用的时候,需要转入相应的寄存器地址,寄存器的地址参考表3.3。4.7无线发射模块程序设计4.7.1XEl209的工作时序及寄存器配置XEl209通过3线接口SC、SD、DE进行编程,使能信号DE在SC的第8个下降沿置低(两者之间的最大时间延迟为100ns),从DE的上升沿开始SD会在SC的下降沿采样8个数据。要使数据正确采集,SD必须在SC下降沿前后5s保持稳定。SC厂]厂|厂]r]厂]r]厂]几厂s。-<≥E延X×≥E,@姬>DE厂—————————~图4.12XEl209的时序电路配置寄存器对应的各位如图4.1l所示。bit7blt6blt5bit4bit3bit2bltlbitO图4.13XEl209的配置寄存器第四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各个位的作用如表4-5所示。表4-5XEl209配置寄存器名称描述0FcTR关系l45.05l【HZ载波频率传输标志位36.86kHzModeMl(RE=0)ModeM2(RE=1)ModeM3(RE=O)ModeM4(RE=1)P0PlP2SENSTESTOSC参考表“峰值检测值测试标志晶振标志200uv500uv正常模式外部晶振测试模式内部晶振功率配置如表4.6所示。表4-6XEl209功率配置P2OO0OllPlOOllO0P001Ol0l功率放人电流1.8mA3.5mA7.5mA30mA60mA110mA模式配置如表4.7所示。表4.7XEl209工作模式配置TR(寄存器)O011RF(寄存器)0lO1模式MI沉睡模式M2载波检测模式M3发送模式M4接收模式4.7.2XEl209程序设计XEl209的程序设计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管脚模拟程序和数据发送程序组成。具体流程见图4—14所示:45东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开始0关fIj看门拘●系统时钟设置,韧始化0发送数据‘XEl209复位事进^ulP3低功耗模式图4-1XEl209程序流程图无线发射模块测试程序:1、初始化程序初始化程序主要对管脚进行初始化,设置相应的状态。具体程序如下:voidPort_Init(void){P2DIRP2DIRI=BITl;//设置SC为输出l=BIT3;//设置DE为输出P2DIR&=--BIT2;//设置SD为输入P2DIR&;~BIT4://设置DATA为输入P2DIR&='-BIT6;//设置RE为输入,2、管脚模拟初始化管脚模拟时序主要是对某个管脚产生高电平或低电平。具体代码如下:voidSC_HI(void){P20UTFBITl;return;)voidscLO(void){P20UT&=~BITl;return;)voidDE_HI(void){P20uTFBIT3;return;)voidDE_LO(void)}{P20UT&~BITl;return;voidRE_HI(void){P2IN户BIT6;return;)voidRE_LO(void)<P21N&一BIT6;第pq章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软件设计return;)3、数据发送程序数据发送程序具体程序如下:voidInit_XEl209(void){imi:RE_L00;dat=0x96;//使用内部晶振,载波频率为36.86kI-Iz,发送模式,功率大d"llOmADE_L00SC_L00Delay_us(100);DE_H10;//DE有效Delay_us(100);//寄存器读入数据for(i-1;i<8;i++){SC_H10;SD=dat&Ox01;Delay_us(100);dat>>=1:SCL00;Delay_m(100);}∥在第八个时钟周期SC、DE同时为下降沿SC_H10;SD=dat&Ox01;Delay_us(100);SC_L00;DE_工。O();—BIs—SR(LMP3_bits);//进入的功耗模式}初始化以后,只要有数据到来引发中断以后,芯片将发送数据,发送完数据以后,将0x00写入配置寄存器,即可完成芯片复位。4.8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本设计的系统软件,首先介绍了地下传感发射探头的软件总体设计,然后具体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并给出部分模块的具体测试程序。47东南大学硕I二学位论文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研究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是由若干空间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建立相应的钻孔轨迹空间坐标系是进行水平定向钻进轨迹设计的基础。同时,要进行钻进轨迹设计,还必须清楚理解表征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点、线、面和角之问的关系以及钻孔轨迹的描述方法。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工程中,地下管线及设施越复杂,轨迹设计方案就可能越多。合理的钻孔轨迹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减小施工难度、加快进度,并且还能降低工程造价。轨迹设计是钻进的关键,有时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败。过去的轨迹设计大多凭经验定性地进行优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优化指标,本文将对轨迹优化定量地加以描述。5.1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设计基础5.1.1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几何参数及相关术语任何钻孔都有一定的空间状态。即有空间位置,钻孔轴线在空间的位置称为钻孔轨迹143】。钻孔的轨迹可以用以下基本参数和有关术语进行表示:(1)钻孔轨迹:把岩士切削工具看作为质点,相对于规定观测系统描绘出的一条直线,换句话就是岩土工具在钻进过程中移动路线;(2)钻孔平面图:钻孔轨迹在水平面的投影;(3)顶角:钻孔轴线或钻孔轴线在给定点的切线与通过该点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4)方位角:钻孔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或钻孔轴线在给定点上的切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并规定按顺时针方向为正向。直线段方位角不变,而曲线方位角可能发生变化,垂直孔没有方位角;(5)孔深:钻孔轴线延伸的长度;(6)钻孔当前轴线:钻进时钻头当前方向线;(7)倾角:测点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钻孑L顶角的余角;(8)垂深:测点的垂直深度,以H表示。探测时锝到的垂深为测点到地表的铅垂距离,即整体坐标系中z轴方向坐标值,可在垂直剖面图上反映出来;(9)平移:测点的水平位移,以A表示,是指测点到入土点所在铅垂线的距离:(10)视平移:测点在垂直投影面上的水平位移,以F表示。显然,垂直投影面所在的位置不同,视平移也就不同。对于钻孑L轨迹来说,水平投影面只有一个,而垂直投影面则有无数个。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正在钻进的轨迹作垂直投影图时,都是将垂直投影图选在设计方图位线上。所以,视平移也可以定义为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线上的投影。测点的视平移与平移越接近,说明钻孑L轨迹方位控制得越好:(11)走向面:垂直于地平面且通过钻孔当前轴线的平面;(12)轨迹面:钻孔轴线与导向钻头掌面法线所构成的平面:(13)钻孔曲率或弯强:钻孔的弯曲程度一般用曲率施或弯强康示。弯强是弯曲强度的简称,也称“狗腿”严重度。单位钻身长度的顶角变化量称为项角弯强,单位孔身长度的方位角变化量称为方位角弯强,单位孔身长度的全角变化量称为全角弯强(当曲线段既有顶角变化又有方位角变化时,则产生全弯曲角,简称全角)。钻孔轴线各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孑L深称为钻孔的基本要素。根据测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可以计算出各测点的地理三维坐标值。第五章水甲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研究5.1.2钻孔孰迹空间坐标系的建立为了确定钻孔轨迹的空间位置,需要把钻孔轨迹置于某一空间坐标系中。如图5.1所示,A点为钻孔轨迹上任意一点,A1点为A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面I为钻孔走向面(垂直于地平面且通过钻孔当前轴线的平面),平面II为钻孔轨迹面(钻孔轴线与导向钻头掌面法线所构成的平面)。Y图5.1钻孔轨迹空间坐标系示意图首先建立地理坐标系O-NED,定义N轴和E轴分别指向北、东方向,D轴垂直向下指向地心。在钻孔轨迹设计时,往往选取原点。为钻孑L轨迹入土点,则当入土点和轨迹上其它点的地理三维坐标值确定后,钻孔轨迹的空间位置即确定。然后建立整体坐标系A—XYZ,定义x轴为钻孔当前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指向轨迹前进的方向,Y轴在水平面上与x轴垂直,z轴垂直向下指向地心,为右手坐标系。最后建立局部坐标系A-飘‘,定义E轴为钻孔当前轴线指向轨迹前进的方向,T1轴在轨迹面内垂直于E轴,‘轴为轨迹面的法线方向,同样为右手坐标系。三维空间坐标系的建立有助于钻孔轨迹的描述和测量。在绘制设计轨迹时,在地理坐标系下一旦确定入士点的三维坐标,轨迹上其它点的绝对坐标值和相对坐标值的确定就比较容易了。然而,在钻进过程中,为了按钻孔设计轨迹控制钻头走向以及绘制实际钻孔轨迹,直接在孔内测量钻孔轨迹上点的地理坐标值是极其困难的。所以通常在钻进中通过对钻进轨迹空间位置中的几个几何参数进行测量,然后再采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来得到实际钻孔轨迹上测点的地理三维坐标值。5.1.3钻进轨迹设计的内容钻孔轨迹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钻孔类型和钻孔轨迹形式。钻孔类型和钻孔轨迹形式取决于管线的性质、目的、材料和铺设要求,钻孔地质条件,施工单位的设备性能和施工手段,工人操作水平,现有地下管线的分布,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水域覆盖面积和深度,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2)确定造斜点。造斜点是指同一孔身中由直线段变为曲线段的起点。造斜点宣选择在较硬土层或中硬完整的岩层中的孔段,同时要使后续轨迹避开现有管线和地下障碍物。(3)确定曲线段的弯曲半径。49东雨人学硕上学位论文曲线段的弯曲半径取决于岩土层的造斜能力,造斜工具的造斜能力,或两者综合作用所能达到的弯曲强度。造斜强度越大,弯曲半径就越小,在一定弯曲角的情况下,曲线段的长度也越小,有利于节省造斜进尺。但是,弯曲强度太大,则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4)确定钻孔孔身轨迹参数。要确定的钻孔孔身轨迹参数包括各孔段的长度,各孔段起点和终点的顶角、方位角,各孔段起点和终点的垂直深度和水平位移。5.2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是20世纪30、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应用学科,它的设计原则是最优设计,设计手段是计算机和计算程序,设计方法是采用数学方法,它在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内广泛应用。实际应用表明,优化设计不仅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科学设计方法,使得在解决复杂条件的工程技术问题时,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找到尽可能完善的或者是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而且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优化设计可以节约材料成本7%qO%【49,埘。国外经验表明,采用优化设计,可使结构节约材料或造价10%,--50%[sll。与常规设计相比,优化设计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优化设计能使各种设计参数自动向最优的方向进行调整,直到找到一个尽可能完善的或者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常规设计虽然也希望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但都是凭借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进行的,它既不能保证设计参数一定能够向最优化的方向调整,同时也不能保证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案:(2)优化设计的手段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分析一个设计方案,并判断方案的优劣和是否可行。因此可以从大量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这是常规设计所不能比拟的。当然,优化设计也只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能够取得的最佳设计值,它有很大的目标性,故最优值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不同于数学上的极值,但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来表示。概括起来,优化设计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转变成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时要选取设计变量,列出目标函数,给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能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采用适当的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例如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者最优值问题。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这三者之间在设计空间(以变量为坐标轴所组成的实空间)的几何表示中构成了设计问题。5.2.1设计变量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选择并最终必须确定的各项独立参数称之为设计变量。在选择过程中它们充当变量,但这些变量一旦确定之后,则设计对象也就完全确定。优化设计是研究怎样合理地优化这些设计变量值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第五章水’F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研究X(I)二维设计问题图5-2设计变量所组成的坐标设计变量的数目称为优化设计的维数,如有n(n=l,2,...,n)个设计变量,则称为n维设计问题。只有两个设计变量的二维设计问题可用图5.2(a)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表示;有三个设计变量的三维设计问题可用图5.2(b)表示的空『自J坐标表示。在图5.2(a)中,当设计变量Xl,X2分别取不同值时,则可以得到坐标平面上不同的对应点,每一个点表示一种设计方案,如用向量表示这个点,即为二维向量:广1,1z=l:1l=防。五rL^2J(5-1)同样,图5.2(b)中的每一个设计方案可以用一个三维向量表示:z=l置|-kX:X,rkj在一般情况下,若有n个设计变量,则设计变量X可以表示成:XlX2●…‘陋](5.2)X=Xt=取1X。。X,。x翼(5-3)这种以n个独立变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向量空间是~个n维实空间,用Rn表示,如果其中任意两个向量又有内积运算,则称n维欧氏空间,用En表示。当向量X中的各个分量x,(i_l,2~.,n)都是实变量时,称为X决定了n维欧氏空间En中的一个点,并用符号空间”。设计空间中的某点k是由各设计变量所组成的向量x(k)所决定,而k点则决定了一种设计方案,如图5.3所示。X∈E“表示,在优化设计中由各设计变量的坐标轴所描述的这种空间就是所谓的“设计东南大学硕t学位论文图5.3在三维设计空间中设计方案的探索优化设计中所常采用的直接搜索法(或称直接探索法)就是在相邻的设计点间作一系列定向的设计改变(移动),点(k+1)的典型移动情况由下式给出:X(‘+1)=X‘+口(‘’S(‘’(5.4)向量S(。’决定移动的方向,标量Ⅱ(o’决定移动的步长。设计空间的维数又表征为设计自由度,设计的自由度越大,可供选择的方案也越多,设计越灵活,但优化难度也就越大,求解也越复杂。5.2.2目标函数在设计中,设计者总是希望所设计的产品或工程设施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性能指标1、最小的质量或者最短的距离。在优化设计中,可将所追求的设计目标(最优指标)用设计变量的函数形式表达出来。这一过程称为建立目标函数。即目标函数是设计中预期达到的目标,表达为各设计变量的函数表达式:,(x)=f(xl,z2,...,X。)(5·5)它代表设计的某项最重要的特征。目标函数是设计变量的标量函数,优化设计的过程就是设计变量取值的选取过程,也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最小值或者最大值)的过程。在优化设计中,可以有一个目标函数,称为单目标函数;也可以有多个目标函数,这种问题称为多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问题。对于多目标函数,可以将它们分别列出来:石(X)=石(Xl,X2,...,X。)以(x)=五(Xl,x2,...,X。)LCx)=以(_,x:,…,工。)也可以把几个设计目标综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综合的目标函数表达式,&p/(彳):妻,(x)0-7)q为优化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数目。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研究(a)(b)图5-4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多目标函数的某些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这就要求设计者正确处理单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曲线或者曲面表示。一个设计变量与一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际是二维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如图5-4(a)所示。当有两个设计变量时,目标函数与它们的关系是三维空间的一个曲面,如图5.4(b)所示。若有n个设计变量时,则目标函数与11个设计变量呈现(n+1)维空间的超越曲面关系。图5.5表示目标函数f(X)与两个设计变量Xl,X2所构成的关系曲面上的等值线(也称为等高线),它是由许多具有相等目标函数值的设计点所构成的平面曲线。当给目标函数以不同值时,可得到一系列的等值线,它们构成目标函数的等值线簇。在极值处目标函数的等值线聚成一点,并位于等值线簇的中心。当该中心为极小值时,则离开它越远目标函数值越大;当该中心为极大值时,则离开它越远目标函数值越小。当目标函数的变化范围一定时,等值线越疏说明目标函数值的变化与平缓。利用等值线的概念可用几何图像形象地表现出目标函数的变化规律。另外,在许多优化设计问题中,最优点周围往往是一族近似的共心椭圆族,而每一个近似椭圆是一条目标函数的等值线。这时,求最优点即是求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可归结为求其等值线同心椭圆族的中心。根据椭圆族中心的不同路径,存在着各种优化设计方法。对于三维问题,其等值函数是一个面,叫做等值面,对于n维设计问题则称为等值超越曲面。图5.5等值线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目标函数的梯度,它是目标函数f(x)对各个设计变量的偏导数所组成的列向量,并以符号“Vf(x)”表示,即东南入学硕}:学位论文Of(x)缸l可(x)Vf(x)=X2:[Of(x)Of(x)....业]7LxlX2Xn(5-8)JOf(x)矗若取距离L为目标函数时,其梯度则是:VL:【罢,罢,...,刍r(5-9)vxl%%梯度表示在其取值点处与该函数而相垂直的向量。线性函数表示一个平面,故线性函数的梯度处处相同(为常量)。在优化设计中,当以给定的步长改变设计(即移动)时,目标函数值在沿梯度的方向变化最快,这就使梯度向量获得了实用效用。5.2.3约束条件如前所述,目标函数取决于设计变量,而在很多实际问题中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或者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的。在优化设计中,这种对设计变量取值时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条件或者设计约束,简称约束。约束的形式,可能是对某个或某组设计变量的直接取值限制(例如,钻孔轨迹设计中曲线的曲率P为设计变量,则曲率值P应不大于其许用值构成直接限制),这种约束又称为显约束;也可能是对某个或者某组设计变量的间接限SJi(例如,若作为设计变量的结构应力同时又是某些设计变量(如截面积或者力)的函数对,则这些设计变量会间接地受到许用应力的限制),这种约束被称为隐约束。约束条件可以用数学不等式来表示。等式约束对设计变量的约束严格,起着降低设计自由度的作用。等式约束可能是显约束,也可能是隐约束,其形式为:吃(X)=0V2(1,2,…,p)(5-lO)在一般的工程设计中,不等式约束的形式为:吼(Ⅳ)≤0或者岛(x)≥0式中U2(1,2,…,m)u=(1,2,…,m)(5-11)(5一12)x--豸b;t变量,见式(5.3);r等式约束的数目;m一不等式约束的数目。在上述式中,风(x)=0,岛(x)≤0为设计变量的约束方程,即设计变量的允许变化范围。优化设计就是在设计变量允许范围内找出一组最优参数Ⅳ’=Ix;x;…J:】7,使得目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迸轨迹最优化设-t研究标函数f【)()达到最优设计值f(x+)。从理论上说,有一个等式约束就有从优化设计过程中消去一个设计变量的机会,或降低一个设计自由度(或问题维数)的机会。但消去过程中的代数方法有时会很复杂或难以实现,故并不能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不等式约束的概念对优化设计特别重要。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将设计约束分为边界约束和性态约束。边界约束又称为区域约束或辅助约束,用以限制某个设计变量(结构参数)的变化范围,或规定某组变量间的相对关系。例如,外形设计中的曲线形状的约束,曲线的变化是要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的。性态约束又称为性能约束,它主要是在优化设计中由于结构的某种性能要求而推导出来的一种约束条件,例如在定(导)向钻孔轨迹设计中,附近已经埋设的管线的限制等都可以构成性态约束方程。在设计空『白J中每一个约束条件都是以几何平面图5—6(”、(c),在二变量设计空间中则表现为线,如图5.6(a)所示的形式出现,并称为约束面(或约束线)。该面或线是等式约束方程或是不等式约束的极限情况(即等式部分g。(x产O)的几何图像。当设计变量是连续的,则约束面(或线)也是连续的。图5—6(b)表示三变量设计空问中的一个约束面;图5.6(e)表示三变量设计空间中有许多约束方程组和约束面。0‘b)三变量设计空阳】中的一十约束面0)三变量设计空问中的多个约束面图5-6设计空间中的约束面(约束线)对于等式约束来说,设计变量X所代表的设计点必须在式(5.10)所表示的面(或者线)上,这种约束又称为起作用约束或紧约束。对于不等式约束来说,其极限情况gu(x)=O所表示的几何面(线)将设计空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中的所有点均满足约束条件式(5.“)或者式(5.12),这部分的空间称为设计点的可行域,并以D表示,可行域中的点是设计变量可选取的,称为可行设计点或简称为可行点,如果最优点在可行域之内,则其所有的约束条件都是不起作用的约束。另一部分中的所有点均不满足约束条件,它就是设计的非可行域,该域中的点称为非可行点。如果设计点落在某个约束边界面(线)上,则称为边界点,边界点是允许极限设计方案。例如:在图5-6上画出了满足两项约束条件蜀(x)=砰+为2—16s0和g:(x)=2一x,s0的二维设计问题的可行域,它位于南=2的上面和圆x?+x;=16的圆弧ABc下面并包括线段Ac和圆弧ABc在内。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而Bk斫。、狲c/轳2,1l寸+雹=16\入/而7图5.7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对在二维变量设计空间中,不等式约束的可行域是各约束线所围成的平面,如果为三维以上的设计问题,则可行域为各约束面所包围的空间,优化设计过程,即寻找可行域的最优点或者最优设计方案的过程。与式(5·9)对目标函数梯度的定义类似,约束面梯度Vg。(X)是约束方程g。(x)对各设计变量的偏导数所组成的列向量,即取问:I掣….掣J‘(5-13)5.3轨迹设计最优化模型5.3.1钻孔轨迹设计的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的确定典型的非开挖定向钻孔轨迹的中心线是一条光滑的空间曲线,且与地下的障碍物的种类、形状和分布状况有关,对于不同的工程情况,其最优的钻孔轨迹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得到一种比较普遍性的钻孔优化设计方法,需要把钻孔轨迹和地下的障碍物作如下的简化假设,以便于钻孔轨迹的分析和计算:l、假定钻孔轨迹为一条平面曲线这个假定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实际工程施工中,对于具体的工程场地,一般情况下,钻孔的进、出口位置和管线铺设的控制深度是确定不变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孔主要是根据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上、下方面的调节。水平方向的偏移幅度一般比较小,多数情况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2)目Iji『定向钻进钻头的测量定位仪器一般只能比较准确地测出钻头的垂直深度,水平方向的误差比较大。因此,采用钻孔轨迹的三维设计的实际意义不大,把钻孔轨迹看作是一条在垂直平面内变化的平面曲线来进行处理不会引起太大的误差。2、钻孔轨迹为一条二阶导数连续的光滑曲线实际的钻孔轨迹为一条无限光滑的连续曲线,即v厂(x)∈C“(c为常数),但实际这样的数学方程是不存在的,根据实际经验,如果能够保证曲线方程的二阶导数连续,即vfCx)∈C2(C为常数),就能够满足钻孔轨迹设计的要求152】。3、钻孔轨迹在一定范围f如L≤2m)内看作直线56图5-8钻孔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黧烈燃黼豢㈣蕤嚣麓蒸黧鞭豢滋舞鬻蕊设计共有两个步骤:查堕盔兰堡±兰竺堡苎第一步:各个障碍物区域的型值点取值范围的确定。第二步:钻孔轨迹方程的优化设计。地下障碍物区域就其分布范围来说一般不大,但是它们的存在对钻孔施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能否采用定f导)向钻进技术进行施工的主要因素。地下障碍物区域直径一般不会超过2m,对于人防以及其它地下隐蔽工程则主要是靠铺管的深度来进行控制,另外定(导)向钻孔在地下近似呈水平方向走向,其任何一点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超过4【二£,根据假设3,在L≤2m的情况下把钻孔轨迹看作直线段来处理。如图4-2所示,假设障碍物区域的中心坐标为Pi(Xi,Yi)区域半径为R.,易知OA=OA’=RJeos400=1.3Ri,所以对于X=xi上的任何点P。(xi,Yi),如果y.舞(Z—1.3R,,F4-1.3R,),则能保证钻孔轨迹不在障碍物区域内通过。定图5-9钻孔轨迹、障碍物和型值点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根据终孔直径与待铺管线(成品管)直径的差异大小和地层情况,根据规范要求,终孔直径可以确定:D’=KD式中:D’一终孔直径;D一待铺管线(成品管)的外径;10一经验系数,一般取1.2.1.5,当地层均质完整时K取小值,当地层条件复杂时K取大值,考虑到实际施工时一些不可预料中的因素,本设计取经验系数K=I.5,则此时要求Y,仨(Z一1.3R,一1.5D/2,Z+1.3置+1.5D/2),此时即能保证设计出的钻孔轨迹避开第i个障碍物。假设某一工地,共有n个障碍物区域,沿x轴的正方向依次为PI,P2,…,P,~.,Pn,连接Pl,P2,…,Pi,…,Pn,形成一条折线,对于不同的型值点组合方式,就会有不同的钻孔轨迹设计路径,理论上存在无穷多的路径,从而也就可能存在有无穷多的钻孔轨迹。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强优化设许研究5.3.3钻孔轨迹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1、设计变量的选取嶂’”】钻孔轨迹是由各个障碍物区域的型值点(控制点)来确定的,其中入口段O.Pl型号及工程的场地条件有关,出口段P。-O’线的类型有关,都属于己知部分。其余的PI.P。.1段是孰迹设计的部分,它们决定了钻孔轨迹的数学方程。在图5.8所表示的坐标系下,共有n.1个点:Pi(x。Y)(i_l,2,...,n-1)。其中Xi=X。为己知量,而Yi为可变量,这n.1个点和Po,P。共同决定钻孔的轨迹曲线。其曲线表达式为S(X)。因此设计变量应取:五X2YlY2Z=XI(5-14)yi2、目标函数的建立【诣】通过己知若干的离散的型值点来构造光滑曲线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的许多计算方法己经比较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汽车、船舶等外形设计和制造中。其中包括贝齐尔(Bezier)曲线、折线磨光法、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均匀18样条曲线法、保凸拟合法等p“。三次样条插值法具有以下3个优点,更适合于用来构造钻孔轨迹曲线方程:(1)插值函数S(X)cC2(C为常数),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导向钻孔足够光滑的实际,而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得出方程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值,也就可以方便地确定任何一点的曲线斜率,这样可以判定钻孔轨迹方程各个部分是否满足工艺要求。(2)便于构造和求解轨迹的曲线方程,三次样条曲线的形状是由型值点序列唯一决定的,对于某个给定的型值点序列,曲线方程是唯一确定的。(3)三次样条曲线具有局部修改性质,任何一段曲线只由与之相邻的两个型值点唯一确定,而与其它型值点无关,如果曲线方程只有一部分不能满足要求时,只需移动个别型值点就能使方程达到要求,这是三次样条函数方程优于其它方程的独到之处。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构造钻孔轨迹数学方程y=s(x),S(x)的定义域为【a,b】(其中a点、b点分别为钻孔轨迹设计的初始点和结束点,与钻孔的入孔和出口稍有差异),具体过程如下:设在【a,b]内共有n.1个障碍物Xi0=1,2,...,n.1),且x.满足a=)【0<XI<x2<…<x。=b。对于每个Xi(i-l,2,...,n-1)分别有唯一的yi(i=l,2,...,n.1)与之对应,且Y,盛(J】:一1.3R,一1.5D/2,Z+1.3R.+1.5D/2)(h、H分别为钻孔的最小和最大控制深度)。要求根据点P.(x,,yt)建立钻孔轨迹方程y=S(x),并且S(x)满足:2s(t)(f-1,2…川)pIs(x)cC2(c为常数)数在[a,b】内连续,则在型值点xi(i=l~2…n-1)处S(x)满足(5-㈣求方程y=S(x)的函数表达式,需要知道4(n.1)个条件。己知S(x)和它的一介及二阶导东南人学硕L学位论文S(x,一0)=S(x,+O)’S’(一一0)=S’(x,+0)’S7(‘一0)=S。(x,+0)(5-16)这样总共有3n-6个条件,加上式(5-is)的n个条件,共有4n.6个条件,另外由于钻孔入口端和出口端是已知的,可以作为边界条件,即s’(xo)=疗S’(石。)=∥这样总共有4n-4个参数。(5-17)由分段三次分段特征值,可得:n-Is(x)=∑[y.tl',(x)+肼,屈(x)】i--O(5·18)式中(兰五土)2(1+2—竺土)(f:1…2.Jf)x}一xPlxPl一xtq(力=(兰二互生)2(1+2兰玉啪:0…1埘一1)xt—xt+txt“一X‘(5.19)O(!二:互吐)2@一‘)(f=l…2.胛)t一‘一l屈(x)=(!二::!l生)2(x—t)(f=0,1,...iv/一1)xt—xt+1(5-20)O为了求出mi,考虑到s(x)在【xi,Xi+I】上的表达式㈣=坚号产剑只+坚鼍产趔‰,+坚警型历,+坚等型h÷(5—21)h÷式中囊=x。l一膏.对s(X)求二阶导数得趴加芋"午同理,在[xi.I,xd上可得:60于肘∽+o)=和一知,+嘉(yml)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强优化设计研究∥(x,-0)2石4肌一一石2%+西6(只一¨因为S’(毛-0)=S。(t+O)(f=1,2,...,n-1),可得击%砣亡一扣+杠-司c丝产一丝孝肛啦,.-卅一,简化处理:(5—22)^所Ⅲ4-2m。+/2,m,+I=g』(f=1,2,…,/,/一1)式中:(5-23)只=z,丛≯=fixI,X#+1】^=志一=南c础…舻·,g,=3(丑.厂【xH,x,】+Ul,【x,,x…】(f=1,2,.o09n一1))式(5.21)是关于未知数rn0,ml,m2~.,rIlll的n-1个方程组,由式5-17可知,mo,m。为边界条件,则方程式5—22可写成以下矩阵形式:2朋0OOOOOO000g。一^厂o9293如2鸬0厶20000(5-24)0…乃一20…02≠一o2g。一2屯。且M%%~%%g¨一/d.一l厂’。加上边界条件式(5-16),则得到另外两个方程:f2%+码=3九%,葺卜iho,。s12%一。+%=s瓜+毛卜等刀=岛以钻孔轨迹到地面的平均距离为目标函数:(5-25)F(x)=(』地),k式中的LoN为钻孑L入孔到出孑L的水平距离。3、约束条件的确定(5-26)约束条件包括型值点的取值范围和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的限制。(1)型值点的约束型值点的取值范围与所铺管线的控制深度、障碍物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探测仪器的探测深度有关,假设待铺管线的控制深度为h(见表5.1),钻机的铺管能力为H(见表5.2、表5-3)(一般情况下,H>h)例,则对于第i个障碍物区域P。(其中心坐标P,()(,,Y,),区域半径为Ri)的型值点的取值范围为:61东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只∈(^,r一1.3R,一1.5D/2)u(Y,+13R,+1.5D/2,何)(f=1,2,…,竹一1)表5.1各种管线的控制覆土深度及与其它管线的净距【59-62]管线类型控制覆士深度控制净距电力1.200.50通信1.30O.IS煤气1.400.50给水1.400.15雨水沟1.500.【5下水道1.500.t5表5.2典型国内探测仪的参数[63,641仪器型号及名称,[作频率/KHz探测方式最大测深/m最大误差/cmGXY-2000型地卜.管线探测仪50GX-2管线探测仪1.23.6BK-6A地下金属线探测仪76.8lPGD管线电缆探测仪20直接法磁偶极法>=5直线法磁偶极法10磁偶极法感应法510音频:±(1—5)%深度射频:±(5-12)%深度5cm+10%5em+10%深度<3%的深度深度表5.3典型国外探测仪的参数【63.65.661仪器型号及名称工作频率/kHz探测方式SURE.LoCK75R/75T管线探测仪12VRl000B地卜.金属探测仪FL8.3Q音频管线探测仪20多频智能管线探测仪8.1814802980433000000+/-150直接法磁偶极法被动源法直线法磁偶极法被动源法8直线法磁偶极法被动源法15.30定位检漏最大测深,m最大误差/cm7_3153%~5%深度3%~5%深度5%深度5cm+5%深度(2)曲线的曲率半径P约束如前所述,要求钻孑L轨迹的弯曲变化比较平缓,反映在数学方程上就是其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不能超出一定的常数C。根据数学知识易知:对于光滑曲线方程f(x)cc。1(n∈N且n≥2。C为常数),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K为:拈高等邓,其中[K】_206+D+S/K(5—27)(5·28)【K】为钻孔的最小弯曲半径D为待铺管线半径s为安全系数,S=1~2,本系统选择S=2。K为待铺管线的屈服极I琨(N/mm2)第五章水平定向钻进轨迹屉仡化设计研究5.4轨迹方程的光顺外形设计常用“光顾”程度167l来表示,“光顺”通常包括:1、曲线应是光滑的,不应出现弯折。2、曲线上不应有局部鼓起或凹陷。3、曲线没有“瘪”的现象。钻孔轨迹方程是由若干型值点来确定的,同机械中的外型设计一样,如果型值点不能够很好匹配,则会使方程出现不光顺的情况。当采用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光顺时,首先应把上述光顺要求用数学方法描述出来。曲线不出现弯折,相当于曲线具有连续的一阶导数。若二阶导数也连续,则曲线的光滑性更好。没有不应有的局部鼓起或凹陷,相当于曲线没有多余的拐点,即曲线的凹陷符合设计要求。没有“瘪”就是曲线曲率在同号区间内,不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极值。图5.10不流线的曲线由障碍物区域确定的型值点以及三次样条函数计算出的型值点的二阶导数值是判别轨迹方程光顺的基础,数学方法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对轨迹方程实现光顺判别:首先按设计要求将整条曲线分成单凹和单凸(无拐点)的区间,分界点即为拐点。按拟合给定点的三次样条函数,即可求出该区间上的拐点。因为三次样条函数s(x)的二阶导数为一次函数,则满足:S’(x。)=0的点为拐点。由于三次样条函数在型值点之间是单拐或者是无拐,二阶导数最多出现一次变号,所以,只要能够确定型值点处的二阶导数符号就能看出整段曲线的光顺情况。(5-29)整条曲线按拐点分段后,使光顺判别问题简化为判别:只+Y”<0(净l,2,...,n)(5-30)的点即为不光顺的点。式中n为该段曲线,P。是预先给定的二阶导数的符号(取+l或者.1)。实际计算表明,当曲线很平缓时,即少的绝对值很小,按式(5-28)判别将出现迭代不止的现象。这时轨迹方程可认为是光顺的,不需要修改,因此,满足P+Y。<Oray,>占查堕查兰堡生兰竺堡奎的点才认为是不光顺的点。通常£=104。按判别式(5.28)进行光顺工作称为粗光顺。在满足粗光顺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曲线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曲率同号的区间内,当曲率出现极值时,曲线的光顺就不好。当出现两个及其以上极值时,轨迹曲线会出现明显的“瘪”的现象。对于类似钻孔轨迹方程的小绕度曲线,血率可以用二阶导数近似表示。以下讨论中,均用二阶导数表示曲率。图5.1l表示了光顺及不光顺时,二阶导数的情况。lLM—八一V◇;r一……一1图5-11光顺对二阶导数的要求对于特定的二阶导数的同号区间,若型值点的二阶导数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极值,就会出现轨迹方程不光顺。即在二阶导数的同号区间内只允许:(正I一∞·(圹一蚱。)<0(5-31)出现一次,满足式(5.29)为精光顺。由此可见,曲线方程的不光顺主要是存在不能满足要求的型值点,本文称这些型值点为“坏点”,凡是满足判别式(5.30)的点即为坏点,阶导数同号区间内,只+Y’<Oc、y,>占的情况出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时,式的第i点都为坏点。5.5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定向钻进轨迹设计中的几何参数,阐述了轨迹设计中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轨迹设计中的优化方法,针对地下障碍物多,一般设计方法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提出了轨迹设计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设计方法。第六章系统抗干扰技术发低功耗设计第六章系统抗干扰技术及低功耗设计6.1系统的抗干扰技术㈣地下传感器探头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系统抗干扰性能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抗干扰性能的好坏将决定系统能否在地下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从而决定了系统的实际使用价值。6.1.1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1、在PCB板上每一个IC都接入高频特性好的0.1uF的旁路电容,旁路电容的引线短而且紧靠需要旁路的集成芯片的VCC和GND端,以消除高频干扰。2、布线时,电源线和地线尽量粗一些,在PCB板进行铺地,这样有利于无线发射时稳定,除减小压降,更重要的是抑制电源线和地线阻抗引起的振荡。3、由于测量范围的要求,实际在电路中传输的信号为低频信号,采用一点接地,电路中各个功能电路的“地”直接用接地导线和零电位基准点连接。4、PCB板稚线时避免出现90度折线和锐角折线,减少高频噪声发射。5、MSP430闲置的引脚不悬空,接地或者是接VCC,或者是按照技术手册的要求连接。其他集成电路IC的闲置引脚在不改变逻辑状态的情况下接电源或者接地。6、注意晶振布线,晶振会产生噪声,晶振要尽量靠近单片机的相关引脚,连接线尽量短。7、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8、IC器件尽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少用IC底座。6.1.2系统的软件抗干扰设计当CPU受到干扰后,可能得到错误的数据信息,使用运算操作数失真,导致结果出错,并将这个错误一直传递下去,形成一系列的错误。如果CPU因干扰得到错误的地址信息会引起程序运行偏离正常轨道,导致程序失控。在程序设计对主要的软件抗干扰方法有:指令冗余、软件陷阱和看门狗技术。l、指令冗余法单片机受到干扰后,往往会把操作数当作指令码来执行,使程序的正确执行顺序被打乱且程序出现乱飞,即程序跑飞。程序跑飞到某一单字节指令上时,便可自动进入正轨;当程序跑飞到某一双字节指令上时,又可能会落到操作数上,从而继续出错。当程序跑飞到三字节指令上时,因为它有两个操作数,继续出错的机会就更大。因此,我们应采用单字节指令,并在关键的地方人为的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NOP),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复书写,这便是指令冗余。2、软件陷阱法单片机最容易受到干扰的是内部程序计数器(Pc)的值,在受到强干扰时,PC的值就改变,造成程序跑飞到非程序区,可在非程序区设置拦截措施,使程序进入陷阱,强迫程序进入一个指令的地址,执行一段专门针对程序出错的处理程序,软件陷阱通常由3条指令构成,ERR为指定地址:茎塑盔兰堡主兰丝堡奎NOPNOPLJMPERR软件陷阱一般安排在3种地方:未使用的中断区、未使用的大片ROM空间和程序区。软件陷阱应安排在正常程序执行不到的地方,它不影响程序执行的效率。3、看门狗技术PC受到干扰而失控,引起程序乱飞,也能够使程序进入死循环。指令冗余和软件陷阱都不能使失控的程序摆脱死循环的困境,通常采用看门狗技术使程序脱离死循环。单片机程序设计~般采用循环方式运行,每一次循环的时间基本固定。看门狗就是不断地监视程序的运行时间,若发现程序运行超过设定的循环时间,则认为系统陷入了死循环,然后强迫程序返回到0000H程序入口,在0000H处安排一段处理程序,使系统运行纳入正轨。6.2硬件的低功耗设计嵌入式系统的功耗是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它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技术指标,芯片和元器件的选择,以及系统的工作方式。地下传感器探头需要在地下工作8.10d,时,采用电池供电,而电池的容量又非常有限,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放电时间也不同,因此探头的功耗问题成为设计的重点问题。6.2.1低功耗解决方案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系统的功耗往往和电源电压的大小成一定比例关系,电源电压高,系统的功耗相应的也会增大,因此在功耗要求很严格的智能水表控制系统中,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的电源电压。地下传感器探头的能耗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控制器中单片机(CPU)运行时的能耗;第二部分是探头采集数据时的能耗;第三部分是探头无线发射时的能耗。6.2.2低功耗设计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探头运行时的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系统中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整体的低功耗设计。1、选择低功耗无线发射芯片在探头系统中,无线发射芯片所占的功耗占整个系统的90%以上,降低无线发射芯片的功耗是系统低功耗运行的关键。本系统选用甚低频发射芯片XEl209,是一个CMoS低功耗发射芯片,该芯片有四种工作模式,在不使用时,可置于睡眠模式以降低功耗。2、选择低功耗器件除选用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外,其他的器件也必须为低功耗型,如选用COMS器件,它最大的优点是微功耗(静态功耗几乎为零),其次是输出逻辑电平范围大,因而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它的工作温度范围也很宽。3、选择低的工作电压和低的工作频率首先,MsP430F449电源电压采用的是l。8~3.6V电压。因而可使其在MHz的时钟条件下运行时,芯片的电流会在290uA左右,时钟关断模式的最低功耗只有0.1uA。其次,独特的时钟系统设计。在MSP430F449中有两个不同的系统时钟系统:基本时钟系统和锁频环(FLL+)时钟系统和DCO数字振荡器时钟系统。使用一个低速晶体66第六章系统抗干扰技术及低功耗设计振荡器(32768Hz)和高速晶体振荡器,由系统时钟系统产生CPU和各功能所需的时钟。并且这些时钟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总体功耗的控制。由于系统运行时打开的功能模块不同,即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芯片的功耗有着显着的不同。在系统中共有一种活动模式(AM)和五种低功耗模式(LPM0~LPM4)。在等待方式下,耗电为1.1uA,在节电方式下,掉电模式(RAM数据保持)耗电仅0.1uA。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皿第七章总结与展望7.1全文小结本文以11公司的MSP430F449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通过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完成了地下传感发射探头系统中钻头姿态参数、温度和电池电压的检测。通过研究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特性,选择了频率为36.86kHz的甚低频无线发射芯片XEl209,并对发射天线进行了设计。另外,本文还对钻进轨迹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经过一年的攻关,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归纳如下:l、完成了传感器探头数据采集的设计。以TI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449为核心,结合双轴加速度计ADXL202完成了倾角和工具面向角的测量;根据方位角的特点及系统采用的螺线天线的性能,提出了由接收线圈测量方位角的原理;温度测量选用DALLAS公司的数字芯片DSl8820,减少了外围电路的设计;电池电压测量选用了n公司的BQ26220,可以精确的采集电池电压等参数。2、完成了数据的无线发送。系统在分析螺线管天线电磁波地下衰减特性的基础上,选择了甚低频发射芯片XEl209,设计了螺线管天线,经实验表明XEl209有较强的地下穿透能力,解决了地下无线通信这一关键性技术问题。3、完成了水平定向钻进轨迹的优化设计。分析轨迹设计中相关参数及设计内容,通过最优化方法对钻进轨迹迸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模型及约束条件,对钻进轨迹软件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7.2展望随着非开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传感器探头及钻进轨迹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水平定向钻进跟踪与导向系统是一个较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本文只是就其中传感器探头和钻进轨迹一些关键技术作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具体从本文出发,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完善的问题包括:l、在姿态参数测量方面,可以通过改善探头的结构减少加速度计的安装误差;增加防震措施减少因振动引起的姿态参数测量误差;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姿态参数的测量方法如光电式面向角传感器的设计。2、在甚低频无线发射方面,可以通过改进芯片的外围电路获得更大的发射频率,如选择更加合适的铁氧体材料绕制天线,同时可以通过对发射电磁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衰减特性的进一步分析,建立更加精确电磁波地下衰减模型。3、地下传感发射探头与地面手持设备之问的无线发射通信方面,需进一步实现其数字通信,实现数字信号的同步、调制和解调等技术。4、在钻进轨迹研究方面,可以继续研究不同优化方式下的数学模型,在钻进轨迹的实时调控方面也应进行进一步研究。总之,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利于填补国内在高性能的定位与导向仪器方面的空白。该仪器与国产的水平定向钻机配套,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上领先的产品,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致谢致谢在攻读硕士学位的近三年的间里,我得到了导师戴义保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他严谨务实的科研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同时,他传授给了我许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此,谨向戴老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要感谢同实验室的同学们,我的同门韩斌,我的师弟蒋伟、何伟,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予了各种帮助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是他们20余年来的关怀支持与无私奉献,让我得以专心致志完成自己的学业: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是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在此向他们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致以真诚的感谢,并谨以此文献给他们!东南大学预i:学位论文参考文献【l】Cai【2】LeiJGWangXN.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HDD)TeehnologyandAppiications[J].ModemdirectionalonTunnellingTechnohigy,2004,(z2).'364-,368YH.,GuoZB,LiuQQ.ThehorizontaldrillingconstructionofChinapetroleumpipeline[C]-In:Proc.ofthe【3】LuekeJS,Ariaramamassociatedwithhorizontal106.117worldengineers’conventionresonfcesandenergy,,2004.F-A:346-348ST.Trenchlesstechnologyresearch·Numericalcharacterizationofsurfaceheavedirectionaldrilling[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06,.2l(1):【4】http://nodig..cug.edu.cn/Html/Tech_Artical/Articlc_F:undationArticle/Origin_2007810222222223..html【5】8thAnnual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SurveyinUSA[R].EQUIPMENTFOR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07.S(1):33-36【6】HaoSJ.Thedevelopmentof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incoalmines【J】CoalGeology&Exploration,.2004.,32(2):57..59【7】刘刚.流砂地层的非开挖导向钻进工法探讨【J】.探矿工程-岩十钻掘一[程,2005.1:32.34【8】熊勃,隆威.某通信工程中的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应_I{j探讨【J】.探矿工程一岩土钻掘工程,2005.,(12):【9】GuidedBoring&DirectionalDrilHng。IsTT-AsTT[10ilDen',HenryR.AnOpinionatedReviewofTrenchlessTechnologiesforPipelineRehabilitation[c】.In:Proc.oftheASC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ipeline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NewPipehneTechnologies,SecurityandPipelineSafety.2003,1:530-.539intheyear2000【11]Kramer,Thomson.TrenchlesstechnologyProject,1997."174-182JS,AfiaratnamST.Trenchlessandbeyond【c】AmProc.ConfTrechless[12】Lueketechnologyresearch-NIlumericalcharacterizationofsurfaceheaveassociatedwithhorizontaldirectionalddning[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06,.21(I):106-11717【13】颜纯文,SteinD,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及其应用[M].地震出版社,1999:100-.1【14】Mlouche,,Ariaratnam,Lueke.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profileofanemergingindustry[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0,126(1):6s-:76【15】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2000..【16】LiuQ,JianR,ZhangG,eta1.Deviceforcollectingworkingconditionofhorizontaldirectionaldrining[P].中国专利,CN200955387-Y.2007[17】TUDESHKIH,KOEGLERR.Layingburiedpipeswithouttrenchdigging,pulledthroughchannelsformedbyhorizontaldirectionaldrilling,thepipesarcvibratedastheyalepulledtoavoiddamageandallowlargepipestobelaid[P].德国专利,DEl02004049135.-A1.2006【18】鲁琴,罗武胜,徐涛,等.水平定向钻进跟踪与导向仪中地下传感发射探头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4.,3(5):10-r12【19】ColeSB.Monitoringdowr,holetoolsystemforusewithhorizontaldirectionaldriningmachinetomonitorpositionofreceivingassemblycomprisingsingleassembly,compri.,sesantennaarrangement,andprocessor[P].AmericaPatent.MS2005189143.-AI.2005【20】陈军红,陈宝义.非开挖导向钻进钻孔轨迹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2):14.15【2”史晓亮,段隆臣,侯树刚,等.导向钻进非开挖轨迹优化设计【J】.煤田地质与勘探【J].2001.,29(6):62-63【22】张德龙,蒋荣庆.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2):246-248参考立献[23】ColeSB,CampbellMRGunsaulisFR.Beaconassembly,usefulformonitoringlocationandorientation,e.吕ofdownholetoolassembly,comprisesprocessorforoperationinstructionsignalandtoconfigureoperationforparameterinresponseto【24】StumpbeaconGS,AllenCsignal[P】.W02004076799-A2;US2005115706-A1.2005T.Communicatinginformationbetweenabove-groundlocatorandsub-surfacedrillinginvolvestransmittingbeaconhorizontallysignalfrombeacon[P].US2005199424-AI;US7182151一B2.2005【25】王学军.水平定向钻地下钻进规划软件—DrillSmart(J】.工程机械,2004,35(6):4-6[26】AlloucheEN,AriaratnamST,MacLeodCW.Softwaredrillingforplanningandcostcontrolindirectionalprojects[J].Joum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ASCE,2003,129(4):446-453【27】胡大可.MSP430系列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0.1—20【28】魏小龙.MSP430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系统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2.1-42l[29l沈建华,杨艳琴,翟骁曙.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口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1.96f30]章仁为.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f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杜,1999.81-94[3I】洪连迸.电容式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J1.电机与控制学报,1997,l(4):250-253[32】肖鹏.基于MEMS技术的差分电容式加速度微传感器的研究和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硅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同体电子学专业。2006【33]尤晖,李川奇.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现状及研究方向【J】.中国机械T程,1998,9(10):57-62[34】AnalogDevices.ADXL05-monolithicaccelerometerwithsignalconditioning【z】.1995.【35】喻言,欧进萍。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的MEMS芯片ADXL202应_H;J设计与集成【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8):4445【36】韩屏.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在无线监测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9):48.50【37】王文蓉.基于单总线技术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J】.科技资讯工业技术,2007,(5):30一31【38】韩志军,刘新民.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及其应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l(1):9—14[39】1"I公司关于电池监控芯片bq26220的资料[401杨涌,谢显中.电池管理及监控设计[j1.2007【4I】李子忠.农田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空间变异性及确定其采样数的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59-66[42】孙宇瑞,土壤含水率和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学学报,2000,5:39-41[43】R.K.旺斯纳斯著,陈菊华等译.电磁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4】XEl209参考手册【45】陶晋宜.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系统天线装置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32(2)[46】林昌禄.近代天线设计E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98.139【47】MahomoudSECharactedsticsofElectromagneticGuidedWaveforCommunicationinMine[J].IEEE,1988,66(1):95—98[481李世忠主编.钻探工艺学(上册)【M】.地质出版社,1992:43-44,93-101【49】李炳威.结构优化设计【M】.科学出版社,1979:36—50【50】孙国正,优化设计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2.14【5l】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37,135-196[52】李岳生,齐东旭.样条函数方法[M】.科学出版社,1979:3—17【53】叶建良,蒋国盛,窦斌.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与实践【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54】FrancisM,KwongJ,KawamuraK.AnalysisofHeaveandSubsidenceRiskforHorizontalDirectional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