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光明中医2007年9月第22卷第9期 CJGMTCM September 2007.Vol 22.9 ‘33‘ 与肾虚不主藏精,肝火疏泄太过有关”。正如《医贯・梦 不能以不变应多变,尤其要寓通利于补涩之中,方能奏 遗并滑精》篇所云:“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 效,否则将蹈功亏一篑之覆辙。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 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除不梦,梦即泄矣。” 文例举单纯使用补涩剂久治罔效的4则实例,均属寓 本例有所见闻,则精自出,相火妄动之因素应予考虑, 通利于补涩之中而奏全功。由此可见,滑脱证应用通 且患者口干而苦,为此,自始至终加用了龙胆泻肝丸。 利剂是必要的。 结语北齐徐之才云:“涩可固脱”,我体会,滑脱证 (收稿日期:2007—05一l7) 确有用涩剂的必要,但由于此类证情复杂多变,处理时 当归芍药散新解 张二仝 山西省忻州市荣军精神病医院(034000) 张雅绚 辽宁中医学院(110000)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新用 新解 “当归芍药散”源出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 草纲目》言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 症并治第二十篇”用以治疗“妇人妊娠,腹中疗痛,当归 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淡渗水药,俱皆上行而后下 芍药散主之”(原方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 降,非直下行也,以升水降火”。《本草疏证》言“夫气以 芎组成)。 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则气阻、气阻则水瘀、茯苓能 遵仲师组方之本旨,辨其为“脾虚肝郁,肝脾不和, 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水为事,随气之阻而下宣水,寻 血与水结”之机,析其方调和肝脾、健脾利水、行血固 水而下随之,凡此皆以起阴而从阳,布阳而化阴”。 本、开郁行气、逐瘀消结之功,每以此方加黄芩、苦参、 《中医药理学》言白术有利尿、增加水排泄、降低血 龙胆草治妇女带下;加元胡、川楝子治腹痛、腹膜炎;加 糖、抗血凝作用。<OJJJ录》言“其水渗,逐皮间风水结肿, 桑寄生、菟丝子、阿胶珠治崩漏;加穿山甲、黄芪、乳香、 利腰脐间血”。《药性论》言其治?水肿胀满”,李杲言其 没药治妇女宫内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加黄芪、薏仁等 “利诸经湿而理脾胃”,《本草汇言》云“白术乃扶植脾 治肾炎后期除蛋白;加青皮,茵陈等治肝炎后期等获良 胃,散湿除痹之要药也。脾运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 效。 纳术能助之”,“能统血而收阴,回阳而敛汗”,“运气利 乃寻经问典、追本溯源,求其所以然也。 血”。 《本草》言“白芍益脾,能于水中泻木,专人脾经血 中医药理认为川芎能使子宫张力增高、收缩加强。 分,能泻肝家火邪主收而补,制肝补脾……以其正补脾 《本草汇言》言“其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同 经,故能缓中土,脾虚则水泛滥,脾实则水气自去,故去 归芍主血脉而贯通营阴”《本草正义》云“芎归俱属血 水气,土坚则水清。故利膀胱大小肠”《药品化义》言芍 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 药能补复能泻,专行血海,女子调经胎产,男子一切肝 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 病,悉宜用之调和血气。《长沙药解》白芍专清风燥而 泽泻利水而不伤阴。 敛疏泄,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下清风木,上清相火、 查仲师及前贤之明鉴,汇以现代中药化学、药理所 并有捷效。 见,则此方归、芎、芍调养,柔肝,缓急止痛,活血去瘀, 《本草正义》言仲景以白芍治腹痛,一以益脾阴而 开结解郁利气;苓术扶脾健肾,分消水湿而培本,且诸 摄纳耗散之气,一以益肝阴和刚木桀骜之威。 药甘淡柔和,无寒热虚实偏激之弊,治疗上述诸证理自 《中医药理学》云当归有收缩子宫,增加肝的氧耗 通、义自明,愿后学习学中医者当识其术、明其理、循其 量,提高全身代谢,保护肝脏抗菌,兴奋肠管、膀胱平滑 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慎思熟虑为己用,则可遇难而 肌作用。茯苓有利尿作用。《伤寒明理论》言茯苓“渗 不惑,出奇制胜,得心应手,妙法无穷,信与不信,不妨 水缓脾”,《本草衍义》言“茯苓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伐 一试。 也”《汤液本草》言茯苓“伐肾邪,利小便而不走气”,《本 (收稿日期:200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