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华佗健康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260954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5.25

(21)申请号 202022173051.8(22)申请日 2020.09.28

(73)专利权人 常州本洲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九龙路(72)发明人 徐文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国洸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67

代理人 吴丽娜(51)Int.Cl.

B29C 45/73(2006.01)B29C 45/2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326095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成型结构;所述成型结构包括:下模具、加热组件、四个液压缸、四个连接块、上模具以及注料制冷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本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案采用的成型结构,通过内置的注料制冷组件使得热固性塑料在流道内连续成型作业,始终保持熔融流动状态且不固化,不产生浇注系统废料,节省原材料,塑料不但不会固化,而且具有适宜的粘度,保证注射成型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存在的热固性塑料在流道系统中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注塑成型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且浪费了大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的技术问题。

CN 21326095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成型结构;

所述成型结构包括:下模具(2)、加热组件、四个液压缸(3)、四个连接块(4)、上模具(5)以及注料制冷组件;

所述下模具(2)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处,所述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具(2)内,四个所述液压缸(3)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处,四个所述连接块(4)均固定安装于四个所述液压缸(3)伸缩端,所述上模具(5)固定安装于四个所述连接块(4)侧壁面处,所述注料制冷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具(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储料箱(6)、输送泵(7)、上水管(8)、加热盘管(9)、回水管(10)、加热机(11)以及若干加热棒(12);

所述储料箱(6)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处,所述输送泵(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处且进液端嵌装于所述储料箱(6)内,所述上水管(8)一端与所述输送泵(7)出液端连接,所述加热盘管(9)嵌装于所述下模具(2)内且一端与所述上水管(8)连接,所述回水管(10)一端与所述加热盘管(9)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储料箱(6)一侧壁面内,所述加热机(11)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箱(6)内上壁面处,若干所述加热棒(1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箱(6)内上壁面处且与所述加热机(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制冷组件包括:两个注料管(13)、制冷机(14)以及两个制冷管(15);

两个所述注料管(13)均嵌装于所述上模具(5)内,所述制冷机(14)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具(5)上壁面处,两个所述制冷管(15)均套装于两个所述注料管(13)上且一端均与所述制冷机(1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上壁面处设有隔热密封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5)内设有隔热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与所述下模具(2)连接处设有固定架(18)。

2

CN 213260954 U

说 明 书

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它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联反应而固化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0003]然而,现有的多数注塑模具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热固性塑料在流道系统中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注塑成型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且浪费了大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多数注塑模具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热固性塑料在流道系统中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注塑成型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且浪费了大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成型结构;[0006]所述成型结构包括:下模具、加热组件、四个液压缸、四个连接块、上模具以及注料制冷组件;

[0007]所述下模具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壁面处,所述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具内,四个所述液压缸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壁面处,四个所述连接块均固定安装于四个所述液压缸伸缩端,所述上模具固定安装于四个所述连接块侧壁面处,所述注料制冷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具内。[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储料箱、输送泵、上水管、加热盘管、回水管、加热机以及若干加热棒;

[0009]所述储料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壁面处,所述输送泵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壁面处且进液端嵌装于所述储料箱内,所述上水管一端与所述输送泵出液端连接,所述加热盘管嵌装于所述下模具内且一端与所述上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储料箱一侧壁面内,所述加热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箱内上壁面处,若干所述加热棒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箱内上壁面处且与所述加热机电连接。[0010]优选的,所述注料制冷组件包括:两个注料管、制冷机以及两个制冷管;[0011]两个所述注料管均嵌装于所述上模具内,所述制冷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具上壁

3

CN 213260954 U

说 明 书

2/3页

面处,两个所述制冷管均套装于两个所述注料管上且一端均与所述制冷机电连接。[0012]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上壁面处设有隔热密封圈。[0013]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内设有隔热板。[0014]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下模具连接处设有固定架。[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采用的成型结构,通过内置的注料制冷组件使得热固性塑料在流道内连续成型作业,始终保持熔融流动状态且不固化,不产生浇注系统废料,节省原材料,塑料不但不会固化,而且具有适宜的粘度,保证注射成型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存在的热固性塑料在流道系统中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注塑成型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且浪费了大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下模具;3‑液压缸;4‑连接块;5‑上模具;6‑储料箱; 7‑输送泵;8‑上水管;9‑加热盘管;10‑回水管;11‑加热机;12‑加热棒;13‑ 注料管;14‑制冷机;15‑制冷管;16‑隔热密封圈;17‑隔热板;18‑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本案的主要组件为:底座1,底座1上设有成型结构;[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热固性塑料进行成型工作时,由工作人员驱动安装在底座1上端的成型结构实现对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工作。[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型结构包括:下模具2、加热组件、四个液压缸3、四个连接块4、上模具5以及注料制冷组件;

[0025]下模具2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处,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下模具2内,四个液压缸3均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处,四个连接块4均固定安装于四个液压缸3伸缩端,上模具5固定安装于四个连接块4侧壁面处,注料制冷组件固定安装于上模具5内。[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热固性塑料进行成型工作时,由工作人员驱动安装在底座1上的四个液压缸3工作,通过连接块4带动上模具5与下模具2 闭合,再通过驱动安装在

4

CN 213260954 U

说 明 书

3/3页

下模具2内的加热组件以及安装在上模具5内的注料制冷组件工作,从而实现对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工作。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热组件包括:储料箱6、输送泵7、上水管8、加热盘管9、回水管10、加热机11以及若干加热棒12;

[0028]储料箱6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处,输送泵7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处且进液端嵌装于储料箱6内,上水管8一端与输送泵7出液端连接,加热盘管9嵌装于下模具2内且一端与上水管8连接,回水管10一端与加热盘管9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嵌装于储料箱6一侧壁面内,加热机11固定安装于储料箱6内上壁面处,若干加热棒12均固定安装于储料箱6内上壁面处且与加热机11电连接。[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热固性塑料进行加热成型时,由工作人员实现驱动安装在储料箱6内的加热机11工作,带动安装在储料箱6内的若干加热棒12工作,将放置在储料箱6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再通过驱动安装在底座1 上的输送泵7工作,将储料箱6内的液体抽

再通过上水管8 输送至加热盘管9内,通过加热盘管9实现对热固性塑料的取至输送泵7内,

加热成型工作,加热盘管9内的液体再通过回水管10输送至储料箱6内进行循环利用。[00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料制冷组件包括:两个注料管13、制冷机14以及两个制冷管15;

[0031]两个注料管13均嵌装于上模具5内,制冷机14固定安装于上模具5上壁面处,两个制冷管15均套装于两个注料管13上且一端均与制冷机14电连接。[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热固性塑料进行成型工作时,通过驱动安装在上模具5上壁面处的制冷机14工作,带动套装在两个注料管13上的制冷管 15工作,对两个注料管13进行冷却降温,再由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注料管13 将热固性塑料原料注入下模具2与上模具5之间,与加热组件相配合实现对热固性塑料的成型的目的。[00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下模具2上壁面处设有便于隔热的隔热密封圈16。[003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上模具5内设有便于隔热的隔热板17。[003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液压缸3与下模具2连接处设有固定液压缸3的固定架18。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00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修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132609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32609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