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罗桥水电站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来源:华佗健康网
技术研发 TECHN0L0GY AND MARKET Vo1.20,No.11,2013 卧罗桥水电站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王晓琴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160) 摘要:帷幕灌浆作为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具有高效、低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结合卧罗桥水电站帷幕灌浆L_T-案例, 论述了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关键词:坝基;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3.1 1.059 1工程概况 卧罗桥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境内,是雅砻江二 级支流卧罗河中游上的一级引水式电站,电站采用混合式开 发,以发电为目的单一开发任务,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坝址 位于卧罗河格地罗沟上游约600 m,经右岸长5 404.517 m的 有压引水隧洞引水。电站正常蓄水位1 984.00 m,总装机容量 10万kW。电站距盐源县城约96 km,距西昌市约240 km。 卧罗河是理塘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盐源县柏林山西麓, 由东北向西南穿越盐源盆地,于木里县下麦地乡注入理塘河。 全长166.1 km。在马鹿塘河汇口以上称大河里,梅雨以上称梅 雨河,巫木河汇口以下称盐塘河,永宁河汇入后称卧罗河。卧 罗河东与雅砻江干流相接,西与金沙江干流及支流水洛河相 邻,南面为雅砻江支流敢鱼河,西面为理塘河和小金河干流。 流域呈扇型,水系发育,为雅砻江中段主要暴雨区。 2总体布置 工程施工作业平台设置在己完成的防渗导向槽上,利用导 向槽为支撑安装钻机的施工作业平台。总体上与防渗墙的施 工相对应,与之形成流水作业,分期分段(与防渗墙的左右岸施 工顺序相对应)进行帷幕灌浆施工。施工所用主要设备选型如 表1。 表1主要设备选型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灌浆机 Y2—200/35 台 1 2 灌浆机 3S一80/50MPa 台 2 3 地质钻机 2PC 厶 口 4 4 地质钻机 Y一2 台 1 5 空压机 75—13 MPa 台 l 6 水泵 35 m 台 1 7 电焊机 BXCC一1600 台 1 8 抬动观测仪 套 l 9 冲击器 80B 套 1 10 自动记录仪 JT一2 套 1 3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3.1灌浆孔划分 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按先I序,后Ⅱ序原则,帷幕灌 浆孔分二序加密,按I、Ⅱ次序施工。从右岸依次往左岸编号 为l#~60#,单孔为一序孔,双孔为二序孔。 3.2‘ 钻孔 全部钻孔采用冲击式钻孔或回旋钻孔,不需采取岩芯的钻 孔,可以采用冲击回钻钻进;需要取岩芯的钻孔,使用轻型回转 钻机。 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进工艺。 1)所有灌浆孔统一编号,并严格按加密次序施工。 2)灌浆孔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 差不得>10 em,因故变动后,应记录实际孔位。 3)灌浆孔斜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执 行。灌浆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有关规范的允许值,每2—5 m 进行一次钻机校核,并做好测斜记录。 4)钻机安装应平整稳固,钻孔前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孔位。 3.3冲洗 灌浆孔在灌浆前必须进行孔壁冲洗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 澄清,并持续10 min结束,冲洗方法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采用 压水冲洗或风水联合冲洗。 冲洗压力:冲洗压力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 MPa,则采用1 MPa;冲洗风压采用5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 0.5 MPa,则采用0.5 MPa。 裂隙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后10 min结束,且总的时间要求 单孔不少于30 min,串通孔不少于2 h,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 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 20 emo 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 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 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 隙冲洗。 压水冲洗:使用灌浆泵将压力通过孔内循环管路对灌浆孔 进行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并延续10 min为止。 风水联合冲洗:将具有一定压力的风、水两管同时下入或 将上部分别与风水管相接的单管下入到孔底,孔口敞开,通过 阀门控制,轮换向孔内送水、风,使孔内及裂隙充填物顺着风水 混合体携带出来,直至回水澄清并持续10 min结束。 当地下水位较高,补给条件良好时,可只向孔内断续地送 风。冲洗所用的风压,应大于孔内水柱压力。 3.4压水试验 灌浆孑L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根据监理工程 师指示,帷幕灌浆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并将12#一 19# ̄L做为先导孔。 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 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1 MPa时,采用1 MPa;压水20 arin,每5 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 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4附录 A执行。 1)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自下而上分段灌 技术与市场 2013年第2O卷第11期 技术研发 浆法。 2)压水试验前,应同时观测孔内的稳定水位,有漏水的孔 还应测漏水量。 3)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公式。单点法试验成果计算与表示 方法:q=Q/PL 3.5工艺流程 砼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为100%;在以下各段的 合格率为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 的100%,且不集中,则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2)检查孔压水试验合格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 4.5抬动变形观测 定孔位于一钻孔一钻至第一段基岩2 m一安装孔口封闭 器进行冲洗干净一简易压水试验(按总孑L数5%进行)一第一 段灌浆结束一扫孔钻进下段直至钻孔结束一按第一段灌浆要 求安装孔El封闭器,进行竞选和简易压试验,自下而上分段灌 浆直至灌浆结束一封孔。 4帷幕灌浆质量检查方法 4.1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每个区段或每一单元帷幕灌浆基本完成后,按规定布置检 查孔、钻取岩芯,做压水试验,检查灌浆效果。帷幕灌浆质量检 查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为主。 4.2检查孔布置原则 灌浆过程要重视抬动问题,不能因砼板抬动,造成裂缝,给 砼带来危害,因此,对灌浆过程要进行抬动变形观测控制。抬 动变形观测孔的钻设于基础灌浆前完成,抬动变形观测点的布 置及灌浆压力控制准则,待进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并报监 理工程师批准实施。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施工过 程中均应进行抬动监测,观测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抬动变形 值超过设计值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 理措施。 5结语 帷幕灌浆施工全过程中,遵照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组织进 行精心施工,并采取对每个区段或每一单元帷幕灌浆基本完成 后,按规定布置检查孔、钻取岩芯,做压水试验,检查灌浆效果, 这一举措,确保了帷幕灌浆施工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 冉进平.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及效果分析[J].甘肃农业, 2007(7). 1)检查孔数量,帷幕孔不少于 if, ̄L数的10%,每一个区 段,每一个灌浆单元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 2)检查孔宜布置在帷幕中心线上,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可能存在质量缺陷部位,钻孔偏斜过大 的部位。具体位置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指定。 4.3检查孔岩样编录 [2] 聂志华,王伙财.三座店主坝帷幕灌浆施工技术[J].广 东建材,2009(4). [3] 杨力.浅谈小湾大坝帷幕灌浆施工工艺[J].水利与建筑 工程学报,2010(8). 1)检查孔要求采取岩样,并进行岩芯编录、岩芯素描、拍照 保存。 2)芯样的最大长度应限制在3m以内。对于lm的钻进循 环,若芯样获得率<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以后 依次减少50%,直至50 cm为止。 4.4检查孔压水试验 [4] 钱勇峰.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J].水利规 划与设计,2012(3). [5] 王有德,洪永友.金安桥水电站厂房坝段坝基帷幕灌浆施 工工艺[J].云南水力发电,2013(3). 作者简介: 王晓琴(1985一),女,讲师。二级建造师。 近似平行时,断层全部或大于部分同时暴露于工作面,顶板破 碎面积大,来压集中,顶板不易管理,支架移动困难,容易造成 工作面切顶,对开采最为不利。因此,当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夹 1)区段帷幕灌浆结束14 d后,打检查孔作压水试验,采用 单点法压水试验方法进行。帷幕灌浆压水试验合格标准:坝体 (上接第97页) 对开采的影响程度,更不便进一步研究断层间的关系及断层预 测。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3种:①断层走向的频率分布分析方 法,它是用圆周直方图、直线直方图、玫瑰图示方法来表示;② 角在0。~20。时,断层难以通过;当20。<0<65。时较难通过;当 断层的平均走向与圆上方差分析法。③小断层走向及小断层 0>65。一90。容易通过,但有时此断层会对采面长期正常生产 与大断层走向间关系统计分析方法。由于断层走向统计分析 产生影响,并不十分有利。 主要用数值统计知识,这里不多介绍。 3.4断层走向长度l和面积s的比值v 3断层对开采影响的分析方法 工作面小断层对开采的主要影响可能有断层落差、走向长 s为影响面积或评价单元面积。1为某断层在该影响面积 内的走向长度。显然l越大,s越小,对开采影响越大。需要指 出的是,断层对开采的影响还与顶底板岩性有关,当U较大时, 度、倾角及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夹角,但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 度、影响方式看法不一。下面用四个变量作为断层的影响因素 来介绍几种分析方法。 3.1 落差h与煤厚m的比值U 岩性较软时,则过断层较容易,否则较难。但岩性太软,顶板则 难以控制,也不利于过断层。 4结语 般来说,u值越大,即断层落差越大,煤厚越小,工作面 过断层就越困难,因而对生产影响也越大。此比值能反映断层 两翼煤层中断开部分的厚度。对于综采,如果该厚度大于或稍 一断层及其对开采影响的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煤矿生产阶 段。它通过对已回采工作面和采区揭露的小断层资料进行统 计分析,从而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得出必要参数和回归方程, 定量地得出断层及其对开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对未投入采区 和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 作者简介: 大于支架的最低高度,则支架容易移动,对综采影响不大;反之 影响较大,甚至于倒面搬家。 3.2断层面倾角B 断层面倾角小,在工作面出现的破碎带宽度较大,冒顶危 险程度也加大,反之则影响小。 3.3 断层工作面的夹角0 刘光明(1980一),男,山西平遥人,2008年毕业于太原理 工大学,工程师,现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从事采煤技术管理工作。 断层走向与工作面的夹角0,当断层走向与工作面平行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