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畏浮云遮望眼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不畏浮云遮望眼

——青年教师要为自己插上思想的翅膀

遵义市第五中学 盖珣

[摘要] 青年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实践,敢于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抢抓机遇,终身学习,不断反思,随时总结,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努力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学习 思考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大潮中,青年教师想要尽快成长,就应努力为自己插上思想的翅膀。何谓“思想”?维特根斯坦认为“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也就是我们对于事实的描述、解释和预言,就是我们用以诱导、申述、劝说、暗示等等言辞的集合。思想是人的灵魂,凡是人活着,都得有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分享他人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经由观察、体验、感悟而创生思想。因此,思想并不为教育家所独有,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式。教育家的思想如火把,我们的思想可以为蜡烛:火把可以照亮更广阔的空间,蜡烛至少可以照亮一个人的灵魂,让平庸无处藏身。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引领学生认识自然、社会事物中所潜藏着的思想,以及正确使用言语等手段表述自己思想的过程。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是有思想的,善于思想的,同时也是擅长帮助学生学会思想的启迪者。

青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道德的引导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更是学生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为此,他必须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巨浪打破了昔日的平静,新课程精神、教材、教法如一场暴风雨呼啸而至,它带来的是古今思想的交

融与碰撞、新旧方法的取舍与抉择。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青年教师如果思想准备不足,便会满脸忧虑,心怀不安,甚至内藏恐惧,在这次教改的大浪中迷失方向。做一名有思想的青年教师,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改的召唤!一个有思想的青年教师,有不断汲取、学习新知的能力,有怀疑、批判的精神,有独立思考、反思自我的品质。他站得高看得远,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形形色色的时尚潮流面前有理智清醒的判断,绝不会重复别人的口号,复制时髦的学术概念,让自己尊贵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对于理论和权威,他敢于怀疑和批判;对于现成的结论和观点,他会引导学生思考判断。

这样的青年教师,他一定是个尊重并实践教育规律的人。他理解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懂得教育最忌讳急功近利。他知道教育是慢的事业,需要专注的关切,需要持久的耐心。人生是一个过程,成长需要时间,不断地反复,用不着着急。所以他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以学生能理解、会接受的方式,激发、启迪他们学习,改进自己的言行和习惯。这样的教师知道自己的孤独,但思想给了他自信和力量。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是青年教师的生命和灵魂,是支撑教师人格魅力的支柱,青年教师因为有思想才富有魅力。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充当教材的代言人、传声筒,备课依赖教参,上课依赖教案,对文本、学生乃至自身就会缺乏应有的思考,形成不了一定的思想,就无法在正确思想引领下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会思想。因为缺少思想,教学目标就日益急功近利,教学内容就日益媚俗平庸,教学手段就日益浮躁异化。于是,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近期利益,而忽视的是长远整体发展;关注更多的是应试技巧,而忽视了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关注更多的是显性利益,而忽视了内在的精神生长。教师思想越肤浅,越容易导致学生的机械僵化,直至丧失掉人类区别于所有动物的最可宝贵的能力———思想。本来富有思想的教学,蜕变为单一的训练、死气沉沉的标本,想像力被禁锢,创造力被扼杀,学生最终也成了应考的高手、思想的侏儒。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突破现状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教师呢?

一、更新观念

青年教师要借课程改革的东风,给自己洗脑、换血、充电,要挣开各种旧思想、旧观念的捆绑与束缚。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

二、善于观察

理论始于观察,但观察中渗透着理论。精细观察是生发教育思想的前提条件。青年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不同时刻的变化,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表现和状态,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要做到从小处观察、从细处观察,捕捉精细教育信息,迅速感悟,及时思考出处理教学细节的独特、新奇的方法。

三、终身学习

青年教师的思想来源于丰富的文化知识。没有将尽可能多的人类精神财富来滋养自己,就不会产生深邃的思想。博学多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青年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要经常温习《心理教育理论》、《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等名篇,分析和研究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力求读懂学生心灵,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要向书本学习,走进教材的深处,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知识点和训练项目;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要虚心向专家学习,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理论,更要学习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努力在与专家的交流与对话中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四、独立思考

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教师成长的最大敌人。教师没有了思想,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青年教师的思想就不能跪着。因此,“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人云亦云

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常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有个性的课堂,有创新声音的课堂。

五、善于反思

青年教师的思想丰厚于积极的教学反思。我们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进行追问、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在行动中反思,在案例中反思,由表及里、切中肯綮,善于发现自己或他人在教学中的亮点和缺点,取长补短。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会清醒,我们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我们的经验才能更丰富。有了善于反思的老师,就一定会有善于反思的学生。当反思的羽毛一片片渐渐丰满,青年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乘万里风,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

六、学会合作

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会合作的学生。其实,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我们青年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如集体备课时,应努力做到真正参与其中,将自己的思想抛出来真诚交流:这节课我想怎样讲?为什么这样讲?其中的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学生活动我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大家坐在一起,不保守、不吹捧,敢于争辩,敢于碰撞,才能冒出更多思想的火花,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其实,合作不仅仅是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还应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与校长的合作、教师和社会影响的合作等。

七、勇于创新

青年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模式、构思新方法。要学会反思,因为教师的创新离不开反思。要敢于批判,批判现实,批判传统,批判自我。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删节与增添,对教学流程的设计有独特的见解。要善于质疑,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在质疑中追求真

理。在反思和批判中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独树一帜,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理念,丰盈自己思想,焕发生命活力。

八、坚持写作

培养写作习惯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的必要途径。一般来说,教学后记就是提升教师对教育理性思考最有价值的方式。文不在多,三言两语,记下上课后的真实感悟,包括教学预设的满意度、学生的接受情况、突发的灵感、精彩的妙语、留下的遗憾、受到的启发等等,积少成多,教师不自觉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我们也可用教学周记记载日反思、周总结的体会,这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教育矿藏的过程。这些心得原汁原味,保留着鲜活的气息,日积月累,会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全面、丰富。教师思想的建树不一定要成名成家,可以一鳞半爪,可以单线勾勒,自成一体,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与坚持下去,我们的思想会从简单走向成熟,从纷乱走向明晰,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思想之所以宝贵,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拥有独立思想的教师就像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抑或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善于合作,不断反思,勤于实践,敢于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善于总结,积蓄厚重的文化底蕴,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努力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教师。

顺便说一下,“青年”不仅仅是一个成长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没有思想的人18岁就会未老先衰,像80岁的人一样,满眼是苍凉和死亡;给自己插上了一对思想的翅膀,80岁的人也会像18岁的人一样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仍然是一个青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