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填空题单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和类人猿的主要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即 ;(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会使用 ,脑的发育程度不同;(4)产生 ,进行交流和合作。 2.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 (2)受精:精子和卵细胞是在 中相遇并结合成 的。
发育: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 中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 、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 等废物,也是通过 经母体排出的。
分娩:38周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增强;(3) 的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 、 、 、 、 、 。 2.三大供能物质: (主要供能物质,如 )、 (备用能源)、 (可以供能,但主要用于 和 身体,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3.其它成分:水,无机盐(缺 :儿童得佝偻病,中老年得骨质疏松;缺 :缺铁性贫血;缺 :成人造成 ,儿童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 得 ;缺乏维生素B1患神经炎;缺乏维生素C患 ;缺乏维生素D儿童患上 ,老人患 。(注:食物来源也需要记忆) 4.第七类营养素: (P25)
5.消化:食物在 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图P29
6.消化道是由口腔开始经过的顺序依次为: 、 、食道、 、 、 、肛门。 7.消化腺以及消化液发挥作用的场所:
(1)唾液腺能够分泌 ,唾液流入 对 进行初步的消化,使之变
成 。
(2)胃中有 能够分泌 对 进行初步的消化。
(3)小肠腺分泌的 (可消化 、 、 ),胰腺分泌的 (可消化 、 、 ),以及 分泌的 (乳化 ),发挥作用的场所都在 ,对三类营养物质进行彻底消化。 营养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起点 消化终产物 参与的所有消化液 、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 和 、肠液、胰液 8.吸收:简单的营养物质由消化道进入 的过程。可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9.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原因:(1)消化: 、 、 都注入到小肠中能够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2)吸收:小肠比较长是消化道中最 的一段,内部有环形 和小肠 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 构成。
10.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 、 。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是由 和 组成;
2.呼吸道包括 、 、 、 、 。作用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将吸入的气体变得 、 和 ;减少对肺的刺激。 3.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 的场所。
4.肺部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原因:1. 数目多,面积大;2、肺泡外的 多;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都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5.呼吸时呼吸肌、胸廓、肺内外压强的变化:
6.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 透过 和 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也通过这些 和 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体外。进入血液里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里。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是由 和 组成; 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液分层后上层为 ,中间白色一层为 和 ,下层为 。 3.血浆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主要成为是水、血浆蛋白,还有营养物质和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载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4.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富含 (红色,含 ),使红细胞有运输 的功能。(贫血:红细胞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低)。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它有 的功能,得炎症的时候白细胞的数量会 。
6.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血小板有 和 的功能。因此,血液不仅具有 作用,而且具有 和 作用。 7.血流的管道-----血管:
: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分流),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 。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汇流)。管壁比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 的 。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内径最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管内血流速度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 。
8.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下图)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壁最厚。
9.血液循环途径包括 和 (见上图):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的 出发回到 ,肺循环是血液从 出发回到 。两条循环通过心脏取得联系。 ——血液含氧较多,颜色 。 ——血液含氧较 ,颜色暗红。
10.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 → → →
→ → 。
肺循环: → → → → 。 11.血型的发现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将人的血液分为 、 、 、 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输血的原则:以输入 为原则。紧急情况下, 为万能的输血者, 为万能的受血者。
12.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分别输 、 、 。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将 、 和多余的 等的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的结构包括 (主要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是形成 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 。(下图)每个肾单位是由 、 和 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有 作用,肾小管有 的作用。 3.尿的形成过程(下图):
第一步: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它的 起 作用。当血液流经它们时,除 和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原尿不含 和 。
第二步: 流经肾小管时,全部 、大部分的 和部分 被肾小管 ,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 、 、 等就形成了尿液。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不含 。
4.其他排泄途径:呼吸系统主要排出 ;皮肤的汗腺排出 ,还有少量的 和 。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眼的结构(如右图): 2.眼睛各个部分的功能:
:无色透明,透光。 :白色坚韧, 。 :有色素,中央是 。瞳孔:光线的通道。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含丰富血管和色素,提供 ,形成暗室。 :透明有弹
性, 。 :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感受光的刺激。玻璃体: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3. 视觉形成过程:外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和玻璃体最终落在 上形成物像。 (视觉感受器)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 ,产生 。 4. 瞳孔的调节:当受到较强的光线照射时,瞳孔 ;当光线较暗时,瞳孔 。当从明亮的室外走进室内时,瞳孔在此过程中的变化是由 变 。
5.近视的形成原理: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曲度 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落在视网膜 。看不清 的物体。矫正:戴 ;远视刚好相反; 6.耳朵的结构: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7.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 (产生振动)→听小骨→ (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的 → 。
8.噪声会让听觉受影响。遇到巨大声响可迅速张口,使 张开,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平衡,防止鼓膜破裂。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避免病菌从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9.身体的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是由 、 和它们发出的 组成的。
10.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叫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11.神经元是由 和 构成。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1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既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由 → → →
,可完成一些简单反射
→ 5个部分构成,如图)。反射的类型有 (也叫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具有的)和 (也叫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与 有关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1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 的调节,但也受到 的影响。
14.内分泌腺:没有 ,其分泌物——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 运送到全身各处。激素:人体内含量少,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15.人体几种激素的功能
(幼年分泌不足) (幼年分泌不足)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分泌过多)
(幼年分泌过多) (成年缺碘)
:分泌不足,糖尿病;分泌过多,低血糖
:遇到危险或兴奋时,分泌增加,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 对生物的影响:形成原因:因大量燃烧含硫高的煤以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2. : 排放量过多导致,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