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真诚地谢谢你——《大林和小林》

来源:华佗健康网
真诚地谢谢你——《大林和小林》

最近在班级给孩子们读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以前也给孩子们读过书,但孩子们从来没像这次这样,投入地听,投入地笑,投入地注视着我。我陶醉于孩子们看我的眼神,我还是我,吸引他们的是我手里的这本书。你或许疑惑,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能让孩子们如此地着迷?说来你不信。这里,有一顿能吃七十二头牛、一百头猪、六头象、一千二百个鸡蛋、三万只公鸡的四四格;这里,有长着绿胡子,肚子大得像座山的叭哈,他的嘴唇厚的一个臭虫爬了几个小时,才从他的上嘴唇爬到他的下嘴唇。多么的荒诞不稽,却让孩子们钟情不已。

起初看到孩子对这样一本书着迷,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慢慢地读着,我也喜欢上了它,也渐渐地品出了些滋味。它语言夸张但又极富感染力。瞧,四四格不仅食量大,而且说话有回音,比如,“我出一毛钱,一毛钱!”“你瞧见这招牌没有,牌没有?”他说的话常会引来孩子们的哄堂大笑。小林犯了错误,法官包包会怎么惩罚他呢?“足刑”。足刑?对,就是骚脚板,有意思吧?可以说,与以前所读的教育意义较强的书相比,这本书没有丝毫的说教。用陈伯吹的话说,张天翼真是在“用孩子心灵想,用孩子眼睛看,用孩子嘴巴说话”,孩子们呢?听着可以尽情地笑,笑过之后又不必去思考老师会出什么问题来考他们,多放松。于是,每天读《大林和小林》成了孩子们的期待,瞧,上课铃响后,他们都齐刷刷地坐好,那么深情地望着我,我偷想,如果此时中断对它的朗读,孩子

该有多么失望!(咳,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书也有这么大的魅力就好了。)

读着这本书,不能不说些感谢的话。以前早晨晨读的时间,班级里是应付老师,心猿意马的多,为了激励孩子们读书,也搞了一些评比奖励,但是对于那些“难啃的硬骨头”来说,读书还是一种任务。可是自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地发现了变化,小宇是个淘气鬼,怎么也不作声了?原来手捧《大林与小林》呢。再瞅瞅其他同学,看架式就不是在做样子。瞧着孩子们那专注劲,窃喜!突然想起薛瑞萍在《不能不说到<我与地坛>》一书中说的一段话:阅读是一生的事情,对好东西的接受和理解也是一生的事情。童年是播种的季节,是漫游的年龄,惟有不求甚解,惟有服从兴趣和爱好,他们才愿意走进书的沃野;才可能心甘情愿迷失在这草木竞生、气象万千的“园子”里;“美丽”才可能作为种子,于不经意间,播撒心里。”

《大林和小林》,我愿继续携你同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