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6年第14卷第6期 ・药橱与临床・ 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于福宽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 门诊部 118000 【摘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3 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A组61例,B组57例。 A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B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比两组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 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 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比 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56%,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4.0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 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舍曲林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外,度洛西汀能够明 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等情绪,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预后性,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度洛西汀舍曲林老年抑郁症 临床效果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6.017 老年抑郁症是指发患者群的年龄≥60岁,且为首次发 病,属于老年期的精神障碍疾病。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为单相 抑郁发作,常会出现认知损害,发病原因与患者的神经环路不 完整有关。老年抑郁症在近年来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发展较 快,但其核心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躯体症状,极易耽误治 疗 。相关数据表明,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6%一34%, 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867)治疗,以每天50mg为起 始剂量,最大剂量为每天100rag,早餐以后顿服。两组的治疗 时间同为2个月,若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给予对症 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 失,HAMD评分47分;②好转:临床症状改善,HAMD评分减 分率≥5O%;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HAMD评分减分率 <50%[ 。 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方法以药 物治疗为主,临床中的常见药物有度洛西汀与舍曲林等,本次 研究旨在探讨上述两种药物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 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以 ±s 表示,用t检验,不良反应率以百分数表示,行卡方检验,若 P<0.05,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1材料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收 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主体。排除标准为:有较 严重自杀行为与意念者;患有脑器质性疾病者;患有其他精神 障碍或是严重躯体疾病者。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和B组,A 组61例,男性27例,女性34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 65.47±4.22岁;B组57例,男性24例,女性33例;年龄为 62~82岁,平均年龄67.13±4.05岁。对比上述数据无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 1.2方法A组采用度洛西汀(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国药准字H20061261)治疗,以每天30mg为起始剂量, 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力,将剂量适当增加,最大剂量为每天≤ 60rag,早餐以后顿服。B组采用舍曲林(深圳市新光联合制药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A组中,45例(73.77%) 痊愈,15例(24.59%)有效,1例(1.64%)无效,总有效率为 98.36%;B组中,41例(71.93%)痊愈,10例(17.54%)有效, 6例(10.53%)无效,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差异明显,有 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均低于 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 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I-IAMD评分( ±s,分) 注: 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示与B组相比,P<0.05。 ・45・ ・药掬与临床・ 士国耋生堡健医学》杂志2016年第14卷第6期 2.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率是6.56%,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14.04%,对比差异显 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n(%)] 3.讨论 状得到缓解。此外,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56%,B组的不良 老年抑郁症属于易发性精神障碍,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 晚年生活带来较大痛苦。因此,探索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具 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 J,抑郁症发病与去甲肾上腺素和 五羟色胺的浓度降低有较大关联。度洛西汀能对去甲肾上腺 反应率是14.04%(P<0.05),说明采用度洛西汀治疗的不良 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淑芹.评价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效 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170—171. 2李梓芳.评价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问合并心衰的效 素和五羟色胺的再摄取得到抑制,进而增加以上两种神经递 质的浓度,具有起效快等优势。作为双重抑制剂,度洛西汀能 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躯 体症状,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较明显 J。舍曲林对五羟色胺再 摄取的抑制效果较好,能有效结合M受体,但会导致患者口 干等症状,并且容易引发患者的认知损害。老年抑郁症患者 中多会存在认知损害病症,因此不宜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中,经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后,两组的HAMD 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 223—224. 3马嫒,史佳佳.评价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 衰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 180—181.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 (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B组的治疗总 4秦艳雷.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 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96—97. 5岳莉莉,左文秀,汪辉耀,等.度洛西汀和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 的临床比较[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37—40. 收稿日期:2016—11—2 有效率为89.47%,可见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 床效果明显好于舍曲林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等症 (上接第44页) 2李广罡,孙碉,米艳红,等.标准血糖控制方案下血糖波动对神经 外科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7(4):14—17. (3):320—324. 9王爱民,熊晓琴,叶洪江,等.危重症患者早期动态血糖时间窗对 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41—4_4. 1O殷博,陆国平,陆铸今,等.危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和血清胰岛 素组分变化的关系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 (6):416—418. 3季艳妮,杨莲芳,季坚卫,等.强化血糖控制对儿童重症急性胰腺 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波动及预后影响[J].中华胰腺病 杂志,2015,15(6):404—406. 11潘英彩.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l临床(下旬),2013,7(1):24—26. 12段延飞.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血糖患者 4柳梅,范学朋.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对危重症患者血糖及 预后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3):140—142. 5彭绵,方伟强,蔡举瑜,等.非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波动对病 死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1):79—82. 6火少晔,康婷,赵蕴华,等.高纤维营养液对危重症高血糖患者血 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 5953—5955. 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 (85):105,107. 13刘燕,杨利国.血糖波动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预后 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271—272. 14王婴云,周承悖,陶珍,等.血糖变异度与呼吸危重症患者预后关 系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24—1426. 15杨俊,黄和民,陈麒麟,等.危重症患者不同原因血糖升高的临床 意义及预后[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141—142. 收稿日期:2016—10—19 7吴小惠,朱翠平.危重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一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一1与高血糖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 科临床杂志,2()15,30(18):1391—1394. 8王辰,朱宇清,帅学军,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危重症胰岛 素强化治疗中作用的荟萃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