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的易腐货物运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肉、鱼、水果、蔬菜等易腐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在保障供给、调剂余缺、满足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1年铁路鲜活易腐货物的运量到达了1689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易腐货物的运输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但铁路冷藏运输在冷链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变革的重大课题。 1 基本情况 1.1运输装备
铁路冷藏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与之相关的地面配套设施。
铁路的冷藏运输工具一直以加冰冷藏车(以下简称“机冷车”)和机械冷藏车(以下简称“机冷车”)为主。至2000年4月全路共有冰冷车5055辆,机冷车2339辆(其中发电车445辆)。冰冷车都是单节式的,全部为B6型;机冷车间有B19、B20、B21、B22、B23等车型,均为成组式,除B20型为9辆一组外,其余均为5节式车组。
除上车种外,铁路近年来还相继研制、试验和开发了单节式机冷车、冷板冷藏车、机械和冷板式冷藏集装箱、液氮冷藏车和隔热车等新型运输工具。单节机冷车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其他几种不未形成批量生产和运输能力。目前能适应铁路快速运输的冷藏运输工具也正在积极研制和开发之中。
在研制新型冷藏运输工具的同时,铁路还注意了制冷机组的更新换代和制冷工质的环保问题。如为B23型机冷车研制了新型的LFT50型制冷机组,该机组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较原有的FAL056/3(Z)型机组小30%和39.4%,同工况制冷量增加约8%;并在该机组和单节式机冷车的制冷机组中采用HCFC-22为制冷工质等。
铁路冷藏运输的地面配套设施主要有为机械冷藏车检修和乘务服务的5个机械冷藏车车辆段及为冰冷车中途加冰服务的23个加冰所(其中2个新近建好尚未正式投入运用)。铁路年来在新建和扩建加冰所时采用了由国外引进的颗粒冰和壳壮冰等新型制冰设备。 1.2完成运输情况
据统计和估算,目前我国易腐货物年动量约5000万吨,1999年铁路承担的动量不足1000万吨,市场份额不足20%,较改革开放前有明显下降。1999年铁路鲜活易腐货物发送量排名前5位的铁路局分别是广州、柳州、上海、成都和济南铁路局。
1999年易腐货物运输中使用各种车型的比例为(%)
冰冷车 32.4 机冷车 9.3 棚敞车 57.2 其他 1.1 可见按装车数计的易腐货物冷藏运输率为41.7%,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冰冷车的装车数是机冷车的3.5倍。
1999年鲜活易腐货物动量中各品类货物所占的比重如下(%):
其他冷却冻肉 冻鱼 其它冻结货物 水果 蔬和菜 非冷却货物 12.5 1.3易腐货物运输经营改革
为在全国激烈的易腐货物运输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铁路在强化货运营销工作、改善运输服务、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时效性、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柳州铁路局与中商铁鲜活动贸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通了河湛茂地区至郑州的“绿色通道”果菜运输专列,从1998年12月底开始,至2000年3月共开行了305列、8815车。由于果莱运输专列开行中坚持提速不提价和优质服务,反映良好。此外,该局还在蔬菜运输方法上大胆探索,使用加冰冷藏车装运蔬菜时,除做好冰箱加冰外,还在车内铺碎冰、砌冰墙,既保证了蔬菜运输质量,又省去了途中补冰作业,缩短了货物送达时间。
中铁特货运输中心于1999年10月开通了昆明—广州的行包冷藏快运通道,开展了鲜花、蔬菜运输,并利用该通道于2000年3月进行了广州至昆明的冰激淋运输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铁路局杨浦站最近与上海机保段合作,开发了国际冷藏集装箱的接动项目,扩大了铁路冷藏运输的经营领域。沈阳局还探索开行了吉林省德惠站—辽宁省鲅鱼圈站间冷藏集装箱班列,从1996年的206箱,发展到1999年的1868箱。 2.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易腐食品的产量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15%以上。但由于铁路冷藏运输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易腐货物运量从1992年开始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1998年全路易腐货物运量仅有836万吨,比1991年下降了50.5%,大量的运量被公路吸引。公路在易腐货物运输市场中所占份额已从90年代初的10%发展到目前的80%左右。以北京市为例,据统计四道口果品批发市场1998年通过铁路到达的水果量为2.3~2.5万吨,而通过公路运抵的为5.5万吨。再看云南省水果运输,1996年该省公路水果外运量仅占水果外运总量的3%,1998年即达16%,1999年已发展到33%。
8.3 2.5 37.5 26.7 8.6 3.9 活畜、蜜蜂 与运量下滑相关联的是冷藏车运用效率下降,大量车辆闲而无用。1998年平均每辆冰冷车和机冷车的运用次数分别为9.8次和11.5次,分别比历史最好水平下降了40%和43%。当前冰冷车已停止生产,成组式机冷车的生产任务今年也没有下达。冷藏运输的亏损逐年加大,铁路冷藏运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如过去对俄罗斯出口冻肉和柑橘大量地使用机冷车,现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俄出口锐减,必然影响机冷车的运用。丰台保温段对俄出口1997年同期下降了37%。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大力推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东北地区个体养猪业的发展,必然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南莱北运和川肉外运的格局发生变化。还有随着国内公路运输产业的逐步兴起,短途运量向公路分流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本来对铁路具有优势的中长途冷藏运输运量却大量地为公路所占,这显然与铁路冷藏运输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密切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铁路运输手续繁杂、环节多,货物送达速度低,运输周期长。
以荔枝运输为例,从漳州到北京如用汽车运输昼夜兼程3天即可到达,若用铁路冰冷车要6~7天。晚腐货物特别是时令性比较强的水果、蔬菜需要争时间抢市场才能嫌钱,而且前铁路易腐货物的送达速度仅为243km/日,显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铁路运输办理托运手续要经过报计划、填运单、报请求车、装车等环节,费时、费事,其运输质量还无法由货主控制,出了问题索赔手续繁、时间长,还往往得不到赔偿。公路运输手续简便,速度快,由司机负责货物安全,货主放心。显然公路对货主更具有吸引力。 (2)成组机冷车批量大,不能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 (3)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亟待改进。
长期以来铁路冷藏运输一直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冷藏车的“修、造、管、用”分属不同的部门,分割管理、互相牵制;在经营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各部门各算各的帐,没有建立经济责任制,造成投入、产出分离,收入、支出分离,处于“大锅饭”的状态;以至几十亿的冷藏运输资产不能有效运作,甚至出现了在冷藏车总体运用率下降的同时在个别地区的部分时间却出现了冷藏车紧缺的现象,也使得在国外广泛运用的了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在我国铁路迟迟不能应用。 3.铁路冷藏运输的改革与发展
面对这一形势,在1999年12月由中国制冷学会和北京制冷学会第四专业委员会与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联合在广州召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冷藏运输发展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铁路冷藏运输的变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为此,全体代表以科技工作者建议的形式向部领导提出了“关于改革铁路冷藏运输管理体制的建议”。
铁路冷藏运输的落后状况已引起了铁道部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4月根据部领导的指示,铁道部由运输局、计划司、财务司、体改法规司、特货运输中心、铁道部科学院单位的人员组成了冷藏运输调研组到8个铁路局的有关单位对铁路冷藏运输的市场经营、设备运用、运输组织、价格体系、运输收支、财务清算以及冷藏运输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到几个大的果莱批发市场和装车量较大的一些车站进行了考察。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铁路冷藏运输的建议。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根据朱总理和部党组对铁路实施“三分一减”和“网运分离”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当前冷藏运输的管理体制,成立铁路冷藏运贸专业公司,对冷藏运输实行专业化管理和公司化经营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公司依法对占用的冷藏车资产拥有法人资产权并进行资产经营和生产经营,承担对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公司建立相应的冷藏车间调试系统,在运输指挥中心统一调试下,实行冷藏运输的统一组织、调度,提高运输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占领冷藏运输的市场份额。 (2)增加配套设施能力
尽快解决路网性加冰所制冰能力不足问题,增加对冰冷车的维修资金、提高完好率,充分发挥其冷藏车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单节机冷车和冷藏偏大装箱,努力解决其配套设施问题,使这些新型运输工具尽快发挥作用。 (3)改善经营管理
要建立灵活的运价机制、调整运价结构,重视货运代理、发展联合经营。要进一步简化运输手续,改善运输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运输组织
针对易腐货物运输时效性强的特点,组织冷藏快捷运输,开发冷藏快运系列产品。在巩固和发展铁路现有绿色通道貌岸然的基础上,继续开发西南至西北的绿色通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客运网在客运列车或行包专列上加挂冷藏车,或在行李车上加装冷藏箱,发展城际间的易腐货物均衡快捷运输;以满足货主抢时间、争市场的经营需要。
鉴于易腐货物季节性强、流向分散、冷藏车回空调度难度较大的特点,必须加强冷藏车调度工作,特别是对冰冷车的高度指挥。要在路局、分路建立冷藏运输调度网,采用信息追踪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冷藏车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冷藏车运用效率。
结合我国铁路、“战略的实施”,合理调整冷藏运输途中作业的距离,减少途中作业,提高运输速度。 (5)强化科学研究
鉴于易腐货物运输的特殊性,应依据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货源组织、运输方式、装载条件、包装方法等方面怕技术及基础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为生产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研究能适应货车提速和客车化的冷藏运输工具。
相信通过全路员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迎来铁路冷藏运输新的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