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有机统一的路径选择

来源:华佗健康网
・高职教育研究一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目标, -3根到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涉及两大问题:一是教会学生“做 人”,二是教会学生“做事”,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高职办学须寻找对策,实现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高职内涵发展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高职;人际交往;内涵发展;有机统一;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15)01—0016—03 DOI:10.3969/j.issn.1674—5078.2015.01.006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全日制在校 理各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而在自己身边形成一 生人数已超过本科院校,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办 个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加 学特色与办学目标实现的问题,尤其是内涵发展 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办学成功。所以,提升学生 已成为高职办学的核心目标。归根到底,高职内 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完善高职内涵发展的目标。 涵发展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二)有利于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二是如 许多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学生的人际交 何教会学生“做事”,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让自己 往能力提升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具体的培养要 的技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学生“做人”的关键是 求与评价目标,应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列入 一 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圈,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晋 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城 职 作出贡献。因此,高职内涵发展实现过程中,学生 和谐校园建设包含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同学 业 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培养处于重要位置,必须使 关系、友好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在家做“好 技 术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实现有机 儿女”,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 学 统一,从而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 位做“好职员”的目标进行教育与引导,引导学生 院 一学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对高职内涵发展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有效促进和谐校 报 的意义 园的构建。 (一)有利于完善高职内涵发展的目标 (四)有利于高职内涵发展 高职内涵发展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硬 决定高职办学水平的要素究竟是什么,很多 件建设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教学设备改进、实训条 高职院校都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学生参加技能 件更新等;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师资力量提升、校园 大赛的成绩体现办学水平,有的认为学生就业后 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水平等。实际上,高职内涵发 的职位与薪酬体现办学水平,有的认为就业率体 展的核心目标归根到底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办 现办学水平。笔者认为,能体现高职办学水平的 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外因,不能完全反映办学水平; 要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生存能力,即通过技能获 学生能在社会上生存并创新,同时又善于正确处 得社会认同和生活;二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即 收稿日期:2014一¨一11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3ZZ022);2014年J 尔行离 职研究会重点资助课题《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离职内涵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GZ14Z028) 作者简介:戴存平(1970一),男,广东河源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教育研究・ 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社会中构 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可以提升高职内涵发展水平。 (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没有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核 心工作来抓,并没有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职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许多高职院 校认为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标准及参照相关 高校的做法,学生的职业技能才是学生培养成功 的唯一标准,这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将学 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放在与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培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 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上下级、同事竞争 关系,是否能正确面对挫折,与是否具备较强的人 际交往能力有直接关系。所以,提升学生的人际 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 有机统一 (一)高职内涵发展涵盖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软件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 学生培养体系建设等都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 心,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内涵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 的目标一致 高职内涵发展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社会中 生存能力,即谋生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 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发展的重 要能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高职院校 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是高职院校人 才培养的根本。 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 有机统一的路径选择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 一是要有政策指挥,每一个高校对学生人才 戴春平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有机统一的路径选择 培养目标的确立和贯彻落实,都是以上级教育主 管部门的文件或评价标准来确定的,只有教育主 管部门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高职院 校才可能重视和落实好此项工作;二是要有过程 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 能力提升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 现问题与不足,促进高职院校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开 展此项工作;三是要有考核指引,要将大学生人际 交往能力列入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中,确立相应的 评价标准,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在内涵发展建设中 高度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要勇于创新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相应的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内容,但各高职院校并 养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合 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 量。首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要体现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其次,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 准中应加重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要求,增加相应的 教学内容;再者,在课程标准设置上,要重视人际交 往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的灌输,做到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过程化、全程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三)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方 面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但大多停留在课堂教 学改革方面,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列入正常的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培养教学改革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全 员培养问题,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不能仅认 为是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各专业教师应 行动起来,在教学改革中将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列人教学改革中,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渗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内容,做到全 员参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工作,从而真正达 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二是要解决不同学科课 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比如理工类实 训、实践教学环节中并非不能渗透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只是方式可能不同;三是要解决教学考核问 ■鎏菜差蓑题,这是关键,因为没有考核就不会引起重视,重 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就会成为一纸空谈,教学改 革中应将人际交往能力在课程中体现的考核分值 适当提高,让老师也让学生重视起来。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培养学生“做事”与 “做人”为基本标准,目前,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职 业技能非常重视,在对外宣传中也以学生获得各 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作为着眼点,而对学生如何 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重视不足,在人才培养 体系中缺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专项内容, 霎戴春平摹萋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与高职内涵发展有机统一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研究・ 所以高职院校需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内容列 入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 体系。加强学生“做人”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两 点:一是科学理解什么是人,人是社会的人,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 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并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努力方向;二是要解决怎么做,要教会学生具体 的要求和方法,教会学生做好本我,教会学生适从 和发展。 (五)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评价体系 高职学生的评价体系是学生学习、生活等的 指挥棒,学生在校的行为举止都将按学校正确的 评价体系来自律。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必须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 是既掌握一技之长,又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 会关系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必 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 养内容列入高职学生评价体系中。因此,高职院 校对学生的评价应包含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内容, 评价体系应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学生自我人格、自 我品质、自我发展的表现;二是学生认识他人、认 识事物、认识社会的能力表现;三是学生融合集 体、适应环境与社会、服务于人的表现。 (六)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资金投入 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搭建相应的平台,创造 有利学生实践的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舍得 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投入资金。目前,各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在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实习的 投入,为学生创造了非常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 但是对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如何教会学生正 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等投人不足, 甚至有些学校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事,不值得投 入资金,所以要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院校 必须在资金方面舍得投入。高职院校主要要在以 下几个方面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资金投 入:一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教学场地建设,比如 公共关系实训室、公关谈判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 的建设;二是学生人际交往平台的建设,如建设较 健全的学生活动中心,使相同兴趣爱好甚至不同 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交流,促 进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三是学生人际交往 能力培养的教学、科研经费投入,要重视该领域的 研究,让更多的老师专注到该领域来,提升理论研 究水平,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七)企业、社会、学校、家庭要转变观念 要将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 处,企业、社会、学校、家庭要转变原来观念,在具 体执行过程中,许多企业用人时提得更多的是学 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 社会关系的能力可以给企业、给社会创造无形的 财富,在这种技能至上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家庭 也在观念上适应了这种需求,从而忽视学生的人 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所以,企业、社会、学校、家庭 要转变观念,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放在与 职业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企业、社会、学 校、家庭的观念转变,主要要落实在:首先要认识 到无论作为学生、员工、公民还是孩子,一个人的 人际交往能力决定其一生的发展,必须重视;其 次,企业、社会、学校、家庭要明确自己在对员工、 公民、学生、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都责无旁 贷,只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应该提供平台 和机会,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尽好本职;再 次,企业、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员工、孩 子、学生、公民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 员工队伍的发展、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优秀 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良好公民的培养,并将促进社 会的和谐与发展。 总之,高职内涵发展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 升两者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依存,辩证统一,高职 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高度重视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既会 “做事”又会“做人”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露萍,李国杰.提高3v:q: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 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贾玉霞.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下转第27页) ・高职教育研究 们就必须注重科研。通过科研来深化自己的思想, 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深度的教师。随着自身科研水 平的提高,我们的教学也将不断注入新的能量。 2.让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倾向于科研还是 教学,排课时可以有所区别 如果能够让老师自愿选择是教学型,或者教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o. 高 百 [3]王英奎.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 科研型老师,就会让部分老师有精力来从事科研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工作,使科研实力得以提升。 [4]陈发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课程形态探析[M].上 3.可以通过考核、奖励、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 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 等多种措施来提升科研实力 [5]陈志刚.艺术教育中的德育思考与实践[M].北京: 这样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就会相对平衡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些,而不是现在的一边倒。 [6]朱汉城.管乐教学的课程体系[J].中国音乐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将会获得更大的 2005(135):35—37. 发展。无论在教学实践上还是在理论研究上艺术 [7]朱汉城.美国学校管乐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 教育水平都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只要不流于形 乐教育,2005(134):37—39. 式,我们学院不仅在管乐教育上会获得提高,在其 [8]解晓瑞.对我国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思考[D]. 它艺术教育上也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rchestral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GA0 Bai-ning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ncheng,Shanxi 048026,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orchestral music education in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 gY.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music ed— uc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orchestral music education situ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rchestral music education;investigation (上接第18页) 高职院校管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The Route Selection of Organically Combin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AI Chun——ping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Guangdong 51 7000,China) Abstract: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keys to the connota. tion development are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points.one is to teach students“how to be”.the other iS to teach students“how to do” and then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qualified talent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 struction.Therefor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search for countermeasures to ireprove students’interper. 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developing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the same time.uhi— 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onnotation development;organic combination;route selection 宁 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