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绍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A.资本主义的扩展 美国南北战争
▲ B.工人运动的兴起 俄国农奴制改革 C.变法图强的尝试 日本明治维新
D.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2.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细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2页(共8页) 1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有1000万左右的人因吸毒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 A.谨慎交友,远离社交 B.依法自律,拒绝毒品 C.加强立法,维护公平 D.保护隐私,信守承话 14.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下列属于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人身自由 C.社会经济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 15.读右边漫画,你认为图中人物的言行 ( ) 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错在追求无边界的自由 ③会害人害己,是非正义的 ④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能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一行动 ( ) 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②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来保证实施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助力香港缔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拥护。由此可见 (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维护香港和平稳定是我国当能中心工作 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④维护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肺炎疫情,考出了中国的自信和境界,回答18-20题。 18.在尚未有特效西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在抗疫中的显著疗效,引起世人对传统中医的高度关注。以下属于中医药瑰宝的有 ( ) A.《伤寒杂病论》 《本草解目) B.《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天工开物》 D.《天工开物》 《黄帝内经》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3页(共8页) 19.为尽可能多的收治患者,我国在武汉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改建大量方舱医院,期间,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和中国联通等央企协同作战,从保障煤电油气能源供应到维护通信,交通稳定运行,发挥了顶梁柱作用。这说明 ( ) ①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上为抗疫发挥了关键作用 ②集体经济控制者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 ③公有制经济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坚实基础 ④非公有制是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向国际社会捐助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共同抗疫。中国的做法 ( ) ①彰显了大国担当和责任 ②抓住机遇,主导了国际秩序 ③秉持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卷Ⅱ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传递
(1)指尖传递爱心。图中两位主人公的言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些价值准则?(2分) (2)爱心折射责任。漫画中主人公勇担责任的行为令人敬佩,倡导类似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现实意义?(6分) (3)爱心接力需要你我参与。请举出一个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的爱心传递行动。(2分)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4页(共8页) 22.(10分)听人类理性的声音,看法治前行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在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_____------------------……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__此(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4分) _________号 生_------------------ (2)分析材料链接,列举其中体现的我国宪法原则两条,并任选其中一条说明材料是如_考_卷何体现这一原则的。(6分) _ _ _ _ _ __________ _ ------------------【材料链接】2015年,我国立法机构又一次启动民法典编纂,通过网络、调研和座谈会等形成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该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2879票赞成,高票通过,一部历经56年的真正_ 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正式诞生。民法典共有1260个法条,并把人格权编单独成_ 上______编,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证人民有尊严地生______活。 ____名_ _姓___------------------- __答 _23.(12分)围绕鉴湖的变迁,某校九(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活动,邀 ___你参与。 ________-------------------_题_校学业毕-------------------无-------------------- 东汉鉴湖(东湖和西湖)示意图(《绍兴市志》) 南宋以后山会水系示意图(《吴越文化论丛》) 1011年,会稽、山阴人口共37876户,20-59岁男子共39385人;1201年,会稽、山阴人口72058户,20-59岁男子共88008人。(摘自《会稽志》) 1119年—1125年,王仲嶷担任会稽太守,围湖造田约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效------------渡后,政府承认围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动,鉴湖周围358里全部填平。(摘编自赵冈、陈仲毅《中国农业经济史》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5页(共8页) 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与南宋时期(1127年—1276年)比较,鉴湖地区水灾与旱灾分别增加4倍和11倍。(摘编自周魁一《古鉴湖的兴废及其历史教训》) 【寻根】东汉时期,为抵御频发的水旱灾害,动员民众开筑鉴湖的太守是谁?(2分) 【问因】古代绍兴水旱灾害频发的气候原因是什么?联系上述图文,说明鉴湖建成对抵御水旱灾害的作用。(4分) 【明理】综合上述图文,请你总结出鉴湖流域变迁中的一个历史教训,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6分,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 24.(14分)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阅读以下摘编自《一杯红茶的世界史》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完成茶叶贸易和茶树移植的路线绘制。(4分) (温馨提示:先在图例空白处设计两条线路的不同图例,再在图中标注线路) 材料一: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回葡16—19世纪茶叶贸易和茶树移植路线示意图(部分)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贫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 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种被秘密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茶苗茶种先后在 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引种成功。 材料二:英国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广设茶业工厂。后来的发展中,部分具有国际视野的茶企,其生产、销售逐渐遍及全球,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跨国企业,饮茶习俗进一步风行世界。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分析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4分)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6页(共8页) 材料三:英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知名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诀,有的拥有传承百年的调茶工具和调茶师队伍;有的根据顾客需要,创新调配出口味独特的红茶;有的长期与外国茶企保持交流,设计符合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茶叶产品。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三中茶企的成功秘诀对更好地弘扬中国茶文化有何启示? (3)这些日子引发了生命的深思,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请作出你的回答。(4分) (2)这些日子刻下了奋斗的足迹,中华民族在抗战和抗灾中取得伟大胜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6分) 25.(14分)总有一生日子让我们刻骨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和广大群众同心抗疫,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4月4日,我国降半旗举行哀悼活动以国之名祭奠抗疫中牺牲 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图1 图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遭遇八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和政府紧急动员广大党员率先垂范,各级人民爱心捐助纷纷汇聚。各对口省市无私援助灾区人民,以举国之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至2009年始,我国将5 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3 图4 (1)这些日子留下了伤痛的回忆,列举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图3、图4纪念日设立的缘由,(4分)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7页(共8页)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8页(共8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答案解析
卷Ⅰ
一、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故B正确;ACD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 【考点】时事政治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中国国家统计局目前发布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故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时事政治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涉及到英国脱欧。伦敦时间2020年1月31日晚11时,英国正式“脱欧”,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当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向全国发表讲话时说:“这是破晓一刻,也是幕启之时。”他强调,英国将在“脱欧”之际确保整个国家团结。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选:D。 【考点】时事政治 4.【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河的中游地区,秦岭山脉横贯其南部;陕西省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800 mm以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考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的地形、气候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和春秋战国的比较。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虽昙花一现,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
1 / 8
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当时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B。 【考点】亚历山大和春秋战国的比较 【考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太宗为君之道是以民为本,他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发展生产的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戒奢从简,合并州县,改革吏治,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故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体现这一思想堪称典范的是唐太宗。故选:C。 【考点】贞观之治
【考查能力】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相关知识的内容。《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通过这一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辛丑条约》的影响。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依据“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可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大量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给中共的主要教训是,要想革命胜利,必须做到必须独立自主的掌握革命领导权。故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的背叛。故选:D。 【点评】国民大革命失败 【考查能力】理解,分析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的相关史实。识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1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
2 / 8
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暂死不认。”可知,这一电文可以佐证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不合理性、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②④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考查能力】解读题干信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扫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第二障碍,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开明治维新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两国的重要转折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统一于1871年;1861年—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的明治维新,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与巩固。故图片都与促进了资本主义扩展有关。故选:A。 【考点】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考查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我国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故选:D。 【考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早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排除①;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错误。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未实现,排除④.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
【考查能力】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抵制不良诱惑。不良诱惑对个人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危害个人的健康和发展,纪律涣散、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投机取巧,极易诱发各种犯罪,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战胜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
3 / 8
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题干中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说明了吸毒的危害,警示我们要自觉抵制住毒品的诱惑,依法自律,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拒绝毒品的诱惑,所以B符合题意;A错误,远离社交是不可能的;CD在题干中体现不出,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抵制不良诱惑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没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权利就难以享有。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是公民参加各种 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联系课本知识,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身自由权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片中的主人公无视交通法规,率性而为,其行为错在追求无边界的自由,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属于非正义行为,其结果会害人害己,②③④正确;①错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选:D。 【考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题文中,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旨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表明了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同时说明了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故选:A。 【考点】法律的作用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我们要维护国家安全。题干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体现了我国积极维护香港的稳定发展,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此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中心工作。故选:C。 【考点】维护国家安全
4 / 8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张仲景和李时珍的贡献。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故属于中医药瑰宝的有《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故选:A。 【考点】张仲景和李时珍的贡献
【考查能力】解读题干,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是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题文中,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和中国联通等央企属于国有企业,在武汉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改建大量方舱医院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上为抗疫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公有制经济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坚实基础,①③正确;②错误,国有经济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④不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故选:A。 【考点】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据材料“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向国际社会捐助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共同抗疫”可知,中国的做法①彰显了大国担当和责任,③秉持了合作共赢的理念,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导了国际秩序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可排除。故选:C。 【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卷Ⅱ
二、
21.【答案】(1)爱国、敬业、友善。
(2)我们每个人勇担责任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3)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急于上公交车,因没有口罩被拒绝,我就把备用的新口罩给了他。
【解析】本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漫画形式呈现,熟悉课本,在掌握相关知识点基础上,分析漫画内容,依据题意作答。
(1)本题考查的是图中两位主人公的言行践行了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些价值准则。分析两幅
5 / 8
漫画,从漫画信息中得知,医生安慰患者,线上教育老师传递关爱,体现的是爱国、敬业、友善。 (2)本题考查的是倡导勇担责任的行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联系课本知识,结合漫画内容,从提高自身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回答。
(3)本题考查的是举出一个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的爱心传递行动。本题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如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急于上公交车,因没有口罩被拒绝,我就把备用的新口罩给了他,等等。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查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答案】(1)法国《人权宣言》;自由、平等、人民主权。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①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我国立法机构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属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或“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找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保证人民有尊严地生活,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或“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则”)。
【解析】本题以“听人类理性的声音,看法治前行的足述”为切入点,考查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反映的思想、我国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根据材料“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出自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文献。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思想。 (2)根据材料链接“2015年,我国立法机构又一次启动民法典编纂,通过网络、调研和座谈会等形式广逆征求意见,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该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2879票赞成,高票通过。一部历经56年的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正式诞生。民法典共有1260个法条,并把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证人民有尊严地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体现的我国宪法原则两条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任选其中一条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具体如下:①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我国立法机构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属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或答“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找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保证人民有尊严地生活,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或答“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则”)。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反映的思想,我国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
【考查能力】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
6 / 8
23.【答案】(1)马臻
(2)此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鉴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涝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抗灾能力。
(3)示例:区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北宋以来,绍兴鉴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需求增长,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变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灾害频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为抵御频发的水早灾害,动员民众开筑鉴湖的太守马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鉴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涝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抗灾能力。
(3)根据所知识,结合材料可以得出:区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塇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北宋以来,绍兴鉴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需求增加,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变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灾害频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4.【答案】(1)图略。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
(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解析】(1)要求线路绘制正确,且表示方法与所设计的图例一致。第一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土运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国。第二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斯里兰卡。两条线路可以采用一个粗线,一个细线。图略。
(2)本题以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为切入点,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据材料一“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和材料二“英国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 (3)根据材料,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社会学科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7 / 8
【考点】理解把握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 【考查能力】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
25.【答案】(1)①图3: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了侵华战争,不久,便占了东北三省。
②图4: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开始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2)共同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抗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了领导核心的作用。②中华儿女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抗战和抗灾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迎难面上,中华民族精神为抗战和抗灾胜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3)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历史史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的民族精神、珍爱生命等。
(1)本题考查列举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图3,图4纪念日设立的缘由。解答时,依据历史史实列举即可。如:图3: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了侵华战争,不久,便占了东北三省。图4: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开始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在抗战和抗灾中取得伟大胜利的共同原因。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儿女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等角度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从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点】历史史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的民族精神,珍爱生命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