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华佗健康网
·230·内燃机与配件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刘冰曰陈珊曰张改萍曰商执亿(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600)

ExplorationofTeachingReformonMechanicalEngineeringTestingTechnology

摘要院本文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出了合理调整实验内容、转变以学

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和改革考核方式等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热情。以期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Abstract:Inviewof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intheexperimentalteachingofmechanicalengineeringtestingtechnology,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rrespondingreformmeasures,suchasadjustingtheexperimentalcontentreasonably,changingthestudent-orientedteachingmethodandreformingtheassessmentmethod,inorder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spiritofindependentexplorationandenthusiasmforinnovation,improvetheteachingeffectofexperimentalcourses.

关键词院机械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Keywords:mechanicalengineering;experimentalteaching;teachingreform

0引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测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常用传感器基本原理和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等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工程中典型非电量参数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测试对象、测试要求、测试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以及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为从事机械工程测试与测量工程技术工作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有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有利于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帮助自己发展扎实的基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1]。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必须认真分析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对专业课程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地改革与探索,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考核与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2]。1传统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课程在设置和开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1实验内容方面在实验内容上,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占比大,操作性单一,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的实验以及涉及新技术的实验较少。这种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了解所做的实验原理和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只需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创新热情。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1.2教学方法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做实验前,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实验室提前熟悉仪器设备,直接影响实验进度和实验教学效果。授课方式依然是,每次实验前都是指导老师课前调试好仪器,实验过程中老师先讲解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再做演示,学生可以不用预习,不需要思考整个过程,只需按照老师所演示的去被动的操作,也可以完成实验。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这样非常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缺乏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主分析、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1.3实验考核方式方面实验成绩考核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按一定比例综合给出分数,考核方式也不够科学。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许多学生养成懒散习惯,对实验采取应付的态度,操作过程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演示,或只是观看同组同学操作,实验报告抄袭同组同学的报告,老师在给分时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很难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创新。这样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其专业技能检测的考试目的。针对以上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本文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2机电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2.1合理的调整实验内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课的结论和规律需要实验课通过验证性实验是来验证,这是专业基础学科的重要部分,既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为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综合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综合利用验证性实验中所学到的基础实验技术来设计实验。在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既要注重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要增设贴合生产实际的设计性大型实验,以达到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的合理分配。通过全面、多次重复的基本操作训练,保证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正确掌握,为之后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自己动手动脑设计综合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2.2转变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打破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InternalCombustionEngine&Parts·231·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王彬彬(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212)

摘要院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为社会培养了不少实践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要是培养汽车维修的相关人才,

但是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的现象。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院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教学体系;构建

0引言现阶段,我国的汽车市场行业发展迅速,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与检测人员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人才构建模式进行新的规划,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1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概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已经将中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念,并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大的发展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按照职业建设的体系来要求自己,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第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作者简介院王彬彬(1987-),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讲师,工程

硕士,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及教学。

一汽车销售大国,这使得汽车行业的售后维修以及配件生产等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性,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开展的质量,进而建立严格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地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相关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将更科学、更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并提高自己学校的综合竞争力。2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中的问题2.1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进行,在安排教学理论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实训内容,让理论课与实训课达到1:1。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从人才的培养和能力是否正确且真实地反映实验情况给出成绩[3]。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较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对实验课的掌握情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结语对于工科专业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多了解新的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问题,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重视实验、爱上实验,并从中得到收获。真正做到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热情。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参考文献院

[1]黄传丽.高职院校电气电子实验室改革与探索[J].高校论坛,2019(4):5.

[2]彭勇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2019(2):138-140.

[3]张美鑫.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04):130-131.

进来。提供课前熟悉仪器设备的机会,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最后再由老师补充并点评。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2.3改革考核方式传统验证性实验的成绩评定只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两部分,评定方式不够全面和科学。可以把实验预习和课堂表现这两项加入评定项目中。实验预习包括提前对仪器设备的熟悉和了解等,并通过课堂提问来考核,占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包括实验课的准备等,并通过参与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讲解评定,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包括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等,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包括数据的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占总成绩的40%。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自拟题目,也可由教师给出1个综合性题目,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实验技能,自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测定和数据分析,最后以科技论文的格式交一份论文。老师根据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论文的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