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

来源:华佗健康网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五大题,75分)

一、课内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①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

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②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③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④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⑤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⑥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⑦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⑧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我很重要》

1.“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为什么“战栗”?(2分)

答:

2.③——⑥段排比的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并简要说明这样排列的原因。(2分)

答: 3.第⑧段主要阐明什么内容?(2分)

答:

(二)

即使我已微笑在生活中感觉每一点惊喜与快乐,但高考带来的压力,仍然像王家卫电影里的呓语,如影随行。在我很小的时候,北大、清华就是我脑海中对大学的全部定义,我进北大——就像在做一个美丽又羞涩的梦,可是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你总是可以在不断的考试中发现新的鼓励与打击,我不得不在校园里练“竞走”,我不得不与同学比着“玩习题”,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计算名次……我经常觉得害怕。一种恐惧一直像感冒一样纠缠着我,伴着我跌跌撞撞走过高考。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可我一直是幸运的,在我不长的人生中,不断有爱我的人,呈我以满捧的鲜花。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里,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4.“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一句的内涵是什么?(3分)

答: 5.“我不得不在校园里练‘竞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3分)

答:

6.“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海市

蜃楼”是什么意思?“固执”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3分)

答: 二、课外阅读(18分)

生命的暗示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这就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⑧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⑨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

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⑩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失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7. 第③段画线句(“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在文中所起的作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第⑤段“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一句中,“提醒”的具体内容应是 。(3分)

9.对第段中画线句“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这个命题,作者认为最完美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作者认为要认识生命,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苦乐观,请分别写出。(4分) (1)生死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苦乐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文章内容看,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12.下面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生命暗示秋虫要昼夜而鸣,以显示其存在和价值。

B.生命随着钟声一分一秒消失,暗示生命是有限的,应当珍惜生命。 C.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而生命的价值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D.文末用议论的方法告诉人们,生命的暗示究竟有多少,应当由哲人给予回答。 E.文章整句散句结合使用,既节奏鲜明又富于变化,收到强烈、鲜明的表达效果。

F.本文以钟声为线索,由秋虫而联想到人,由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 三、(15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 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

济南氏瞯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瞯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义,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竞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目都,都不行 不行:不可以 ..B.济南瞯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 豪猾:强横不守法度 ..C.而都独先严酷 严酷:严厉 ..D.得以便宜从事 从事:处理政务 ..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所称代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 称你前文的“上欲自持兵救贾姬”而郅都不让他去救贾姬一事 B.太后闻之,怒 称代前文的“郅禁吏不予”而致临江王自杀一事

C.匈奴患之 称代前文的“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一事 D.欲释之 称代前文的“郅都”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郅都有节义的一组是 ....

①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②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 ③公廉,不发私书 ④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⑤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⑥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郅都之所以阴拦景帝去求贾姬,不仅是从景帝的人身全考虑的,也是从皇室及太后的角度考虑的. B.郅都因敢于进谏,受到景公重用。任济南太守后,又敢于除掉豪猾首恶。 C.郅都为人勇敢,为官公正清廉,执法严酷,使百姓自重,高官显惧怕。

D.列候宗室为了表达他们对郅都的敬仰、崇拜之情,给他送了“苍鹰”的外号,赞美郅都的勇敢、坚强。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

译文:—————————————————————————— 四、(1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分)

劳 劳 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前人赞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两句诗“奇警无伦”,可谓一语中的。请你具体赏析一下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0 分)

⑴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 》《 》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⑵子曰:“ ,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 ⑶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 (5)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1 题。

珍惜愤怒 毕淑敏

小时候看电影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

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寒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

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 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悲小喜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蕴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

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

喜更像是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

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

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 19.作者主张“珍惜愤怒”,其理由是什么?(请列出要点)(6分) 答:①

② ③

20.林则徐主张“制怒”,作者则主张“珍惜愤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21.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4分) 答: 22.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以林则徐和医生为例,说明愤怒一则妨碍处世,二则有害健康,然后笔锋一转做出“永远珍惜愤怒”的宣示,令人为之一震,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B.愤怒的消极作用早已人所共知,作者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专讲愤怒的积极作用,切中时弊,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C.作者论及何以要“珍惜愤怒”时,激情喷涌,语言犀利,且善用比喻,妙语连珠,警句迭出,读来颇有痛快淋漓之感。

D.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持之有效,也言之成理,不过,结尾处说“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有失分寸,且与前面称愤怒为“双刃利剑”相左。

E.文章热情讴歌了愤怒的积极意义,字里行间溢满阳刚之气,语言含蓄慰藉,令人回味不尽

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75分)

六、(15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作为编者,我们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答: (只填序号)

24.在下面语句的横线上补写上两句话,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的句子相同。(4分) 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黑暗。

①文学家的鲁迅,是 。 革命家的鲁迅,

是 。 25.下面是常见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8 分)

①一元复始, 。 ②莺歌燕舞, 。 ③处处春光好, 。④ 红棉挺拔傲立风雨,———————— 七、(60 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矮子对巨人说,我比你身材短。一个女人对男子说,我比你力气小。一个小孩对老人说,我比你经验少。一个丑妇对美女说,我比你容貌差。一个记者对富翁说,我比你贫穷。一个百姓对官员说,我比你地位低。……他们忧愁着。智者托着天平走过来,爽朗地说:“你们不必忧愁。测生命的重量,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砝码。”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想,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课内阅读

1.因为许多年以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极有可能会遭到别人的批评、反对。2.顺序是按个体在群体中的重要程

度——由强到弱排列的。这样的排列,更凸现了个体的不重要,也从另一方面凸现了“我很重要”这一话题的沉重及重要,也凸现了“我很重要”这一话题的针对性和震撼力。3.第⑧段主要阐明“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置,其结论是人是“万物之灵”。这为后文分层论述“我很重要”这一主题从宇宙宏观这一点上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4.“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一句借“流浪汉”这一比喻极言“生活”不可预料和不可捉摸,以此来说明自己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5.“我不得不在校园里练‘竞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学校里的不断考试竞争比喻为“竞走”,这无疑十分生动形象,也贴切自然。既形象呈现了学校学生竞争的情状,也揭示出了高考所带来的高压力。6.“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文中借“海市蜃楼”说明自己对未来之路无法把握而感到困惑茫然。“固执”表明小作者不为眼前的“困惑茫然”所束缚,而勇于置疑、探索、追求的精神。 二、课外拓展

7.引领下文,由秋虫及人,引发对生命意识与价值的思考;运用排比,增强语势(2分) 8.珍惜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2分)(“珍惜生命”得1分) 9.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2分)10.(1)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惜,但在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以维护它的神圣 (2)生命是快乐的,应当享受,但在必要时要与假丑恶作斗争以追求真善美(4分) 11.让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并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2分) 12.C E(4分) 三、13.A 14.C 15.B 16.D

17. 汉景帝于是派使者拿着使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 唐诗鉴赏[示例]

⑴这两句诗联想丰富和想象奇特,由离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绿要靠春风吹拂,进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看到柳条未青、无枝可折,又突发奇想:春风深知人世间离别之苦,不忍心看到令人伤绝的离别场面,所以故意不吹到杨柳,不让柳条发青。

⑵这两句诗构思别具一格,似无理却有情。明明是春风未绿江南岸之际,却被诗人写得有情有意,原来春风就是怕行人太伤心,才没有把柳条吹绿,这看似无理的拟人写法,却更加丰富了人间的离情别恨。 ⑶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用“知”与“不遣”两个动作使无情的春风人格化,变得有知有情,成为诗人情感的化身,更好地突出了诗人的“伤心”之情。

⑷这两句诗新颖别致而又委婉含蓄,诗人借春风有情来写离别之苦,说春风吹过而柳色未青,似乎有意不让人折柳枝送别。话语极为明白易晓,景物很简单,情思也只是灵心一闪的感悟,蕴含却委曲深长。

18..⑴《论语》《孟子》。⑵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⑶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④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⑤勇者不惧;⑥吾将上下而求索(每空1分) 19. ①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人生不能没有它; ②各种情感中,惟有愤怒最真实;

③愤怒可以使人做出辉煌业绩。(每点2分)

20. 不矛盾。林则徐主张“制怒”一是针对愤怒的消极方面,二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作者主张“珍惜愤怒”是就愤怒积极有价值的一面说的。

21. 修辞方法是比喻(暗喻)。含义:愤怒是人生命力的瞬间强烈释放,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2. D E(说愤怒是双刃利剑是就它正反两面的特点说的.“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是单就愤怒的积极作用而言的。并不矛盾,故D项错;本文的语言风格是痛快淋漓,不是含蓄慰藉,而且“语言含蓄慰藉”与该项中“溢满阳刚之气”相左,故E项亦错。) 23.⑥④①⑤③②(全对2分)

24.(示例)①长空雁群中的一只头雁,叫声成为现代文学的第一声呐喊。②寒光闪闪的一柄宝剑,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魑魅魍魉。(4分)

25.(示例)①万象更新 ②虎跃龙腾 ③家家气象新 ④珠江激流笑看月云。 26.

[附] 【参考译文】

郅都是杨县人。孝文帝时担任过郎官。孝景帝时,郅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在朝上当面指责

大臣的过失。曾经跟随景帝去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景帝用眼睛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没去。景帝想自己拿着武器去救,郅都伏地上前说道:“少一个贾姬会有另一个贾姬进上,天下少的难道是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不看重自己,又如何对待国家和太后呢!”景帝回转身,野猪也离去了。大后听说这件事后,赐给郅都一百斤银两,并从此看重郅都。

济南的瞯氏同宗有三百多户人家,强横不守法度,地方官不能管制他们,于是景帝任命郅都担任济南太守。郅都一上任就将瞯氏的头号恶人诛灭三族,其余的人都吓得两股战栗。一年多以后,济南郡中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安宁景象。济南旁边的十几个郡的太守像惧怕丞相一样惧怕郅都。

郅都勇猛,有力气,公正廉洁,不发私人信件,不接受亲友的馈赠,也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嘱托。他自己常常说:“既然已经离开家人出来做官,自然应当在任时奉公尽职,守节义而死,终究顾不上妻子儿女了。”

郅都升任为中尉。丞相条侯很尊贵傲慢,而郅都只是以向丞相行礼的礼节对他作揖而已。当时的民风纯朴,百姓害怕犯罪,人人自重,而郅都却率先严厉执法,执法时不回避显贵要人,侯王和皇室宗亲看见郅都都要侧目而视,人们称他为“苍鹰”。

临江王奉旨到中尉府对证,他要求纸笔写信向皇上谢罪,而郅都禁止史卒给他纸笔。魏其侯派人承隙给临江王送去。临江王给皇上写完谢罪的信后,就自杀了。窦太后听说这件事,很生气,以危害法律中伤郅都,郅都被免职回家。汉景帝于是派使者拿着使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不必入朝谢恩,直接上任,可以不须请示,自行处理政务。匈奴人一向了解郅都的节义,听说是那都守边,便带兵离去,一直到郅都死也不敢靠近雁门。匈奴人曾经做了郅都的木偶像,让骑兵在马上用箭去射,但没人能射中的,他就是这样让人害怕。匈奴人很忧虑郅都。窦太后后来却用汉朝的法律来中伤郅都。景帝说:“那都是个忠臣。”想要释放他。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于是将郅都处死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